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九五"期间沈阳市房地产用地市场的回顾,分析了沈阳市房地产用地市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坚持总量控制,制定合理的土地供应计划;建立一元化的土地市场管理体制;严格治理城市周边的无序开发现象;认真清理和查处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多渠道筹集土地收购储备资金等完善沈阳市土地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认识闲置宅基地形成机理、测算闲置宅基地规模是推动闲置宅基地有效治理的关键。从宅基地承担的居住保障功能存废视角,将闲置宅基地分为绝对闲置、相对闲置、合理闲置和部分闲置四种类型。人口变动、农户认知和宅基地管理制度共同造就了不同类型的闲置宅基地。目前我国绝对闲置宅基地比例为11.82%、相对闲置比例为7.69%、合理闲置比例为7.01%、部分闲置比例为11.31%。绝对闲置和相对闲置宅基地是重点退出和盘活的对象,整治潜力为268.23万公顷。闲置宅基地治理面临空间分布与需求不匹配、已有政策存在局限等问题,需要从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和拓宽闲置宅基地处置途径两方面完善闲置宅基地治理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普遍存在效益不高和资源闲置的现象,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刻不容缓。应建立良好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开放共享的网络环境、多种经费激励制度,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数据库(CRRS)”2020年在全国10个省(市)获得的306个村级数据、3833个农户数据,对农村宅基地占有及闲置状况、农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意愿与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当前农村闲置宅基地比例接近8%,仅31.91%的农民愿意流转(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利用改革涉及多主体参与、过程复杂,需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但目前我国宅基地流转交易市场尚未形成,闲置宅基地零星分布、改革成本收益分配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农民、农村集体和地方政府方面在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过程中面临障碍,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意愿不强。因此,为了更好地赋予农民财产权,提高宅基地盘活利用效率,一方面需加快完善顶层制度设计,重视改革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另一方面需创新盘活利用的具体实现方式,既要解决闲置宅基地零星分布难以集中连片利用的问题,又要清除外部主体难以进入、市场失灵等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5.
农村宅基地和住宅是农民的重要资产和基本保障,盘活闲置宅基地对于保障农民权利、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宅基地闲置问题越来越突出。存在定义不清,缺乏相关法律保障;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盘活模式,相关利益主体盘活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而日本空置住房问题存在时间较长,在活用中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形成了行政层级间支援型协作、多元主体合作型参与和内生主体自主型推进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的协同治理体系。借鉴其做法,对中国盘活闲置宅基地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加强行政与市场、社会组织及居民的多元互动,并充分发挥内生主体的自主性治理机能,形成协同式治理体系,从而实现空置住房活用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6.
闲置产品的处理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电子商务角度出发,考虑由制造商构建闲置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来处理闲置产品。研究结果表明,闲置产品电子商务拥有广阔的适用空间,可以开拓潜在市场需求,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对闲置产品提供售后服务支持能显著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及市场占有率;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应选择不同的服务提供方,得出了最佳服务提供方的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宅基地闲置问题凸显,对宅基地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宅基地权属问题和宅基地闲置根源两方面对宅基地闲置问题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宅基地闲置问题的外在表达路径从其整理、使用权流转及其模式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休闲农业视域下闲置宅基地开发模式的思路,以期进一步拓展闲置宅基地利用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针对法治背景下治理土地闲置的对策选择进行了探讨。运用解释论的研究方法,阐明增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或者收取土地闲置费,甚至开征土地闲置税乃至最终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等无法根除土地闲置现象,且有违法理。结论认为,基于私法自治理论和市场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可通过延期开发、重组开发、移转开发和无偿收回土地等行政指导下的市场化策略区别应对闲置土地问题,为治理闲置土地提供规范模式。  相似文献   

9.
加快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满足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需求,是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农村宅基地闲置与转型再利用的既有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宅基地闲置的概念内涵、现状与成因,明晰了闲置宅基地转型的现实需要与转型方向。当前,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主要包含“占而不用”和“建而不住”两种情况,闲置的成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宅基地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位、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等。未来应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基于宅基地闲置类型区别探讨制定闲置宅基地量化指标体系,宏观上把握闲置宅基地的形成机制、变迁逻辑等基本规律,聚焦闲置宅基地整治及土地优化调控途径,为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健全、资产闲置浪费严重、日常管理基础薄弱、经营性固定资产管理松懈等问题,要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增强高校教职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管理机构,建立经济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