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武汉市农村地区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武汉市农村地区地下饮用水中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方法于2009年9—12月对武汉市A、B、C、D、E五个区所辖的1945个行政村进行地下水抽样调查,并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地下水中砷、氟化物、硝酸盐、铁和锰经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出初步评价。结果武汉市农村地区地下水总健康风险为2.87×10-6/a。B区、A区、C区、D区、E区地下水中砷的个人年致癌风险分别为0、2.86×10-7、2.00×10-7、1.07×10-6、1.50×10-6/a。个人年均健康风险排列顺序为E区(4.83×10-6/a)D区(3.45×10-6/a)A区(9.24×10-7/a)C区(6.40×10-7/a)B区(2.41×10-9/a)。结论 D和E农村地区地下水中的砷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评价北京市怀柔高氟地区饮用水源水中化学致癌污染物和非化学致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筛选出重点污染物。方法选取北京市怀柔区2015年高氟地区饮用水源水,于枯、丰水期各采集1次水样,应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化学致癌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的健康总风险介于1.35×10~(-5)/a~2.45×10~(-5)/a之间,均值为1.93×10~(-5)/a。铬、镉、砷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分别为1.13×10~(-5)/a、4.62×10~(-6)/a和3.38×10~(-6)/a,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非化学致癌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致个人健康年风险依次为氟化物铜硝酸盐汞铁锌锰氨氮氰化物挥发酚,其中氟化物占非化学致癌污染物引起的健康总风险的57.8%;各类毒物个人健康年总风险均以化学致癌污染物为主,超过个人健康年总风险的99.8%。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高氟地区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以铬、镉、砷、氟化物污染物为主,应适时优先开展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江油市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毒物的暴露水平,评估通过饮水途径对江油市不同人群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方法 根据江油市2018年生活饮用水的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中的17种化学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铬和硝酸盐分别为致癌物和非致癌物中日均暴露剂量最大的化学物,致癌及非致癌化学物通过饮水途径对不同人群所致暴露剂量大小顺序均为:成年女性>成年男性>儿童;致癌化学物和非致癌化学物对成年男性及女性所致健康总风险均高于儿童;致癌化学物的致癌风险大小顺序为铬>砷>镉>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主要的非致癌化学物的健康风险大小顺序为:铜>铅>氟化物>硝酸盐;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占总健康风险的99.95%,成年男性、成年女性以及儿童的总健康风险分别为5.46×10-5a-1、5.43×10-5a-1和4.77×10-5a-1。结论 江油市饮用水中化学物的人群健康总风险低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说明江油市生活饮用水可以安全饮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济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方法对济南市10个区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末梢水进行分析,并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经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济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砷的致癌风险度为3.29×10-6,6种非致癌化学物总的个人年健康风险为1.90×10-7。其中非致癌化学物风险度大小顺序为硝酸盐铁氟化物锰氨氮。结论济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砷的致癌风险处于较低水平,硝酸盐和砷是济南市农村饮用水首要控制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评估肇庆市农村地区饮用水部分项目健康风险,为饮用水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6年对全市农村饮用水铬、砷、镉、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铅、铜、汞、铁、锌、铝、硒、锰、氰化物、氨氮、氟化物、硝酸盐17个项目进行检测,应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风险评估模型对上述项目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17个项目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总健康风险为2.92×10-5/年,水中化学致癌物所致的健康风险度大于非致癌物质所致的风险度,占总风险的99.96%。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由高至低依次为铬(VI)>砷>镉>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产生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在2.59×10-5/年 - 3.92×10 - 9/年之间。非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由高至低依次为铝>铜>氟化物>铅>硝酸盐>锰>汞、铁>锌>硒>氰化物>氨氮,产生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在6.32×10 - 9/年 - 6.52×10 - 12/年之间。结论 肇庆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健康总风险低于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5×10 - 5/年,应把饮用水中致癌物,特别是铬(VI)作为优先管理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评估珠三角某市管网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 于2015年1-12月,对珠三角某市160份管网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和12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和挥发酚)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述17种化学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珠三角某市管网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介于3.10×10-10/a~2.92×10-5/a之间,非致癌风险介于0.08×10-11/a~95.24×10-11/a之间,总健康风险为3.66×10-5/a。个人致癌风险由高至低分别为六价铬>砷>三氯甲烷>镉>四氯化碳,个人非致癌风险由高至低分别为氟化物>硝酸盐>铅>铜>汞>硒>氨氮>铁>锌>氰化物>锰>挥发酚。结论 珠三角某市管网末梢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个人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连云港市城区饮用水17种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利用连云港市2019—2021年城区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低剂量致癌风险评价方法,对饮用水中砷、镉、铬、铅、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等6种致癌污染物,进行经口摄入途径终生致癌风险(R)评估;采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中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铝、铁、锰、铜、锌、挥发酚类等11种非致癌污染物和上述6种致癌污染物,采用危害指数(HI)进行经口摄入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以中位数为统计指标,6种致癌污染物中对成年人致癌风险最高的为砷(R=7.79×10-5),其次为铬(R=3.25×10-5)和三氯甲烷(R=1.51×10-5),均在人类可接受范围内,但存在潜在风险,需加强监控,其他3种致癌污染物致癌风险均为可忽略水平;监测的17种化学污染物,非致癌健康风险最高的为氟化物(HI=0.438),其次为砷(HI=0.164),最低的为挥发酚类(HI=1.03×10-4),所有化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金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健康风险水平,为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2018年采集金华市涉农乡镇2 032份饮用水水样,按GB/T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检测砷、镉、六价铬、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5种化学致癌物,以及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铝、铁、锰、铜、锌和氨氮12种非致癌化学有毒物质,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这17种化学物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 17种化学物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总体健康风险为34.81×10-6/a,其中5种化学致癌物的总致癌风险为34.80×10-6/a;12种非致癌化学有毒物质的总非致癌风险为6.65×10-9/a。5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癌风险占总体健康风险的99.98%,其中六价铬的致癌风险占总体健康风险的89.93%。完全处理、部分处理和未处理的水样的总体健康风险分别为31.68×10-6/a、34.78×10-6/a和34.77×10-6/a;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总体健康风险分别为34.79×10-6/a和34.82×10-6/a。结论金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经饮水途径产生的总体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六价铬致癌风险相对较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武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中污染物浓度水平,并通过健康风险评价初步评估水体污染物对成人及儿童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度。 方法 对2017年武汉市农村饮用水中17个指标的浓度进行调查,并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 结果 武汉市农村饮用水中5种化学致癌物和12种非致癌物所引起的成人和儿童总健康风险分别为2.58×10-5/a和3.61×10-5/a,其中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大于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占总健康风险的99.99%。化学致癌物所致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铬(六价)>砷>镉>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非致癌物所致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铅>氟化物>铜>汞>硝酸盐>锰>铁=锌>硒>氰化物>氨氮>挥发性酚。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对儿童的健康风险均高于成人。 结论 武汉市农村饮用水中污染物所致成人和儿童总健康风险在美国环保局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度(1×10-4/a和5×10-5/a)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生活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16—2017年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为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7年杭州市主城区36份水源水、36份出厂水和288份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及13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铝和挥发酚)的监测数据,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经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和13种躯体毒物质浓度均在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参考限值范围内。水源水中化学污染物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2.18×10~(-5)/a、7.75×10~(-9)/a和2.18×10~(-5)/a;出厂水中化学污染物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1.08×10~(-5)/a、3.70×10~(-9)/a和1.08×10~(-5)/a;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1.96×10~(-5)/a、3.61×10~(-9)/a和1.96×10~(-5)/a。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源水、末梢水和出厂水,非致癌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结论杭州市生活饮用水中18种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且致癌风险远大于非致癌风险,致癌物中以六价铬风险最高,非致癌物中以氟化物和铝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11.
宋宁生  郭防 《职业与健康》2012,28(6):644-646
目的通过对广西某县农村居民饮用地下水中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阐述目前农村居民饮用地下水水质状况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随机采集的10个自然行政村的饮用地下水检测数据,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该饮用地下水水质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大小顺序为Cr6+>As>Cd,非致癌性污染物所致风险度大小顺序为硝酸盐>铅>铜>氟化物>锰>汞>氨氮>铁>氰化物>锌>挥发酚,但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结论农村居民饮用地下水水质健康风险以化学致癌物为主,应加以优先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丰台区农村自备井源水中化学致癌物、非化学致癌物经饮水途径致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确定污染物的主次及治理的优先权。方法分析源水中NH3-N、NO3-、As、Hg、Cd、Cr6+、Mn、Cu、Pb、Zn、挥发酚类、氟化物、氰化物的平均浓度,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源水中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大小顺序为Cr6+〉As〉Cd,非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大小顺序为NO3-〉Cu〉氟化物〉Pb〉Hg〉Mn〉Zn〉氰化物〉NH3-N〉挥发酚类。总健康风险略超过或接近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结论丰台区农村自备井源水化学致癌物Cr6+、As和Cd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风险度,应成为优先监测和治理对象。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饮用水水质监测状况及健康风险初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两年成都市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可致的健康风险水平。[方法]根据供水方式的不同对2008~2009年成都市饮用水及源水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检测砷、耗氧量、总大肠菌群等11项指标,并采用美国EPA推荐的模型对饮用水中主要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健康风险初步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190份(源水25份,饮用水165份),合格率为72.6%,其中饮用水合格率为69.1%,源水合格率为96.0%;饮用水的主要污染物为大肠菌群和锰,其合格率分别为72.7%和92.7%;饮用水合格率农村分散式供水(19.2%)﹤乡镇集中式供水(72.5%)﹤城市集中式供水(9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的饮用水多位于山区且多采用地下水为源水;饮用水中砷、六价铬等8种有害物质累计致癌风险的P50和P95分别为128.3×10-6和299.1×10-6,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年,以70年计为3.5×10-3),主要致癌风险因子为砷、六价铬和铅;累计非致癌风险的P50和P95分别为0.3904和1.0016,主要非致癌风险因子为砷、镉和铅。[结论]本研究初步阐明了成都地区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水质健康风险水平和污染物的主次,对该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和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武汉市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方法 2013年至2017年,采集武汉市中心城区市政出厂水48件,测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51种有机污染物及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含量,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概率评价。结果 共检出18种有机污染物,检出率高的污染物依次为三氯甲烷、PFOA、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氯乙醛、二氯甲烷。有机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非致癌风险为3.53×10-12~1.14×10-9年-1,致癌风险为2.52×10-9~1.92×10-6年-1,其中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氯甲烷的风险值之和占总风险值的比重大于85%。PFOA通过饮用水途径所致的非致癌风险与二氯一溴甲烷相当,仅次于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氯甲烷。结论 武汉市饮用水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机物污染;有机物通过饮水途径所致非致癌健康风险可忽略,致癌健康风险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但高于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和环境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氯甲烷是健康风险值的主要贡献者,应作为饮用水风险管理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生活饮用水进行水质和健康影响定量分析,为居民健康饮水提供指导。方法于2017年1-12月的每月月初分别在17个街道采样点采集1件市政末梢水样本,按照选定的指标对样本进行水质分析。利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相关模型和参数计算东城区市政末梢水各项指标。结果各街道市政末梢水各项检测指标中NO3-N的浓度最高,CCl4的浓度最低。化学致癌物中以Cr^6+健康影响最高,As次之,Cd最低。非致癌物中健康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F^->Cu>Zn>NO3-N>Hg>Fe>Mn>NH3-N>CN^->CCl4。街道编号16的综合影响水平最高。结论东城区生活饮用水综合健康影响水平低于USEPA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最大可接受风险,非致癌物健康危害风险处于相关组织机构推荐的可忽略风险水平之下。东城区生活饮用水主要以致癌化学物的健康影响为主,Cr^6+和As为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评估珠三角某市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 于2015年1~12月,对该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及12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和挥发酚)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述17种化学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水源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75×10-5/a、206.27×10-11/a和3.75×10-5/a,出厂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32×10-5/a、142.68×10-11/a和3.32×10-5/a,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37×10-5/a、150.34×10-11/a和3.37×10-5/a。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由高到低均分别为水源水>末梢水>出厂水。结论 珠三角某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Land use in geographic areas that replenish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drinking water quality. Efforts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articularly outcomes with long latency or critical exposure windows, have been hampered by lack of historical exposure data for unregulated pollutants. This limitation has hindered studies of the possible links between breast cancer risk and drinking water impacted by 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 and mammary carcinogens, for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ology to assess potential historical exposure to a broad range of chemicals associated with wastewater and land use impacts to 132 groundwater wells and one surface water body supplying drinking water to 18 public distribution systems on Cape Cod, MA. We calculated annual measures of impact to each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used the measures as exposure estimates for the residential addresses of control women in the Cape Cod Breast Cancer and Environment Study (Cape Cod Study). Impact was assessed using (1) historical chemical measurements of nitrate at the water supply sources (performed as required by the Safe Water Drinking Act) and (2)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of land use within the zones of contribution (ZOCs) delineated for each well in a state-mandated wellhead protection program. The period for which these impact estimates were developed (1972-1995) was constrain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chemical measurements and land use data and consideration of time required for groundwater transport of contaminants to the water supply wells. Trends in these estimates for Cape Cod suggest increasing impact to drinking water quality for land use over the study period. Sensitivity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rols' cumulative exposure estimates from (1) reducing the area of the ZOCs to reflect typical well operating conditions rather than extreme pumping conditions used for the regulatory ZOCs, (2) assuming residences received their drinking water entirely from the closest well or cluster of wells rather than a volume-weighted annual district-wide average, and (3) changing the travel time considered for contaminants to reach wells from land use sources. We found that the rank and distribution of controls' cumulative exposure estimates were affected most by the assumption concerning district mixing; in particular, assignment of exposure estimates based on impact values for the closest well(s) consistently produced a larger number of unexposed controls than when a district-wide average impact value was used. As expect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dequate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 quality heterogeneity within water supplie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xposure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 in health studies investigating impacted drinking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