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适老性需求也日益突显。文章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习惯及养老服务的要求,采用行为观察、活动注记和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适老性设计进行POE评价,在此基础上强化应用人文关怀要素、康复景观理念、"五觉"弥补性景观设计作为居住区景观环境适老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以期为居住区景观环境适老性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居住小区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休养与栖身的空间和场所,还能够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文章在研究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时候,以适老化为主,希望可以让居住区的景观环节设计满足适老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儿童活动场所的景观作为居住区整体景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简单的表面美化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对居住区儿童生理和心理需求方面的满足。依据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针对当前居住区儿童景观设计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与探讨,以期引起更多的人们对于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创造适宜他们健康成长的场所景观。  相似文献   

4.
正本案针对居住区景观出现的问题,提出新型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新模式,探索新型居住景观带给人们新的感觉,使人们真正融入到居住景观中,从中获取幸福感和满足感。在设计上,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在现有居住区的模式下,逐步打开院墙,将城市景观与居住区景观和谐的融入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脉络。整体表现上,将居住区景观作为城市空间中的一块静土,和喧闹的城市空间形成对比。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居住关系,远离城市喧闹而又不与城市隔绝的新型的居住区景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居住小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理与心 理状态。城市绿地设计关注老年人是人性化设计的一部分,城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是否关注老年人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实际体 现。在了解老年人对居住区绿地需求的基础上,以沈阳市有代表性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研究方式,对沈阳 居住小区绿地进行前期调查发现,使用者在服务设施、地面状况、植物景观等方面不甚满意。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居住区的设计中 要注重安全性、生态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重视细节,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6.
水景作为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对于水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商对于水体景观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水景在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 雨润黄金海岸的设计实例,以及对北方居住区水景施工工程的研究,提出人工湖景观设计的方法以及科学的施工流程。同时,针对 人工湖的平面设计、岸线设计和空间比例,以及建筑群、道路系统、置石与驳岸、植物群落与水系等要素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为园 林设计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思路,丰富居住区水景的设计手法,为相关工作者在居住区水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和 案例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深圳居住区绿地常用园林植物的应用调查,以及居住绿地植物造景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分析总结了当前规划现状中植物景观配置与造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为丰富居住区园林植物景观提出发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与自己生活的居住区的环境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居住区设计必须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功能主义理论强调实用性,所以功能主义对居住区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主要对功能主义理论的起源、在建筑领域的发展以及在居住区领域的应用等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经过实地调研,得到功能主义理论在景观中的定义以及对于景观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众开始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旅游质量,对城市、公园、居住区、度假区、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众期待着身边的景观设计能够更加美观和人性化,从而在欣赏景观设计时能够缓解自身工作或生活中的压力,放松自身的身心和头脑,这就要求风景园林规划师在设计景观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设计出更加符合大众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本文对人性化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供一些具体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法国园林水景的特点、类型与应用出发,对安徽省合肥市绿城·玉兰公寓进行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法式居 住区水景的空间布局形式,着重研究了法式居住区水景的设计特色和应用形式。在法式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主要利用建筑来控制 轴线,景观轴线来统领水景的空间布局。水景设计以形成镜面似的效果为主,除了喷泉和水渠外,动态水景观较少,法式园林中主 要展示静态水景,以辽阔、平静和深远的气势取胜,水体外形通常规整和严谨,水面辽阔开朗,总体布局对称。所以在中国法式居住 区中进行水景设计时,建议将水景的点线面布局形式与景观轴线结合,沿主要景观轴线设计水景,组织水景的空间序列。水景设计 时以形成静态水景为主,同时结合地形的变化,设计跌水景观,形成动静有致的水景。利用水体景观元素如雕塑、植物、置石等来划 分景观空间,打造适合中国地方特色法式居住区水景。  相似文献   

11.
当前,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它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将不再是社会和家庭的主角,他们将感到一定程度的孤独和空虚,因此我们要在老年人需求下的居住环境展开一定是设计,让老年人住的舒心,过得放心,这也是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设计进行分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出发,以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与心理需求为依据,在对居住区的户外环境的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适合老年人的居住区户外闲暇环境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己所处生活与生存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加上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全球的兴起,直接促使"生态居住区环境"观念的提出及具体设计工作的展开。本文在研究生态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基础上,诠释了其形成条件、构成要素及主要特征,探析了生态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化主题,所有这些无疑对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那就是"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会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受到深远的影响。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类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并且要积极的应对。在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环节中,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环境,维护老年人的权利,展现对于老年人的关怀,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只有深入的了解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行为特点和生活习惯等,才能够进行全面的、合理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后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大幅度的老龄人口增长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老龄化设计需求,而情感化设计则是老龄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设计思想。老龄化设计不仅关乎着老年群体,同时也影响着经济、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我国的老龄化增长速度、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人口基数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虽然针对老年群体的产品屡见不鲜,但是在情感层面、人文关怀层面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却是凤毛麟角。基于这一迫切的需求,要求设计师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重新思考情感化、老龄化和产品设计这三个方面,应用设计的手段去切实解决老年人对老龄化产品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将人文关怀和心理需求作为设计的侧重点,以此来体现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城市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居住小区中度过,因此,居住小区是城市人生存、发展的基地。而居住景观的质量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影响。同时,在越来越强调艺术性,彰显特色的今天,和谐而个性的人居环境成为体现城市魅力的最佳途径。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作为建立在燕赵大地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的新兴城市,其特有的地理、历史、人文因素都成为打造具有石家庄特色居住区景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文化休闲广场与环境雕塑中的应用与作用,指明了人性化设计对城市景观创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单位大院是封闭的,院内的居住区公共空间一直是被忽略的。本文以建成于不同时代的单位大院中的居住区为例子,结合现代居住区分析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接触自然、提高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总结目前我国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提出了加强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安全性设计的措施与方法。旨在探索出提高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安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老年人产品逐渐增多,人性化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基于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研究,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引入到老年人产品设计中,并深入探索老年人产品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方向。文章创新性的提出"人文关怀"理念,使产品设计从老年人内心出发,更加符合老年人的内心需求。将老年人产品在人性化设计的探索道路上提升到更深层次的领域,为老年人产品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