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咸阳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认识的方法,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经由培训的调查员现场发放问卷,填写并收回,有效回收率93.7%。结果被调查学生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平均为51.2%。开设食品相关课程的学生其平均知晓率也不高。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课程教育、电视、广播和网络途径获得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男、女生除通过学校课程教育获得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知识来源途径的比例男、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4.6%的学生经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有76.5%的学生支持学校定期展开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选购食品时,学生最关心是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次是商品的价格。结论被调查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普遍贫乏,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展开相关讲座,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当前高等院校在校生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及行为,提高高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方法通过网上发放调查问卷,对我国609名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文献分析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探究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教育提升的对策。结果仅有1.1%的学生对校内食品安全十分满意,25%的学生对未来食品安全具有信心;6.5%的学生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会采取任何有效的举措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于《食品安全法》21%的学生比较了解,12%的学生完全了解《食品安全法》当中的内容,其余67%的学生表示对于《食品安全法》几乎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33%的学生表示学校经常组织食品安全培训,35%的学生会经常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结论目前高等院校在校生对于食品安全知识关注和认知水平较低、维权意识薄弱并且教育效果不明显,需要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端正高等院校在校生对食品安全的态度,提升安全卫生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桂林旅专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现状,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有利于学校有关部门开展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300名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本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基础知识,但有较好的营养态度,并且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结论: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本校学生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宣传,以及对饮食行为进行合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桂林旅专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现状,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有利于学校有关部门开展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300名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本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基础知识,但有较好的营养态度,并且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结论: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本校学生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宣传,以及对饮食行为进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按容量等比例概率抽样法,确定50个居委会,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对890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正确回答率为76%,食品安全知识结构不均衡,被调查居民食品安全添加剂、食品监管知识正答率较低,特别是食品安全添加剂正答率仅为42%。居民的食品安全行为总体正答率为81%。低学历和低收入人群的食品安全知识、行为正答率相对偏低。结论:北京市西城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关部门应针对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态度,逐步形成健康的自觉的食品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食品安全KAP调查问卷,对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的640名安徽省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3.13%的大学生平时在食堂就餐;37.50%的大学生每周1-3次不在学校吃饭;57.50%大学生会关注留意食品安全问题;75%的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了解一些,6.88%的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了解很多;66.25%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不够重视,可以通过采取措施进行完善。结论:安徽省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了解程度不够,关注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5,(11):113-115
目的:了解海南医院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为医学院校如何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南医学院526名学生进行自编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6名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2.81%。不同专业、性别、学历、年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生对食品安全态度较为积极,但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缺乏信心。广播、电视及网络是学生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不良的食品消费习惯。结论:应有针对性的在学院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改善食品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食品理化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国15个省的省级、市级、区(县)级部门下属食品理化实验室及第三方机构、企业等非政府机构食品理化实验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339份。除性别对态度得分无显著影响,文化程度、就职年限等对行为无显著影响外,年龄、实验室类型、所在区域和最近一次接受培训时间等均是影响食品理化检验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的因素,且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尽管存在满分问卷,但食品理化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KAP平均得分仅略高于及格水平。需要关注重点人群,如年龄25岁以下、就职年限2年以下或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等食品安全知识水平的提升、态度的端正和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解常州科教城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随机抽取五所高职院校的9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为(5.69±1.32)分,不同专业、年级、生源地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因素是专业、年级(P0.05)。12.5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学生食品安全及预防食物中毒对策为重点进行阐述,分析了学校附近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学生自身食品安全意识不足等影响小学生食品安全的因素.同时,从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生食品安全行为,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学生对食品安全重视,规避食品中毒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培养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预防食品中毒...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关于学生食物中毒的新闻屡见报端,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高中生食品安全意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对于培养高中生食品安全意识并进而形成正确的食品消费行为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就读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一中学开展了一次对高中生食品安全意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的健康问题更是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在世界各国内都属于偏低型。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更加应该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上下足功夫。而“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是中等职业学校所应该提倡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营养知识的缺乏,仍然存在着一些营养问题,一方面由于营养摄入的不平衡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另一方面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日益增多。为了解泉州市中小学生目前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以制定相应的营养知识培训计划,我们于2006年4月对泉州市区4所中学的学生做了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念近几年来,我国在食品生产行业常会出现一些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也逐渐加深。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有关部门应成立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确立相关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监管制度最大程度地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河北省唐山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从业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唐山市餐饮从业人员759人,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其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结果:唐山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总体知晓率分别为74.1%、88.2%和79.3%;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为89.3%,未达100%;文化程度高、单位规模大、经过培训、从业时间长的从业人员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良好率均高于相应其它人员;从事烹饪岗位的从业人员好于其它岗位人员。结论:唐山市部分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较低,但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态度比较积极,因此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宣传、加大监管部门执法力度对提高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规范食品从业人员行为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作为一个群体特殊、人群密集、就餐集中的重点区域,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与学生的健康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所以为了根本上避免学生由于进餐不安全食品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发生,加强学校对食堂食品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高校中的食堂食品安全现状却不容乐观,并且其中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形同虚设、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所以学校对于这方面问题一定要加强重视,将上述的问题一一解决,层层把关,确保食堂的饮食安全,从而也对学生的健康问题多加了一层保障。所以各大高校对于上述问题一定要将其尽快解决,并且采取必要的一些措施,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本文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开始实施,对幼教领域带来了巨大影响。据有关部门预测,全国每年将新增100多万新生儿,未来5-6年成为幼儿园的发展黄金期,新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这也让建立健全幼儿园的食品安全机制和饮食卫生标准,加强管理以及食安教育,变得更加刻不容缓。现状:三大问题显现近年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国家各级政府及教育、食药监部门对学校及幼儿园愈发重视,检查督促力度加大。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对于食品安全的处罚力度更加严格。多数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出改善食品安全状况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15个省畜禽屠宰、水产品加工、乳制品加工和餐饮食品加工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KAP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得分较低,态度和行为得分较高。除专业背景外,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职年限、区域位置和是否接受培训都会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KAP得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培训对食品从业人员KAP得分提升最为明显,然而,现有的关于培训的规范要求的执行情况还需进一步改善。同时,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应针对影响从业人员KAP表现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素养,以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应用的加快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在高校教育中,食品安全教育开展得并不是很全面,除了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对于食品安全的知识也并不了解,这必将给高校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食品安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大部分食品安全的知识,重视良好食品卫生习惯的养成,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高校思政教育塑造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了解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中学生肥胖相关运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为中学生肥胖的防控提供依据和参考。采用自制的K-A-P问卷对82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长株潭中学生对于一些重要营养知识知晓率很低,获得肥胖相关运动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广播电视,期望的主要途径依次为报刊杂志、书籍、学校、网络,肥胖相关营养态度不太积极,肥胖相关运动营养行为尚存在一些不科学之处。建议发展中学生营养教育;加强体育教师的营养专业培训,重视体育课的理论教学部分;通过推行营养午餐等制度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