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分析软式内镜清洗及消毒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内镜中心18台软式清洗消毒质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各类软式内镜日均使用频率明显低于2016年和2017年的使用频率。2018年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2016年和2017年。2018年日均使用频率达标率、清洗及消毒操作达标率、消毒剂浓度达标率、环境规范达标率和内镜清洗消毒方法掌握达标率分别为97.50%、99.17%、96.67%、97.50%和98.33%,均显著高于2016年和2017年达标率。结论 内镜使用频率、达标率、清洗及消毒操作达标率、消毒剂浓度达标率、环境规范达标率和内镜清洗消毒方法掌握达标率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集中管理模式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淄博市市立医院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情况,其中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进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作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采取基于PDCA循环的集中管理模式进行清洗消毒,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实施后,院感知晓率、软式内镜损坏率、内镜操作标准规程执行率、内镜及附件清洗清洁率、空气合格率的差异。结果实施基于PDCA循环的集中管理模式后,观察组科室内全体医护人员的院感知识知晓率为95.6%、内镜操作标准规程执行率为97.8%高于对照组;职业暴露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观察组科室内全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为91.1%、执行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洗消毒过程中的内镜损坏比例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气合格率96.8%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的消毒集中管理模式在软式内镜的管理中能够提高医护人员院感知识知晓率,不仅能够强化其风险意识,还能够有效控制软式内镜消毒的质量,以保证软式内镜的清洁,减少软式内镜的损坏;为此类项目的综合应用和有效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要素质量控制措施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应用效果,强化环节质量控制,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方法 采用品管圈MDT协作模式,实施分区专项管理,通过改善清洗消毒设备设施,强化环节质量控制,推行预约预警机制,对干预前后床旁预处理操作执行率、测漏操作执行率、手工清洗消毒执行率、内镜清洁检测合格率、内镜可视化检测合格率、内镜消毒合格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床旁预处理操作执行率、测漏操作执行率、手工清洗消毒执行率分别为98.18%、91.52%和98.48%;胃镜和肠镜清洗检测合格率分别由干预前的86.82%、84.15%提高到干预后的99.90%、97.06%。结论 通过全要素质量控制措施,全面提升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减少人为因素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运用思维导图方法对消化内镜中心7名内镜护士和2名专职洗消人员进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16版》(以下简称"规范")培训,采用自制的《内镜清洗消毒清单》进行督导管理,旨在提高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方法 2018年6月前,采用常规PPT授课和操作演示的方法对护士进行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培训,日常督导由组长不定期跟班检查.2018年6月将思维导图教学法运用到培训中,制作内镜清洗消毒清单并运用到操作考核和日常督导中.对比分析改善前、后护士及洗消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不规范操作发生率、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 改善后理论考核成绩(94.6±2.61)分,明显优于改善前(81.3±3.80)分;手工清洗消毒不规范操作发生率由32.83%降至6.02%,机洗不规范操作发生率由23.50%降至4.75%;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由78.67%提高至98.73%.结论 运用思维导图联合清单督导管理可提高护士理论知识的掌握,规范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陈红  罗莹洁 《当代护士》2018,(2):179-180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硬式内镜清洗灭菌质量的效果,为确保患者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硬式内镜器械共240套,分为对照组(手术室处理硬式内镜器械120套)和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硬式内镜器械120套),比较两组精细化管理前后器械清洗合格率、考核合格率及手术科室满意度等。结果硬式内镜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由78.27%提高到98.12%,残留血试验(OB试验)由65.16%提高到91.12%,人员的操作标准考核合格率40%提高到85%,手术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由82%上升到94.5%。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硬式内镜器械实行精细化管理,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处理硬式内镜器械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10所综合医院内镜消毒质量调查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为贯彻《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了解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采用现场检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贵州省10所综合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6所省级医院软式内镜及附件采样83份,合格率56.63%;腹腔镜及各种器械钳采样67份,合格率95.52%。4所市级医院胃镜共监测126份样,合格率47.20%。从内镜采样标本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5.56%,大肠埃希氏菌11.11%,铜绿假单胞菌8.73%,H IV抗体初筛阳性1例。结论,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不合格现象严重,其中软式内镜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探讨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采用细菌检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医院现场抽样的清洗消毒后内镜及其消毒剂进行了检测。结果所调查的18所医院中,有15所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合格。共调查84条不同类型内镜,有81条内镜内腔消毒效果合格,合格率为96.4%。不同类型内镜中,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100.0%、96.2%和92.9%。84条内镜所使用的消毒剂的浓度和卫生质量全部合格。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程序规范,清洗消毒效果合格率较高,某些管理环节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陕西省省属医院软式内镜消毒方法和消毒质量,为制定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含中和剂的洗脱液冲洗软式内镜管路后,采集管腔水样进行细菌培养与致病菌检测,评价消毒质量。结果 2012-2013年内镜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73.53%,低于2016年的合格率(82.61%);2012-2013年和2016年内三级医院内镜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55.56%、77.41%,均低于同一调查时段的二级医院合格率(80.00%和93.33%);自动清洗机处理组的内镜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25.00%,低于增加手工清洗前处理组(83.33%)。结论陕西省省属三级医院软式内镜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重视使用自动消毒机对内镜消毒前的手工清洗处理。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况并分析消毒效果影响因素,为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中心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提问,结合现场采集结果,对杭州市22家二级以上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医疗机构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同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2家医疗机构内镜诊疗中心的设置基本符合要求,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的配置率为50%|使用的消毒剂以邻苯二甲醛为主|终末漂洗水的处理工艺较规范,使用纯化水或无菌水的占86.36%。消毒后内镜和终末漂洗水的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1.38%和47.73%。医院级别、清洗消毒方式以及储存环境对内镜消毒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总体符合规范,但在内镜的清洗消毒、干燥等流程上的管理及操作依从性上仍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以及有效的人员依从性监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注水瓶合适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方法比较使用后的内镜注水瓶在科室自行清洗后用含氯消毒剂浸泡、邻苯二甲醛浸泡消毒和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低温等离子消毒效果。结果经消毒供应中心清洗低温等离子灭菌后的注水瓶消毒合格率为100%。科室自行清洗后,含氯消毒剂浸泡组消毒合格率73.3%,邻苯二甲醛浸泡组消毒合格率83.3%。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集中清洗低温等离子消毒,在工作流程上更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科室自行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11.
〖HT5"H〗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及内镜清洗消毒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方法〓通过内镜清洗消毒现况调查表对内镜中心的布局设施、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监测和记录、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进行评定,同时现场抽检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结果〓2019年1—6月对35家医疗机构的内镜中心展开调研。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综合评分平均为340.44(85.11%),二级医院平均为352.52(88.13%),均处在优秀等级。现场抽检结果显示,软式内镜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2.30%。结论〓绝大多数医疗机构能够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定期开展监测和培训,有效地保证了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部分医院内镜清洗消毒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加强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贯彻《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全省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内镜室一般管理合格率波动在47.4%~96%;内镜清洗消毒处理程序合格率多数在50%左右。使用多酶洗液清洗内镜的医院约占40%;有20%的医院清洗活检孔道方法不正确。内镜消毒灭菌处理方法总合格率仅49%,其中纤支镜消毒操作合格率只有15.8%,腹腔镜灭菌操作合格率也只有60%。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对活检钳进行灭菌处理者仅占17.4%。结论,湖北省医院内镜消毒管理存在问题,多数医院内镜消毒灭菌处理程序和方法不正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最佳管理方式,以期提高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方法抽取硬式内镜手术器械200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试验组由供应室集中清洗、灭菌,对照组由手术室、泌尿外科等使用科室清洗、灭菌,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与灭菌质量。结果试验组清洗质量目测合格率为100%,试纸法测试合格率为98%;对照组目测合格率为68%,试纸法测试合格率为56%。器械灭菌后抽样检测,两组器械灭菌合格率均为100%。结论集中式管理能保证硬式内镜器械清洗、灭菌质量,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简易呼吸器在集中管理前由各临床科室自行进行清洗消毒,存在消毒不彻底的隐患。笔者所在科室通过SWOT分析法对简易呼吸器管理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内部优势、现存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开展全院简易呼吸器使用情况的调研评估,进行简易呼吸器针对性的专科培训及完善简易呼吸器的处置流程制度,对简易呼吸器进行集中规范处置,周转频繁的简易呼吸器选择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进行高水平消毒,长期处于备用状态的简易呼吸器选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简易呼吸器清洗消毒合格率由管理前的71.43%上升至集中管理后100%,有效期也明显延长。通过实施集中管理,提高了简易呼吸器的清洗消毒效果,延长了简易呼吸器存储效期,从而达到控制感染,提升医疗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年医院消毒工作和消毒质量。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对全院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使用中消毒液、软式内镜、透析液及医疗污水样品进行抽检,对物体表面、手卫生、软式内镜作致病菌的鉴别。结果共采样8498份,该医院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98.49%。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9.87%,软式内镜消毒合格率94.18%,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7.20%。检出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该医院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卫生和软式内镜等消毒质量亟待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研究内蒙古地区24家医院软式内镜生物膜现状与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方法 以细菌定量检测方法与调查问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医院软式内镜管道生物膜形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共检测96条消毒后软式内镜活检管道,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1.25%。在消毒不合格的18条内镜中,检测出11条内镜活检管道存在生物膜,生物膜形成占调查内镜总数的11.46%。影响内镜管道生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自来水、过滤水、非含酶清洗剂、含酶清洗剂。调查发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总耗时不足20 min者,消毒效果合格率偏低。结论 软式内镜管道清洗消毒不彻底易促使生物膜形成,应采用全管道灌洗,严格执行规范清洗消毒流程,以提高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市医院内镜消毒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内镜污染和消毒现状,改进和提高内镜消毒管理。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全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部分医疗机构无独立的清洗消毒室,内镜室环境卫生质量合格率为57.14%。内镜清洗消毒槽不用流动水、刷洗步骤不合格,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方法合格率为70%;清洗消毒时间符合率为65.71%;内镜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68.09%。结论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仍存在不少问题,硬件设施和操作规范都需要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070061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方法改进及其效果观察/石泽亚…//护理学报.-2006,13(10).-4~6从内镜的清洗消毒方法、附件的消毒灭菌和管理方法、预防消毒后内镜的二次污染3方面完善和加强消化内镜的院感管理,比较改进法与原方法内镜的消毒合格情况。结果:改进后内镜清洗合格率从改进前74.2%提高到82.9%(P<0.05);内镜消毒合格率从改进前95.0%提高到100.0%(P<0.005);活检钳及一次性器械合格率从改进前75.0%上升至100.0%(P<0.005);口塞、弯盘消毒合格率从改进前92.0%上升至100.0%(P<0.005);采取预防内镜二次污染措施后检测镜身与弯曲部合格率从9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两种监测方法对于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结果的影响,并鉴定内镜消毒不彻底时,残留微生物的种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的345条内镜。其中,132条内镜依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进行检测,并设为对照组,剩余的213条内镜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中的监测方法进行检测,并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的清洗消毒达标率和微生物检出率,同时用质谱分析未消毒彻底时,内镜上残留微生物的种类。结果 实验组清洗消毒达标率为88.3%,对照组清洗消毒达标率为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检出的细菌菌落数明显少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消毒彻底的内镜上共检出34种微生物,革兰氏阴性菌占76.5%。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频次最高。结论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中的内镜监测方法敏感性明显高于《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中的相应方法,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不彻底时,残留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医疗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优越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6月全院实施集中式管理的复用医疗器械300件,在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等方面与分散式管理进行比较。结果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集中组100%,分散组97.3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包装质量合格率集中组100%,分散组95.3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复用医疗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保证了器械的清洗、包装和灭菌质量,避免了因手术器械灭菌质量不合格造成的院内感染,保证了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