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埕东油田西区馆陶4砂组边底水稠油油藏特点,分析油藏的开采特征,对比水平井开发与直井开发的差异,针对蒸汽热采后转变开发开发形势稳产难度大的问题,摸索该块稳产的主要做法,实现了老区内部的“二次找油”,夯实了埕东老油田的稳产基础。  相似文献   

2.
杜66潜山油藏属于双重介质底水稠油油藏,于1985年以蒸汽吞吐方式投入开发,随地层压力下降底水锥进,造成油井普遍高含水,油藏含水上升速度陕,产量迅速递减。区块年产油量从高峰期1996年的14.77/吨以每年近2万吨的速度下降,2002年年产油仅4.37万吨。通过深入潜山内幕包括油藏构造特征、储层特征、裂缝特征研究,加强底水运动规律认识,并应用研究成果确定剩余油分布方式,针对性地开展油藏挖潜治理,实施后底水锥进速度减缓,油藏递减率明显下降,实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锦17块西兴隆台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在油藏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在开发后期的潜力油层中进行挖潜。挖潜后单井产油量是老井的4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油藏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成功地提高了稠油薄层中的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锦17块西兴隆台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的吞吐采油后期。针对油藏特点,在油藏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提高动用程度低.厚度3-5米得薄层储量。挖潜后单井产油量是老井的4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油藏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成功地提高了稠油薄层中的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某稠油试验区为大庆西部稠油开发一个试验区,是典型的浅薄层稠油油藏,具有区别于其它类型油藏的特殊问题。结合试验区的油藏特征,对浅薄层稠油注汽参数和生产动态数据规律研究分析,及对影响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浅薄层稠油油藏开发途径,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140断块是一埋藏浅、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的砂岩普通稠油油藏。断块于2003年9月实施冷采开发,2005年以后由于油稠、能量差以及井况问题等导致该块采油速度低、井网瘫痪、储量控制程度低。针对上述问题,2008年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生产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工艺攻关等手段,落实了断块运用分层水平井技术实施热采开发调整的潜力,提出了“转变开发方式,提高王140稠油油藏开发水平”的技术对策。这一对策实施后,断块开发效果明显好转,采油速度由0.05%提高到2.4%,新增产能3.1×10^4t。  相似文献   

7.
新滩稠油油藏属于普通二类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基本以吞吐转周为主,目前多轮次蒸汽吞吐开采己处于中后期,含水大幅上升、单井产量低、周期油汽比低、吞吐周期短、总采出程度低。本文结合新滩油田油藏的发育特点、开发特征,针对CO2驱油机理,对CO2复合吞吐工艺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CO2复合吞吐具有降粘增能,延长吞吐周期的良好效果,并逐步在现场试验和应用了43井次,累计增产原油3.0662万吨,增油效果显著,延缓了稠油产能的递减,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得到改善,工艺改善后在新滩油田有着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单家寺油田单家寺油田位于东营凹陷和滨县凸起之间的过渡带上,属于超稠油油藏,目前采取蒸汽吞吐的方式开采。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该油田应用的一种泡沫封堵汽窜的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粘度并且抑制边底水的影响,较大程度的改善稠油油藏由于注汽引起的汽窜问题,对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边底水油藏开发后期,开发效益逐渐变差,通过强化精细剩余油分布与技术界限研究、深化水平井技术应用、细化平面及层间产液结构调整、加强工艺技术攻关试验等做法,实现控制油藏液量增长速度、保持产量稳定、改善开发指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杜48块杜0组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反演技术识别薄层有利单砂体,并综合应用三维储层精细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开展油藏精细描述。新增动用储量311×10^4t。目前已成为薄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二次开发的典型区块,为薄层同类稠油油藏开发后期挖潜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油藏含水高、产油量低的问题.利用油藏工程原理深入研究了侏罗系油藏Z井区不同层位、不同区块的含水上升规律,预测了采出程度与含水变化特征的关系,认为侏罗系油藏含水上升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边底水发育程度、吸水剖面的水驱特征及累计注水量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油水井治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对同类油藏开发调整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石油资源不断的被开发利用,石油资源不断的减少,一些难采的油藏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其中稠油油藏的开发是现阶段石油资源开发重要的方向。由于稠油油藏的粘度高,流动性差,利用常规的采油方法很难实现稠油油藏的高效开采,利用注气热采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稠油注气热采技术提高稠油开采效率的作用机理,同时分析了稠油注气开采的参数对于油藏驱替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提高了稠油油藏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杜48块杜0组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反演技术识别薄层有利单砂体,并综合应用三维储层精细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开展油藏精细描述。通过丰富低阻油藏成藏规律认识,结合现场试采,重新修正四性关系图版,新增动用储量449×10^4t。目前已成为薄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二次开发的典型区块,为薄层同类稠油油藏开发后期挖潜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4.
欢西油田稠油藏类型多为边底水油藏,油水关系非常复杂。在吞吐降压开采中后期,油层水淹严重,制约了油藏的持续稳定生产。我们从含水和压力变化趋势,油井见水类型判别人手,采用数理统计、类比和测井曲线,“找水”而非“找油”动态监测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油层水淹规律,用“四性”关系进一步识别水淹层,通过上述研究,认清油水分布规律和剩余油潜力,进而实施配套的挖潜采油工艺技术,使稠油藏保持I.2%的采油速度稳产,含水控制在78%左右。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济阳坳陷林樊家油田林东馆三段油藏油稠、储层敏感性强、生产过程中出砂明显等影响产能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储层敏感性分析、注蒸汽实验、水平井设计优化(水平井段200m、油层厚度大于4m、井距150m)和配套工艺等研究和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实施后水平井单井日液能力基本上在40-60t/d,单井日油能力由1.8t/d上升到28t/d,含水由88%下降到48%,同时在水平井网条件下最终采收率为19,5%,比直井提高10%,增加可采储量为38.9×10^4t,改善了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特殊井钻井过程中,为实现安全、高效、优化钻井和及时判断储层,钻井工艺上选择了LWD随钻测井技术。华东石油钻井工程公司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LWD地质评价无线随钻测量仪以来,先后在苏北油田的多13复杂结构油藏水平井中得到成功应用。主要用于对采用常规钻井技术难以开发的薄层油藏、复杂断块油藏、存在边水、底水的薄层油藏、边远油藏、稠油、低渗透剩余油藏等油藏井的钻井开发任务,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了713水平井的施工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锦94块是锦45块的一个次级断块,是无边水且底水不活跃的稠油油藏;目前该块处于吞吐中后期,采出程度高,地层压力低,措施潜力小,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对兴隆台油层重新认识,探索新的途径,采取回采措施,对该区块的稳产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油田稳产的主要条件是由油田的地质情况决定的。一个油田在相同的井网条件下,产油量高,稳产期就短;产油量低,稳产期就长。由此表明,合理确定油田的产油量,则是合理开发油田的一个重要因素。埕东油田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投入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采出程度39.87%,综合含水95.7%,由于面临出砂严重、注采矛盾突出、边底水较为活跃,稠油区块递减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稠油区块,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地层能量降低,含水逐渐升高,水淹现象严重,开发效果逐渐变差,为此引进了氮气泡沫调剖工艺,通过注汽过程中注入氮气泡沫,调整吸汽剖面,提高蒸汽波及面积,封堵高含水层,抑制边底水,从而达到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油藏水平井的应用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在对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3种油品稠油油藏水平井生产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其开采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其开采特点既有与直井相似之处,又有自身的生产特点;投产条件及吞吐周期内加热长度和加热半径的不同是造成水平井自身开采特点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具有不同水平段长度和目的层厚度水平井的开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在目前的注汽和工艺技术条件下,目的层厚度对生产效果的影响程度较水平段长度明显一些,提高水平段的动用程度将是改善现有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