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静 《甘肃科技》2013,(22):75-76
随着国家行政全面推进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依法规范气象活动、加强行业管理和促进气象事业发展已成为部门上下一致的共识.在总结防雷工作社会面需求的必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防雷工作开拓探索的关键性问题,以求在新的体制、制度下,提高防雷工作社会服务性.总结了防雷减灾社会管理工作的几点经验,使得甘肃省防雷工作更进一步的发展,让防雷工作最大化地服务于社会,同时树立气象部门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
防雷减灾科技服务与防雷行政许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赵丽蓉 《甘肃科技》2012,28(20):10-11,4
通过总结云南省开远市近几年在开展防雷科技减灾服务、防雷行政许可和防雷减灾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当前解决开远市在履行防雷管理这一政府职能工作中的方法对策。并结合开远市实际发展水平,不断规范和完善防雷减灾,依法行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将防雷减灾科技服务纳入地方公共管理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服务目的,树立气象部门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强,极端天气和气候异常现象也逐渐增加,气象灾害的发生次数也越来越多,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众多气象灾害中,雷电是经常发生,且影响后果非常严重的一种灾害之一,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做好防雷工作已经成为气象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做好气象防雷工作,笔者对气象防雷设备和技术在该文中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雷电监测资料的开发与应用,是雷电业务轨道建设的主要内容,其在公众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中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对丽水市防雷监测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应用雷电监测资料的具体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讨论分析,既看到了该领域的迫切需求和发展前景,同时也看到了目前雷电监测资料开发、应用中的不足,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进行雷电监测资料的开发与应用,是气象事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防雷技术服务能力,提升防雷减灾服务效果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我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产品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开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连云港雷电活动特征上结合气象部门城市气象服务及雷电防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建筑工程防雷、网络工程防雷和防雷装置年检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有关防雷法规在城市气象服务中的作用。提出应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和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雷电灾害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雷电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防雷减灾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防雷技术档案的管理。作为当前防雷技术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防雷业务中,防雷档案的管理系统是确保防雷检测业务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但目前防雷档案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科 《科技咨询导报》2008,(17):206-206
防雷检测已纳入气象业务发展轨道。本文作者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一套较系统的可操作性检测程序,以推进气象事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徐杰  陈明 《科技资讯》2012,(21):227-227
关于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中央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层面上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作为一级气象部门,更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做好气象工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群众对气象部门的工作要求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现代气象业务的层次建制,为社会及人民群众防雷减灾、抵御自然灾害、积极适应和减缓雷电等带来的损失、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气象部门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金雯晴 《科技资讯》2012,(6):236-236
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雷电灾害的危害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认识,防雷减灾工作备受重视。新、改、扩建项目的防雷工程已自觉纳入行政审批,防雷事业健康发展。然而,防雷安全宣传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本文以海盐县为例,针对不同的群体规划不同的宣传策略,研究多方位防雷宣传策略,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旨在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基层防雷工作规范化,用防雷技术支持,深化当前新农村新市镇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类电子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深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防雷技术面对各类新事物下的应用,和防雷安全面对各类突发状况下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防雷技术与管理的信息化,一方面能极大地简化防雷技术与管理的各个流程环节,减轻工作量,使整体工作秩序化、规范化,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防雷工作与时俱进、科技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加强气象服务工作是基层台站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气象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基层台站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仍不能满足当地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需要和公众多样化的需求,该文分析当前基层气象台站开展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该文是依据长期以来的研究实践与大量相关数据资料的参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了气象防雷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其气象防雷技术优势的掌握与自身特点,对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的研究进行了十分科学的预测工作.现如今的气象防雷技术已经不单纯的只存在在气象业中,走入建筑物的设计之中且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中,笔者就研究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陈秀华  曾贤圣 《科技资讯》2009,(20):180-180
本文通过对气象观测站情况的分析,根据气象观测站的性质.特点,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和建设单位的要求,提出大致的气象观测站的综合防雷措施,为防雷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谢俊  覃永烈 《广东科技》2012,21(9):188-189
在现代生活中,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已经成了老百姓的主要生活内容之一,人们出行、工作、劳作都要了解目的地的天气状况,老百姓有时只是想要仅仅了解天气情况。天气预报的发布来源于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站是接收气象原始数据的终点站,同时也是发布天气预报的始发站。由此可知气象观测站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目前自动气象观测站是我国气象观测站的主要项目和部分。气象部门的防雷技术是保证人们准确接收天气预报的前提,因此做好气象观测站的防雷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县级气象主管机构防雷图纸审核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完善县级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尽量减少建(构)筑物在施工初期留下防雷安全隐患,确保建(构)筑物及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为社会增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乡村的防雷现状与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伍娣  陈达炎 《广东科技》2013,(16):222+221
分析了乡村是防雷管理工作最薄弱的地方,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设施基础建设差;论述了要做好乡村的防雷工作,除了要规范防雷管理外,还要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按《规范》要求对建筑物进行防雷设施的安装;简述了当野外遇雷雨时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气象数据资料存储现状及数据仓库建设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气象服务的影响已从农业、建筑这两个传统领域几乎扩展到所有行业,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涉及,为更好的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对于县级气象局来说建设气象数据仓库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介绍了现实工作中气象资料数据的存储情况,从现代气象服务工作的需要和部门联动合作的需要分析说明了建设县级气象信息数据仓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许文进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7):74-74,85
雷电灾害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严重灾害之一,也被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因雷击造成的损失也日趋严重。仙游年平均雷暴日达62.4天,属强雷区。因此,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理顺好防雷行政许可、技术服务二者的关系,提高防雷减灾能力和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仙游县防雷服务管理能力的现状,提出加强防雷管理与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县局防雷技术服务岗位胜任特征模型,遵循"外树形象,内增素质"的防雷技术服务原则,采用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培训方法,对县局防雷技术服务一线人员的培训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对气象培训机构开展县局防雷技术服务岗位资质培训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防雷减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自相关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基层部门相继进行防雷、减灾系统的改革。该文从防雷减灾安全、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气象部门防雷体制改革必要性入手,从防雷宣传、部门联动协调、经费保障、队伍建设、质量监管、隐患排查等方面提出基层部门防雷体制改革的新想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