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徐轶轶 《科技资讯》2013,(9):221-221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是指建筑高度超过消防车有效的灭火高度。当发生火灾时,需要依靠室内消防给水设备扑救火灾的消防给水系统,这种建筑高度一般是指高度超过24m以上的住宅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等。本文结合作者实践经验,对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供水方式.室内消火栓的设置和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检给水系统设计要求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中规定,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的住宅及总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及综合建筑。而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已远远超过了上述界定,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在很多大中城市都有建造,“全球第一高楼”的记录也一次次被刷新。随着高度的增加,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新疆、青海、上海等多地高层建筑火患连连,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敲响警钟。据不完全统计,上海、重庆的高层建筑数量均已经过万;北京和广州的高层建筑也已都超过了8000幢;高层建筑数量在1000幢以上的有22个城市。那么,高层建筑安全么?高层化趋势下的无奈选择高层建筑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在美国,24.6米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米或8  相似文献   

4.
何兵 《甘肃科技》2001,17(2):22-22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及城市规划的客观需要,高层建筑立面体型日益复杂化,不规则高层建筑不断出现,对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一具体实际工程,浅谈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体会,并与同行共同探讨。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位于兰州市中心,1998年被甘肃省列为全省十大规模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为51000m2。该建筑地下1层为六级人防工程,地面以上22层(含顶部2层机房)。各层层高分别为:1~7层4.8m,8层(设备层)2.2m,9~19层3.3m,20层3.6m,21、22层4.3m、3.6m,建筑物高度(不包括顶部2层机房)7…  相似文献   

5.
高宽比超限高层建筑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座高宽比超过抗震规范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进行了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对于一个1:30的高层建筑模型,通过对其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的分析,发现短边方向的刚度明显比长方向弱,存在长方向的扇形振动,即出平面的翘曲变形,转换层处的层间相对位移明显大于其他层的位移,顶部的鞭梢效应明显,此外,高振型在加速度反应中作用较大,尤其在短边方向上.针对以上特点,对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工程与建设》2011,25(6):772-772
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已经一年。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层防火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安徽省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已达4 957幢,其中合肥3 203幢。高层建筑是指高度24~100m之间的建筑,其中50m以上称为一类高层,100m以上则称为超高层。  相似文献   

7.
周惠杰 《科技资讯》2013,(22):69-6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步代替了以前的低矮建筑,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的放火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结合工作实际,从满足消防扑救角度探讨高层建筑物之间应满足的防火间距是预防高层火灾的最有效方式。对登高消防车能正常展开工作时消防车道内边距建筑高层主体外墙距离与建筑高度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建筑高度超过50 m时如何保证消防车正常工作进行了探讨。高层建筑高度大于50 m时至少应预留l6 m的防火间距,高层建筑高度小于50 m时预留9~15 m防火间距。  相似文献   

8.
潘卫东  孙进 《甘肃科技》1998,14(4):8-10
1建筑概况某综合营业楼是一个包括营业、办公、客房及餐厅等多功能的综合性高层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主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局部塔楼一层。建筑物总高度49.90m。建筑平面呈“L”型,总建筑面积13600m。平面、立面、剖面图分别见图一、二、三。主...  相似文献   

9.
马振啸  徐小波  田力 《科技信息》2011,(35):I0185-I0185,I0207
1工程概况 笔者单位新建办公楼为地上十八层.地下一层的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266020.3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1.65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该基础工程为21m×84m×1.5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该基础施工时在基坑南侧20m处设拌和站.基坑砼用拌合车运输,运距80m,基坑内应用输送泵运输。  相似文献   

10.
刘海宁  崔嫦娥 《科技信息》2009,(12):317-318
随着我国技术经济的发展,建筑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高层建筑已成为国内城市施工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已有大批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建设中,一般而言,9~16层(〈50m)为一类高层,17~25层(〈75m)为二类高层,26—40层(〈100m)为三类高层,〉40层(〉100m)为超类层。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成本较多层高,且施工周期长,施工量大的特点,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它的出现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施工技术控制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张彦爽 《科技信息》2007,(1):111-111
多层住宅建筑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的规定是指四到六层的住宅建筑,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相继发展和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多层住宅建筑在我国的县城和县级城市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而且建筑在形式上又有了新的变化,笔者认为,多层住宅建筑指的是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住宅楼、底层或一至二层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和底层设置车库的住宅楼。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第四节,第8.4.1条的规定:“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应设计室内消防给水”。从这条规范,很多设计人员得出“不超过六层的所有住宅(包括底层带商业网点),不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计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这一结论。另外,《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05年版)第一章,第1.02条规定:“本规范不适用于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从而使绝大部分的多层住宅建筑处于完全不设防状态,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是生活在这种不设防的六层及以下的住宅中的。因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层住宅建筑也应设计消防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建筑物所能达到的高度与规模不断增加。例如目前世界上高度超过300m的高层建筑已达几十幢,国际上正在筹划的100-300层的巨型建筑其高度均超过400m,中国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上海金茂大厦高为420.5m。高层建筑在全球范围内突飞猛进的建设,从科学技术方面看,得益于力学分析方法的发展、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及现代机械和电子技术的贡献。在结构设计方面,概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包括结构的选型,即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本文就结合广东省惠州富力丽港中心酒店及办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布置和选型做一些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1、工程概况 深圳国贸商业大厦是一座融商业办公为一体的高层建筑,建筑总面积为49696m~2,建筑东西宽34.8m,南北长48.8m;建筑总高度:地下-8.1m,地上120.35m,总计128.45m,地下两层,地上三十五层,加电机房、水箱间共计三十九层。 该建筑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承台基础,立体结构五层以下为外框内筒结构,六层设1600×3000mm的转换大梁,六层以上为筒中筒结构。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安全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33层跑到第1层,用了15分钟。由此推断,一名身体素质一般的工作人员或老人、小孩,所需时间肯定翻番。如果发生火灾,火借风势,在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这样算来,人们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试验仅仅表明高层建筑潜在危险的一个方面。所谓高层建筑,根据《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高于24米以上的建筑物体统称为高层建筑。据了解,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目前已经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去年,上海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239起,直接财产损失63.3万余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上升50.3%,直接财产损失上升45.9%。  相似文献   

15.
郭强  李忠运  陈士玲 《科技信息》2011,(18):I0308-I0308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次高层建筑(9—12层)。我们知道,大楼启用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供水系统。自来水厂通过城市输、配水管道供水,水压一般在2kg/cm。左右,夜间可达2.5—2.7kg/em。,所以六、七层以下的住宅楼,通过设置屋顶水箱,夜间市政管网水压高时屋顶水箱进水,供四层以上住户正常用水是没有问题的。而目前城市用地越来越紧,不得不建较高的楼房,除了建高层建筑以外,还要建次高层建筑。相比之下,次高层建筑(非凡是住宅)施工周期短,容积率高,产生效益快,更得到广大房地产商的青睐。而且,由于次高层的物业治理费与高层建筑的物业治理费相比要低得多,所以,大多数购房者倾向于购置次高层建筑。而这类建筑的供水就涉及到二次增压供水的问题。当前研究和探讨这类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带弹性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局部层间弯剪型串联多自由度体系模型,即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各层视为层间弯剪型,转换层上部结构各层视为层间剪切模型。转换层视为弹性构件,整个分析过程中均取其等效刚度。分析表明,采用局部层问弯剪型串联多自由度体系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带弹性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还记得去年的伦敦大火吗?短短时间无情的烈焰就燃至楼顶,不少人或是被大火吞噬,或是走投无路跳下几十层的高楼。防患于未然是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据资料显示,截至去年7月,上海共有24米以上高层建筑3.1万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就有近600幢,数量、规模均居世界各城市之首。这些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大面积火灾,人群疏散和火灾扑救的难度会比较大,易导致  相似文献   

18.
严梅  孙立德 《广东科技》2006,(2):186-18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各个城市的大型和超高层建筑大量涌现.迄今为止,全国高度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已达20余幢.基坑工程呈现出紧(场地紧凑)、近(工程距离近)、深(越来越深)、大(规模和尺寸大)等特点.目前国内高层建筑地下室最深的福州新世纪大厦地下六层,深度为-26.2m.即将建成的国家大剧院,地下室为三层,基坑深度达-32.5m.深基础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而深基坑支护结构技术无疑是保证深基础顺利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海波 《科技信息》2010,(3):269-269
本文以历下大厦改造工程为例,分析高层建筑旧楼改造工程锤子运输的选择,历下大厦原建筑高度105.2m,项部进行增层、屋面造型改造。施工工期紧,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影响正常的办公.顶部改造所用钢结构材料及周转料具需运至施工区域,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需要采用多种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20.
高位转换超限高层结构整体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某带高位转换超限高层结构高53层,结构高度250 m.该超限高层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体系.根据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该建筑总高超过了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最大高度190 m限值,属于高度超限的B级高层建筑;同时存在加强层及竖向主要受力构件高位转换层,属于B级复杂高层建筑.为研究它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缩尺(1/30)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合理,具有较大的水平刚度,在地震作用下位移反应和扭转效应比较小,满足规范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