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宣传前后建筑工地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的改变,分析其感染的风险因素,探索在建筑工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的模式。方法整群抽取10个建筑工地作为宣传对象。采用多部门合作、形式多样的宣传模式。在宣传前和宣传后各从5个建筑工地分别随机抽取了210人和15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分别为8.22和8.63年,干预前,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较低(57.8%),日常接触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41.7%,10.5%的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而这部分人群中59.1%的在发生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宣传干预后,总知晓率显著提高,日常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由41.7%提高到75.2%(P<0.01)。90.9%的人表示喜欢这种宣传与干预模式。结论多部门合作、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与干预的模式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株洲市建筑工地外来农民工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状况,为制定艾滋病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抽取某建筑工地5个班组,采取分发问卷由被调查对象自填问卷.[结果]调查204人,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都知晓的占74.02%,通过电视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占80.39%;48.04%有过商业性行为.65.31%的商业性行为发生在路边店,安全套使用率为61.76%.133名已婚农民工,在探亲回家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仅占28.57%.[结论]株洲市建筑工地外来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率较高,但存在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行为及需求,采用多种方式对调查工地的农民工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农民工知识提高情况。结果农民工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输血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无保护性行为、孕妇感染下一代等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了95%以上,知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免费咨询检测的比例由71.01%上升为98.37%,高危性行为比例由11.04%下降为3.54%,安全套使用率由27.96%上升为47.62%。结论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鞍山市流动人群2008、2009年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情况,评估项目地区干预工作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流动人群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各级建筑工地中的流动人群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2008年调查900名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ungass指标)为36.0%;2009年调查830名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5.3%;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歧视率分别为28.9%、41.0%;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为8.4%,9.7%,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3.8%,77.1%,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为40.8%、48.6%。结论该市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对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歧视率有所提高,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在流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活动在改变知识态度方面取得成效,在行为改变方面作用尚不明显,仍需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宣传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综合性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了8个工地的646名农民工,进行现场流动式教育、同伴教育、免费发放安全套和建立免费的艾滋病宣传点与咨询中心等综合性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比干预前646名和干预后573名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综合性干预措施使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得分从11.41±6.57提高到15.10±6.02,传播途径知识错误率下降了10.29%~19.66%;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安全性行为中安全套经常使用率从52.27%提高到74.7%。结论该干预措施对建筑工地农民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其他类似弱势人群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合肥某地区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民工这一特殊人群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该人群防治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合肥某地区的12个建筑工地1433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1269名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题错误回答率为16.49%~74.86%;建筑工地82.81%的农民工希望能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掌握的影响因素;有性经历的农民工中,52.68%的人在性生活中从不使用安全套,仅16.54%的人在性生活中经常使用安全套。结论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且部分人群具有高危性行为,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在建筑业农民工中开展防控艾滋病的宣传干预效果,提高艾滋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和安全套的使用率,有效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方法一年4次向全市10家建筑工地农民工免费提供安全套和咨询检测,普及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等宣传干预。统计分析宣传干预前后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和接受HIV抗体检测率等。结果干预前、后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9.01%和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90,P0.050);最近一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8.57%和4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P0.050);HIV抗体检测率分别为28.40%和3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2,P0.050),干预前后均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梅毒阳性率由干预前的3.30%下降为干预后的0.68%。结论在建筑业农民工群体中深入、持久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可以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从而降低艾滋病性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宣传前后建筑工地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的改变,分析其感染的风险因素,探索在建筑工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的模式。方法整群抽取10个建筑工地作为宣传对象。采用多部门合作、形式多样的宣传模式。在宣传前和宣传后各从5个建筑工地分别随机抽取了210人和15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分别为8.22和8.63年,干预前,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较低(57.8%),日常接触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41.7%,10.5%的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而这部分人群中59.1%的在发生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宣传干预后,总知晓率显著提高,日常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由41.7%提高到75.2%(P〈0.01)。90.9%的人表示喜欢这种宣传与干预模式。结论多部门合作、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与干预的模式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性行为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外地民工聚集的5家建筑工地,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匿名填写后,统一回收.结果: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相当贫乏,知晓率仅有59.6%.结论:应高度重视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其不良性途径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切实关注农民工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男性建筑业工人口学特点及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现况调查。结果:被调查的男性建筑业工年龄中位数为36岁,以在婚、初中文化程度及省外流动人口为主。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5.21%。对商业性和临时性性行为赞成率分别为34.70%和48.40%。近一年内商业性和临时性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9.59%和5.48%,在商业性性行为和临时性性行为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76.19%和8.33%。结论:男性建筑业工存在文化水平较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性观念开放、非婚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应加大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1.
不同职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餐饮服务业人员、家政从业者、临时雇佣劳动力和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七大类流动人口1384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及行为。结果东莞市流动人口年龄中位数29岁,以初中文化程度及省外流动人口为主。对艾滋病相关问题回答平均正确率为66.1%。对商业性和临时性性行为的赞成率分别为27.2%和39.5%。分别有3.5%和6.1%的流动人口近一年内有过商业性和临时性性行为,在商业性性行为和临时性性行为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分别占50.0%和25.3%。结论流动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非婚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应加大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李艳芬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09-1412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浦区2009和2010年建筑工人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改变及其影响因素,评价近年来艾滋病项目活动效果。方法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建筑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状况的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2009年的75.8%上升到2010年的88.8%(P0.01);文化程度是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知识平均得分与文化程度间存在线性关系,得分随学历的升高而增加;与妻子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2010年较2009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商业性行为发生比例由2009年的13.3%下降至2010年的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不安全性行为2010年均较2009年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知识得分是建筑工人与商业性伴安全套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该区近年来对建筑工人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其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3.
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娱乐场所性工作者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模式,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培训、同伴教育、讲座、免费发放安全套和手册等方法,对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干预;使用问卷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娱乐场所中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防治知识从基线的65.27%上升到97.57%;在商业性性行为中,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的比例从65.52%上升到94.65%;VCT服务利用率从基线的17.87%上升到37.11%;愿意到公立医院就诊的比例从30.41%上升到67.61%。结论由娱乐场所业主到同伴教育员再到场所性工作者的逐级负责式综合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娱乐场所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和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阐明女性性工作者HIV检测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在重庆、四川、广西和新疆对1613名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HIV检测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女性性工作者HIV检测行为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地位、艾滋病知识、危险自评、安全套使用、性服务频率5个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GFI=0.9952,AGFI=0.9898,RMR=0.0115.结论 影响因素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社会地位、艾滋病知识、危险自评、安全套使用、性服务频率均影响女性性工作者的HIV检测行为,应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社会地位制定不同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丰市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状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的针对性。方法 2013年5~6月选择大丰市区部分娱乐场所,采取匿名调查问卷方法,对大丰市260名性服务者进行面对面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感染状况检测。结果调查260人,艾滋病知识核心问题知晓率为73.85%(192/260),接受过干预与未接受过干预的人对艾滋病知识核心问题知晓率分别为86.32%、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占87.31%(227/260);最近1次、最近1月每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1.54%(238/260)、85.38%(222/260);被调查者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来自电视、网络和报刊杂志等传媒,分别为88.46%(230/260)、76.54%(199/260)和53.46%(139/260)。结论大丰市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仍存在高危行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性服务小姐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与对艾滋病高危行为的态度,为今后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行为干预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3月,在龙岩市抽取部分性服务小姐进行调查。[结果]调查641人,20-29岁的占58.66%,初中文化程度者占64.74%,未婚者占70.36%。项目县与非项目县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为72.86%、61.58%(P〈0.01),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均在80%以上;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5.28%和87.08%,过去3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9.38%和73.51%(P〈0.01);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电视、报刊、广播者占89.38%和85.43%。[结论]龙岩市性服务小姐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凭祥市建筑工人艾滋病(AIDS)相关行为与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状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方法 于2011 - 01/03,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凭祥市9个建筑工地的405名工人进行调查,分析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婚内性行为、商业性行为、非婚非商业临时性行为、吸毒行为及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405名建筑工人中,HIV感染率为0.49%,梅毒感染率为3.95%,丙肝感染率为0.99%.调查对象答对6条以上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2.28%,93.24%的在婚调查对象最近1年与固定性伴有性关系,并且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8.69%;5.68%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曾与非婚非商业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13.39%的男性最近1年曾嫖娼,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2.22%,0.74%的调查对象有吸毒行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发生嫖娼行为的比例与受教育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关(P<0.05).结论 凭祥市建筑工人存在着多种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协同作用,正在成为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和桥梁人群,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男性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及行为,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务工人员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的切入点及干预方法。[方法]在昆明选择4家餐馆、3家建筑工地的流动农民工305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主要调查内容是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性行为及原因、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结果]58.7%的调查对象处于性活跃年龄,平均流动时间为3.9年,寂寞、性观念的改变等导致高危性行为普遍,60.3%的调查对象回答“同行人中,配偶或女朋友不在身边的人在外找小姐”。蚊虫叮咬不传播,可以做抽血检测答对率均少于5%,对艾滋病相关信息需求强烈。[结论]对男性农民工的艾滋病干预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加强多部门的协调,有效开展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不同层次的农民工艾滋病干预重点及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女性性服务工作者的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情况,探索在该人群中开展AIDS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适合模式。方法对经确认的114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4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39岁;51.8%的未婚;83.3%的文化程度为初高中生。调查对象具有一定艾滋病知识,性生活频率高而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吸毒现象。109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接受性病艾滋病检测,查出梅毒阳性6人,HIV抗体均阴性。结论女性性服务工作者是艾滋病高危人群而自我防范意识差,应深入其中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连续性监测数据,对重庆市九龙坡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监测干预服务、艾滋病知识、行为改变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UNGASS指标)由2006年的11.50%上升到2009年的56.10%;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由2007年的54.40%上升到2009年的73.30%,最近1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也由26.62%上升到48.54%。结论 2006-2009年重庆市九龙坡区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高危行为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