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专项建档管理的效果.方法:对1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级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专项管理、治疗及随访,从而分析专项建档管理的效果.结果:162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高值,Ⅰ级高血压8例,Ⅱ级高血压6例,4例血压不稳定.患者知道高血压的标准(97.2%)、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的影响(92.0%)、易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90.0%)、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86.1%)、非药物措施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83.3%).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专病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且使血压控制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张桥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团队规范化综合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张桥社区≥35岁的人群、以2005年底在册户籍人数中明确诊断的66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经过5年的制定个体化诊疗及随访方案、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药物治疗等措施综合干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采取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分级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及高血压人群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干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张桥社区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可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在团结新村街道社区居民中普查和筛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采取干预措施,促使高血压患者掌握防治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规律地服药,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在团结新村街道随机抽取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监测点天平街、团结新村2个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干预组)及未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天水南路、红星巷2个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组高血压患者就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及干预的措施所达到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和服药的规律性以及血压控制等情况,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血压监测及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对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高血压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和现实意义,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规范化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整体随机抽样法抽取社区高血压患者658例,对其进行综合干预防治,干预时间为12个月。主要的干预内容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制订治疗方案和开展健康教育。结果:经全科医生规范化管理干预12个月后,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干预前相比分别提高了46.7%、51.3%和45.4%。经全科医生综合干预12个月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改善。且干预后,每天食盐量超标、血脂异常、BMI超标、饮酒、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例数有明显降低。结论:全科医生规范化干预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并且能够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良好地控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 选择15个省2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利用基层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方案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由受 培训的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管理时间为1年。高血压患者的基线和随访资料采用统一设计的 调查问卷收集。以22 683名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患者为研究对象,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 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文化程度、地区分布、医疗保障制度、血压分级、并发症和治疗方案是有统计学意义 的自变量。结论: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要提前防控以降低其疾病经济负担,并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时还应考虑患者的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采取健康体检筛查等方法发现高血压患者,对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230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随访、健康行为指导、给出健康处方等规范化管理。结果:规范化管理后,高血压知晓率、服药治疗率、血压控制率、行为改变率分别由管理前的36.03%、34.27%、4.85%、36.69%提高到74.30%、78.42%、42.83%、68.86%;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由管理前的145.23±13.14和92.76±12.31,降低到138.16±12.53和86.87±12.65。结论:开展规范化管理能有效地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服药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社区高血压人群防治效果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7.
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社区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对社区医生进行培训,按照高血压分级进行规范化管理,在辖区居民中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治疗、随访、转诊、综合干预等综合规范化管理措施。结果:规范化管理1年后,社区居民血压正常比例由11.89%增加到37.30%,2级高血压患者比例由26.32%降到10.16%,3级高血压患者比例由12.70%降到3.72%,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药物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由56.36%升高到89.36%和20.90%升高到57.27%;规范化管理后患者吸烟、饮酒、高盐饮食、超重等危险因素比例均较规范化管理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并举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是社区防治,而高血压患者的依从行为直接关系到高血压的病情发展和血压控制效果。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可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控制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规范管理在社区范围内高血压患者人群中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自身对照方法,规范化的健康管理1年后对其血压控制情况、行为生活方式、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管理1年后血压控制率36.34%上升至50.24%,规律服药、体育锻炼、高血压知识得分人数增加,高盐饮食人数减少.BMI、病程、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基础血压分级、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为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结论 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提升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综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干预才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社区高血压建档管理136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改臣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32-1633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建档管理的效果。方法对13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级和危险分层,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专案管理及治疗随访,从而分析建档治疗的效果。结果124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6例,2级高血压4例,2例血压不稳定。患者知道什么是高血压(96.4%)、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86.5%)、引起高血压的不良因素(83.3%)、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82.7%)、非药物措施在治疗高血压中所起的作用(76.3%)。结论建档管理高血压能使患者治疗正规,有连续性、系统性,随访方便,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付海波 《河北医学》2016,(4):631-633
目的: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将社区规范化管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检测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其血压控制情况.方法:从2000年10份到20013年10月份,对在我门诊就诊的3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抽查,治疗组和观察组是以双盲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的,对观察组患者只单单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而统一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分析各因素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经过社区规范化管理,该分析有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要比观察组的好,结果的差异性在统计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结论:在此方案中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时,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样有助于帮助高血压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用药习惯以及平稳控制血压,值得广大医务工作着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朱爱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307-2308
目的:探寻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科学模式。方法:选择澄江镇4个社区共4.2万人,对其中50周岁以上人群开展高血压目标人群筛查,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运用NAH方案为基础治疗,随访管理督导患者服药,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结果:5年后进行综合干预效果评估,接受管理并完成5年随访的1 768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1.9%,良好的生活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吸烟率降低39.8%,饮酒率下降了36.5%,超重、肥胖减少了30.2%,低盐膳食率提高了55.9%,规律服药率提高到85.4%,防治费用降低了50.7%。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随访督导其服药,选用安全、价廉、有效的降压药治疗,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综合防治方案,患者能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平稳,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大大提高,值得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成少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77-1978
目的探讨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的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结果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知识普遍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血压值、体重指数,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医生健康管理体制的疗效,降低社区高血压发病率.方法:选取我社区健康体检中检出的349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对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社区综合管理,并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管理措施,了解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果:经一年综合管理干预后,本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明显控制,疾病认知率及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患者生活习惯及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健康管理,可显著控制高血压群体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对减少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效果分析,为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治疗率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期间我社区管理的4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管理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率等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率为87.01%,规范化管理组血压控制率为88.56%、服药依从率99.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治疗及管理情况,探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效的社区治疗管理办法及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选自辖区建立健康档案的155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治疗及慢性病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随访,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指导,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经社区治疗管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所改善,干预后的血压控制率明显提升,同时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有所提高。结论:采取社区治疗管理措施如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于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及治疗取得的成效。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加强社区规范化管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和指导),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96.0%)、不良行为改善率(92.0%)及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4.0%)均高于对照组(82.0%、78.0%、82.0%),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2.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更好地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社区高血压患者160例,并进行随机抽取分组,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高血压社区管理措施,实验组80例在常规管理措施基础上采取规范化管理模式,比较管理措施前后两组间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采取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措施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压控制水平无明显差异;在采取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措施后,实验组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可实现良好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社区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建档管理、分级干预、健康教育的措施对126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的控制率。结果: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提高。结论:在社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后,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本社区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基线信息相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规范化管理,对照组社区高血压患者则采用传统的社区高血压管理,一年以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社区高血压患者,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能够较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