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废铅酸蓄电池胶泥低温钠熔盐还原熔炼的新工艺,该工艺以NaOH-Na_2CO_3熔盐体系作为反应介质,含铅次氧化锌作固硫剂,焦粉作还原剂,在800~900℃的温度下,还原熔炼废铅酸蓄电池胶泥生产粗铅,硫酸根被还原转化为硫化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金属铅直收率和ZnO固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炼温度850℃、W_(熔盐)/W_(固体物)=2.5(W代表质量)、W_(NaOH)/W_(Na_2CO_3)=3.5、W_(ZnO)/W_(理论量)=1.0、反应时间1 h、W_(焦粉)/W_(胶泥)=10%优化条件下,铅直收率高达98.59%,粗铅品位98.83%,ZnO固硫率93.44%。新工艺具有低温、低碳、低耗、高效、清洁和过程简单等优点,对废铅酸蓄电池胶泥、铅烟尘等再生铅原料以及含铅次氧化锌烟尘的清洁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传统再生铅生产工艺所存在的熔炼温度高、能耗大、铅和低浓度SO2烟气污染严重等弊端,在对NaOH-C-PbSO4-ZnO低温碱性炼铅体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再生铅的低温碱性固硫熔炼新工艺.以废铅酸蓄电池胶泥(以下简称胶泥)为实验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NaOH用量、熔炼温度、焦粉用量及固硫剂ZnO用量对金属铅直收率和ZnO固硫率的影响.获得优化实验条件如下:m(NaOH)/m(胶泥)=60%,熔炼温度为860℃,m(焦粉)/m(胶泥)=10%,m(ZnO)=m(理论量).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综合扩大实验,铅的直收率为99.09%,获得粗铅品位为98.86%,ZnO固硫率为93.37%.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可知,反应后原料中硫主要以ZnS的形式固定在渣中,NaOH绝大部分转变为Na2CO3,生产过程中无SO2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锑铋渣传统冶炼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工艺流程长、高盐废水排放量大、铋产品品位低等问题,提出采用低温熔炼的新工艺处理锑铋渣,并开展了实验室小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熔炼新工艺可用于处理锑铋渣,能有效实现锑铋的分离,生产出铋质量分数大于77%、锑质量分数小于3%的高铋合金;在熔剂率为30%,还原剂率为3%,保温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1 050 ℃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低温熔炼,铋金属的直收率达到99%以上,锑金属的脱除率达到95%以上;低温熔炼工艺流程短,金属直收率高,能有效解决锑铋的分离问题,为含铋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的良好的思路。对低温熔炼的后续工艺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条绿色、经济、清洁的锑铋渣生产铋金属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炼钢》2010,(4)
对中间包高碱度覆盖剂的若干熔融状态进行了热模拟研究,结果认为:熔融试样中w(Na2O+CaF2)=10%~12%比较合适,其开始熔化温度低于1 350℃;当w(CaO+MgO)/w(Si O2+Al2O3)=2.5左右、w(Na2O+CaF2).R=0.2~0.3时,覆盖剂对MgO质容器润湿最好;R.w(Fe2O3).w(CO2)/w(Na2O+CaF2)值对覆盖剂的隔热性能影响较明显,与熔融试样平均厚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钨精矿脱硫后硫化矿进行了钼、铋无氰浮选分离回收的试验研究。针对该硫化矿性质,进行了抑制剂种类和用量、捕收剂用量等比较试验,采用了优先浮粗钼精矿一粗钼精矿精选一浮粗钼精矿的尾矿再浮铋的优先浮选工艺流程,使用非氰组合抑制剂Na2CO3、ZnSO4、Na2S取代氰化物进行了钼铋无氰浮选分离,试验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并获得了与矿山传统的有氰选矿工艺相近的选矿指标:钼精矿含钼39.13%、钼回收率55.63%,铋精矿含铋15121%、铋回收率80.87%。  相似文献   

6.
铋精炼渣中由于锌、氯的化合物存在,物料在熔炼过程中存在渣熔点高、流动性差、氯化铋大量挥发的问题,使反射炉熔炼该物料成本高,直收率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采用湿法控制p H浸出的办法,将含高锌、高氯难熔易挥发的铋精炼渣进行湿法处理,脱除锌氯等杂质,为反射炉熔炼产出粗铋提供最理想的冶炼原料,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升直收率。铋直收率可达90%以上,回收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某钼铋多金属硫化矿,含钼0.65 %,含铋1.12 %,钼铋品位较高,有较大的工业回收价值.采用“混合浮选—钼铋分离”的选矿工艺回收该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以乙硫氮和煤油作为捕收剂进行混合浮选,以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作为组合抑制剂,煤油为捕收剂进行钼铋分离,最终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可以获得含钼47.31 %,钼回收率89.52 %的钼精矿以及含铋42.64 %,铋回收率86.04 %的铋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钼铋分离.   相似文献   

8.
以草酸钇铕(Y2(C2O4)3:Eu3+)为前驱体,采用复合熔盐(NaCl+S+Na2CO3)协助焙烧法合成Y2O3:E.u3+红色荧光粉.利用XRD、SEM、光谱分析等测试和分析荧光粉粒径、颗粒形貌以及发光性能.主要考察复合熔盐配比、用量以及焙烧温度和时间对Y2O3:Eu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在...  相似文献   

9.
采用Na2CO3-NaOH-NaNO3熔盐体系回收废弃电路板中的有价金属,考察Na2CO3-NaOH质量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碱料比等因素对有价金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熔盐体系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a2CO3-NaOH质量比5.3∶16、熔炼温度700℃、熔炼时间40min、碱料比5∶1,在此条件下,锡、锌、铝、铅的转化率分别为84.55%、100%、93.71%、73.72%,铜以CuO形态富集在渣中。  相似文献   

10.
采用Na2CO3-NaOH-NaNO3熔盐体系回收废弃电路板中的有价金属,考察Na2CO3-NaOH质量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碱料比等因素对有价金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熔盐体系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a2CO3-NaOH质量比5.3∶16、熔炼温度700℃、熔炼时间40min、碱料比5∶1,在此条件下,锡、锌、铝、铅的转化率分别为84.55%、100%、93.71%、73.72%,铜以CuO形态富集在渣中。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实际工艺流程50t EBT-VOD-LF-VC冶炼15-5PH不锈钢为背景,通过FactSage 8.0和经典Wagner模型研究冶炼硅铝复合脱氧过程中钢液中的铝含量、炉渣组成以及冶炼温度等因素对钢液中氧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l-Si复合脱氧为15-5PH不锈钢冶炼过程中的最佳脱氧工艺,为了保证脱氧的冶炼效果,应控制钢液中的酸溶铝的质量分数在0.015%左右;降低冶炼温度有利于降低钢液平衡氧含量;考虑炉渣的物理性能和钢渣界面平衡反应得出脱氧工艺的最优炉渣成分,碱度为2.5~3.0,w((Cr2O3))=0.5%,w((Al2O3))=20%,w((MgO))=5%,w((CaF2))=5%;经过工艺优化后生产的15.5PH不锈钢中氧含量明显降低,均满足产品要求,炉渣碱度对平衡氧含量和实际生产全氧含量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电路板铜阳极泥分银渣的还原熔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还原熔炼的方法从电路板铜阳极泥分银渣中回收有价金属,在最佳还原熔炼条件下(温度1150℃、时间30~45min、Na2CO3用量15%、碳粉用量15%、硼砂用量6.0%~10.0%),还原熔炼产出的金属锭和渣分离好,金属产率达到65.2%,铅回收率97.84%,锡回收率88.88%,贵金属回收率均超过95%。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锡矿石伴生钼铋铜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根据钼、铋、铜矿的密切共生关系及可浮性特点,制定了钼铋铜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脱药,最后进行抑铜浮钼铋,钼铋分离的选矿工艺流程,获得钼精矿品位46.07%、回收率75.04%,铋精矿品位16.27%、回收率32.62%,铜精矿品位24.65%、回收率63.03%的良好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含铬铁水(0.5%~0.8%)冶炼过程中的炉渣进行化学成分、矿相、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综合分析;基于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和炉渣形成过程,系统分析转炉,台炼含铬铁水的冶炼行为,确定了铬元素的氧化过程变化情况及终渣产物形态,为转炉冶炼时终渣成分控制和冶炼工艺改进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攀钢熔分深还原电炉冶炼钒钛磁铁矿金属化球团过程中出现的泡沫化严重的问题,采取提高炉渣二元碱度、控制金属化球团w(FeO)和残碳量、减少低温电炉加料量等措施,使炉内泡沫化严重的现象得到控制,保证了冶炼过程的连续进行。同时钒还原率提高了13%,冶炼时间缩短了45min。  相似文献   

16.
河北敬业集团采用炉后渣洗钢水和连铸工艺成功开发了SPHC钢。在SPHC钢冶炼过程中,通过控制转炉终点化学成分、钢水温度、提高转炉终点命中率、对钢水进行渣洗、软吹氩促进夹杂物上浮、强化连铸保护浇铸等措施,改善了钢水的流动性,有效避免了连铸过程中的水口结瘤等事故。SPHC钢热卷成品的合格率达到98.5%,为进一步开发低碳低硅系列钢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的研究成果涉及两种工艺:(1)苏打灰焙烧法;(2)石灰强化碳热还原法。将它们用于从低品位辉钼矿精矿中提取钼产品的试验已经获得成功。用上述两种工艺已分别产出MoO_3和钼金属半成品,所得半成品再分别用炭吸附—解吸法和熔盐电解精炼法进一步提纯,最终产品的纯度分别达到99.9%和99.8%。此外,这些工艺还提供了包括环境污染和废气治理等的有效解决办法。而它们在处理高品位MoS_2矿石(或精矿)的传统工艺中,正是两个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