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夕云 《力学学报》2021,53(12):3425-3426
2021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力学学报编委会和编辑部共同主办《力学者说》第3期暨纪念力学学报首任主编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让我们共同缅怀和追思钱先生的丰功伟绩,不断传承和弘扬钱先生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1956年1月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57年,钱学森先生亲自领导了《力学学报》的创刊,并任第一任主编。在创刊号首篇文章《我们的目标》中,钱先生明确指出了《力学学报》的办刊目标。今天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力学学报》全体编委会成员再次重温钱先生为《力学学报》制定的《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刘俊丽 《力学学报》2021,53(5):1510-1514
本文首次发布钱学森主编1961年给《力学学报》的一份审稿意见,认真解读了钱先生的办刊方针,学术论文评审的基本理念,以及对期刊编辑工作的严格要求.本文还介绍了钱先生审稿意见的时代背景及其产生的效果和影响.作者希望通过回顾这一历史真实过往,重温钱先生针对《力学学报》所提出的办刊思想和推动力学发展的科学精神,回顾《力学学报》发展的传承之路,期望能在新时代的科技期刊办刊实践中,弘扬光大,踏踏实实,走出具有力学特色的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3.
郑哲敏 《力学进展》2009,39(6):650-651
钱学森先生离我们而去,我国失去了一位科学巨人,我们力学界失去了一位大师,我也失去一位跟随整整60年的恩师. 钱先生在美国期间在力学和火箭方面所发表的论文,对国际力学和航空航天学术界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论文的原创性、超前性、深刻性、涉及面的广泛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力学学会《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组织的“1988年全国青年力学竞赛已胜利结束,我们西南交通大学在这次竞赛中有1名青年教师和6名85级本科生获得三等奖,获奖人数居参赛单位之首,其中的5名获奖者系非力学专业的本科生.我校及清华大学还获得了中国力学学会授予的集体优胜奖.我们的竞赛成绩虽然在层次方面还落后于先进院校,但竞赛本身对于激励我校青年学生奋发学习和促进我校力学课程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9日是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国力学学会的创始人钱伟长先生的九十华诞.江泽民主席专门为钱先生诞辰庆祝会送了花篮,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单位派专人前往致贺,并出席了钱伟长学术思想研讨会。回顾总结钱伟长院士的学术思想和治学道路,对推动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本期推出祝贺钱伟长院士90寿辰专刊,刊登钱伟长先生简介、谈镐生院士的祝贺文章《祖国力学事业的辛勤耕耘者》、戴世强教授的《论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和周哲玮教授的《教育家钱伟长》,以表示对钱伟长先生90华诞的诚挚祝贺.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召开的"分叉、突变、稳定性"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日至5日在武汉华中工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1个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李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湖北省数学学会理事长李国平教授;华中工学院副院长刘颖教授在会上讲了话.  相似文献   

7.
简单回顾了叶开沅教授的坎坷经历,缅怀了他作为力学界的前辈、著名力学家,为发展我国力学事业,培养我国力学人才所做的重大贡献. 2009年10月20日是叶开沅教授逝世2周年的纪念日,谨以此文表示对叶开沅教授的深深敬意和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8.
《实验力学》2009,24(4)
由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协办的第三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于2009年7月28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天津大学、中科院力学所等大陆10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5名一线学者、教授等高层次青年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与来自台湾清华大学、成功大学等10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6名学者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大会由内蒙古工业大学邢永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清华大学(新竹)王伟中教授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9.
延请名师 分享精品——一次理论力学教学实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理论力学的教学效果,开阔学生视野,分享清华大学的国家精品课建设成果,聘请清华大学李俊峰教授来我校讲授土木07级的理论力学课.本文针对学生的课上听课情况、课下复习和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总结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改革力度比较大的静力学部分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理论力学的教学效果,开阔学生视野,分享清华大学的国家精品课建设成果, 聘请清华大学李俊峰教授来我校讲授土木07级的理论力学课. 本文针对学生的课上听课情 况、课下复习和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总结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改革力度比较大 的静力学部分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钱学森先生是中国近代力学、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是国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 钱学森学术思想富于前瞻性和创造性,着眼点极具战略性, 其学术成就既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又显示了超凡的智慧, 处处展现着他倡导的技术科学所特有的风格.钱老思考和研究的视野横跨了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发展,曾先后提出``技术科学'、``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等创新概念.钱学森先生的不幸逝世, 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在沉痛哀悼钱老之际, 为了继承钱老的遗志,大力弘扬钱学森学术思想, 特出版本专辑. 在此专辑中,本刊特将过去曾经启迪过许多青年学子,但是未用中文发表过的钱老在1947年为国内几所大学所做的经典演讲``工程和工程科学'译成中文刊出,供力学界同仁, 特别是当代青年们学习.为了能更深刻地领会钱老的学术思想,我们特邀了钱老60年前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郑哲敏先生撰写了回顾钱学森先生居留国外时期对力学的贡献的文章,以期帮助大家深入认识钱先生的科学贡献.本刊还发表了钱老当年的学生、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吴耀祖先生和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李家春院士的深情缅怀文章.钱老生前对于我国未来的航天事业的开拓曾给予特别的关注,为了能够实现钱老的遗愿,本刊特邀崔尔杰院士、姜宗林研究员和孟庆国研究员主编了``近空间飞行器中的重大力学问题'专题综述论文8篇.   相似文献   

12.
《力学与实践》2011,(6):106
为了纪念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简称力学所)第一任所长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力学所组织相关人员编撰此书,以缅怀钱先生对发展我国近代力学和建设力学所所做的贡献.本书主要介绍钱学森的工程科学思想,钱学森的建所理念和办所方针,应用力学学科发展与实验室建设和钱学森的挚友、亲人对他的回忆,以及50年前在力学所工作的老一代科学家和工作者与钱学森之间的感人故事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着力反映力学所在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3.
冷劲松  张志春 《力学进展》2010,40(3):351-351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新材料力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2月3至6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来自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16家科研院所的40余名教授、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大会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谢惠民教授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方岱宁教授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14.
田海平 《力学与实践》2019,41(1):115-116
<正>2011年,我考入天津大学力学系,在姜楠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这里开始相识了《力学与实践》杂志。刚进课题组,发现姜老师订阅了很多力学学会的期刊,其中就包括《力学与实践》。我对期刊中"身边力学的趣话"和"力学家"等小栏目尤为喜欢:武际可教授写的"汤包";王振东教授写的自然灾害"五部曲"——漫话龙卷风、台风、泥  相似文献   

15.
回顾力学所的建所思想——祝贺钱学森先生八十五岁寿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力学所的建所思想——祝贺钱学森先生八十五岁寿辰郑哲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建于1956年1月,恰好在钱学森先生合家从美国回到祖国3个月之后,至今已40年了.钱先生当时关于力学所的建所思想不仅对这个所的发展起...  相似文献   

16.
????? 《力学与实践》1997,19(1):55-56
回顾力学所的建所思想——祝贺钱学森先生八十五岁寿辰郑哲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建于1956年1月,恰好在钱学森先生合家从美国回到祖国3个月之后,至今已40年了.钱先生当时关于力学所的建所思想不仅对这个所的发展起...  相似文献   

17.
《力学与实践》1989,11(2):73-74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微机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讨会"于1988年12月3日至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55所高等院校的代表89人出席了会议.高等教育出版社,交通出版社及清华大学出版社也派了代表参加.特邀代表16名.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北京大学吴望一教授 ...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作为王仁先生的后辈、学生辈,在这里纪念王仁先生百年的诞辰。我最初认识王仁先生大约在1979年的冬天,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杜庆华教授当时是北京力学会的理事长,王仁先生大概是副理事长,那时候百废待兴,大家十年没机会读力学的科技书,手里也没有好的教材,这些前辈们都很着急,所以就鼓励由北京力学会牵头开办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的讲座。我记得当时还是在一个小面包车上,我们年轻人坐在后面听北京力学会的几位老前辈讨论。  相似文献   

19.
《实验力学》2010,25(4)
我国实验力学奠基人之一,本刊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天津大学教授,贾有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7月2日21时17分在天津不幸逝世,享年94岁。贾有权教授献身我国力学教育与实验力学科学研究六十多年,为我国实验力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逝世是实验力学界的重大损失。贾有权先生早年留学美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他受到极大的鼓舞。他毅然决定放弃美国政府及所在大学提供的学习机会与待遇,于1950年春,就怀着一片赤子之心与华罗庚等留美青年学生同船回到了祖国,任教于北洋大学,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力学的教育和研究中。贾有权先生是1956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届教材编审委员会力学组成员,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材料力学》教材,又主编了我国第一本《材料力学实验》教材。在国内率先为学生开设了光弹性与实验应力分析等实验力学课程。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当选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他在1965年就参与组织并出席了中国第一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但文革中断了正常的教学和学术活动。文革后,贾有权先生以极大的热情,带领力学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系列的学术活动。作为在力学界有影响的教授,当选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和第三届名誉理事,还曾当选天津市力学学会第二、三届理事长。在百废待兴的时刻,他担任了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 他为中国的实验力学工作者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做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79年他主持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重新迈出实验力学国际学术交流的步伐。1980年,他率领中国实验力学九人组成的代表团,出国出席第四届国际实验力学会议,大会主席团特邀请他为大会副主席,介绍中国实验力学概况。通过他的活动,结识了不少国际实验力学领域的著名学者。1988年,贾有权教授又在天津主持召开了国际学术会议,大批的国外著名专家到会。通过这些交流,使外界对中国实验力学界从不了解到刮目相看。他作为《实验力学》学报的创始人之一,担任了首任主编,自创刊的1986年起,长达8年,经常特邀外国专家写稿,为学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在实验力学测试技术的发展方面,以及在解决国家重要工程问题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多次获奖。他所领导的天津大学实验力学学科成为我国第一个实验力学博士点。他学识渊博,宽厚待人,在培养年轻学子和提携后辈方面,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得到几代实验力学工作者的尊敬。现在贾有权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人生历程激励着我们。我们会牢记他的嘱托,把《实验力学》学报办好。贾有权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实验力学编辑委员会《实验力学》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暨武汉市力学学会1981年年会,于去年12月28日至31日在武汉华中工学院召开,湖北省、武汉市各高等院校、科研所、设计院以及建设工程厂矿单位的103名专家、教授、科研人员、教师、工程师出席了这次会议.大会听取了长江科学院陈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