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常规心电图(ECG)及动态心电图(DCG)的检查结果,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1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进行24h动态心电网检查。最后观察分析2种检查结果的不同。结果1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经ECG检查心电图结果异常97例(74.62%),DCG检查心电图结果异常122例(93.85%)。2组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另外与ECG检查比较,DCG检查能较好的检查出患者一过性或阵发性对生命构成潜在威胁的心律失常(如短阵室速等),以及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率失常及ST—T改变。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阳性检出率,有利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同时可以作为患儿预后随访效果的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亚娟 《当代医学》2010,16(34):50-50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分析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5月间150例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并与常规心电图(ECG)结果做对比。结果 DCG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总检出率为100%,ECG为19.6%;房性心律失常DCG检出率为89.3%,ECG检出率11.3%;室性心律失常DCG检出率为54%,ECG检出率为5.3%;交界性心律失常DCG检出率为l8.7%,ECG未检出;传导阻滞DCG检出率为8.7%;ECG检出率为5.3%;窦缓及窦性停搏检出率为46%;ECG均未能检出。结论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尽早地发现各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DCG)和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均进行DCG、ECG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DCG在ST-T异常、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房室传导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中的检出率均高于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CG、ECG在Q-T间期延长、病窦综合征、短阵室速、异常Q波、室上心动过速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G检出率[91.61%(131/143)]高于ECG的[66.43%(9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G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同时能观察到ECG难以显示的心电变化,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进行 DCG检测,同期予以常规心电图(ECG)检测,比较检查结果。结果107例患者中,DCG对糖尿病性心肌缺血总检出率高于 ECG( P <0.01)。其中,DCG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ECG( P <0.01),二者对有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CG对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检出阳性率均高于ECG( P <0.01);二者对窦性静止与窦房传导阻滞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CG检测对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有利于早期及时诊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谭海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06-3107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2次不同的心电图诊断,第一次采用 DCG 进行诊断,第二次采用常规 ECG 进行诊断。对比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DCG 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和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 ECG,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检出率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准确率更高,更适合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检查。  相似文献   

6.
运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汕头地区155例冠心病等患者心律失常进行检测与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下称DCG)对心律失常检出率为100%(155例),其中以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为最多见。常规心电图(下称ECG)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只有22.58%(35例),且对以上心律失常检出率也远远低于DCG。另者DCG还能检出ECG未能记录到的短阵性心动过速,窦性静止等心律失常,故我们认为DCG对心性猝死的防治有一定帮助。DCG对ST段偏移达阳性标记检出率也为ECG的三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室速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桦  桑小银 《吉林医学》2009,30(21):2641-2642
目的:分析心率震荡(HRT)在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室速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计算HRT的两个量化指标TO和TS并进行分析。结果:室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H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室速组患者HRT现象减弱或消失,提示室速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HRT的降低同时可作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心脏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作用。方法 对189例以心血管病症状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心脏病组(67例)和非心脏病组(122例),将两组DC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房、室性早搏的检出率,心脏病组小于非心脏病组;心肌缺血、复杂性心律失常、复合性心电异常的检出率,心脏病组明显高于非心脏病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围绝经期妇女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导动态心电图(DCG)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眩晕患者采取12导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DCG监测62例患者中,40例正常或大致正常,异常22例,其中心律失常或阵发性心律失常16例。结论:心源性晕厥患者常与心律失常有关,动态心电图可以弥补常规心电图(ECG)不足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动态心电图(DCG)及常规心电图(EC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及对各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结果:DCG诊断心律失常阳性率为91.11%,高于ECG诊断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G对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室传导阻滞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为心律失常的疾病诊断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2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均进行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检查,观察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DCG对室性早搏、房性早搏、ST-T改变、Ⅰ°AVB的检出率较ECG显著要高(P<0.05);DCG异常检出率较ECG显著要高(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能监测到常规心电图难以捕捉到的心电变化,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心电图检测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是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所选取患者进行检查,而对照组是采用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对2次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治疗组对于心脏前期收缩、阵发性室上速以及缺血性ST-T异常等检出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诊断出现阳性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出心电异常的概率更高,诊断出阳性概率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唐燕 《中外医疗》2011,30(21):173+175-173,175
目的观察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Hotler)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证实24h动态心电图监系统HRV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患者200例,其中正常组50例,糖尿病患者50例,高血压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50例,使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进行心率变异监测,应用时域法分析HRV各项指标(SDNN,RMSSD,PNN50),观察各组患者与正常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HRV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HRV各项指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后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HRV各指标较未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明显降低(P〈0.05)。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HRV各项指标的降低是判断自主神经受损常用的定量指标,是预测心脏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人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特征。方法 713例老年患者均先作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采用美国PI 12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作24 h DCG监测并详细记录活动情况及临床症状。经计算机处理回放分析、经人机对话方式,进行编辑和总结。结果7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年龄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老年人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检出率为93.41%。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3.39%。窦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23.98%。传导阻滞检出率为15.29%。其中房性期前收缩检出率最高,其余依次为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动过速。232例有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为32.54%,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远多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结论 动态心电图能捕捉一过性、间歇性的恶性的心电变化,老年人行DCG检查,可及早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窦房结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13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研究组采用24 h 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检出心肌缺血阳性患者62例,检出率为93.93%;对照组检出心肌缺血阳性患者48例,检出率为72.7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检出36例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4.54%;35例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3.03%;7例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10.60%;9例短阵室上速,检出率13.63%;研究组检出62例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3.93%;64例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6.96%;21例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31.81%;28例短阵室上速,速检出率42.42%;研究组的各项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可以检测出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对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围绝经期妇女心脏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例以心脏病症状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ECG和DCG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心脏病组(73例)和非心脏病组(127例),将2组DCG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异常检出率心脏病组明显高于非心脏病组,单纯房、室性早搏的检出率心脏病组小于非心脏病组(P<0.001);心肌缺血、复杂性心律失常、复合性心电异常的检出率心脏病组明显高于非心脏病组(P<0.001)。结论DCG结合临床资料可对更年期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用动态心电图(DCG)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52例,进行心率变异测定。结果:SMI组HRV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8.
王玉东 《中原医刊》2005,32(19):19-19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后心率变异(HRV)异常与心律失常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时域法对10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及15例正常人的HRV多项时域指标进行24h及短期节段性心率变异(HRV)分析与心律失常的观察。结果与结论 心肌梗死(MI)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神经内分泌紊乱,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心脏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林华 《当代医学》2013,(20):32-33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湖南省凤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来院做心电图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先后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心电检查,并对结果加以记录。结果实验组对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速、缺血性ST-T异常等6项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诊断的阳性率(63.6%)明显高于对照组(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患者心电异常的检出率高,诊断的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陈宝仙  李上共 《浙江医学》1998,20(11):653-654
为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特征,本文采用24h动态心电图(DCG)以时域和频域两种分析方法,对43例DCM心衰患者(心衰组)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了心率变异性(HRV)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CM心衰组HRV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DCM心衰时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普遍受损,迷走神经兴奋性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