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 ,处 于 转型 期的 我 国社 会正 经 历着 深刻 的 变化 ,原 有的利益 格局 已 发生 调整 、分 化 ,出现 了 一些 新的 社 会阶 层和 日 益多样 化的 利 益 诉 求。 能 否 协 调 社 会 各 阶 层 的 利 益 ,正 确 处 理 人 民内 部 矛 盾,整 合 社 会 资 源 ,维 护 社 会 稳 定 ,尽 可 能 地 扩 大 执 政 的群众 基础 ,形 成 全体 人民 各 尽其 能、各得 其所 而 又和 谐相 处 的社会,成为 对党 的 执政 能力 的 一大 考验 。《中共 中 央关 于加 强 党的执 政能 力 建 设 的决 定》第 一 次 将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能 力…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我们党的执政基础首先是人民。只有人民拥护、授权、支持,我们才可以执政,也才可以执好政。  相似文献   

3.
十 六 届 四 中全 会 通 过 的 《中共 中 央 关 于 加 强党 的 执 政 能 力 建设 的 决 定》 不 仅把 “ 坚 持 立 党 为公 ,执 政 为 民 ,始终 保 持 党 同 人 民群 众 的 血 肉 联系 ” 作 为 我 们 党执 政 半 个 多 世 纪的 一 条 主 要 经验 , 而 且 在 加 强党 的 执 政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人民执好政,并保持长期执政的根本理念和执政方略,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法宝。提高全党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没的关键一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党长期执政并为人民执好政的必不可少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发挥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党长期执政并为人民执好政的必不可少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党长期执政并为人民执好政的必不可少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抗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深入研究和把握执政规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建设事关执政党的前途命运,无产阶级政党以革命方式夺取政权,执好政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是新的考验.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执政实践能否成功,直接取决于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政党执政规律,结合中国国情有效地运用规律,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  相似文献   

9.
姜选  张世民 《工会论坛》2004,10(4):16-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问题的长期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理念自觉的产物,它深化了对党执政的认识,为党如何执好政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集中表达.  相似文献   

10.
2004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围绕着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这是党的权威文献第一次明确具体地使用“执政资源”这个范畴。所谓执政资源就是指:有利于政党确立和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履行执政使命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执政资源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执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关系到一个政党能否夺取政权从而成为执政党,更关系到它在执政之后能否长期执好政,从而完成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根本需要,是实现党在新世纪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迫切需要,是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加强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必须科学认识"三种执政",必须努力提高"五种能力",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 十 六 届四 中 全 会 明确 指 出 :当 前 和 今 后一 个 时 期 ,加 略机遇期,聚 精会神搞建 设,一 心一意 谋发 展,不断 增强 综合国强党 的执 政 能力 建设 的 主 要 任务 是 , 按 照 推动 社 会 主 义物 质 力和提 高人 民生活 水平 。 及 时 全面 分 析 经 济 形 势 , 增 强 预 见文 明 、政 治 文 明 、精 神 文 明 协 调 发 展 的 要 求 ,不 断 提 高 驾 驭 社 性,准确 把握 经 济运 行中 的 主要 矛 盾 和突 出 问 题 ,适 时 提 出和会主 义市 场 经济 的…  相似文献   

13.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50多年来主要经验之一,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如何更好的为民执好政?核心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充分尊重群众创造,广泛集中民智。  相似文献   

14.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党能否长期执政、执好政的关键问题,而党执政能力强弱的关键是由党本身的内因决定的,如何把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将其凝聚、转化为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党内民主的有效运作和对党员能力的有效整合。本文试图对党内民主、政党整合与党的执政能力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力求从理论上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既是当今中国主流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它是我们党为了长期执政,长期执好政而作出的对执政理念的必然选择。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选择。党的执政理念反映了党的执政宗旨、目的和任务,同时也反映了党的基本执政方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党的执政规律不懈追求的结晶。这一认识来源于我们党对中国传统的优秀治国思想的继承,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基…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56年,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者来统治。唯物史观的创立断然否定了这个长期以来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具备了成熟的执蒙蔽着人们的虚假观念。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过去历政能力。然而面对21世纪正在展开的纷繁复杂的国际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的历史唯物形势,面对未来我党要完成的伟大历史使命,进一步提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驾驭形势和领导建设的本领,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列宁选集》(又一次刻不容缓的摆在党的面前。加强党的执政…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执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它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执政党治党理政的基本维度、执政党治党理政的能力要素研究、执政党治党理政的三维空间研究三个方面,构建执政党治党理政的理论分析新范式.执政党“治党”的基本维度:通过不断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组织凝聚、党内民主、防治腐败、制度规范以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执政党“理政”的基本维度:确立执政理念、夯实执政基础、选择执政方式、调动执政资源、优化执政环境、把握执政规律,以谋求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党的价值追求.执政党是在党情、国情、世情的内外环境的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主导力、平衡力、整合力、适应力和自组织力,它们构成了执政党治党理政的能力要素.对执政党治党理政的研究不能局限在政党一维空间中,要在政党、国家、社会构成的三维空间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政治过程.通过构建执政党治党理政的理论分析范式,为中国共产党治党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五十多年执政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而要实现长期执政并执好政,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宪政的角度来构建我们自己的政治文明,即解决好党的领导和执政的竞合,合理配置国家权力,加强权力监督。只有按社会主义宪政的要求科学执政,党才能完成自身历史使命,实现长期执政。  相似文献   

20.
理论前沿     
准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的科学内涵 王长江在2004年7月5日《人 民日报》撰文认为,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必须系统、准确地把握 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从执政能力 建设的主体来看,有这样几个方 面:提高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 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的重点。增强全体党员的能力和素 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加 强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党的体制和 机制,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 键。党的整体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 政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是 更为根本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