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十大功劳H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对十大功劳的H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进行研究,用以评价与控制药材内在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阔叶、长柱十大功劳的指纹图谱,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十大功劳指纹图谱,确定10个色谱峰为共有峰,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其指纹图谱相似性高,特征性和专属性强.结论:阔叶、长柱十大功劳的指纹图谱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相似度与聚类分析显示二者无明显差异,利用指纹图谱可对十大功劳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水提物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水提物的药理作用,为长柱十大功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法、异硫氰酸萘酯所致肝损伤模型,并对长柱十大功劳水提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两种十大功劳水提物都具有抗炎、镇痛、止泻、保肝利胆的作用,长柱十大功劳水提物止泻作用优于阔叶十大功劳水提物,其最大给药量为402.00 g·kg-1.结论: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水提物药理作用相近,提示其药用价值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比较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醇提物的药理作用,为长柱十大功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法,异硫氰酸萘酯所致肝损伤模型对2种十大功药醇提限进行药效学评价,并对长柱十大功劳醇提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2种十大功劳醇提物都具有抗炎、镇痛、止泻、保护黄疸型肝炎对肝脏损伤的作用,长柱十大功劳醇提物止泻作用效果优于阔叶十大功劳醇提物,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33.45g.kg^-1,95%可信限为(29.64~37.62)g.kg^-1。结论: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醇提物药理作用相近,提示其药用价值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细叶十大功劳的显微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振良  卢建基 《中药材》2000,23(9):532-533
细叶十大功劳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其性状和理化鉴别有过报道,但显微特征未见报道。因此,笔者对其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由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植物教研室简永兴博士鉴定。1 叶片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呈类方形,外被角质层。表皮细胞内侧有1~2层纤维细胞。栅栏组织约为3列细胞,海绵组织占较大部分,细胞呈长方形,横向排列。主脉有维管束6~8个。主脉维管束的木质部和上方的纤维群连接在一起,本细胞和纤维群横切面的形状相似,难区分。6~8处的韧皮部明显,呈半月形,排列  相似文献   

5.
对长柱十大功劳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析、药理作用、繁殖技术、开发应用5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长柱十大功劳含有丰富的生物碱、脂肪、脂肪酸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目前主要利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生物碱的含量来控制其质量;具有抗炎、镇痛、止泻、保肝利胆等作用。认为随着长柱十大功劳的进一步研究,其药用潜质将不断被发现,可为扩大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对长柱十大功劳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析、药理作用、繁殖技术、开发应用5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长柱十大功劳含有丰富的生物碱、脂肪、脂肪酸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目前主要利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生物碱的含量来控制其质量;具有抗炎、镇痛、止泻、保肝利胆等作用。认为随着长柱十大功劳的进一步研究,其药用潜质将不断被发现,可为扩大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武继红  阎玉凝 《中药材》1996,19(9):441-444
本文对细叶十大功劳、小果十大功劳、细梗十大功劳叶进行性状、显微特征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8.
张健  王磊 《新中医》2005,37(9):88-88
十大功劳为小檗科属植物,分狭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等,药用全株,多生于山坡丛林、山谷阴湿处。其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清热功效。笔者认为此药既有燥湿之功,又有养阴清热之力,湿热、阴虚发热均可用之,故用于治疗咳嗽、泄泻、口糜等病症,单用或配伍,均有较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功劳叶品种调查及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维承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2):913-913
对浙江使用的功劳叶进行了品种调查,发现主要有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枸骨、华南十大功劳等4 种植物,并对它们进行植物性状特征鉴别  相似文献   

10.
枸骨叶和十大功劳叶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原因,小檗科十大功劳叶和冬青科枸骨叶的别名和正名在古今本草著作中已完全混淆,造成了十大功劳叶品种使用馄乱现象。目前临床上作为十大功劳叶入药的商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冬青科枸骨llex Cornuta Lindl.et paxt.的干燥叶。另一种是小檗科属多种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和华南十大功劳Mahonia japonica(Thunb.)DC.的干燥叶。由于两类是不同科植物。化学成分完全不同,其药理作用和功效各有所专。为保证临床疗效和中药名称规范化,有必要从本草考证和现代药理学角度,针对上述出现问题予以分析辨明。  相似文献   

11.
阔叶十大功劳根中生物碱组分体外抗流感病毒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鸡胚试验技术研究了阔叶十大功劳根中生物碱成分在体外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阔叶十大功劳根中生物碱成分在20mg/ml时对鸡胚无毒性,0.25mg/ml时仍显示出对甲1型流感病毒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大功劳叶中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燮芳  黄新生 《中成药》1997,19(12):36-3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大功劳叶(MahoniabealeiCars.)中小檗碱的含量。十大功劳叶以超声波振荡法提取,过滤,净化。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8.4%,RSD为2.5%。十大功劳叶中小檗碱的含量不少于0.037%。色谱条件:色谱柱:μ-BondapakC18(Radial-PAK)(8mm×10cm);流动相:辛烷基磺酸钠十1%乙酸:乙腈(65:35);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345nm;外标峰面积法计算含量。  相似文献   

13.
枸骨叶与十大功劳叶紫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枸骨叶与十大功劳叶的紫外-可见光谱有明显区别,可用此方法鉴别枸骨叶与十大功劳叶。十大功劳叶不同种之间紫外-可见光谱略有不同,是由于化学成分略有不同所致,通过毛细管电泳图谱可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十大功劳属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大功劳属植物是制药工业生产黄连素的重要资源,也是分布国的传统药或民间药。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与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枸骨叶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的干燥叶。最近笔者发现一种伪品,经鉴别为小檗科植物狭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的干燥叶。现笔者将二者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0,(7)
目的:分析长柱十大功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长柱十大功劳茎叶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化学成分,并以气相色谱法确认主要成分。结果:从长柱十大功劳挥发油中共分离出80多个组分,鉴定了其中41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0%以上。主要成分为4-松油醇(43.74%),其他含量较高的有α-松油醇(5.23%)、叶醇(4.78%)、芳樟醇(4.04%)等。结论: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长柱十大功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长柱十大功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与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十大功劳属植物约60种,中国有31种[1-4],其中药用有19种[5-6]。十大功劳叶为常用中药,具有滋阴、强壮、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肺结核潮热、咯血、腰膝无力、头晕、耳鸣、肠炎腹泻、黄疸型肝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抱茎獐牙菜的生药学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对抱茎獐牙菜进行生药学鉴别。结果:抱茎獐牙菜药材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结论:所建立的生药学鉴别特征可为合理开发抱茎獐牙菜的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傣族民间药尼泊尔十大功劳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傣族民间抗肝炎药尼泊尔十大功劳中分离鉴定了小蘖碱、药根碱、异粉防己碱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ITS2序列鉴定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以避免该属物种药用基原混乱。方法:收集十大功劳属物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双向测序和序列拼接,应用MEGA 6.0对该属13个物种43条ITS2序列进行序列变异分析,计算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距离,构建系统邻接(NJ)树。结果:十大功劳属13个物种43条ITS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种内最大(平均)K2P距离均不大于种间最小(平均)K2P距离;系统NJ树结果显示,十大功劳属其中9个物种各自聚为一支。结论:ITS2序列对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具有较好鉴定效果,为该属药用植物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