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片上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概述在非规则串行程序自动并行化领域中,隐式线程级推测并行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从程序特征分析、多线程划分、软硬件协同加速方法和性能功耗评估等4个方面,探讨线程级推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数据结构CAI中程序可视化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序的可视化是计算机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利用一种较新的分类法,抽象总结出将《数据结构》(严蔚敏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中的一般算法转换为可视化算法的转换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实现了《数据结构》中许多动态模拟算法的可视化.该转换方法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MATLAB软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分别讨论了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表示的连续曲线绕任一直线旋转一周时所产生的旋转体可视化的实现方法,给出实现旋转体可视化的MATLAB程序,并且通过实例说明可视化方法和程序的应用,以及三维图形的美化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4.
程序自动测试技术在自动阅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规范计算机专业试卷评阅流程,均采用了机器自动阅卷技术来代替传统的人工阅卷。但受限于阅卷技术,诸多学校所出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以及系统控制台模式程序为主,其阅卷技术实现大多采用输出结果与正确答案比对的方法。在分析了程序自动测试技术的运行环境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将基于虚拟机平台利用元数据进行反射的自测技术应用到机器自动阅卷上,实现对可视化程序的运行期批量批阅;并以成功案例为背景,分析出其工作流程、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和基于此解决方案的阅卷性能参数与传统阅卷性能参数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实现混凝土拱坝浇筑仿真程序的输入和输出的可视化这一问题 ,论述了用户界面设计和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基本原则 ,并给出了一种基于VisualBasic的实现方法 .  相似文献   

6.
多线程是现代操作系统使用的一项重要机制 ,它也正成为程序开发的一种重要技术 .串行通信是工业控制领域广泛采用的一项通信技术 ,而传统的串行通信软件设计方法在响应用户操作和进行数据处理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提出了采用多线程技术进行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通信的实时性 .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 .  相似文献   

7.
数据流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地描述数据处理问题,而且具有很好的可视性与直观性,因此特别适合用于开发面向虚拟仪器的可视化编程语言.目前开发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多是基于纯数据流(HomogeneousDataflow)模型的.纯数据流模型不能很好地与目前多数操作系统基于的事件驱动模型协调,存在CPU利用率低,对外部事件响应慢等缺点.在事件触发并发数据流(ECDF)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虚拟仪器的可视化编程语言E.该语言支持并发多线程机制,支持外部事件驱动、阻塞调用(锁定)以及重叠I/O模式.针对不同的操作模式提出了六类仪器控件,同时还提出并实现了同一资源的双向对话通信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该语言运行效率高、对外部事件响应时间短,对虚拟仪器系统具有较强的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演习中雷达干扰电磁环境构设与评估难的问题,分析了电磁环境的构设流程,给出了基于电磁环境效果可视化的构设思路,主要包括电磁环境构设效果计算、对构设效果进行可视化和基于可视化结果的构设方案调整。在进行电磁环境构设效果计算时,提出了雷达干扰电磁环境空间点复杂度的概念,建立了空间采样点上雷达干扰能量的合成计算模型,确定了基于合成能量进行空间点复杂度进行分级的方法。利用等值线追踪和等值线区域填充实现了电磁环境构设效果的可视化。最后结合具体实例,阐述电磁环境可视化构设过程,通过对构设过程中形成的4个方案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简单、直观、实用的特点,能够有效辅助雷达干扰电磁环境的构设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产品外形的3D测量与可视化是逆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但是数据采集及可视化效率往往取决于产品外形结构的复杂程度.针对该问题,本文以管状工件为对象,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设计了3D测量系统,并基于产品外形尺寸突变信息,优化数据采集策略及插值方法,实现了产品3D外形的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优化的数据采集策略及插值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可视化效率,相比于螺旋扫描提高了约2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3种直线度误差评定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及比较.最后基于MATLAB软件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开发了相应的通用程序及图形用户界面,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平面直线度误差的评定.  相似文献   

11.
拓扑结构分析法在侧重于考虑场的特殊结构时显示出了较大的优越性。但是将该方法应用在复杂而信息丰富的流场中时,可视化的结果可能是成簇的、混乱的,这就需要考虑一种方法来对拓扑图像进行简化。在传统拓扑可视化的基础上,采用多级拓扑的方法对可视化结果图像进行简化。首先使用传统拓扑可视化方法求得临界点,然后基于统计学的原理过滤掉可以被忽略的临界点,并绘制出积分曲线。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海洋流场,并和传统的拓扑可视化结果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的可视化流场的主要特征而不显得混乱,有利于保持复杂流场的全局信息。  相似文献   

12.
语音情感识别是情感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者们尝试从多种角度对其展开不懈研究。本文从可视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信息可视化的情感识别方法,原始语音情感特征经过图表示映射为包含内部数据结构信息的新型情感图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音情感识别系统的性能提高。另外,还将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到情感识别结果的表达上,实现情感信息的生动描述和高效表达。在信息可视化技术和语音情感识别研究充分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语音情感信息可视化模型,作为系统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编谱软件总体设计思路和各模块功能的实现方法。采用雨流法完成载荷循环计数过程,并使该过程实现可视化。上微机实现自动编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从可视化的概念和地学(地质)信息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地学信息可视化过程模型,论述了地学信息可视化需要研究的五大相关内容和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框架,最后对可视化的表达方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三维工业CT数据可视化效果,提高开发效率,对工业CT三维数据可视化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应的关键技术及VTK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应用VTK实现三维工业CT数据的可视化,探讨了VTK在工业CT数据可视化的相关技术,通过具体的三维工业CT数据可视化为例,介绍了VTK在工业CT可视化关键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试验证明了应用VTK开发工业CT可视化软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软件的维护和更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编译技术、以类图和过程蓝图作为抽象模型的Java程序模型逆向变换方法。从对逆向变换的核心思想——逆向变换规则和机制出发,提出了从Java源代码到UML类图和过程蓝图的逆向变化规则,并用数学的形式进行了精确的定义。针对面向对象语言Java设计了一个逆向变换支撑工具,应用编译技术动态分析了Java源代码,逆向转换生成UML类图和过程蓝图的可视化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GIS可视化技术的特点,以利用MapX实现锅炉信息可视化查询与统计功能为例,介绍了GIS可视化技术在MIS交互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指出将GIS可视化技术运用于MIS将促进MIS交互方式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车削温度场的研究中,为实现车削温度场的可视化,应用传热学理论和热源法建立了车削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Visual C++开发平台,结合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技术和OpenGL技术,把由车削温度场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大量数据点转化为直观的、可交互的图形信息;开发了车削温度场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车削温度数据的计算和结果云图的生成算法,得到了不同切削条件下的温度-时间曲线和温度分布图,实现了车削温度场的可视化。论文的解析方法和研究结果,在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基础上,对车削温度场解析、车刀片性能评价和车刀片的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