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应用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G4型VP7基因。方法从G1、G2、G3和G4型轮状病毒Vero细胞培养物中提取病毒总RNA,分别进行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引物及探针的特异性;构建含轮状病毒G4型VP7基因的质粒,制备RNA参考品,绘制实时定量RT-PCR标准曲线;验证实时定量RT-PCR的灵敏度和精密性;对5个轮状病毒G4型培养物及G1、G2和G3型各3个病毒培养物进行检测,分析其实际应用性。结果以轮状病毒G4型VP7基因引物和探针只能从G4型轮状病毒总RNA中扩增出目的基因或检测到荧光信号的扩增,未在G1、G2、G3型轮状病毒总RNA中扩增出目的基因或检测到荧光信号的扩增;在2.34×107~2.34×103拷贝/μl范围内,反应扩增效率大于90%,R2大于0.98;该方法可检出100数量级的RNA样品,且试验内及试验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2.5%和4%;用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只检出5个轮状病毒G4型样品,而G1、G2、G3型样品均未检出。结论 TaqMan实时定量RT-PCR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和精密性良好的定量检测轮状病毒G4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的重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Vp6蛋白和RV SA11感染的MA104细胞中不同时间表达的Vp6蛋白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应用纯化的重组A组人轮状病毒TB-Chen株Vp6(rVp6)蛋白和RVSA11分别免疫豚鼠,制备抗血清,以抗rVp6豚鼠血清作为检测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Vp6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分别用抗Vp6和抗RV SA11豚鼠血清检测Vp6蛋白和RV SA11株在感染的MA104细胞中的分布。结果在轮状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和大肠杆菌BL21(DE3)中均能检测到轮状病毒Vp6蛋白。以抗RV SA11血清作为一抗检测感染细胞,比用抗rVp6血清检测具有更强的敏感性。结论免疫荧光试验可用于轮状病毒Vp6蛋白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潮汐式生物反应器CelCradle~(TM)培养轮状病毒的工艺。方法利用500 mL的潮汐式生物反应器CelCradle~(TM)培养Vero细胞,通过葡萄糖含量监测及活细胞计数进行换液,待活细胞数目达2. 75×10~9个时,分别按0. 01、0. 05、0. 1和0. 2 MOI接种轮状病毒ZTR-68株,于37℃,5%CO_2培养箱中培养7 d,每天取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病毒基因组核酸带型,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增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蚀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确定生物反应器CelCradle~(TM)培养轮状病毒的最适MOI。结果在CelCradle~(TM)反应器中接种3×10~8个Vero细胞,经7 d培养,活细胞数目可达2. 75×10~9个;以0. 05 MOI轮状病毒ZTR-68接种Vero细胞的病毒基因组带型与转瓶培养的保持一致,感染后3~5 d,轮状病毒荧光阳性细胞数目最多,电镜下可见形态结构完整的轮状病毒颗粒;以0. 05 MOI接种轮状病毒ZTR-68株96 h病毒滴度最高,为7. 7 LogPFU/mL。结论初步建立了潮汐式生物反应器CelCradle~(TM)培养轮状病毒的工艺,为进一步大规模生产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检测轮状病毒滴度的荧光灶试验(FFA)方法进行改进。方法以FFA法检测轮状病毒滴度,并观察残留血清、病毒吸附量、甲基纤维素、离心以及Ca2+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验证改进后FFA的重复性。结果残留血清、病毒接种量、吸附后不洗涤、PBST洗板对FFA检测结果均无影响。而接种病毒后离心及不加甲基纤维素覆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用改进后方法对同批病毒进行18次试验,CV值为1.7%。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达轮状病毒VP4抗原的重组腺病毒(Ad5/VP4)对新生小鼠的被动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在293细胞上扩增表达猴轮状病毒SA11株VP4抗原的重组腺病毒并纯化。将轮状病毒抗体阴性的小鼠交配后的雌性小鼠,分别通过肌肉注射、滴鼻和口服免疫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生产后第7天和第8天,用轮状病毒SA11(1·0×106PFU)口服攻击乳鼠2次,观察出现腹泻症状的乳鼠的比例,并用ELISA检测母鼠的血清以及乳鼠胃囊乳块中的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同时以含有部分E1区基因的腺病毒5型载体(Ad5)作为对照。结果经3种不同途径免疫母鼠后,在血清和乳汁中均能检测到轮状病毒VP4特异性抗体。经滴鼻免疫的母鼠喂养的乳鼠,经攻击后保护率为100%(11/11);经肌肉注射免疫的母鼠喂养的乳鼠,经攻击后保护率为30%(3/10);经口服免疫的母鼠喂养的乳鼠,经轮状病毒攻击后保护率为80%(8/10)。对照组的小鼠全部出现了腹泻症状。结论表达轮状病毒VP4抗原的重组腺病毒经滴鼻免疫母鼠后,能在乳汁中产生特异性的IgA和IgG抗体,并能保护新生小鼠对抗轮状病毒的攻击,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P[8]G1株在KMB17细胞上的适应性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P[8]G1株(Wa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的适应性及其免疫原性。方法将人轮状病毒P[8]G1株(Wa株)在KMB17细胞上进行适应培养,连续传代10代,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的增殖情况,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病毒的抗原性,微量滴定法检测病毒的感染性滴度,并进行病毒基因组稳定性及免疫原性检测。结果轮状病毒Wa株在KMB17细胞上连续传代后,细胞病变逐渐增快;抗原性逐渐增强;至第10代达增殖高峰,病毒滴度达4.25CCID50/ml;在传代过程中,病毒基因组核酸带型保持一致;经皮下和口服2种途径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达1:8192。结论轮状病毒Wa株可在KMB17细胞上稳定增殖,病毒保持了毒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抗轮状病毒IgY可用两步盐析结合凝胶过滤从蛋黄中分离出来,用SDS—PAGE检测其纯度可达到95%以上。纯的IgY经胃蛋白酶分解得到的抗体片断(Fab’),经SDS-PAGE和MALDI质谱法测定,其纯度达到99%以上。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离抗轮状病毒IsY和Fab’的方法简单、有效。经ELISA法检测,Fab’的活性仍保持在IgY原始活性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控制轮状病毒传播、降低婴幼儿重症腹泻住院、死亡的最佳手段。早期人们过于关注疫苗可能增加肠套叠发生风险而忽略了疫苗本身降低疾病死亡率的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及认知水平的提高,对轮状病毒疫苗的评价也趋于理性。本文对多个已上市轮状病毒疫苗与肠套叠发生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几乎所有轮状病毒疫苗均可增加肠套叠发生的风险,但出于对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所带来的综合效益要远高于肠套叠风险的考虑,此风险已被多个国家监管机构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UD株)在Vero细胞上培养的关键条件。方法将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UD株)分别以0.01、0.03、0.05和0.10 MOI接种Vero细胞,分别于接种病毒后6、12、24、36、48、72、84、96、108、120 h取样,观察细胞病变(CPE)情况,计算半数感染剂量(CCID50/ml)。以0.05 MOI接种Vero细胞,分别加入含1、2、3、5、8和10μg/ml胰蛋白酶的M199培养液,于接种病毒后12~48 h,观察CPE情况,检测病毒滴度。结果以0.05 MOI接种Vero细胞后,维持液中胰蛋白酶浓度为5μg/ml,培养时间为48 h时,滴度达到最高,为6.5 lgCCID50/ml,且对Vero细胞的分裂增殖无不良影响。结论通过对Vero细胞培养轮状病毒关键条件的优化,获得了提高病毒滴度的有效方法,为使用Vero细胞培养轮状病毒制备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之一,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疫苗接种是唯一可行的预防控制轮状病毒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方法,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大鼠血清中抗轮状病毒(rotavirus,RV)IgG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兔抗RV多抗血清作为包被抗体,RV作为检测抗原,建立抗RV 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棋盘滴定法优化包被抗体浓度(1∶1000~1∶1024000)和血清浓度(1∶20~1∶2560),直接ELISA法优化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大鼠IgG工作浓度(1∶1000~1∶128000稀释)。采用优化的间接ELISA法检测39份RV抗体阴性大鼠血清样品,样品A450均值加上3倍标准差作为该检测条件的阴阳性判定界值。同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耐用性进行验证。分别采用建立的方法及荧光灶形成单位(fluorescent focus-forming unit,FFU)方法检测96份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试验样品,评价二者的符合率。结果建立的间接ELISA法的最适反应条件为:包被抗体稀释倍数为1∶8000,血清稀释倍数为1∶80,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大鼠IgG工作浓度为1∶4000,阴阳性判定界值为0.105。方法检测限为0.031,且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及耐用性。建立的方法与FFU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5.8%。结论成功建立了抗RV IgG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且方法准确可靠,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试验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V)抗体,并建立检测RV抗原的ELISA法。方法以RV全病毒免疫2只新西兰家兔,制备抗RV多克隆抗体。以RV全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建立稳定分泌抗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小鼠中和试验(MNT)检测抗体的中和活性。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ELISA竞争法检测RV抗原。结果2只家兔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分别为1∶6.0×103和1∶1.2×104,纯化的兔抗RVIgG中和活性分别为46.3和29.2IU/ml。获得了9株稳定分泌抗RV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属于IgG1或IgG2b亚型,腹水的抗体ELISA效价为1∶1.0×105~1∶1.0×107。单克隆抗体3E5、4C2和4F8具有中和活性,Westernblot分析提示,单克隆抗体4C2是针对RV糖蛋白线性表位的抗体。以单克隆抗体4C2作为捕捉抗体,兔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RV抗原。同时建立了另一种ELISA竞争法,加入固定工作浓度的单克隆抗体4C2,与RV病毒液孵育,以ELISA间接法检测RV病毒抗原。结论所获得的狂犬病毒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具有中和活性,可在ELISA中用于检测RV抗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用于不同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方法用市售的不同狂犬病疫苗株抗原免疫NIH小鼠,制备免疫血清,用不同的疫苗株抗原包被酶标板,分别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并通过不同株抗原抗体的交叉中和实验,分析抗原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毒株抗原按不同比例混合包被酶标板,分别测定阳性血清样本,并与快速免疫荧光抑制试验(RFFIT)检测结果比较,确定包被抗原模式,建立狂犬病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绘制标准曲线,确定最佳定量范围及灵敏度,确定Cut-off值;并对其特异性、精密性、准确性及稳定性进行验证;用建立的方法与其他市售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分别检测血清样品,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相关性。结果狂犬病病毒抗原AG∶CTN-1=4∶1为最适包被抗原模式,试剂经优化后,检测抗体效价范围在535.00~33.44 mIU/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最低检出限为8.36 mIU/ml,Cut-off值为0.735 mIU。该方法检测人血清白蛋白、破伤风阳性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清、白喉阳性质控血清均未发生反应;试验内变异系数在6.68%~7.84%之间;回收率在97.25%~104.50%之间;试剂置37℃3 d,与4℃保存试剂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方法检测血清样品与市售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比较,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RFFIT测定结果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为Y=-0.475+3.246 X,相关系数为0.801。结论已建立了狂犬病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大规模狂犬病病毒抗体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μs,RV)抗原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以应用于疫苗生产过程中RV含量的监测。方法将RV aGV株纯化抗原经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RV单克隆抗体,纯化后以HRP进行标记,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以狂犬病疫苗(效力检定用)国家标准品为定量标准,建立剂量-反应曲线,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性及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制备了2株针对不同抗原位点的单克隆抗体1E9和2H1,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为1∶105~1∶107,纯化后蛋白含量分别为10.285和7.64 mg/ml。建立的ELISA法对RV抗原的最低检出限为1.03 mIU/ml,标准曲线的最佳线性范围为1.03~66 mIU/ml,相关系数为0.991 9。该方法对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杂质和添加物(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Vero细胞培养上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3个浓度(20、12.50和3.13 mIU/ml)狂犬病疫苗(效力检定用)国家标准品的试验内和试验间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7.78%和14.0%;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毒株、不同细胞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的RV抗原含量的平均值在0.67~4.86 IU/ml之间。结论成功建立了RV抗原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可对来自不同毒株、不同细胞的狂犬病疫苗的RV抗原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为疫苗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抗轮状病毒IgY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用鸡卵黄制备抗轮状病毒(RV)免疫球蛋白,预防和治疗婴幼儿RV感染。方法制备RV 抗原,通过不同途径免疫母鸡,几种纯化方法联合应用从鸡卵中提取特异性鸡卵黄抗体(IgY),进行理化学检定及动 物效力实验。结果免疫母鸡均可产生特异性IgY,纯度可达91%以上,产量为44mg/蛋;可保护乳鼠兔受RV攻击; IgY耐热、耐酸,室温保存半年、4℃两年效价不变。结论已成功地应用RV免疫母鸡制备出高效价特异性抗RV-IgY。  相似文献   

16.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is right ventricular (RV) failure (RV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V hypertrophy (RVH) and the transition to RVF. The hydrogen peroxide-generating protein p66shc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LV) hypertrophy but its role in RVH is unclea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genetic deletion of p66shc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and/or progression of RVH and RVF in the pulmonary artery banding (PAB) model of RV pressure overload. The impact of p66shc on mitochondrial ROS formation, RV cardiomyocyte function, as well as on RV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were studied three weeks after PAB or sham operation. PAB in wild type mice did not affect mitochondrial ROS production or RV cardiomyocyte function, but induced RVH and impaired cardiac function. Genetic deletion of p66shc did also not alter basal mitochondrial ROS production or RV cardiomyocyte function, but impaired RV cardiomyocyte shortening was observed following PAB. The development of RVH and RVF following PAB was not affected by p66shc deletion. Thus, our data suggest that p66shc-derived ROS are not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RVH or RVF in PAH.  相似文献   

17.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RV疫苗的研制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较大缺陷。目前投入使用的3种RV疫苗虽然能够对重症腹泻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却不能很好地预防RV感染,因此继续研制新的RV疫苗十分重要。本文对RV及RV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In the heart, connexins form gap junctions, hemichannels, and are also present within mitochondria, with connexin 43 (Cx43) being the most prominent connexin in the ventricles. Whereas the role of Cx43 is well established for the healthy and diseased left ventricle,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x43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ight ventricular (RV) dysfunction. The present article focus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Cx43 for the developing heart. Furthermore, we discuss 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Cx43 in the diseased RV, i.e., in the tetralogy of Fallot and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which the RV is affected, and RV hypertrophy and failure occur. We will also introduce other Cx molecules that are expressed in RV and surrounding tissues and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involved in RV pathophysiology. Finally, we highlight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iming to improve RV function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s of Cx43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相似文献   

19.
中国狂犬病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狂犬病病毒(RV)的遗传多样性,为我国狂犬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26株RVN基因,并进行测序,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进行比对,构建进化树,分析RV的基因分型和分组情况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动态进化。结果中国RV分为2个大的进化分支(8组),分支Ⅰ包括1~4组,分支Ⅱ包括5~8组,组内核苷酸同源性≥93.2%,氨基酸同源性≥94.3%;组间核苷酸差异性≥8.0%,氨基酸差异性≥1.7%;运用贝叶斯中的马尔科夫链的蒙特卡洛方法,估计中国RVN基因核苷酸的平均碱基替代率为1.4089×10-4取代/位点·年,共同祖先出现在公元968年。结论中国狂犬病病毒株均属于基因1型狂犬病病毒,存在跨地域、跨宿主传播;我国分支Ⅰ狂犬病病毒株与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分离的狂犬病病毒株起源相同;分支Ⅱ的毒株在全球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