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翔  程士龙  段思睿  王子怡 《电讯技术》2023,63(9):1315-1321
针对民航空地通信数据丢失率高、吞吐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丢包感知负载均衡(Packet Loss-Aware Load Balancing)的分配算法。在空地多链路通信中,每条链路的数据损失率随着链路状态与传输环境等情况实时变化。该算法通过控制每次空地通信中数据流的分割比率,动态分配给每条链路不同大小的数据流,使每条链路的传输损失率趋于相近,提高了空地通信系统吞吐量并减少了数据传输损失,以应对空地通信中丢包率高与吞吐量低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数据传输损失率和吞吐量上都优于现有的多链路子流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2.
空地通信是未来6G移动通信的典型场景,但由于能量受限、易被窃听和干扰以及安全需求升级,使得空地通信在这种对抗环境下面临巨大的挑战。利用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的优势互补,可以提升空地通信网络的传输性能、能量效率以及物理层安全。从对抗条件下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协同传输的架构设计、系统建模、策略选择以及联合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对抗条件下利用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协同传输来提升空地通信网络传输性能的可行性,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空地多目标火力分配是机载空地多目标攻击系统的核心。分析了空地多目标火力分配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最优评价标准,并根据其对应的目标函数建立了3种空地多目标火力分配模型。以自适应蚁群算法为基础,利用遗传算子进行交叉变异操作,结合粒子群算法的思想修改信息素更新规则,给出了融合算法求解空地多目标火力分配问题的步骤。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融合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传播毫米波传播损耗模型假设收发端天线高度比较低,不直接适用于空地传输场景,本文基于射线跟踪原理提出了一种空地场景下毫米波通信的传播损耗统计模型。该模型推导分析了视距、反射、绕射和无信号四种不同传播情况的路径概率,并综合考虑了环境、频率、距离和天线高度等因素对路径损耗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不同场景和传播高度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对于非视距情况的细化分类使其计算结果,比传统模型更为精确且与射线跟踪仿真结果更为吻合,可用于空地毫米波通信系统设计和算法优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采用FPGA作为协同加速成为其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设计与实现FPGA片间的高速通信是该研究方向的一个热点。研究了FPGA万兆通信的物理层、MAC层的实现机制,在通信协议可靠传输方面实现了MAC层的流控以及错误包检测功能。仿真以及实际平台测试表明,该通信协议能够实现FPGA片间万兆的线速通信。  相似文献   

6.
李耐和 《现代导航》2013,4(5):382-385
作为信息化战场的“神经系统”,机载数据链正向高速、大容量、全异组网、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介绍了美军机载数据链最新进展,包括战场机载通信节点、滚动式超视距增强系统、前方机载安全传输与通信吊舱、战术机载指挥/控制/通信/情报吊舱、通用数据链。  相似文献   

7.
李晓峰  胡渝 《光通信技术》2004,28(10):42-44
为了研究在不同背景光及弱湍流条件下的空地激光传输特性,同时为空地激光通信链路总体方案设计提供相应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背景光及大气湍流影响空地激光通信系统接收光斑的实验研究,同时提出了在空地激光通信系统中有效抑制背景光及大气湍流效应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机载网络实时可靠通信更好实现,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围绕机载网络时间触发通信调度设计优化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为时间触发以太网,研究基于性能保障和求解能力角度和工业规模网络案例验证不同调度方法实用性.通过研究可以确定,小规模案例中SMT的表现突出,时间触发消息传输和调度求解方面MIP的运算优势明显.强化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空间应急通信指出现突发性紧急情况时,综合利用各种空间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等紧急通信所需的暂时、快速的通信方法和手段。近年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也暴露出国内应急通信网络的薄弱环节,突显其对抗灾救险的重要性。空间应急通信核心是多域多模应急通信网络的快速可靠通信,并获最大可靠功率、频谱等空间无线传输效率及实现紧急状况下多模无线设备互通。文中介绍和分析了空间应急通信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空地多域协同空间应急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准则及关键技术,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吕广喆 《电子技术》2013,(11):80-82,64
数据分发服务(DDS)是由对象管理组织(OMG)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数据分发规范,它适应了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对机载通信平台的要求。本文研究TDDS的可靠传输机制,它通过添加消息序列号和丢失数据重传的方式提高了传输可靠性。这种实时的、可靠的通信方式对机载实时数据分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彭超  高勇 《电声技术》2017,(11):80-83
针对机载超短波话音通信系统中通信话音丢失的问题,将等增益合并技术应用到机载超短波话音通信系统中,并结合实时时延估计技术和buffer缓冲时延补偿技术,提出一种实时等增益合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根据不同信道间信息的互补来增强接收效果,改善机载话音通信系统中通信话音丢失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机载超短波话音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流传输模型,包括链路层、网络层、动态FEC层、应用层和媒体控制层等五层。各层均采用不同的网络技术从不同角度为网络上的多媒体流传输提高效率。本模型建立了各层之间完善的通信机制,实现了各层之间可靠、快速、安全的通信交互。通过各层之间的协同工作,增强了网络对各种流的控制能力,保证了多媒体流的传输服务质量(QoS)。根据本模型实现的媒体传输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航空平台是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空间网络的重要节点,建立空星、空空、空地激光通信链路是实现机载激光通信的关键。介绍了机载激光通信实验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了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特殊性分析,包括大气附面层、平台随机大幅度扰动、平台高频振动、大气信道等外界约束环境对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关抑制技术;具体介绍了飞艇-船舶间空地激光通信实验、双直升机间空空快速捕获实验以及双固定翼飞机间空空远距离激光通信的实验成果。  相似文献   

14.
无线网络中基于H.264/SVC的RoI视频流传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涛  樊丰 《电视技术》2011,35(5):29-31,34
在无线网络中,由于无线终端的多样性和无线信道带宽多变、易受干扰,视频传输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针对无线网络的这些特性,为了能满足不同终端的不同需求,对H.264/SVC码流进行RoI(感兴趣区域)码流转换;为提高传输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丢包率检测的带宽估计模型。然后,在NS2上建立一个仿真系统,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使得视频流在无线网络中进行可靠地传输,并且提高了视频的主观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多侦察载荷协同侦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侦察载荷协同侦察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无人侦察机主流工作方式。根据电子信号侦察设备、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长焦距倾斜CCD相机3种机载侦察载荷的侦察特点,分析了影响机载多侦察载荷协同侦察效能的因素和指标,在各分项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加权算法建立了无人机多侦察载荷的协同侦察效能模型。最后分别在不同强度的电子对抗环境下,对以上3种机载侦察载荷两两协同的侦察效能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传输技术(Transmission technology)指充分利用不同信道的传输能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输系统,使信息得以可靠传输的技术.传输系统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电信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电信业务对带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输技术也在高速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光传输技术的发展与分类.  相似文献   

17.
张驰  高杰 《无线电工程》2006,36(4):29-31
实现远距离地空高速图像传输的关键技术是高质量的图像压缩算法。提出了一种JPEG格式的数字化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并针对编码方式采取不同的码流控制技术,来实现以较低码速率传输高质量的图像信号。采用两点注入式锁相2CPFSK的调制方式,使振荡源的宽带调制特性和低噪声特性同时得到满足,提高了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煜华  戴刚  葛建华 《电视技术》2007,31(Z1):35-36,48
提出了一种基于USB的数字视频码流播放器设计方案,实现了DVB码流的PC处理和传输.该方案采用内嵌微处理器的USB2.0芯片作为接口控制器,选择FPGA作为主时序控制器,测试结果证明能满足高速码流实时可靠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5G通信能量有效性差,造成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开展基于协同感知的5G通信能量有效性优化算法研究。通过基于协同感知的5G通信能量传输模式构建、计算5G通信能量感知时间,为5G通信能量有效性计算提出一种全新的优化算法。通过实验证明,算法优化后的5G通信能量与优化前的5G通信能量传输相比有效性更高,更符合5G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基于速率自适应预测的ATM网络ABR业务流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深度将自适应预测方法引入ABR流控算法中。ATM网络的国带宽模型是一非平稳随机过程。高速网络中可用带宽的反馈信息由于线路的传播时延造成了流理控制的滞后。西方节AB国的这两特点,对ATM Forum的TM4.0规定进行了一定的修改,采用离散化的ATM网传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速率自适应预测的ABR业务流控方法,较好地补偿了时延带来的控制的滞后效应,且具有参数易于选择的优点。通过仿真,论证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