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通过对转杯纱结构和测试转杯纱捻度的几种退捻加捻法测试原理的分析,得出了一次退捻加捻法(GB 2543-81)、二重法和三倍退捻加捻法测试棉转杯纱捻度测试结果之间大小的一般规律.在上述三种退捻加捻法中,三倍退捻加捻法测试转杯纱捻度的测试结果最大,其次是二重法和一次退捻加捻法.  相似文献   

2.
选用了不同号数、不同设计捻度的棉转杯纱12种,分别采用一次退捻加捻法、二次退捻加捻法、三倍退捻加捻法、二重法测试棉转杯纱的捻度。从棉转杯纱捻度测试结果可看出,相对于设计捻度,三倍退捻加捻法的测试误差最小,其次是二次退捻加捻法和二重法,一次退捻加捻法的测试误差最大。  相似文献   

3.
提出用最大长度法测定长丝/短纤维复合纱的捻度,对两种羊毛、聚酯短纤维混合须条/聚酯长丝Sirofil纱的捻度进行了测试并同解捻法、一次退捻加捻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长度法捻度测试结果大于一次退捻加捻法而小于解捻法,与解捻法比较接近;一次退捻加捻法捻度试验结果明显偏低,不太适合于长丝/短纤维复合纱的捻度测试。  相似文献   

4.
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分析了测试赛络纱线捻度的两种方法,结果表明退捻加捻法和退捻平行法测试的结果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采用退捻加捻法测试赛络纱线的捻度  相似文献   

5.
对13.1tex设计捻度为85.6捻/10cm的涤/棉(65/35)混纺环锭纱,用退捻、加捻的方法获得5种不同捻度的单纱.对同一捻度的单纱合股后反向加捻成不同捻度的合股线,测量了合股线的断裂强力、伸长、初始模量,发现同一单纱捻度的涤/棉股线,随着合股捻度增加,其断裂比强度出现4个极大值,且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共轭双股线的结构与拉伸性能,分别使用棉纱和涤纶长丝制成共轭双股线并对其进行加捻、扫描和拉伸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共轭双股线的结构随着复捻的增加,纱线中的一股因同向加捻而收缩成为芯纱(丝),另一股因退捻而伸长成为包缠纱(丝),共轭双股线在复捻的作用下产生的捻缩率主要取决于芯纱(丝)的捻缩率,包缠纱(丝)对芯纱(丝)的包缠角取决于两根纱(丝)的捻缩率差异;共轭双股线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其强力低于相同纱号的普通双股线,随着捻度的增加,开始其强力急剧下降,存在一个临界捻度或捻系数,继续增加捻度,其强力增加,伸长加大,而且其拉伸断裂时会出现双峰现象,这是由于共轭双股线结构的二元性所决定的,当复捻足够大时,这种现象得到改善.在拉伸力学模型中,引入了新颖的滑块元件,对这一类型的纱线结构与力学性能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环锭细纱机上加捻卷绕部分三段(纺纱段、气圈段和卷绕段)动态捻度传递及其相互关系.文中分析了导纱钩与纱线的接触情况、平均包围角度及其对捻度传递的影响;在气圈段分析了纱线在钢丝圈上包围角及阻捻系数的变化.文中还建立了相应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对棉纺翼锭加捻过程中的阻捻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了纱条在各加捻区中抢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从50年代末美国 Du Pont 公司提出利用缠绕方法纺纱到现在,喷气纺纱在设备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这种纺纱方法的加捻与成纱机理的研究却是非常少的。本文提出了喷气纺纱过程中假捻区捻度形成的一种机理,可以用来解释单、双喷嘴情况下的捻度分布情况。通过对村田(孪生双喷嘴)及 Du Pont(单喷嘴)纺纱原理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包缠纤维的形成机理。分析表明,由于村田原理喷嘴的安排使第1喷嘴与前罗拉钳口之间纱线的自转与气圈回转的方向相反,推后了边缘纤维被纱线夹持的位置,使较多的边缘纤维有可能在纱线中成为有效的包缠纤维。进而阐述了喷气纱的特点:毛羽的单向性、包缠纤维及纱芯捻度的不均匀性、单、双喷嘴成纱条件和成纱质量的区别,主要纺纱参数对纱线强力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静电纺纱的加捻过程与静电纱的捻度结构,也详细分析了静电纺纱合适的股线加捻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静电纱是一种具有径向捻度分层结构的差捻纱。纱的外层捻度大于内层捻度。由于静电纱的这种特殊捻度结构,如采用同向加捻的捻线工艺,可使静电纱的股线增强率高达1.4以上,从而使静电纺纱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化学反应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试制出两种快速测定废定影液中银含量的专用试纸.该试纸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推广使用于其他溶液中银离子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按照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纺织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特点,制定了该系统的测试策略,并采用边界测试、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等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取得了显著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13.
首先证明了矩阵方程X+ATX-1A=I的最大解是十分良态的,然后给出了2种求解最大解的迭代方法,并且讨论了这些方法的收敛性。这2种方法,一种是线性收敛的,其优点是迭代过程不需要求矩阵的逆;另一种是二次收敛的,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计算速度和精度方面都明显地优于现有的其他几种迭代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施加一个测试向量对,瞬态电流测试可以检测出CMOS数字电路中的某些故障,这些故障通常(例如开路故障)不能被传统的电压测试和稳态电流测试有效地检测出来。研究如何有效地压缩向量对测试集与通常的测试向量压缩一样,意义十分重要,但目前人们对此研究得较少。首先使用三种现有的游程编码方法对向量对测试集进行压缩,并比较它们的压缩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好的压缩方法。采用新方法对几个ISCAS标准电路的开路故障向量对测试集进行压缩,实验证明压缩效果比三种游程编码方法都要好。而且,新方法的解码代价非常小,适合压缩大型电路的开路故障测试集。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静态磁性参数测试的基本原理、测试范围,着重介绍了测试方法和工作原理、工作程序及磁性测量的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全局出发,不断缩小研究范围,高效地进行红外抗干扰评估探索工作,提出采用序贯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开展研究。利用该方法设计红外抗干扰评估试验方案,通过数字仿真系统进行试验,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可以掌握每阶段的详细信息并视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直至得到最终满意的试验域和脱靶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缩小了研究范围,与其他方法的比较也显示出该方法收敛快、效果好等独特优点,为红外抗干扰评估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基于非等组锚题设计下的两大类IRT等值方法:同时参数标定和分别参数标定.分别参数标定包含了线性参数转换和固定参数标定,以等值精度为评价标准对这3类等值方法的效果和适用条件进行归纳并做出相应的评析,为测验工作者选择合适的等值方法进行项目参数和测验等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在公路桥梁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阐述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高精度探地雷达在公路桥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无损、简易、效率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为准确评价桥梁结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测定纱线芯吸高度与时间的关系。测试了捻度、助剂、单丝纤度、横截面形状对芯吸性能的影响。表明三叶形纤维、适当的单丝纤度、捻度使芯吸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