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目前已证明血流动力学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鉴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意义,血流动力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方法也由起初的动物实验到体外实验到今天的热点研究方法——数值模拟研究实验。本文就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流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流感染是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尽管现代医疗技术有了进步,但是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治疗难度加大。血流感染相关研究仍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现就目前血流感染病原谱、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多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过程.研究发现,As病变好发于动脉的弯曲、分叉及分支部位,如主动脉弓、颈动脉分支、冠状动脉、腹主动脉分支和股动脉分支等剪切应力异常的区域,表现为As发生部位的局灶性.研究表明,这一分布规律与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密切相关:在As病变好发区,由于血管几何形状的急剧改变,层流变为紊流,产生异常血流剪切应力(低剪切应力、振荡剪切应力等),激活多个信号通路,导致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状态的改变,从而启动、调节As的发生、发展过程[1-4].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胸痛患者经冠脉造影发现心外膜冠状动脉未见狭窄,而远端血流灌注延迟,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这种现象早在37年前就已经发现,但至今为止关于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与治疗仍不清楚,且这部分患者有反复发作其他疾病不能解释的胸痛症状,远期发生心肌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致猝死的几率增加。本文就近几年关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孔率血流转向装置对脑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绘图软件虚拟建立宽颈和窄颈的弯曲管侧壁型动脉瘤三维模型.采用脉动流对不同动脉瘤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虚拟植入血流转向装置于载瘤动脉内并覆盖瘤颈.应用Fluent软件计算,比较低孔率血流转向装置植入前后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瘤动力学变化.结果 血流转向装置植入后窄颈与宽颈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均发生显著变化.窄颈动脉瘤瘤颈远侧壁的速度峰值与壁面剪应力在血流转向装置植入后均有显著;宽颈动脉瘤中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低于窄颈动脉瘤.结论 数值模拟研究证实低孔率血流转向装置显著改变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对防止动脉瘤出血或再出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青光眼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测青光眼55只及正常眼52只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比较结果表明:青光眼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Vs、Vd均值降低,RI升高,与正常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视盘血流速度减低,支持血管因素学说在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损害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优化血流成像技术(FIO)是一种最新发展的运动目标显示器(MTI)滤波处理技术,它极大地提高了彩色多普勒的低速血流检测敏感性。优化血流成像技术(FIO)赋予ToshibaPowerVision系列全数字化超声诊断仪的图像一个全新的面貌,在对正常人群的肝脏、肾脏、心脏等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在指端采集并量化的容积血流脉动波形图进行血流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与年龄和体育训练相关的循环状态变化.方法 我们测试了61例样本(男性33例,女性28例,均没有心血管病病史),年龄19~80岁(其中19~29岁10例,30~39岁10例,40~49岁10例,50~59岁10例,60~69岁10例,70~79岁10例,80岁1例).结果 由HC2180无创血流参数检测仪量化的特征指标(Tg2-Tg)/(Tg-Tg1)与年龄显著相关(P<0.001).将额外10例运动员样本(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29岁)与其中相同年龄段的10例普通样本(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29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长期从事体育训练的样本相对于普通样本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出现了低龄化特征.结论 该指标可用于针对不同人群的大样本量采集与统计学分析,作为方便快捷无创的血流动力学测量方法,以发现不同人群间血管与外周循环的细微差异及其与生理和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焦虑时,大脑颞叶的血流增加。研究人员用扫描仪检查了焦虑时人脑血流的改变。研究人员已知道,患有病理性惊慌发作病人的大脑血流异常。这些人大部分时间的大脑左半球血流少于右半球。但他们发病时,血流增加,特别是颞叶。最近研究提示,供给大脑血液的相似改变伴有“正常”忧虑。研究人员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术(PET)扫描正常人群,绘出血流图;他们给“正常”受试者注入带有放射活性标记的水,然后扫描脑中的放射物。电击受试者的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是新近开发的一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新技术 ,不但可以较为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血流 ,并可探测心肌内冠脉血流。以往超声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定量分析 ,多是采用冠脉内导管多普勒 ,或是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 ,均为有创或半损伤性检测方法。这项新技术为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测手段。1 冠脉血流显像的常用切面冠状动脉血流显像其部分切面与常用的观察心脏结构二维图像的标准切面相吻合 ,而多数切面要在标准切面基础上改变探头倾斜方向和角度 ,才能获得理想的冠状动脉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窒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脑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国内外有多篇文献报道彩色多普勒对窒息新生儿脑血流的研究,而对新生儿窒息后肾血流变化报道较少.1994年元月~1995年6月我科应用彩色多普勒动态检测1周内正常新生儿和窒息新生儿肾动脉(KA)血流变化,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研究儿童期头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建立适合于评价我国儿童脑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定量标准。本文测定了儿童头部各血管血流速度,将该组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选择对象:健康儿童男30例,女30例。1.2 检测仪器: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仪(3D-TCD)。探头频率2MHz,能量输出32%~  相似文献   

13.
不少人有过“背起背包走天下”的想法,但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研究发现,背包过重,不仅会导致疲劳,而且会使从肩部到手指尖的血流大大减少,进而导致某些精细运动技能丧失。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的血流动力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已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其有效成分为川芎嗪,为此我们研究了川芎嗪的血流动力学作用,结果表明它对血压、心率、肺动脉压、右房压、左室充盈压、心排血量、体循环与肺循环阻力均无显著影响,在发挥作用最大时,似可使体循环与肺循环阻力增加,心排血量减少,虽无显著性差异,但足以说明川芎嗪不能扩张动脉,不能改善心功能,对严重心功不全患者应用时需注意心衰加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人员认为:遗传工程获得的生长因子可改善狗和猪的心脏血液供给。专家们确信,这些因子可能总有一天将用于治疗人类的冠状动脉梗塞。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常反复发生心脏缺血,其危险性缓解与否取决于心肌组织和血液供应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30例正常人做了经颅彩色多普勒(CTCD)检查并进行了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研究组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部为 2000年 12月至 2003年 2月住院的病人,全部病例均符合CCMD 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27例,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相关文献研究分析,探讨中药提取物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多种中药提取物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药理实验研究概况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作用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娅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1):679-684
多年来临床上冠状动脉血流的研究一直依赖于冠状动脉内多普勒(Intracoronary Doppler flow, ICD)的测量[1].但该方法为有创性,且费用昂贵.超声是一项无创性的检测技术,冠状动脉的超声显像一直是临床广为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力图采用普通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无创性检测方法进行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但受到检测技术的限制、受胸壁和肺组织的干扰,加之冠状动脉较细且走行复杂,仅能显示近端的冠脉主干和左前降支的一小段.即使经静脉注入特殊的造影剂对所显示的冠脉长度亦仅能增加1~2厘米左右,很难理想地探测到冠状动脉血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也曾用于CFR的测量.但该方法为半创伤性方法,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LAD)血流探测的成功率较低且仅能显示LAD的近端血流,加之多普勒声束与LAD血流的夹角较大,因而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2].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表现缺乏特征性,临床不易早期明确诊断.有研究报道新生儿各种先心病的临床诊断情况,但少有针对新生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超声诊断资料情况分析[1,2].本研究总结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0~3岁VSD患儿的超声诊断资料,分析新生儿VSD的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血流灌注改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1年1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CKD患者73例(146个肾)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体检者34例(68个肾)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肾脏病K/DOQI分期指南,将73例CKD设为病例组,病例组患者分为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5组,将34例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CDFI及SMI模式下观察所有研究对象双侧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并对CDFI及SMI肾血流灌注进行分级、记录。结果 在214个肾脏中,SMI显示为4~5级157个(73.4%),显示为0~3级57个(26.6%);CDFI显示为4~5级118个(55.1%),显示为0~3级96个(44.9%);同一组别SMI与CDFI肾血流灌注分级构成比进行比较,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CKD1~CKD3期组SMI显示4~5级的构成比均高于CDFI(P<0.05);CKD4期组、CKD5期组SMI显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