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化工部锦西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学院。张家口市树脂厂联合承担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PVC球形树脂的研制,于1991年4月在张家口市通过化工部科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我国生产疏松型PVC树脂的粘釜问题,长期以来未得解决。特别是目前普遍采用HPMC—PVA—LL-02—过氧化物引发剂体系后树脂质量虽有显著提高,但粘釜问题严重。特别是生产XS—6、7型(高型号)树脂粘釜更为严重。粘釜问题已成了生产“高型号”树脂的主要障碍。 目前国产聚合釜釜壁比较粗糙,30m~3釜内部构件太多,增加了粘釜因素。在聚合工艺上采用传统的直接投料方法,聚合后只  相似文献   

3.
<正> 氯乙烯悬浮聚合防粘釜技术是氯乙烯行业的“七五”科研攻关课题,在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粘釜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提高聚氯乙烯(PVC)树脂质量和发展高型号疏松型PVC 树脂的障碍。上海天原化工厂中试室,从1986年6月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防粘釜剂试制和防粘釜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经过筛选比较,以3PMA 型涂料较为理想,并在13.5m~3、30m~3聚合釜进行了工业性生产应用试验,试验累计260余釜,共生产PVC 树脂1560余吨,生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聚氯乙烯树脂聚合生产中,反应物料粘釜现象长期以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因此,化工部科技局把它列为“七五”科研攻关课题。近年来,科研单位、部分工厂相继组织了技术攻关,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尽快地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批成果,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氯乙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聚合釜生产率,使疏松型树脂,特别是高型号树脂能较正常地生产,化工部化工司于四月在衢州化学工业公司电化厂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防粘釜技术交流学习班。  相似文献   

5.
双革技措     
目前,国内各 PVC 生产厂生产 XS 型树脂大多采用多元复合分散体系,产品质量虽然很好,但存在着粘釜问题,尤其是生产高型号树脂,粘釜问题更为突出,为解决这一关键性技术课题,锦西化工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在化工部科技局等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在短时间内,用国产原料研制出防粘釜底层涂料,面层涂料也选用了国产原料。锦西化工研究院的双涂布防粘釜技术在小釜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于今年3月份在协作单位天津化工厂30M~3釜上进行了初次扩试。由于厂院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现已初见令人喜悦的良好效果。试验采用了三元复合分散体系及高  相似文献   

6.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WN型防粘釜剂研制”技术鉴定会于1992年11月10日在广州化工厂召开。会议由化工部科技司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化工部科研总院、中国氯碱工业协会、部分PVC生产厂和研究PVC的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7.
在30m~3聚合釜中采用WN型涂布剂,完成332釜次生产应用试验,取得显著防粘效果。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在确认WN型涂布剂质量稳定的第三阶段试验中,重点考核了防粘效果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102釜次试验中,粘釜物累计15.2kg,平均每釜仅为0.15kg,此阶段高型号树脂的生产量占PVC树脂总生产量的55.8%;在相同条件下,采用JP—01型涂布剂的对比试验值分别为;124.89kg、1.22kg、47.1%。WN型涂布剂,对PVC树脂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氯乙烯在悬浮聚合过程中会发生聚合物粘附在聚合釜内壁上的现象,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粘釜现象。粘釜现象会给聚氯乙烯(以下简称PVC)树脂的生产带来如下很多的问题,例如聚合物粘附在釜壁上而使釜壁传热系数降低,不利于及时导出反应热;粘釜的聚合物是废料,所以不仅降低了产量,而且还由于它难于塑化,混入树脂中会使PVC制品质量降低;若  相似文献   

9.
消息报导     
粘釜是聚氯乙烯工业生产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影响产品质量,降低设备生产能力,清釜时劳动强度大、毒性大,污染操作环境,危害工人健康与安全。特别是国内市场急需要的高型号疏松型PVC树脂,生产时粘釜更加严重,采用国内现有防粘釜方法,每一、二釜即需清一次釜,严重影响PVC工业的发展。为此,国内一些单位开展了新的防粘釜方法研究。最近,该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锦西化工研究院开发了双涂布法防粘釜技术,即在聚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整分散体系消除了粘釜塑化块对105m3聚合釜PVC连续生产的影响,并提高了PVC树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84年1~3月间PVC树脂进行XS—4型“部优”及“夺牌”的批量生产工作。我们采用的配方是根据83年3~5月间30m~3釜聚合新配方进行的。这一聚合新配方在30m~3大釜进行了XS—6型44釜试验产树脂380余吨,其中XS—4型就生产了60余吨,并在当年10月通过了化工部部级新配方鉴定。产品质量达到了日本信越公司、锺渊公司同类  相似文献   

12.
凸氯碱企业在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聚合釜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粘釜问题。粘釜即聚合物在聚合釜内壁形成污垢,造成传热系数下降,汽提、干燥过程出料困难,壁垢混入料中降低PVC树脂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106 m3聚合釜生产SG8型PVC树脂时粘釜严重的问题,采用了自动高压清釜技术。介绍了自动高压清釜工艺流程和使用效果,采用该技术后,聚合时间由400 min缩短到320 min,转化率由75%提高到78.5%,PVC树脂的热稳定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4.
由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化工厂共同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氯乙烯—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树脂(简称VC—ACR接枝共聚树脂)的研究”1990年11月10日在天津通过了化工部主持的国家技术鉴定。 VC—ACR接枝共聚树脂是80年代西欧推出的新型材料,它具有耐冲击、耐候、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是制造各种异型材,特别是窗框异型材的优选材料。在抗冲击和耐候性等方面明显优于CPE改性的PVC。  相似文献   

15.
“八五”攻关项目增粘与补强树脂通过化工部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PVC树脂质量常规检测项目深入研究,分析105 m~3釜日常操作、配方、助剂用量、单体质量、防粘釜剂等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并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PVC树脂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国产聚合釜主要是30m~3釜型。这种釜型内件较多,结构复杂。在生产过程中物料粘釜严重,人工清釜环境恶劣,给清釜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高压水清釜技术可减轻清釜劳动强度,改善清釜环境。  相似文献   

18.
杨阳 《中国氯碱》2000,(12):7-10
“入世”后,在5年内我国PVC糊树脂将从现实实施税率16%降到6.5%。这会给国内PVC糊树脂行业带来一些影响,多方面挤压国内PVC糊树脂的生存空间。因此,熟悉、运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加快科技进步,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开拓、占领市场,是国内PVC糊树脂“入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与树脂颗粒形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制造形状因数较高的PVC树脂的技术关键是保持单体液滴的稳定性。以纤维素醚为主分散剂,采用45°斜装搅拌,在10L聚合釜中生产出的PVC树脂具有表现密度0.61g/mL,吸油率20%;在30m3釜中生产的树脂表现密度0.64g/mL,吸油率19%,树脂其它性能也较好。该树脂用于生产管材,可提高挤出速率20%。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中,由于聚合物粘附在釜壁和挡板上,一方面由于热阻增加,传热效率低下,导致制得的树脂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粘釜物经过反复的搅拌冲击,部份冲脱物混入成品中,也影响产品质量。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减轻粘釜或加强清釜操作,才能保征PVC树脂的优良品质,除了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