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94年,在一次工程机械维修学术会议上,我有幸认识了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社的刘泽林社长、高衡副主编.他们送给我一本<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并约我为杂志写稿,从此我就成为<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一名忠实的读者和作者.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从事工程机械使用维修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和进步. 我和我的同事都是<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的忠实读者,正是通过这一窗口,我们了解了工程机械的最新动态,学到了好经验、好方法,掌握了国内外最新的理论与技术,这些都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创刊1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与<工程机械与维修>结下了情缘的专业技术人员,此时此刻,我想说的是:感谢<工程机械与维修>的全体编辑老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工程机械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的平台,才使得我们的视野得到了空前的开阔.  相似文献   

4.
10年前,我刚开始接触工程机械,对它的结构、原理非常陌生,维修方面更是一窍不通.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她丰富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从此我成了她的铁杆读者.之后,<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一直伴随我的成长与进步,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我所学的内容,而且在实际的工程机械维修方面给了我巨大指导.  相似文献   

5.
1996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锦州重型机械厂的一个大修厂驻厂检验时,看到了<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我翻开它,就被其中丰富的内容吸引了.于是我用了半天的时间,一口气从头看到尾.从此,我每期必看.<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6.
1995年的一天,两位年青人走进我的家门,并且提出"我们出版了一本杂志--<工程机械与维修>,希望得到易老师的支持."这两位年轻人就是今天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海涛和<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主编李志勇.我当时已经从事工程机械维修研究与教学几十年,正苦于没有一个专门为工程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探讨工程机械维修理论与技术的平台,接到这样的邀请正中下怀.  相似文献   

7.
我曾在兰州军区某部队工作,退役后在甘肃省某代理商处主要从事现代、凯斯、日立、龙工、柳工、常林等品牌工程机械的售后服务及管理工作.拿起<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仔细翻阅,世界工程机械发展,国内行业动态,业内人士创业,维修经验鉴赏,配件资料查询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8.
我在一家国企的维修部门工作,早期从事货运车辆的维修,后来单位购进了装载机,由于地处偏远、资料简单,对于工程机械的使用与维修很是陌生.记得第一次拆开装载机的变速器时,几天都没有装上.1995年7月,通过邮局订购了<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  相似文献   

9.
最早与<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结缘,是在我所在小城邮局下属的一个报刊杂志阅览中心,当时眼前一亮--竟然还有如此专业的杂志--从纸张到印刷远远超过了当时很多专业期刊.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在与<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交往的这些年中,体会颇多.  相似文献   

10.
<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作为行业专业技术类媒体,创办已有15年时间.在经历了艰苦创业的初期阶段后,越办越好,内容逐渐充实,及时反映了行业动态和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技术、新产品;介绍了国内外市场需求和进出口情况;交流了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发表了许多新鲜而又实用的设备管理经验;及时反映了企业的呼声.  相似文献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程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是"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各项工程施工任务的物质基础.值<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创刊1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忠诚的读者和作者特致感谢.  相似文献   

12.
欣闻<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创刊15周年,谨以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始终如一地坚持立足行业、发展行业,把握政策高度,拓展内容广度,挖掘报道深度,办出了自己的风格,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刊物.  相似文献   

13.
从红专大学的讲师到<工程机械>杂志的创始人,再到如今行业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工程机械媒体行业每一个里程碑的诞生.高衡先生都是不折不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45年来,行业媒体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潮流,记录了行业发展的历程,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行业媒体还培养和影响了大批优秀的企业人才,这些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将迎来自己15周岁的生日.回首杂志走过的15个年头,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第6期,<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以特稿形式,首次大规模、全面报道了第25届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bauma 98),刊登<世界工程机械舞台谁主沉浮--观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有感>一文,其中包括图片报道、记者采访、专家观感、专家评述4大板块内容,聚集了行业内8位专家以及企业人士对国内外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以下简称<简报>)的发行虽然只有展会短短4天,而<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的同事们却为此准备了100个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7.
<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一朵奇葩.我与你风雨兼程共同走过了15个春秋,你为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从你诞生至今的15个春秋中,我几乎一期不落地把你存放在我的最宝贵的资料文库中,一遇行业难题就翻出来,从中总能找到解决这些难题的办法和线索.你已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液中,我也为你添砖加瓦、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工程机械与维修>2008年11期162页,<陈坚和他的铁血军团>(作者尚小龙)一文刊发以后,笔者和身边的几位朋友都认真地进行了拜读,文章中一些见解让我们感同身受.在餐桌边,两位朋友还因抢着杂志阅读该文而险些"翻脸",实际上,这都是源于他们对卡特彼勒设备的钟情.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对国外二手挖掘机说不!>一文将进口二手挖掘机的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是年,国内6大挖掘机制造商掌门人齐聚北京商讨如何应对进口二手挖掘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为此,<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邀请<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中国机电日报>、<北京经济报>等经济界权威媒体共同参与并报道.在行业和媒体的共同推进下,二手挖掘机进口规范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1998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严格控制二手挖掘机的进口.  相似文献   

20.
致读者的信     
不知不觉间,《工程机械与维修》已经走过了10年漫漫风雨路。这10年来,《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一直立足于服务读者、服务行业、服务市场,被业内人士誉为"工程机械行业的窗口,技术经验交流的园地,企业与用户间的桥梁,使用和维修者的挚友"。时至今日,《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已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品牌,成为一本集指导性、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