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在地层水预成型挥发性脂肪酸组分及其微生物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技术,即通过地层水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可竞争性分离产生的硫酸盐还原菌预防硫酸还原作用的技术。在硝酸盐存在的条件下繁殖了微生物群,它能就地生成气体和聚合物等能提高采收率的产物。试验室研究通过地层水的细微变化,证明了蚀变微生物群系统具有易变性和潜力。岩心浸油资料表明了采油量的增长,证明了蚀变微生物群系统具有易变性和潜力。岩心浸油资料表明了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大港孔店油田1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注入水、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及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来研究该区块进行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利用最大或然法(MPN)对注入水和地层水中的嗜热好氧腐生菌、烃氧化菌、厌氧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进行了测定。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对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店油田1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注入水中嗜热好氧腐生菌105个/mL、烃氧化菌103个/mL、厌氧发酵菌107个/mL、硫酸盐还原菌102个/mL、产甲烷菌1~10个/mL,上述5种微生物数量在生产井中也较高。综合微生物学、油藏条件研究结果,通过激活地层烃氧化菌、发酵菌和产甲烷菌的本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该区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达到工业应用阶段的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方法分为三种。①活化地层微生物群落;②地面注入需氧-厌氧微生物群落和营养物质;③采用微生物合成品来提高地下原油的流动能力、降低注入水的流动性能。巴什科尔多斯坦各油田的井内,特别是注入井近井区存在需氧-厌氧介质,注需氧-厌氧微生物群的工艺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强化水驱是一种通过引入进而刺激油藏中的微生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通过将室内筛选培育出来的微生物菌种及营养基注入水井地层,以激化油藏中的“本源”微生物,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气体、有机酸、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及醇等代谢产物,降低岩石-油-水系统的界面张力,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能,同时调整地层吸水剖面。1999年8月在百口泉采油厂百42井区进行微生物驱油试验,措施后12个月,增油1745t,少产无效水8795m^3,投入产出比为1:4.8,实现了增油降水,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注气方式及岩心材料条件下的微生物驱油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规范的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试验方法的形成,在分析国内外内源微生物物理模拟驱油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克拉玛依试验区块的矿场原油、地层水和注入水,模拟试验区块的地层条件(油层温度、孔隙度、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等),进行了内源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试验,讨论了注气方式、岩心材料两方面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不同注气方式、不同岩心材料条件下的驱油效率进行了检测,分析了注气方式和岩心材料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注气方式对采收率提高幅度具有一定影响,与采用状态方程计算空气量的注气方式相比,常压下计量空气量的注气方式采收率提高幅度稍大;不同岩心材料下的采收率提高幅度不同,其中河道砂填砂模型与人造胶结岩心采收率提高幅度相差不大,石英砂填砂模型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人造烧结岩心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小。通过内源微生物驱油试验,认识了两种注气方式及不同岩心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驱提高采收率对注入水的离子组成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验证润湿性改变不是硫酸盐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唯一因素,在岩心润湿性为水湿的条件下进行水驱,研究了硫酸盐浓度、温度、注入速率和原油类型对硫酸盐水驱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驱过程中,原油采收率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下水驱提高采收率无明显增幅,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驱效果增强。在高温条件下,高浓度硫酸盐水驱的原油采收率比不含硫酸盐水驱的提高10%。原油类型及驱替速率对水驱效果的影响较大,原油中的沥青质含量越高、驱替速率越大,水驱效果越好。在岩心润湿性没有改变的条件下,SO42-仍有助于原油采收率的提高,岩心润湿性改变不是硫酸盐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7.
激活地层本源微生物提高稠油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层微生物地化活动的活化作用为基础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生物技术,在大港孔店油田做了先导性试验(2001~2004年)。微生物的活化作用是通过注水井循环导入充气水和补充含N,P的矿物盐而获得的。这项生物技术的使用引起地层微生物的活化,这个活化首先是在注水井的近井底区域,接着是在沿着水动力学方向一致的区域进行。第一阶段,需氧烃降解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导致地层水碳酸氢盐和乙酸盐含量的增加;第二阶段,在缺氧区域甲烷产生菌被激活。本源MEOR先导性试验表明,地层水中的微生物指标与生产井的产量有关,通过试验多采出16000余吨原油。  相似文献   

8.
本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对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过程中流体的微生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产动态进行了监测,研究了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随注入水一同注入大量含氮、含磷盐的物质及空气,使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理化特征发生了显着变化。地层水中嗜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分别增加了103~105倍和10~103倍。烃氧化菌的激活导致了注入水在近井地带原油的氧化及低分子脂肪酸含量增加。原油的生物转化产物刺激了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及产甲烷菌的生长,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利于原油的采出。从生产动态分析可以看出,经生物技术处理后,83%的生产井见到了效果,3年共增油8874t,投入产出比达到1:5.2.  相似文献   

9.
李晓爽 《石化技术》2015,(2):164-165
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利用地层中已经存在的微生物群落,通过注水井向地层中注入适量的营养激活剂,从而激活油藏中有益微生物群落,利用其自身在油藏中的代谢活动及代谢产物与岩石、原油和水的界面相互作用,降低界面张力,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质,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石油钻探技术》2005,33(5):87-87
微生物改变渗透率剖面(MPPM)技术不同于大多数的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它不是直接将培养的微生物注人油藏,而是在水驱时将含氮、磷的微生物培养基加人到注入水中后注入油藏,使微生物就地生长,形成微生物群,从而改变注入水的流动方向,使其从渗透性好的区域流向未波及的新的含油孔道,以此来提高水驱的波及系数,从而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敢收率(MEOR)技术自1980年以来经历了从室内微生物方法评价到全球性现场应艇的过程。为了充分缓解某些地区的采油递减情况,对微生物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经济合理性研究必将是长期的。如今,许多(边际)井都急需兼价且有助于防止生产井报废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微生物提高水驱工艺在美国已被证明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技术。1995年9月召开了第五惭国际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及解决相关环境问题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节能减排和提高采油的经济效益,开发成功了一种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期间不可逆能耗的数学模型.用该模型评价了油藏开发能耗:驱动原油沿地层运移的有用功和水沿地层运移的无用功;分析了水动力、物理化学提高采收率方法,注聚合物分散系统和限制油井水流等工艺的矿场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堵水限制水沿地层渗滤和水流入井是降低油田开发时不可逆能耗的基础.采用聚合物分散系统可提高地层注水波及率和原油采收率.堵水限制水洗带的水运移,提高了注水波及率,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提高采收率工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港西油田北3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以研究该区块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结果表明,港西油田北3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包括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烃氧化菌,利用糖产生气体、酸、溶剂和生物聚合物的厌氧发酵菌和产生甲烷的产甲烷菌。通过本源菌作用原油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分析,原油中芳烃结构变化明显。综合微生物学、油藏条件研究结果,通过激活地层烃氧化菌、发酵菌和产甲烷菌的本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该区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大港孔店油田本源微生物代谢产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了大港孔店北二断块水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块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具有紧密的水动力学连通关系。在本源微生物驱油试验阶段,对试验区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地层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3年连续监测,表明本源菌激活期间菌数增加102~105倍,原油部分氧化,使得低分子脂肪酸(乙酸盐,甲酸盐,丁酸盐等)含量约增加10~100倍,碳酸氢盐从0·4~0·6g/L增加到0·7~1·8g/L,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使地层水平均表面张力降低至48~33·3mN/m,地层水相对石蜡平均界面张力降至25~13·7mN/m,产生的生物多糖代谢物使地层水平均粘度增至0·76mPa·s,最高达0·83mPa·s。这些变化改变了油层物理化学和生态环境,改善了原油流动性,尤其是水动力学连通关系最好的井地层水组成的改变和增油降水效果最为明显。试验区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及代谢物随注入水主流动方向运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低分子脂肪酸及生物聚合物的作用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本源微生物是地层中一定时期内在数量和种类上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它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含有大量细菌的注入水进入油层的。由于细菌种类等的差异,有的不达应地层环境而亡,有的转入休眠状态,也有少量的细菌通过自身调节而适应了恶劣的地层环境,并利用地层中有很的营养进行缓慢的生长和代谢。本源微生物在形成过程中,阻碍其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足够的营养,因此,只要提供适量的营养物质就可以有选择地将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菌激活,并快速代谢有益于源油流动的产物,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采收率。这种技术和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外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相近,菌的来源不同等特点。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省去了菌种开发与评价,菌液发酵等繁杂过程,避免了菌种传代数量增加而可能造成的降低菌种性能和提高采收率效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方法是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它已在注水开发的重质稠油油田和被残余油饱和的非均质地层上应用。由于用生物工艺可提高注入水在非为质地层的波及系数和残余油的流动性,因此可提高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7.
堡古2区块Es1油藏为典型复杂断块挥发性油藏,经过多年水驱开发,目前油藏存在地层压力低,原油脱气,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了探索该类油藏水驱后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可行性,系统开展注氮气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开展注氮气油藏流体高压物性分析和细管实验,论述了注氮气对挥发性油藏流体相态特征影响.随着氮气注入量增加,地层原油的...  相似文献   

18.
模拟克拉玛油田试验区块的地层条件(油层温度、孔隙度、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等),选用长600mm,内径52mm岩心进行物理模型实验,脱水原油与地层水分别用2台计量泵同时注入,解决了油水分层混合不匀的问题,模拟地层条件,直接加入激活剂厌氧培养,此过程中不加入空气,进行内源微生物驱油模拟实验。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在3种内源激活配方中,评选出适用于试验区块的激活配方W6-3。试验证明此激活剂配方较常规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11.8%。  相似文献   

19.
港西油田北3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港西油田北3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以研究该区块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结果表明,港西油田北3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包括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烃氧化菌,利用糖产生气体、酸、溶剂和生物聚合物的厌氧发酵菌和产生甲烷的产甲烷菌.通过本源菌作用原油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分析,原油中芳烃结构变化明显.综合微生物学、油藏条件研究结果,通过激活地层烃氧化菌、发酵菌和产甲烷菌的本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该区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在综述阿塞拜疆共和国境内油田利用微生物方法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及矿场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微生物方法提高油层采收率的机理及矿场试验动态反应规律.认为生成气体补充地层压力,气液产物降低界面张力、改善体系性质和大量微生物植入是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并用自组织理论解释微生物在油藏中作用的实质.其中用活性淤泥和牛奶乳浆的矿场试验见到了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采出液成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