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蛋白水解诱导因子(proteolysis-inducing factor,PI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IF在10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癌组织以及其中35例癌旁正常组织以及8例食管良性疾病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IF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PIF表达,其表达与食管良性疾病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表达PIF的个体其癌旁正常组织中亦有PIF表达,PIF表达在肿瘤分化、是否侵及浆膜层、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PIF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化、是否侵及浆膜层、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蛋白水解诱导因子(proteolysis-inducing factor,PI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IF在10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癌组织以及其中35例癌旁正常组织以及8例食管良性疾病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IF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PIF表达,其表达与食管良性疾病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表达PIF的个体其癌旁正常组织中亦有PIF表达,PIF表达在肿瘤分化、是否侵及浆膜层、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PIF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化、是否侵及浆膜层、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TSLC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SLC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8.0%(24/50),其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体分型、肿瘤大小、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5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TSLC1基因高表达,阳性率为94.0%(47/5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有明显的TSLC1基因的表达缺失,TSLC1蛋白表达缺失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CXCR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XCR4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XCR4、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 %(35/56)、57.14 %(32/5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10.00 %(2/20)、0(0/20)(χ2=16.259、19.740,均P<0.01);CXCR4和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CXCR4:χ2=4.736、7.665与HIF-1α:χ2=7.207、6.389,均P<0.05),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CXCR4和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8,P<0.05)。结论 CXCR4和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二者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Bub1 mRNA及Bub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探讨Bub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及相应的食管切缘正常黏膜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ub1蛋白和Bub1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黏膜组织相比较,Bub1 mRNA及Bub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5),且Bub1 mRNA及Bub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Bub1表达水平高低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和MMP-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二者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iSS-1及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67.7%和90.3%(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54.8%和22.6%(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及MMP-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18).结论 KiSS-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及转移有抑制作用;MMP-2则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转移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KiSS-1和MMP-2蛋白的表达有望成为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及转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取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间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6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另取10例癌旁组织标本(食管癌病灶旁2 cm外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情况;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基底膜标记物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情况,测量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6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和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70%和56.06%,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COX-2和VEGF-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1);COX-2和VEGF-C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 0.479,P<0.05)。COX-2和VEGF-C蛋白双阳性的食管鳞癌组织中LVD明显高于均呈双阴性表达者(P<0.05)。 结论: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COX-2和VEGF-C的高表达,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趋化因子CCL2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功能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趋化因子CCL26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析19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趋化因子CCL26的表达水平,并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趋化因子CCL26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趋化因子CCL2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CL2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8% vs 20.6%,P<0.05);②趋化因子CCL2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等无关(P>0.05);③趋化因子CCL26阳性表达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趋化因子CCL26阴性表达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结论:趋化因子CCL26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导致5年生存率下降,检测趋化因子CCL26可能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COX-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COX-2蛋白在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30例切缘正常食管粘膜中的表达,分析Survivin和COX-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切缘正常食管粘膜中,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4.51%和6.67%;COX-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6.86%和16.67%。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Survivin和COX-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均高于切缘正常食管粘膜(Р〈0.01)。Survivin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Р〉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Р〈0.05)。COX-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阳性率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无关(Р〉0.05)。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与COX-2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Р〈0.01)。结论:Survivin与COX-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均过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且两者表达具有相关性,提示Survivin与COX-2可能存在一个共同的分子通路,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增强各自的作用。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两者关系的分子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Bub1 mRNA及Bub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探讨Bub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及相应的食管切缘正常黏膜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ub1蛋白和Bub1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黏膜组织相比较,Bub1 mRNA及Bub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5),且Bub1 mRNA及Bub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Bub1表达水平高低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E2F-1、c-myc和p14ARF蛋白在肺鳞癌及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1例肺鳞癌、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E2F-1、c-myc和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鳞癌及腺癌组织中E2F-1和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59/71)和81.7%(58/71),高于癌旁组织中的8.5%(6/71),P<0.05。p14AR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2.1%(37/71),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74.6%(53/71),P<0.05。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E2F-1、c-myc和p14ARF蛋白表达经相关分析显示两两相关,P<0.05。结论:肺鳞癌及腺癌内可见E2F-1和c-myc蛋白的过表达及p14ARF蛋白的表达缺失,可能与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E2F-1、c-myc和p14ARF蛋白在肺鳞癌及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1例肺鳞癌、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E2F-1、c-myc和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鳞癌及腺癌组织中E2F-1和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59/71)和81.7%(58/71),高于癌旁组织中的8.5%(6/71),P〈0.05。p14AR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2.1%(37/71),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74.6%(53/71),P〈0.05。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E2F-1、c-myc和p14ARF蛋白表达经相关分析显示两两相关,P〈0.05。结论:肺鳞癌及腺癌内可见E2F-1和c-myc蛋白的过表达及p14ARF蛋白的表达缺失,可能与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CD2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CD24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2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0.832,P<005)。CD2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无关(χ2分别为0.741、0.361、0.930、8.858,均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χ2=12.349,P=0.000)、TNM分期(χ2=10.804,P=0.005)和浸润深度(χ2=13.94,P=0.007)呈正相关;不同CD24表达组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 % CI)分别为2.105(61.022~69.273),2.313(55.108~64.176),1.286(32.388~37.429),CD24表达强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CD24表达强度较低组。CD24、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24可能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发展的恶性进程,其高表达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 kd-interacting protein3, BNIP3)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ESCC)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测定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芯片的BNIP3、HIF-1α的表达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BNIP3和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BNIP3和HIF-1α与肿瘤原发病灶部位、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含淋巴侵犯)、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   BNIP3表达在细胞质中, HIF-1α表达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蛋白表达阳性率37.5%(27/72), 明显低于正常切端组织的60%(18/30)(P=0.037);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52.7%(38/72), 明显高于正常切端组织的13.3%(4/30)(P < 0.001)。BNIP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5、P=0.048、P=0.033)。HIF-1α蛋白表达亦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3、P=0.004、P=0.002)。并且, BNIP3表达与HIF-α表达呈负相关(r=-0.274, P=0.020)。   结论   在食管鳞癌中, BNIP3与HIF-1α的表达密切相关, 且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 联合检测BNIP3和HIF-1α, 有助于食管鳞癌的辅助诊断、病期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MO蛋白及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3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MO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MO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环氧合酶乞(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食管癌患者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黏膜标本中COX-2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食管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68.3%,VEGF为76.7%;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VEGF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526,P〈0.0001)。VEGF表达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OX-2和VEGF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OX-2蛋白和VEGF蛋白在食管鳞癌中均呈高表达,二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VEGF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120ctn和Kaiso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77例鳞状细胞癌、23例腺癌以及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120ctn蛋白和Kaiso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相比,在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组织中,p120ctn膜表达减少直至消失,细胞浆内表达逐渐增强,Kaiso蛋白主要表达于食管癌细胞浆内。在食管癌组织中p120ctn蛋白和Kaiso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癌组织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120ctn蛋白和Kaiso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提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p120ctn和Kaiso有关,p120ctn和Kaiso可能是食管癌新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食管病变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CD44v6、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表达特点,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集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03年至2005年手术切除标本并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含有上皮内瘤变以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标本10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组织中COX-2、CD44v6、PCNA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在10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CD44v6、PCNA蛋白的表达随着食管病变的加重而增加(P<0.05).COX-2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COX-2的表达与CD44v6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 COX-2、CD44v6以及PCNA蛋白的高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COX-2和CD44v6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的指标.在食管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PX2在食管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 方法 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PX2和Aurora A蛋白在 62例食管鳞癌、31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中的 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PX2蛋白在正常黏 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和癌组织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 4.8%(3/62),51.6%(16/31)和85.5%(53/62),三组间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X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 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1)。Aurora A蛋白在正常黏膜、癌旁不典 型增生和癌组织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3.2%(3/62), 45.2%(14/31)和71.0%(44/62),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1),且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组织学分期、浸润 和转移相关。结论 TPX2、Aurora A基因蛋白的表达可能是 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两者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食 管鳞癌的早期诊断指标,是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