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匀染剂赖可匀MF对羊绒织物及各种化纤织物均有较好匀染作用,高浓度时亦是剥色剂。文章通过匀染剂赖可匀MF对羊绒纱线的剥色处理,得出此剥色方法对羊绒纤维的损伤小,当染色织物色光不符合要求时,可以对其进行修正,对重新套色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匀染剂赖可匀MF对羊绒织物及各种化纤织物均有卓越的匀染作用,高浓度时亦是剥色剂。通过匀染剂赖可匀MF对羊绒纱线的剥色处理,得出此剥色方法对羊绒纤维的损伤小,当染色织物色光不符合要求时,可以对其进行修正,对重新套色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摘精粹     
《毛纺科技》2007,(5):64-64
低温染色对羊绒纤维强伸性能和染色牢度的影响;基于等离子体处理的羊毛织物易护理整理;活性红M-3BE蛋白质纤维染色性能研究;匀染剂赖可匀MF在染色羊绒纱线剥色上的应用;微悬浮体染色技术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羊绒筒子纱染色色差一直是困扰绒纺企业染色生产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产生染色不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染率低和上染过快。为此从染色工艺方面着手,依据羊绒纤维及MF弱酸性染料的特点,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MF弱酸性染料在羊绒筒子纱染色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羊绒筒子纱染色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各个单因素的变化对上染率和半染时间的影响,确定了羊绒筒子纱染色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兰纳素毛用活性染料染色机理是染料共价键与纤维染色席位的着染,固着率高(约95.85%);提升力,亲和力,色重演性,毛尖毛根的遮盖性优于其它毛用染料(例如弱酸染料、山道仑MF染料,兰纳脱染料等等)。该染料用于丝光防缩毛纱染色后的成品染色牢度,其干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生产中常需对染色后的羊绒纤维及其制品进行剥色.染花的半制品需进行剥色,染色回丝需进行剥色,对染色羊绒的定性鉴别和分析及产品改染都需进行剥色.文章系统研究了剥色剂的性质与羊绒常用染料的剥色性能,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剥色工艺,达到理想的剥色效果和较低的强度损伤;并指出当前染色绒剥色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羊绒绞纱MF染料染色对色差的统计数学模型,找出了影响羊绒绞纱MF染料染色色差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羊绒绞纱MF染料染色过程关键工艺参数的正交试验,采用综合平衡协调的决策方法,得到了羊绒绞纱MF染料染色过程一组较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及参数是有效的,对实际生产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羊绒剥色有利于实现疵品和回丝的再利用。文章主要采用还原剂剥色方法,以染料结构理论为基础,经过科学的实验设计与大量的实验研究,对羊绒纤维常用染料进行了剥色,确定了某些可以剥除的染料。还解决了部分蓝、绿等难剥色的问题。剥色结果既保证剥色后羊绒的白度值在60%以上的要求,又保证了剥色后羊绒的强力值控制在企业标准之内。同时对绒毛类成衣剥色再染色的市场前景的开发和自主研发剥色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还原剂二氧化硫脲和漂毛粉对毛用活性染料兰纳素红5B染色羊绒织物进行剥色工艺研究,通过测定剥色后织物的白度和手感等指标,探讨了剥色剂用量、剥色温度及时间对剥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二氧化硫脲和漂毛粉的优化剥色工艺。二氧化硫脲的剥色工艺是:二氧化硫脲用量40%(owf),剥色时间40 min,剥色温度100℃;漂毛粉的剥色工艺为:漂毛粉用量30%(owf),剥色时间30 min,剥色温度80℃。二氧化硫脲的剥色效果优于漂毛粉。  相似文献   

10.
从纤维、纱线、织物、染色、整理和穿着条件六个方面概述了羊毛针织物对起毛起球的影响。然后,以白色羊绒纤维为原料、制备四组粗纺纬平针羊绒针织物样品,在3种染色工艺条件下进行起球性能测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由单因子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与未染色、兰纳洒脱染色样品相比,采用兰纳素低温染色工艺的样品抗起球性能存在显著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柔软剂的复配及其在丝光羊毛纱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了羊毛纱线上柔软剂的复配及其应用工艺,确立了最佳氯化处理(剥鳞)工艺。以改性氨基硅柔软剂为主体的复配物对羊毛纱线进行柔软处理,可获得羊绒般的手感,并具有防毡缩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丝光毛棉羊绒赛络花色纱的纺纱工艺.分析了各组分纤维原料染色前后的性能特点,采用半精纺工艺使多组分纤维充分混和,合理配置前纺工艺改善半成品质量.通过将不同定量的本白与染色粗纱搭配组合进行赛络纺,成功纺制出3种风格独特的丝光毛/棉/羊绒70/20/10 30 tex赛络花色纱,并通过工艺试验优选出成纱强力较高的喂入喇叭口间距工艺配置方案.指出:丝光毛棉羊绒赛络花色纱的强力会随着本白纤维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适当增加本白纤维比例,保持较低的细纱总牵伸倍数.可获得强力较高、条千较好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3.
剥色剂M在染色羊绒回丝剥色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剥色剂M是一种还原剥色剂,与酸度调节试剂配套使用,对纤维损伤较小,处理后的染色回丝可被重新利用。以此对中浅深度的红色、黄色、蓝色回丝进行了实验,并探讨了剥色后纤维的可纺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Modal、涤纶及羊绒混纺纱的成纱性能,采用不同混纺比纺制出Modal细特涤纶羊绒混纺纱,并分别对不同混纺比的成纱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在羊绒含量确定的情况下,可根据纱线与面料的性能要求,Modal与细特涤纶可按任意比例混和.如以强力要求为主和充分体现细特涤纶的特性,涤纶比例可偏高;如对强力要求不太高,而要充分体现Modal纤维的优良性能,Modal纤维比例可适当偏高;在Modal/细特涤纶/羊绒混纺比为75/15/10时,成纱断裂强度最低,此为临界混纺比,生产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低温染色工艺(尤纳素LHF染料,染色温度80℃)和常规染色工艺(毛用活性染料,低温助剂LTD,染色温度92℃)对橙色、灰蓝色、酒红色、藏青色、黑色5个颜色进行大生产,对比2种工艺对羊绒纤维物理性能、纱线物理性能及短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尤纳素LHF染料染羊绒纤维,纤维长度损伤减少了50.0%,单纤维强力增加9.0...  相似文献   

16.
彩色目标提取方法检测羊绒/羊毛混纺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巍  钱坤  尹汪宏 《纺织学报》2007,28(9):31-34
针对目前羊绒/羊毛混纺比检测主要依靠人工,速度慢且精确度不高等问题,应用一种基于HSV颜色模型的彩色目标提取方法检测羊绒/羊毛混纺比。首先将具有某种色彩信息的羊绒或羊毛纤维从背景图片中分离出来,然后根据所提取纤维与背景纤维的形状大小等特征的不同,采用图像腐蚀和膨胀的方法对图片进行处理,使所提取的目标完整地从原图中分离出。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应用图像处理方法测试羊绒/羊毛混纺比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增加粗纺羊绒产品的蓬松度和滑糯性,将羊绒的柔软、滑糯,貉绒的蓬松、丰满与丝光羊毛的粗犷、挺括有机结合,设计开发出休闲时尚的高档羊绒混纺产品.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了羊绒/貉绒/丝光羊毛粗纺42 tex×2纱线的混纺比,阐述了和毛、梳毛、细纱、络筒、并线、捻线等各道工序的生产工艺、工艺参数的设置及成品后处理的方法.该产品的开发改变了粗纺羊绒织物的风格,丰富了羊绒产品的品种,缓解了羊绒资源匮乏的现状,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羊绒产品的不同需求,使羊绒混纺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测试牦牛绒纤维特性的基础上,以牦牛绒原绒和拉伸细化牦牛绒为原料,经过半精纺及精纺工艺纺纱加工,分别纺制了半精纺16.7 tex牦牛原绒纱、15.6 tex拉伸细化牦牛绒纱,精纺13.5 tex牦牛原绒纱、10.9 tex拉伸细化牦牛绒纱和10.9 tex拉伸细化牦牛绒/牦牛原绒混纺纱。实验证明,牦牛绒可加工细特纱及轻薄产品;拉伸细化可有效改善牦牛绒纤维品质,提高其可纺性,纺纱特数更低,产品更轻薄,牦牛绒资源的应用更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