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让压、卸压的方法, 达到压力转移来调整岩石应力状态, 以控制矿山压力。将地压灾害转变为可控地压能采矿, 这在国内还是首次。文中阐述的利用地压能采矿的新方案, 是深部开采或动压大的矿山中的有效开采方法之一。经济效益显著, 具有众多的潜在优点, 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地应力的自然规律、脉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开采状况,对矿区深部采矿地压进行了分析和预计;通过多年来对钨矿上部空场处理和地压控制的实践,考虑矿区深部采矿而产生的地应力变化情况,提出了深部采矿地压控制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由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采矿中心微地震与声发射技术研究课题组完成的"香炉山钨矿综合地压监测预警与防治措施研究"、"东升庙万城矿特大采空区地压监测综合技术研究"、"大红山铁矿多采区大规模开采地压监测与防治措施研究"和"金川二矿区大面积连续开采综合地压问题研究"项目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等7位国内岩石动力学、工程力学、微震与声发射技术、采矿与充填技术  相似文献   

4.
深部区域采矿时序是深部地压管控的重要战略方法之一,其卸荷力学效应与回采时序密切相关。针对构建的深部由中心向四周回采的立体式大区域开采力学模型,基于应力转移过程和岩爆应力风险特征,研究从单个采场到多个采场回采过程中的应力演化规律和岩爆应力风险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深部从中心到四周的立体式回采顺序能够实现采矿作业区高应力的逐步转移和应力风险的渐进推移,深部区域采矿时序的地压调控卸荷效应是通过回采时序的合理设置实现期望的卸荷应力环境再造和深部采矿应力风险的渐进转移过程行为。基于数值模拟与微震监测相结合的互馈分析技术,实现大区域数值模拟与微震监测大数据的高度融合、实时动态分析与跟踪评价,是深部区域采矿时序的地压调控卸荷效果评价的有效方法。深部开采区域时序调控卸荷效应的本质是主动创造高应力环境中低值应力卸荷区思想,这一思想已在加拿大Nickel Rim South矿得到了实践应用,取得良好的卸荷效果并实现了地压的合理管控,对于我国深部、超深部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川科技》2010,(3):13-13
1、技术含义。地下矿深部开采的划分根据地压显现等现象而定,一般而言,当开采深度超过600米时即可称为深部开采。难采矿床除地下矿矿柱回收与深部开采外,还涉及到露天矿因自然条件等因素所限制,而采取的特殊采矿,如陡边坡开采、露天转地下开采及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部分金属矿产资源埋藏在地下较深的地方,随着我国采矿技术的提高,我国金属矿山的采矿深度也有所拓展。我国在长期的金矿开采过程中,大部分储存条件良好、埋藏较浅、开采难度较小的露天金属矿山已经被开采殆尽。今后埋藏较深的金属矿山也将成为主要的开采对象。但是在深井金属矿床的开采过程中对技术要求更高,深井应具有高应力的特点,这也增加了金属矿山开采的难度。在深井采矿过程中,要对地压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采矿人员的安全性。接下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对深井金属矿床的开采方法,以及常见的低压监控技术进行分析,旨在确保深井采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符山铁矿四矿体自1969年开始回采以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大规模的地压显现间隔越来越短,显现程度越来越大。每次地压活动都使大量巷道冒落,造成矿量损失。为探索四矿体地压显现规律,寻求地压控制方法,符山铁矿以1975年便组织了采矿攻关小组,1983年11月又组织了以四矿体地压研究为课题的地压研究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工作。先后应用了地表岩石移动观测,地压调  相似文献   

8.
深部开采是今后我国采矿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凿井与硐室施工是深部开采的关键工序之一.本文详细探讨了深部凿井与硐室施工技术的先进方法,分析了深部地压与岩爆问题,对深部开采工作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深井开采中的地压现象致因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道沟金矿目前采深超过700 m, 按我国采矿手册有关规定已进入深井开采, 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地压现象。分析其各种地压现象的致因, 并揭示采用浅眼留矿法开采极薄矿脉形成的大量采空区对矿山生产的危害, 提出相应而且可以施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矿开采工程有深部采矿和浅部采矿,河西金矿属于前者。在选择采矿方法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是控制地压。我们首先要做的事研究分析矿区的地质情况,以此为基础,参考周围类似矿山开采金矿如何实际生产,然后分析充填采矿法采矿的影响因素如采矿结构参数、进路充填体和充填作业方式等,最后将如何优化的建议提出来。  相似文献   

11.
余斌 《有色矿冶》1995,11(2):5-8
缓倾斜矿体采场地压活动量测研究方法很多,运用收敛计量测研究采场地压活动不失为一种简便、直观的实用方法。本文结合在秦岭金矿采矿试验工作,详细论述了运用收敛计量测研究采场地压活动的试验工作。实践表明,这一量测研究方法能有效地判别采场的稳定状态,并可大致推断围岩松驰范围与发展趋势,为支护参数选择及充填工作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岩石力学理论 ,分析缓倾斜矿体用水平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地压应力 ,及时采取措施 ,提高采矿作业的安全性 ,同时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矿山开采工作的发展,矿井掘进深度增大,实际掘进带来的冲击地压危害程度提升。为了保障掘进人员采矿安全,需要在施工前,针对工作面开采深度、断层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充分分析研究,为矿山安全开采提供理论支撑。针对于工作面存在的影响因素,对开采区域科学划分,保证人员开采安全性。根据采矿工作面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矿压监测和防治技术,发挥防冲解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新强 《有色矿冶》1996,12(6):12-16
本文从张家洼矿89年试生产以来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过程中暴露的地压问题入手,分析了巷道垮冒的形式及原因,结合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探讨了适合该矿开采条件的控制采场巷道稳定性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采场地压调查基础上,对玉石洼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中,上部分水平局部地段存留的矿岩残柱及所形成的地压进行分析,提出了地压判断,回采避区,少掘强采和分段支护等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存在作业空间狭小、深部地压强烈、配矿困难等问题,国内外矿山普遍存在着采矿损失率大、矿石贫化率高,脉外采准工程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地压管理难,经济效益差等不足。以大柳行金矿燕山矿区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无底柱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试验过程。工程应用表明:无底柱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具有生产能力大,工艺过程简单,采矿成本低等优点;可有效防止地表塌陷,提高矿石回收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天马山硫金矿段地压监测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春根  李不骄 《黄金》2009,30(10):29-32
天马山矿业公司天马山硫金矿段经过十多年的开采,留下了大量采空区,采空区体积随着采矿生产而不断增大,目前采空区容积已达80万m^3。为了保障矿山可持续安全生产,加强采空区的稳定性监测和对地压实施有效控制意义重大。介绍了天马山硫金矿段开采及采空区状况,对天马山硫金矿段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采空区地压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采场地压调查基础上,对玉石洼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中,上部分段水平局部地段存留的矿岩残柱及所形成的地压进行分析,提出地压判断、回采避压、少掘强采和分段支护等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红透山矿深部开采带来的困难,该矿与东北大学签订了采矿方法、充填、地压、通风四项科研合同。本文介绍四大科研项目之一—“红透山铜矿深部矿体开采技术的试验研究”中的部分内容:二步骤采矿方式( 一步矿房用浅孔留矿法,嗣后块石胶结充填,二步矿房用小分段法,嗣后尾砂充填) 的论证、设计、施工过程、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从红透山铜矿红坑口井下深部开采的生产实际出发,针对厚大矿体Ⅱ、Ⅲ期矿房中深度采矿工艺的要求,考查了地温、地压、通风等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国内中条山有色公司所属三个矿山生产实际经验,提出了红透山矿中深孔采矿工艺的五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