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工作中的主要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及身体健康状况,减少压力以便提高工作质量及身心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7名急诊护士、83名病房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心理压力和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在工作压力源中的病人护理方面存在差异(P<0.05);心理方面和身体方面均比病房护士差.结论 建议管理者减少或消除护士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和心理压力训练以减轻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2.
急诊重症监护是指对急诊中重危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护理.由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特殊性,使其中的护士承受着与众不同的心理压力.这不仅会影响护理质量,影响护士的日常工作,还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甚至产生某些心理障碍[1].由于这种心理压力是长期蓄积、慢性发展的,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及护士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损害.因此护理人群的心理问题倍受关注,但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国内较少报道.本调查旨在建立合适的心理评估方法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状态进行定期评估,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对于提高其护理工作效率,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源及主要的工作压力,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ICU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7名ICU护士、83名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和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有明显差异;主要工作压力均比病房护士高;工作压力随工龄增加明显升高。结论建议管理者减少或消除护士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和心理压力承受训练,减轻ICU护士各方面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特需病房护士压力源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现阶段特需病房护士面临的压力程度及原因,最大限度地缓解护士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0名特需病房护士压力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压力来源采取相应对策。结果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及时间分配问题、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是特需病房护士最主要压力源。结论确定主因并制定对策,通过管理层及护士本身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情况。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262名军队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果:军队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前三位为护士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不同科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不同。结论:护士的心理压力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护士的心理素质培训,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合理的人力资源,减少护士工作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SARS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解SARS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水平,以减轻护士压力。方法 采用整群便利抽样及自评式问卷,对110名SARS病房护士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SARS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依次是防护方面、情感方面、护理工作及自身方面、环境方面、患方面;压力源及压力水平与年龄、科室等无显性差异。结论 建议从管理角度减少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减压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急诊护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intensiveeaFeunit,EICU)工作后的心理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名在EICU工作至少6个月的护士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急诊护士转入EICU工作后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护理技能、劳动强度增加、对患者沟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员不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由急诊转入EICU护士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E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董萍  梁爽 《现代护理》2007,13(2):353-354
目的 探讨干部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服务对象的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方法 采用国内李小妹的临床护士压力源量表,对干部病房和普通病房各8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普遍高于干部病房,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护理工作和专业方面问题为干部病房护士最主要压力源,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为普通病房护士最主要压力源。结论 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服务对象对护士造成的心理压力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部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服务对象的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方法采用国内李小妹的临床护士压力源量表,对干部病房和普通病房各8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普遍高于干部病房,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护理工作和专业方面问题为干部病房护士最主要压力源,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为普通病房护士最主要压力源。结论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服务对象对护士造成的心理压力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干部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服务对象的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方法 采用国内李小妹的临床护士压力源量表,对干部病房和普通病房各8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普遍高于干部病房,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护理工作和专业方面问题为干部病房护士最主要压力源,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为普通病房护士最主要压力源.结论 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服务对象对护士造成的心理压力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张磊雷  吴光峰  唐静姬  张娟 《全科护理》2016,(17):1818-1821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的压力来源,提出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的措施,维护护士的心身健康。[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福建省肿瘤医院126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总体压力源得分为2.21分±0.84分,处于中度压力等级。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病人护理方面4个维度得分也处于中度压力等级,而从工作压力源单项分析得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是最大的影响因素。[结论]肿瘤科护士的压力源是多方面的。根据压力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合理排班、加强护士的专业培训、提高护士的待遇及社会地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源。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适应问题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小群  陈丽莉  潘彩青  孙佳 《护理与康复》2009,8(2):103-104,107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方法自行设计手术室新护士人科初期适应问题调查表,分析新护士不适应原因。结果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不适应主要原因为心理压力大、业务不熟悉,从而产生了生理、心理、技术等不适应现象。结论加强对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的教育及管理,减少各方面的压力源,提高新护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院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我院急诊科以及大内科、大外科系统的各21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急诊科护士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得分与大内科、大外科相比差异显著;急诊护士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4个方面.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面对多种压力源,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症,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手段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生跟着病人走"新模式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常用的应对方式,以期帮助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工作压力,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9名"医生跟着病人走"新模式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新模式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的问题、管理及人际方面的问题。"医生跟着病人走"新模式病房护士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为积极应对。结论:新模式病房护理管理者应减少护士工作压力源,帮助护士积极应对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护士对夜班护理工作的真实体验及感受,了解夜班护士工作应激源,为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CCU病区6名夜班护士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探索分析夜班工作的体验。结果 CCU护士夜班工作应激源包括恐惧、失望、劳累、人际关系压力、工作经验欠缺5个主题。结论加强与护士的心理沟通,强化独立值班前的应急训练,运用激励机制和组织的支持系统可以缓解夜班护士工作中的生理与心理应激,提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离职意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及普通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以及离职意向做现况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在工作量、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以及症状自评量表9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普通内科护士(P〈0.05),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及离职意向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差、应激因素多,是离职意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医院护理管理者采用有效的措施,维护急诊科护士的健康,改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减少护士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专业技术和职业心理综合培训对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53名妇产科护士进行专业技术与职业心理综合培训,根据压力源问卷调查的结果设计内容,于综合培训前及半年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心理卫生量表对护士进行评分.结果 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风险、护患关系、工作繁重及业务能力不足.经过综合培训,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7项评分比培训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心理卫生量表总分及心理满足、信心充足3项评分比培训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 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与职业心理综合培训有助于舒缓妇产科护士的身心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三甲医院急诊儿科护士的工作应激源与激惹、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中文版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和激惹、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上海三甲医院急诊儿科的1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儿科护士的工作应激源平均得分为701.87±280.8,抑郁、焦虑、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的得分分别为11.98±1.79,11.27±1.86,11.27±2.46,11.25±1.85。工作应激源与焦虑、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显著相关(P<0.05)。结论 护理管理人员应该有针对性的措施减轻急诊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减缓激惹、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提高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进修护士工作压力源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修护士工作压力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2003年至2005年在我院进修的55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进修护士压力源主要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不同学历的进修护士压力水平不同。结论设法控制上述压力源给进修护士带来的应激程度,根据不同学历的进修护士,有针对性地采取减压措施、心理支持等,使进修护士在进修期间能够减轻压力,有助于身心健康,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诊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状况,寻求缓解或排除其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量表法来客观表达急诊手术室护士身心受压的情况。结果:经过适当干预,急诊手术室护士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和护士疲劳综合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护理管理中应充分重视应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