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区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开发建设会带来农村土地的减少,进而引起农村产业的变化。笔者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对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农村产业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不同村庄目前产业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村庄产业发展的四种不同类型,即农工商综合发展型、旅游服务型、城郊农业型和劳动力输出型,并制定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上海农村现状建设发展来看,主要问题是村庄总体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不均衡、不协调现象比较突出。规划集建区范围内和毗邻集建区的村庄,推进"三个集中"的力度不够,城乡二元差异明显",城中村""、厂中村"现象严重;中远郊由于农业集约化和郊区城镇化带来的"空心村""、空壳村"现实矛盾较为突出。在功能定位上,上海村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四重功能,应进一步强化"三个集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根据现状村庄规模、区位、环境、产业、历史文化资源和风貌特色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建设用地集约化减量化的要求,未来村庄体系规划分为4种类型,包括融入型村庄、保护型村庄、保留完善型村庄和撤并型村庄。  相似文献   

3.
县(市)域村庄布点规划初探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章建明  王宁 《规划师》2005,21(3):23-25
县(市)域村庄布点规划是种新的规划类型它集研究、实证和可操作性为体,其技术路线为从分析县(市)域村庄的规模、产业、职能等现状入手,提出具体的村庄发展策略、建设管制要求和规划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藏农耕文化体系下形成的村庄,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吞达村是西藏自治区的古村落,其聚落空间、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典型的西藏农业文明印迹。本文研究农耕文化要素对吞达村农业村庄聚落发展的影响,探寻在西藏传统文化演进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袁晓辉  谭伟平 《规划师》2013,29(4):42-47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现有的村庄居民点在未来将面临保留、合并或动迁的可能。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其未来村庄的发展模式不仅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传统和农民生活,还关系到村庄特色和传统风貌的保护,因此保留村庄的规划编制对于探讨未来村庄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对保留村庄的概念、内涵与确定原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围绕江苏省昆山市保留村庄规划的实践进展,探讨了保留村庄规划编制的核心问题。昆山市保留村庄规划从自然、产业、文化、空间和生活等方面出发,引导村庄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为快速城市化地区村庄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村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逐步表现出其不适应的方面,应当基于“三生协调”的发展要求,科学合理的谋划村庄发展路径,以保障村庄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本文主要以湖北省随州市丁湾村为例,针对村庄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解析了乡村地区“三生协调”的发展内涵,系统阐述了在“三生协调”要求下村庄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路,以期为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发展下的村庄规划思路起到一定的理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浩 《规划师》2013,(9):41-48
武汉市城乡建设统筹规划以武汉城市圈及武汉市域为研究对象,规划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和农业生态区,以协调城乡发展、引导城市化进程、保护生态环境、抓好协调工作为重点,制定技术路线,确定发展目标与策略,从区划与布局、农业生态片区发展指引、政策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为各远城区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提供上位规划依据,对农业生态区相关规划编制进行有效指导,在城乡空间利用、各项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并有效指引了城乡综合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袁晓辉  谭伟平 《小城镇建设》2012,(11):95-99,104
昆山市作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代表城市,其村庄发展面临着快速城市化的压力.凝聚地方发展特色的村庄风貌和文化传统的保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确定未来村庄的发展模式.在顺应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传承村庄传统特色,解决好未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昆山市探索提出了保留村庄规划建设的策略,希望能从更长远的视角,基于地方特色与文化。统筹确定未来村庄的发展模式,指引当下村庄高效、健康、和谐发展。本文通过昆山市保留村庄规划编制背景、保留村庄规划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规划编制的出发点、规划编制特色等几个方面对这一策略进行了概括和探讨.提出了未来村庄规划建设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独特的地域实体,位于其间的村庄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村庄的规划也有特殊矛盾.本文从村庄的区位.农业、用地、人口及社会、工业、第三产业、景观空间等七个方面来分析村庄的发展特征及村庄规划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利用大农业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引导村庄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和其空间布局协调适配,文中以海伦市海发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手段,选择整合度、连接度、选择度等相关变量,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量化分析。根据空间句法测度分析结果与村庄发展现状,从空间重组、低效增值、特色串联三个方面提出海发村产业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大农业地区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庄规划标准、技术规范并未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在强调物质空间规划的同时忽视了对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农民增收的充分考虑。文章通过对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村庄规划实践的深入思考,探讨了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村庄,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围绕特色产业的营造,进一步有效整合村庄优势资源进行村庄规划的方法,以期对其他具有同样需求的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周游  周剑云 《城市规划》2015,(8):92-100
芦湾村处于城市规划区内,没有农田和农业,但村民保留着农村户口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乡村聚落形态特征明显。这类处于城市规划发展的核心区域、没有农业和农业用地,仍然保持乡村聚落的村庄是珠三角城市化区域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村庄类型。芦湾村的特殊性使得这类村庄规划既不适用于现行城乡规划体系中的村庄规划,也不适用于市镇详细规划,需要引入新的规划工具--综合社区规划。本文以芦湾村为例深入分析了芦湾类型村庄规划的困境,提出应以区域发展目标来指导村庄规划类型的选择,并在芦湾村乡村规划实践中试图避免重复"城中村"发展途径,倡导村庄发展应渐进有序转型为城市社区的价值观,保持和强化村庄物质空间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规划思想,以及结合城市绿地布局保留村落的自然景观格局的规划方法,以此探索城市化区域乡村规划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8)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人口流动无论在人数规模还是流动区域上呈不断扩大趋势,农村人口流动给乡村社会带来发展的机遇,也给乡村治理带来困境。本文基于村庄调查,认为当前人口流动背景下村庄治理的出路是,要强化农业保护政策,保障农村农业的发展;要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经济的内生能力,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并要重视流动人口的人力、社会资本,鼓励农村能人参与村庄治理。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8)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人口流动无论在人数规模还是流动区域上呈不断扩大趋势,农村人口流动给乡村社会带来发展的机遇,也给乡村治理带来困境。本文基于村庄调查,认为当前人口流动背景下村庄治理的出路是,要强化农业保护政策,保障农村农业的发展;要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经济的内生能力,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并要重视流动人口的人力、社会资本,鼓励农村能人参与村庄治理。  相似文献   

15.
聚集提升类村庄作为我国乡村的主要类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这类型的村庄往往都发展得比较成熟,对其规划建设的思路在于就地更新。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的理论研究,从空间格局、产业前景、居住环境三个方面梳理对乡村更新规划的启示。结合上高县泗溪镇洋港村乡村更新规划实践,通过对其“三生空间”现状特征的分析,发现农旅供给不足、公共空间衰败、水系形态破坏的问题,确定产业规划发展、空间功能重构、整体风貌整治、乡土文化延续、农业生态保护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路径,为当下洋港村乡村更新建设指明方向,亦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聚集提升类村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村庄规划与更新方面,欧洲国家尤其德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多年来,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框架指导下,德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极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村庄规划发展战略。本文着重对德国村庄公共空间构成的三大部分——村口、街道、场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其规划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村庄规划的新要求与新目标,结合旅游型村庄优势与特征,提出"三农为本、旅游度假+、共建共营"的村庄产业发展思路。并以广西阳朔县凤楼村为例,分析了其现状产业发展特征与问题,针对性制定以全要素生态旅游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思路、构建多方共营的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并最终形成"一廊五园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以期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实施。  相似文献   

18.
村庄整治规划,旨在走出一条"综合整治、改善村貌、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整治规划一般采取政府组织、农民自主选择、整村整治的方式实施,力求较大的改善村庄面貌和整体提升人居环境。本文以沈阳市方巾牛村村庄整治规则为例,通过对村庄深入调研,收集详实的基础资料,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宽视野透析农村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综合协调各方利益,创造东北地区实施村庄整治规划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9.
村庄规划是未来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从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方法和技术体系面临的转变分析入手,以西部农业腹地的典型乡村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椿林镇敬母寺村为例,从面向绿色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村域"三生空间"布局优化及边界管控,基于乡村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促进本体发展提升的乡村产业规划和以基础培育为目标的村庄近期建设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村庄规划的实践探索,以期对西部地区村庄规划方法的转型和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建设》2014,(11):22-27
<正>李郇:新社区规划,美好环境共同缔造规划者往往延续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模式,以城市空间理念与建设标准进行村庄规划,强调城市发展意图而忽略群众诉求,导致新旧村落的空间分离与规划的难以实施。实际上,村庄规划的本质应是以公众参与为主的新社区规划。其本身是一种纯农业公共产品,其实施有赖于以村民为本位、多方参与互动而凝聚的公众力量。在村庄发展日趋分散化与去集体化的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核心在于找回农村传统的集体主义、培养村民的自组织能力,以实现村民持久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