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肩关节是最不稳定及最常脱位的关节之一,占全部关节脱位的50%,一般人群发病率为2%.外伤所致的肩关节前脱位常导致盂肱关节前下方盂唇关节囊盂肱韧带复合体的附着处撕脱性损伤,称为Bankart损伤.发生率最高的肩关节脱位损伤为基于Bankart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1].从关节镜下经肩盂下方打孔过线固定盂唇及关节囊的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复发性肩关节前方脱位中,利用MSCT评估关节盂前方骨质缺损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108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和12例单次肩关节脱位患者的MSCT检查,对比评价前方关节盂骨质缺损的发生率、程度及位置.利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前方关节盂骨质缺损的发生率,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前方关节盂骨质缺损的上下长径、深度及比例.结果 在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中,91.7%(99/108)存在前方关节盂的骨质缺损,缺损比例为(16.0±6.0)%,缺损中心位置介于时钟分区的2:20~ 4:25点(平均3:20点),62.0%(67/108)前方出现骨性Bankart病变,包括游离型39例(58.2%)及黏附型28例(41.8%).12例单次肩关节脱位中,9例出现前方关节盂骨质缺损,其缺损发生率(9/12;P=0.100)和缺损比例[(15.2±7.1)%;P=0.453]与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方关节盂骨质缺损为复发性肩关节前方脱位的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3.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关节中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其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40%以上,其中前脱位占绝大部分。随着肩关节前脱位频率增加,肩盂前下盂唇的损伤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缺损。目前针对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步:关节内稳定手术(Bankart修复术)和关节外稳定手术(Bristow-Latarjet术)。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在过去数十年里已经渐渐成熟且不断被外科医生所掌握,而全关节镜下Bristow-Latarjet术学习曲线陡峭,难度系数大,而且在近几年来仍然在不断地改良。虽然该术式逐步取得了与切开手术近似的疗效,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远远优于切开手术,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综述近5年来国内外全关节镜下Bristow-Latarjet术的治疗进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org氏改良的Bristow术式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2006年间于本院行Torg氏改良的Bristow术式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25例,所有病例依据病史、典型的恐惧试验以及至少一次的肩关节前脱位X线片检查得以明确诊断。肩关节前方切口,行喙突-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联合腱截骨后,由肩胛下肌上缘下压肩胛下肌,采用钛质空心钉固定肩胛盂颈部中下1/3处。结果:所有病例通过肩关节镜探查,均有典型的Bankart损伤和Hillsach损伤;随访1~5年,再脱位1例,患者主观满意度良好,肩关节不稳定恐惧感均明显改善。rowe评分:优18例(72%)、良6例(24%)、一般1例(4%)、差0例。结论:采用Torg氏改良的Bristow术式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囊修补术对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盂肱关节下韧带自肱骨附着点的撕脱(humeral avulsion of glenohumeral ligament,HAG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下关节囊修补术治疗合并HAGL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9例,平均随访时间24.2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Elbow Surgeons’score,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和Rowe评分以及是否存在术后再脱位或残存恐惧试验阳性来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我院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中HAGL损伤的发病率为0.8%。合并HAGL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术前患肢主动前屈146.1±43.3°,体侧外旋53.9±8.6°,内旋达到T12(T7~LS);肩关节ASES评分76.8±21.9,Constant-Murley评分81.2±15.8,Rowe评分39.4±6.3。末次随访时,无患者出现肩关节复发脱位,恐惧试验皆为阴性;肩关节主动前屈163.2±13.2°,体侧外旋58.9±3.3°,内旋达T12(T7~L3),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8,P=0.157,P=0.180);ASES评分91.4±7.4,Constant-Murley评分91.6±7.5,Rowe评分94.4±8.1,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HAGL损伤是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中较为罕见的损伤类型。关节镜下关节囊修补术治疗合并HAGL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SCT、MRI联合运用在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Bankart病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证实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Bankart病损10例患者的MSCT、MRI表现,主要观察肩关节盂唇前方的CT、MRI改变。结果:10例中,CT发现肩关节盂前下份撕脱性骨折4例,MRI发现肩关节前下盂唇撕脱性骨折1例;MRI发现肩关节盂唇损伤10例,CT不能显示;CT发现合并Hill-Sachs损伤6例,MRI发现Hill-Sachs损伤8例;CT未能发现肱骨头骨挫伤3例;MRI发现肩袖损伤6例,Slap损伤1例。结论:MSCT、MRI能够相互补充,清晰显示Bankart病损及其他合并病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加充分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关节镜检查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关节镜观察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为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探讨改良Bristow术式和镜下Bankart重建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7年7月~2007年10月,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62例,其中男44例,女18例;年龄21~67岁.平均39.8岁.术前脱位痫程平均87个月.手术中先行肩关节镜检查,根据镜下观察关节脱位的病理类型、病变程度如:有无肩盂、肱骨头骨性缺损、Bankart 损伤程度和关节囊盂肱切带松弛等病变分别行政良Bristow手术或关节镜下缝合锚Bankart 重建术.疗效评估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功能评分. 结果 行改良Bristow手术45例,关节镜下缝合锚Bankaa重建术17例.,术后平均随访64.2个月,术前与术后平均UCLA评分分别为22.6±4.4和29.8±4.2(P<0.01),肩关节前屈上举分别为(136.8±14.2).和(156.6±17.8).(P<0.01),外展90°位外旋(52,5±16.4)°和(72.4±11.3)°(P<0.01).终末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再次脱位,术后恐惧试验阳性6例(9.6%),其中60例(97%)患并恢复术前工作.所有患者被问及若健侧肩关节出现相同疾病时.都愿意接受相同手术治疗. 结论 利用关节镜观察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病理改变及病因,为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清晰处理肩关节不稳定病变原因、重建肩关节解削结构,恢复关节的稳定性,掌握好不同手术方法的指征,无论是改良Bristow手术方法还是镜下缝合锚Bankart 重建术都应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72例病人使用了双对比肩关节造影CT,大多数病人是因为肩关节不稳定(包括多种前脱位;半脱位及前肩关节矫正失败)或是因为诊断不清。用22号8.9cm的腰穿针在盂肱关节的中下1/3交界处穿刺,注射2.5~3.5ml(?)影葡胺加入0.3ml1:1000肾上腺素,然后注入10~15ml空气。在CT扫描前扫描后立即摄平片和双重关节造影片。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关节造影与MRI关节造影对肩关节前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36个患肩)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分别行CT造影与MRI造影,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下盂肱韧带损伤、前下盂唇损伤、骨与软骨损伤的检出率,并与肩关节镜或开放手术检查结果对照。结果:36例(36个患肩)中,下盂肱韧带损伤24个(CT造影检出14个,MRI造影检出22个);前下盂唇损伤32个(CT造影检出27个,MRI造影检出30个);骨与软骨损伤30个,其中骨折18个(CT造影检出18个,MRI造影检出8个),骨挫伤10个(CT造影未检出,MRI造影检出10个),软骨损伤5个(CT造影未检出,MRI造影检出5个)。对下盂肱韧带损伤,MRI造影的检出率优于CT造影(P0.05);对前下盂唇损伤,CT造影与MRI造影检出率相似(P 0.05)。结论:对于肩关节前脱位的诊断,CT造影更利于发现骨折块,而MRI造影对观察骨挫伤及软骨损伤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垂直褥式缝合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合并关节囊松弛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合并关节囊松弛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0例, 女1例;年龄18~38岁[(22.8±5.5)岁]。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垂直褥式缝合关节囊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xford肩关节不稳评分、Rowe肩关节不稳评分、简便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分, 以及术前及末次随访时MRI影像学肩关节囊松弛程度和冗余长度;观察末次随访时恐惧试验结果和术后关节再脱位、医源性血管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关节囊影像学改变与肩关节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0~64个月[(40.7±18.6)个月]。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xford肩关节不稳评分分别为(41.2±4.7)分、(49.5±3.0)分和(57.6±3.0)分, Rowe肩关节不稳评分分别为(28.6±9.5)分、(77.7±7.2)分和(94.1±10.9)分, SST评分分别为(7.6±1.3...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影响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的康复治疗与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5 8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盂唇损伤的范围 ,关节囊撕裂、松弛的范围和关节不稳定的程度 ,分别选择康复治疗(3 9例 )、康复治疗无效改成手术治疗 (5例 )与手术治疗 (1 4例 )。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随访 2 4个月 ,康复治疗组 4例剧烈活动后肩部不适 ,3例后伸受限 1 0°,1例前屈受限 2 0°。康复治疗无效改成手术治疗组 5例 ,手术治疗组 1 4例 ,其中后伸活动受限 2例(1 0°) ,剧烈活动后肩前部不适 1例 ,其余病例症状消失 ,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康复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 ,疗效满意 ,但治疗周期较长 ,治疗效果受病程长短、患者配合治疗的情况以及肩关节盂唇、前关节囊损伤程度的影响。康复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或者前关节囊明显撕裂、盂唇撕脱、肩关节明显不稳定者需采用手术治疗。肩关节盂唇、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不破坏正常关节稳定结构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肩关节稳定结构的损伤程度 ,如前关节囊严重损伤、盂唇广泛撕脱以及病程过长等会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骨性Bankart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肩胛盂前方骨折,由于存在大小不等的肩胛盂骨折块,肩关节稳定性常受到影响。为了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可通过盂唇关节囊修复、单排或双排锚钉固定、螺钉固定等方式进行处理。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深入及技术发展,一些新的手术治疗方案不断涌现。本文通过回顾近二十年来发表的骨性Bankart损伤治疗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不同手术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也是最容易遭受损伤的关节。以往对肩关节疾病的诊断主要借助肩部X线平片和CT肩关节造影。随着磁共振扫描仪在肩关节的应用 ,使肩关节成像质量明显改观。尤其是常规磁共振成像 (MRI)和磁共振肩关节造影 (magneticreso nancearthrography ,MRA)技术 ,较之X线及CT肩关节造影能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和骨的病变 ,特别是盂肱关节内的关节囊—盂唇—韧带结构。从而明显提高了对肩袖撕裂、盂唇病变等肩关节疾病的诊断正确率[1,10 ] 。1 肩关节解剖肩关节在大体上由盂肱关节和位于其上的喙肩弓构成。前者包括肱骨头、关节…  相似文献   

14.
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国内外文献报道多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但疗效不甚满意.笔者报告16例,多数以闭合复位治疗,效果较好.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6例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3~69岁,平均54岁.其中盂下脱位11例,喙突下脱位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改良加强肩关节前壁术式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手术将切断的肩胛下肌及肩关节囊同时外移,以加强肩关节囊前壁,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对肩关节功能和脱位复发情况进行随 访.结果 全部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肩关节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80%,无脱位复发,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联合前壁加强术式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具有手术方法简单、效果可靠的优点,对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是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总结用喙锁间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术后随访肩关节功能满意,未出现再脱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部队官兵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00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27例官兵的临床资料,并采用Rowe评分量表和牛津大学肩关节不稳评分量表(OSIS)对随访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25例患者接受手术,术后21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6~72(46.7±3.76)个月。15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3例外旋、上举轻度受限,2例脱位复发,1例存在活动疼痛。手术前后Rowe评分为(38.1±14.8)分和(85.8±14.6)分(P<0.01)。术后优良率较术前提高76.1%;手术前后OSIS评分为(42.7±6.4)分和(19.7±5.8)分(P<0.01)。结论初次脱位后全面的诊断、充足的固定时间、合适的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术后系统的康复锻炼是预防和治疗部队官兵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关节镜的应用,人们对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病变的认识也不断提高。LHBT病变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之一[1],其病变类型包括肌腱炎、部分撕裂和完全断裂、半脱位和完全脱位[2]。目前对LHBT在肩关节运动中的生物力学功能还不完全明确,因此对LHBT病变的治疗也一直存在争议[3]。单纯的LHBT病变比较少见,大多数LHBT病变常常合并肩关节其他病变,如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盂肱关节不稳、盂肱关节炎等,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通常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对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临床资料,其中肩锁关节全脱位41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7例),锁骨远端骨折2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X线片未见肩锁关节半脱位或钢板断裂和松动,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及再骨折现象。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兔肩关节前向不稳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研究肩关节不稳的动物(兔)模型,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6只骨骼成熟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肩关节正常组织结构的解剖,研究手术入路。通过解剖兔的肩关节并测量其关节活动度,了解兔肩关节与人肩关节骨骼、周围肌肉组织及关节囊韧带组织的类似程度,建立兔肩关节不稳动物模型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另取18只兔分为2组,其中12只为实验组,均取右侧肩关节,手术切开肩胛下肌腱显露盂肱关节,并切除前下方盂缘及其相连的韧带组织,制作肩关节前方不稳模型,分别于术后6周及12周(各6只)取材;其余6只为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及浅层肌肉组织,于术后12周取材。测量盂肱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结果:兔肩关节大体解剖与人类相类似,实验组兔关节前向稳定性明显差于对照组,所有实验组肩关节均有2度以上的前向不稳定存在。实验组兔肩关节后伸、内旋、外旋及外展活动明显受限,而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兔是建立肩关节不稳动物模型和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的合适动物,本实验建立的兔肩关节前向不稳模型适用于盂肱关节前向不稳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