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溶剂回流提取方法,对石榴皮总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设计确定了石榴皮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脂质过氧化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89℃、料液比1︰26(g/mL)的条件下提取2.5 h,总多酚含量214.58 mg/g。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EC50为0.014 mg/mL;对羟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DC50为0.034 mg/mL;对超氧阴离子的半清除质量浓度HC50为3.82 mg/mL;对体外脂质过氧化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0.019 mg/mL。  相似文献   

2.
以红花龙胆全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其多酚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并进一步考察所得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在提取时间30 min,乙醇体积分数49%,料液比1∶59(g/mL)的条件下,红花龙胆多酚得率为4.61%。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324 mg/mL和0.315 mg/mL。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并通过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100 min。在此条件下,菟丝子总黄酮得率为(34.65±0.02) mg/g,与模型预测值(34.37 mg/g)相对误差为0.81%,说明回流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工艺稳定可靠。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67、7.209、0.119 mg/mL,抗坏血酸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82、1.731、0.054 m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抗坏血酸;而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低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牛蒡多酚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牛蒡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检测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牛蒡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液料体积质量比为20 mL/g、超声时间6 min、纤维素酶质量浓度1.25 mg/mL、酶解时间80 min、酶解温度50℃,此条件下多酚的提取率为41.33 mg/g,比超声波辅助法和纤维素酶法分别提高了39.30%、25.13%。所提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多酚的抗氧化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0.5 mg/mL的多酚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55.66%,接近同质量浓度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山药皮黄酮、多酚的高效提取工艺及其粗提物的抗氧化能力,以山药皮为原料,采用正交法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山药皮中的黄酮、多酚工艺,并对粗提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山药皮中黄酮、多酚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乙醇浓度60%、液固比60∶1(mL/g),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0.929%,多酚得率为0.51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粗提物的抗氧化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粗提物具有良好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IC50 值为0.083 mg/mL),具有一定的DPPH 自由基清除作用(IC50 值为0.158 mg/mL),当粗提物质量浓度为1.0 mg/mL 时,其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 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抗氧化能力分别为81.84%、79.95%、0.70 和0.68。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火麻籽粕多酚的提取工艺及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火麻籽粕中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4个方面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 、微波功率311 W、微波时间3.2 min、微波温度50℃、液料比50∶1(mL/g),在此条件下火麻籽粕多酚实际提取量为5.86 mg/g,与理论提取量相对误差仅为0.34% 。试验所选浓度范围内,相较于VC,火麻籽粕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蜜柚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采用正交实验对蜜柚叶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探究蜜柚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探究蜜柚叶黄酮对自由基离子的清除活性;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实验初步判断其降尿酸功效。结果表明:蜜柚叶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80%、浸提时间6 h、浸提温度80℃,黄酮得率为12.41 mg/g。蜜柚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活性,IC50值分别为:1.47、1.04、1.49 mg/mL。同时,蜜柚叶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IC_(50)值为4.8 mg/mL。  相似文献   

8.
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料,采用乙醇为提取剂对火龙果皮色素进行提取,利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采用体外模型从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三个角度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色素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最优工艺条件是:选用90%的乙醇作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180min,料液比为1∶16(g/mL),温度为25℃,此条件下的DPPH·清除率可达到94.68%;火龙果果皮色素清除50%DPPH·、·OH与O2-·的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2.09、46.0、2.44mg/mL.火龙果皮色素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呈对数递增;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锦华  徐蔓  白宝清  董晨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6):183-190,21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干果中多酚和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进行分析与优化,从而考察其对多酚及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无花果干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温度51 ℃,超声时间52 min,料液比1:45 (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的提取量为(2.72±0.37) mg/g,总黄酮的提取量为(20.89±0.57) mg/g。与VC进行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在多酚质量浓度(2.50 mg/g)相同条件下,无花果干果中多酚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率(最高为95.54%)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率(最高为66.73%)均高于VC,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率(最高为35.15%)低于VC。在黄酮质量浓度(10.60 mg/g)相同条件下,无花果干总果黄酮提取物各抗氧化指标均低于VC。另外,人工模拟胃肠液处理对无花果干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发现,经人工胃液处理后,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著升高,而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降低,经人工肠液处理后,相应的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升高,而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辣木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明确辣木叶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料液比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辣木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多酚提取工艺。此外,研究辣木叶多酚还原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最优工艺为:超声时间19.5 min、料液比1∶30(g/mL)、超声温度20.2 ℃、超声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辣木叶多酚提取量为(25.14±0.46) mg/g。辣木叶多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还原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达到同等质量浓度VC的81.25%、94.15%和75.05%。该研究为辣木叶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高效制备与抗氧化剂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