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注气提高凝析气井产能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注气是提高采收率切实可行的一种开发方式,能有效解除近井地带反凝析、反向渗析污染,达到提高气井产能。对凝析气井及低渗透气井的稳产、解决反凝析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如循环注气将压力保持在露点压力以上;向凝析气藏中注入干气、二氧化碳蒸发出反凝析液;向地层中注入甲醇、乙醇、表面活性剂溶液将近井地层的反凝析、反渗吸液推向地层远处;通过注气吞吐蒸发液体来减少凝析液、水的聚集等方法都能提高凝析气井的产能。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上述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平行对比。应用该注气方法提高凝析气井产能时,应按照不同的油藏地质条件优选最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常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常沿用单相气井的产能分析进行经验性修正或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烃类流体相态研究方法建立的考虑地层油气两相相态变化的产能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地层凝析水对产能的影响。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向地层深部的发展,一些特殊的如异常高温、高压富含气态凝析水的凝析气藏不断涌现,并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当温度较高时,地层束缚水、边底水和可动间隙水与烃类流体的互溶能力就较强,烃类流体中含水量就会增加,再用常规的烃类流体相态研究方法去指导开发这些特殊的凝析气藏,就致使凝析气藏在开发方式、油气藏工程设计和动态分析方面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有必要建立考虑多相流体复杂相态变化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新方法,以便得到更为精确的凝析气井生产动态。文中结合气-液-液三相流体相平衡热力学闪蒸计算,建立了考虑近井地带反凝析液饱和度分布以及动态污染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分析新方法。根据文中给出的凝析气井产能预测模型在数值求解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可准确预测不同时期凝析气井的地层流入动态。  相似文献   

3.
注烃提高凝析气井产能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凝析气井在低于露点压力生产时,由于凝析油析出并在井筒附近发生聚集,导致气井产能下降,通过向井内注入烃类溶剂,利用反蒸发及混相机理,可以恢复气井产能,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以实际凝析气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注入介质、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等因素对提高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丁烷加戊烷可以完全解除近井地带凝析液堵塞,改善凝析气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凝析气井产能评价中,利用拟压力两相渗流数学模型计算产能,能有效反映凝析气液两相渗流特征,比常规单相压力平方法计算的产能更准确,但模型涉及物性参数较多,参数间具有动态变化关系,因此,计算较为繁琐,方程系数不易确定。结合不稳定产能测试,引入修正等时试井方法及积分元素法对产能方程进行求解分析。首先基于考虑相变的凝析气井拟压力方法,建立气液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然后结合实验室静态资料,运用积分元素法对模型中拟压力函数进行求解;再根据修正等时试井原理,利用不同工作制度下的动态测试产能点计算产能方程系数,从而确定凝析气井两相渗流拟压力产能方程。现场实例表明,与凝析气井常规单相渗流模型相比,运用该方法所得凝析气井产能偏小,这反映了凝析液析出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其结果更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因此为快速有效地确定凝析气井产能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压力下确定凝析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析气藏在低于露点压力的情况下,地层中的流体将由单一的气相变成气液两相。这种相态变化对凝析气井产能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气相流体相对密度降低,其粘度、偏差因子等也随之发生变化;二是重烃液化后吸附于岩石表面并在近井地层中富集,降低了含气饱和度及气相相对渗透率,严重影响了气井产能。从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利用初期凝析气井测试资料获得的二项式产能方程,依据凝析气藏气相流体组成、相对密度、粘度及偏差因子随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凝析气藏油、气相渗实验结果,提出了对初期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的修正,便可获得在不同压力下符合凝析气井实际的二项式产能方程,实例验证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渗凝析气藏气井产能的正确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多孔介质因具有较大的比面积而对凝析油气流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多孔介质吸附对凝析油气渗流过程的影响是国内外较为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新的凝析油气渗流微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建立了考虑相态变化与多孔介质吸附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方程,探讨了凝析气井产能正确预测的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与不考虑多孔介质吸附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存在较大的差别,凝析气井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后,将出现反凝析液损失,将引起气井产能较快地降低,验证说明了在对凝析气井进行试井解释时可考虑采用复合气藏模型。  相似文献   

7.
吐哈气田凝析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气田属于低孔低渗透凝析气田,地质构造复杂,气层埋藏深,地层压力与露点压力的差值较小,气井的产能相对较低,且稳产能力较差。从沉积环境、地层系数、气井表皮系数、反凝析堵塞、近井地带反渗吸水锁、压裂改造和产水等7个方面对影响吐哈气田凝析气井产能的因素进行了评价,认为有利的储层沉积微相带、较大的地层系数和压裂改造有利于提高气井的产能,而较高的表皮系数、反凝析污染、产水会导致气井产能降低。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法提出了预测吐哈气田气井产能预测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实际运用于研究区凝析气井,计算的无阻流量与实际无阻流量的误差较小,平均为6.2%。  相似文献   

8.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后,不可避免发生反凝析现象.凝析液在井筒附近产生附加表皮系数,增加地层中液相的饱和度,降低气相渗透率,造成反凝析污染,从而使气井产能下降,影响凝析油、天然气的采收率.定量评价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对消除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吐哈低渗凝析气藏开发特点,现阶段采用水力压裂可以有效解除丘东气田反凝析伤害.  相似文献   

9.
凝析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当凝析气并并筒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下,会出现凝析液的析出,进而影响到凝析气井的产能.探讨了凝析液析出液膜厚度对多孔介质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耦合产能方程,就各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三区渗流模型较单区模型或双区模型更合理,能准确描述不同渗流区的流动特征,更加适用于凝析气藏试井分析;两相流动区流动半径和气相渗透率等因素对凝析气井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塔中Ⅰ号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单井产能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碳酸盐岩凝析气田投入开发,迫切需要开展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单井产能变化规律方面的研究,从而指导气田的开发。通过建立双重介质单井径向模型,研究了初始生产气油比、地层渗透率、地层压力降落速度及形状因子对产能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层压力高于露点压力,产能基本不变化;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后,井产能会迅速降低,当地层压力为露点压力的95%时,即使很小的反凝析液量也会导致产能大幅度降低了50%以上;初始生产气油比、地层渗透率、地层压力降落速度对产能变化规律影响比较敏感,形状因子则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usually exhibit complex flow behaviors due to the buildup of condensate bank around the wellbore when the bottom-hole pressure falls below the dew point. Hydraulic fracturing improves well productivity by delaying the onset of dew point pressure and also reducing the condensate saturation near the wellbore area.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study that compared the near wellbore behaviors and productivities of a vertical nonfractured well and a vertical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well in a low permeability lean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indication of capillary number effects in thi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because of low production rates.  相似文献   

12.
相态变化影响下的凝析气井井筒压力变化计算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凝析气井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具有特殊的相态变化特性,当井筒中整个流体体系压力达到露点压力以后,凝析液不断析出导致液相含量不断增加。以往对凝析气井井筒动态模拟过程中几乎没有考虑到,这样难以保证模拟的精确度。因此,建立了凝析井井筒压力、流体相态变化计算的分析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井筒中气液两相中组分含量不断变化的过程,考虑到了相态变化对井筒压力分布的影响。引入气油比增量比的一种新参数,对井筒中不同井段凝析油的析出程度进行了直观描述。并改变重组分含量进行不同组分下气、液两相的相态变化计算。综合分析了不同组分对井筒压力梯度的动态影响,使得模拟和计算更加接近于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中,受凝析气组分、地层多孔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PVT相态变化,并呈现双组分特性。为了尽量减少凝析油在储层中析出,保持较高产量、采收率和开采效益,用黑油模型方法和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一套处理凝析气藏相变开采的数学模型,并对实际气藏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拟合预测,结果与开采计算及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考虑反凝析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试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现场应用表明,反凝析液析出会急剧降低近井区气相相对渗透率,从而使凝析气井流入动态发生较大改变。而在产能试井中很容易出现井底流压低于露点压力的情况,因此反凝析现象不可避免。目前的产能试井工艺很少关注反凝析现象对气井流入动态的影响,结果常造成二项式指示曲线斜率为负,所建立的产能方程也不能有效地用于生产动态分析。在充分考虑反凝析影响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工作制度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论证了工作制度的合理选择对于产能分析的重要性。首次提出利用拟稳态形式产能方程系数与井底流压的关系曲线可以便捷和正确分析凝析气井流入动态。实例分析证明,利用提出的方法,能正确建立流入动态方程。  相似文献   

15.
凝析气藏近井地层油气产状及渗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孔隙介质条件下凝析油气相态特征预测的相平衡模拟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牙哈等凝析气藏的露点、反凝析油饱和度等相态特征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将孔隙介质条件下凝析油气体系相平衡计算方法引入凝析油气渗流理论,得到了考虑吸附和毛管凝聚作用影响的凝析油气体系物化渗流模型,给出了考虑界面现象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方程及描述凝析气藏近井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分布规律、气相相对渗透率分布规律、压降漏斗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通过牙哈凝析气藏气井产能、反凝析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以及气相相对渗透率分布规律的预测计算,表明多孔介质界面现象的作用会加剧地层反凝析现象,产生附加的反凝析动态地层伤害,引起凝析气井气相相对渗透率和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凝析气露点压力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凝析气藏流体的露点压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流体组分、气油比、多孔介质、非平衡效应等。不同组分对流体露点压力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中C3、C4、H2S等组分的影响很明显。气油比对露点压力具有双重效应,当气油比低于某一数值时,露点压力随气油比增大而增加;当高于此数值时,露点压力又随气油比增大而减小。关于多孔介质对流体露点压力的影响的认识还存在相互矛盾。流体的相态受到组分和组成的极大影响,在生产过程中,近井周围流体的组成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近井周围出现复杂的相态变化。对凝析气露点压力的确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正确评价凝析气藏的生产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综合高速效应的凝析气藏流入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井底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凝析液在近井地带开始析出并不断聚集产生凝析油堵塞现象。因此,在制定凝析气井工作制度时,通常以控制生产压差为指导思想,往往忽略高速流动下凝析气液相变的非平衡特征。对于凝析气体系,当外界温压变化速度超过凝析气液的相平衡速度时,凝析气体系相变滞后,开始呈现非平衡特征,即凝析液的析出量随着压降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凝析气在向井筒流动的过程中,近井区高速流动使凝析气产生非平衡相变,凝析气在比较高的压降速度下流入井筒,使得凝析液来不及析出。在分析非平衡相变规律与近井地带凝析气渗流参数分布的基础上,评价凝析气液流动过程中的非平衡特征,给出了考虑非平衡相变的凝析液饱和度分布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产能预测结果对比。实例分析表明,可以通过适当放大生产压差,增加凝析气液相变非平衡特征,减小井筒附近的凝析液饱和度,提高气井产能与气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后,不可避免发生反凝析现象。凝析液在井筒附近聚集,增加地层中液相的饱和度,降低气相渗透率,造成反凝析污染,导致气井产能降低。为了有效解除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提高单井产能,模拟N2吞吐作业下气井的产能敏感因素,分析评价了减轻反凝析污染的可行性。在QDX井开展了N2吞吐试验,结果表明:实施N2吞吐后,气井油气产量上升,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