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向营养液中添加PEG-6000,研究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5份香蕉种质的生理变化,并利用这些生理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香蕉在干旱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6项生理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这些指标均有上升的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6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对5份香蕉种质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金粉1号>广东粉蕉>粉杂>HA>桂蕉6号.本实验筛选出金粉1号和广东粉蕉2个较为抗旱的ABB基因型种质,评价结果将为今后广西的香蕉抗旱育种以及确定香蕉品种的适合种植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构建广西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遗传结构,本研究收集了广西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5大种类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资源,利用PCR技术将这些蕉类资源细胞核DNA的ITS序列及叶绿体DNA的trnL-F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序所获得的序列进行STRUCTURE分类、PCoA排序、AMOVA分析、群体遗传分化(FST指数)及基于NJ树和UPGMA树的聚类分析,进一步研究蕉类资源遗传变异分布和遗传变异水平。STRUCTURE结果显示:当K=2时,Delta K出现了最高的峰值,即将个体分为2个类别最合适,大蕉中的多数和野蕉中的少数可归为第一类,所有粉蕉、鸡蕉、香蕉和大多数的野蕉归为第二类。PCoA排序图显示粉蕉虽然个体数量较多,但是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大蕉和野蕉具有较高的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的个体间,方差占总和的63.088%,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大于品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方差分别占总和的27.676%和9.236%。遗传分化非常大(FST>0.25)且P<0.05的群体绝大多数在不同蕉类型之间。NJ树和UPGMA树同样显示不同蕉类型之间的群体遗传距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野蕉存在的历史最久,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变异;在人工杂交育种时,不同蕉之间的交配可能产生更多的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后代;具有育种潜力性状的粉蕉分布在遗传关系非常近的一个群体内,今后的资源收集时应该更加注重对某个粉蕉群体的详尽调查以发现更多的可利用性状。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广西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资源的蕴藏状况和遗传潜力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育种学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常见蕉原料的加工特性,分析微波干制蕉片脆度等品质的变化。以广东产地的成熟粉蕉、大蕉、香蕉为试材,测定香蕉加工原料的总糖、淀粉营养特性,并评价其质构等感官品质。确定在适宜的成熟度范围内,香蕉的成熟度越高,其真空微波干制品质最好,其中香蕉较适于干制脆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香蕉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提高云南香蕉优异种质的保护和利用。对49份香蕉种质的18个叶片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并对数据进行变异分析、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香蕉种质叶片表型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变异程度高,香蕉种质间差异明显。相关性分析发现31对性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18对性状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叶片表型性状间互相影响,关系密切。进一步进行主成分分析,将18个叶片表型性状简化为6个主成分,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8.80%,反映了香蕉种质叶片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对49份香蕉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遗传距离为10时香蕉种质分为4个类群,分别为丛生野生蕉、大蕉和粉蕉、野生蕉、香芽蕉,同时发现叶姿、叶柄基部边缘形状、叶柄基部斑块颜色、叶柄槽形状是区分不同类群的主要性状。香蕉种质资源叶片表型多样性丰富,分析筛选得到的11个性状为香蕉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5.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至“八五”期末,我国对普通菜豆种质资源已收集编目4029份,其中国内地方品种3845份,分别来自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育品种3份;国外引进种质179份;其它2份。已入库安全保存3328份。对已入库种质的58%进行了品质分析,39%进行了抗病虫鉴定,18%进行了抗逆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21份香蕉种质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从648对引物中筛选出38对多态性强、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21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0条,占总带数的97.67%。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是5.66条,多态性带数是5.33条。供试香蕉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在0.414~0.963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25。UPGMA法构建的系统树和主坐标分析(PCA)结果基本一致:21份香蕉材料可划分为3个类群,除尖苞蕉(AA)和粉蕉(ABB)分别归为Ⅱ和Ⅲ两个类群之外,其余17份种质归为第Ⅰ类群,包含14份香芽蕉(AAA)、2份大蕉(ABB)及1份金手指(AAAB)。基因型为AAA和ABB(大蕉)的供试香蕉种质并不被简单地划分成两类,且部分基因型相同的香蕉种质之间也没有表现出紧密的亲缘关系。另外,供试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感性与其聚类群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1 我国西瓜种质资源的现状 我国为了丰富西瓜种质资源,多次从美国、日本大量引种.据马双武副研究员统计表明,我国种质资源长期库保存的1048份西瓜中,有448份引自国外,其中美国314份、日本74份、前苏联12份.同时我国也多次进行了地方品种的调查和收集工作,收集到地方品种261个,占所有西瓜资源总数的24.9%,是一批极其珍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截至1996年底收集的中国小豆种质有4053份,其中栽培种3993份,野生种60份。地方农家品种占栽培种的97.4%,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和中部生态区。1986~1995年间对这些资源进行农艺性状和特性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矮秆,直立,早熟,大粒,种子高蛋白、高淀粉含量,抗旱,抗寒,耐盐和抗病虫的种质。  相似文献   

9.
贵州西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特色粮食作物品种资源丰富.2013-2014年先后3次分别对盘县、织金、威宁、赫章4个县的粮食作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收集、鉴定与整理.共收集地方特色种质资源371份,其中来自织金95份,威宁68份,盘县95份,赫章113份;初步鉴定出103份种质资源具有“特优”、“特有”和“特用”等特点.分析了贵州西北部地区粮食作物地方品种的利用现状,并对该地区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基础,对江西省27个县(市、区)的402个村开展地方丝瓜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100份丝瓜种质资源。对收集到的江西丝瓜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特异蔬菜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城县、黎川县收集丝瓜资源最多,海拔12~220 m地区收集到的丝瓜资源较多,共61份,且多以鲜食为主。筛选出10份优异丝瓜种质资源,这批优异种质资源可为丝瓜新品种选育和基础研究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