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猪场仔猪养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保育仔猪因高发病率带来的高死亡率以及增重障碍带来的高僵猪率.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关注仔猪的早期补料、 断奶应激以及保育期的多病原感染和增重障碍两个关键,制定出与猪场配套的饲养管理技术方案或实行标准化的仔猪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保育仔猪的生长特点,从饲喂和环境2个方面介绍了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并总结了猪瘟、腹泻、仔猪水肿、仔猪副伤寒和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症等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重视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减少或避免环境应激因素,提高保育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韦云略 《猪业科学》2023,40(12):69-71
仔猪保育阶段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保育仔猪健康生长,帮助仔猪应对断奶应激和过渡自己进食,保育期是猪养殖中关键的时期。保育期对于仔猪来说面对着环境和饮食的巨大改变,需要根据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此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及保育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是仔猪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现将一起因应激引起的仔猪腹泻治疗实例简述如下。1发病情况及剖检变化玉溪市某猪场共有8幢保育舍(每幢200余头),饲养DLY三元杂保育仔猪1 600余头。2005年6月15日晚,该猪场1、4幢保育舍仔猪70%左右出现腹泻  相似文献   

5.
<正>保育期的猪是猪场中最娇弱的个体,所以大部分猪场吃亏就吃在了保育猪上。保育猪频繁出问题,死亡率居高不下是猪场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保育猪之所以这么难养,关键是在哺乳的时期就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大家经常在哺乳舍发现,哺乳仔猪膝盖、额头出现伤口,是保育猪出现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的基础条件。通过伤口进入猪体的病菌,会在猪体中逐渐繁殖。哺乳期间有母源抗体的保护,哺乳仔猪几乎不会发病,当遇到断奶应激和失去母源抗体双重应激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发病明显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是免疫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和受到应激较大的产房和保育舍中的仔猪,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困扰规模猪场的最大难题.(产房和保育仔猪经常出现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消瘦和被毛粗乱等症状,发病率一般在10%~30%,病死率可达50%,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最难饲养的时期,也是猪死亡的高峰期,是养猪成功的第一关口。目前,多数猪场在保育仔猪饲养方面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已非治疗所能解决。如母猪缺乳、断奶应激、管理应激等等,因此,养猪场推广应用保育仔猪的保健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笔者结合长期基层工作实践,对仔猪保育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对其实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1做好哺乳仔猪的精细管理,提供优质的断奶仔猪哺乳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难度,能否  相似文献   

8.
<正>30kg以前仔猪是应激最多、疾病频发的养猪高危期,经过初生、断奶、保育三道关隘,损失几近10%,按近几年的饲料行情,1头仔猪出生成本在200元左右,一个1000头能繁母猪的猪场,年损失超过40万元。一个猪场能不能赚钱,关键看产房及保育舍的生产指标,仔猪成活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1头母猪一年就能多收益40~50元钱。  相似文献   

9.
在集约化猪场中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仔猪断奶后在分娩舍内原圈饲养3 ̄4d左右转入保育舍饲养,仔猪离开母体,由原来的吃奶水和饲料转变为单纯吃饲料,再加上转栏和强弱分群等因素的突然变化无疑给仔猪的正常生理活动造成巨大的应激。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通常把断奶至60日龄左右仔猪的饲养阶段称为保育,仔猪保育的目的在于控制因为早期断奶给仔猪带来的强应激而造成的生长抑制和疾病发生等问题,帮助仔猪尽快提高生长速度,顺利进入育成育肥阶段。  相似文献   

10.
保育猪是仔猪断奶后进入育肥期前的过渡阶段的猪,生长发育快,但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疾病,需进行科学管理.保育猪断奶要进行逐渐过渡,猪场做好保育前的准备工作,预防合群后的打斗应激,加强疾病的防控,注重营养供给等,只有对保育阶段的猪进行科学管理,进入育肥阶段后才能充分发挥生产性能,养殖场才能良好运营.  相似文献   

11.
断奶至60~70日龄的猪称为仔猪,又称保育猪,它是继哺乳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仔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应激,包括3种类型:断奶应激、心理应激、营养应激,在不当的饲养条件和营养条件下,应激可使刚断奶的仔猪生长停滞甚至倒退,因此,仔猪的培育目标是尽量减少断奶应激,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和死亡率,促进仔猪健康、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生产中断奶至60日龄左右的仔猪称为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型规模化猪场生产中更是关系到整个猪场的成败和发展.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可提高保育猪的期末体重,进而提高出栏体重,缩短饲养周期,增加经济效益.文章针对实际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如何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大型猪场都采用现代化设备保育仔猪,而中小型猪场和农户则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而保育工作较差.我们多次试验,就地取材,制作保温保育箱,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4.
正一般的猪场会在仔猪断奶后赶母留仔,仔猪仍在产房饲喂2周的时间,再转入保育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断奶换料应激,减少仔猪腹泻和浪费,迅速提高采食量,达到预期增重目标。1产房的饲喂设施目前,很多中小规模猪场产房设施比较简陋,有的甚至没有仔猪专用料槽,而是让仔猪使用母猪的料槽采食。由于母猪料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保育仔猪的死淘率急剧飙升,不少猪场仔猪保育工作曾一度陷入了极为糟糕的境地。笔者曾在广东省内某些猪场目睹过仔猪保育工作中的惨重现状:肇庆市某规模化猪场存栏生产母猪1200多头,哺乳阶段仔猪生龙活虎,长势良好,但转入保育舍2~3周后,则陆续出现食欲不振、咳喘、发烧、畏寒扎堆、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有时黄疸、拉稀、废食、渐进性消瘦等,  相似文献   

16.
3-4周龄仔猪在断奶后的保育期内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和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否则就会因发生严重的断奶应激而使仔猪食欲差、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再加上近年来蓝耳病在规模猪场的普遍存在,导致了仔猪在断奶后的保育期内大量发生呼吸道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了困扰养猪生产主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规模猪场早期断奶仔猪的健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周龄仔猪在断奶后的保育期内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和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否则就会因发生严重的断奶应激而使仔猪食欲差、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再加上近年来蓝耳病在规模猪场的普遍存在,导致了仔猪在断奶后的保育期内大量发生呼吸道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了困扰养猪生产主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保育仔猪的死淘率急剧飙升,不少猪场仔猪保育工作曾一度陷入了极为糟糕的境地。笔者曾在广东省内某些猪场目睹过仔猪保育工作中的惨重现状:肇庆市某规模化猪场存栏生产母猪1200多头,哺乳阶段仔猪生龙活虎,长势良好,但转入保育舍2~3周后,则陆续出现食欲不振、咳喘、发烧、畏寒扎堆、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有时黄疸、拉稀、废食、渐进性消瘦等,  相似文献   

19.
在规模化猪场中,相比分娩舍仔猪有母猪的保护,保育舍的仔猪的抵抗力显得更低,因此保育舍的饲养难度相对更大。文章根据猪场的工作经验,介绍某猪场保育舍的饲养管理方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湖南某猪场去年8月中份开始保育仔猪发病,临床症状表现猪群食欲下降、发热,呼吸急促、全身体表发红等.发病期间采用抗应激、抗感染措施,可缓解疫情,但下一批保育仔猪还会出现同样的疫情。同年10月初通过对母猪和仔猪血清学检测和病原检测,母猪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仅为44.4%、阴性率56.6%、25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2.5%、阴性率87.5%,60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00%;病原RT-PCR检测结果发现在保育猪血液中存在蓝耳病毒感染。经了解该猪场去年5月中旬以前对种猪群进行蓝耳病疫苗接种。商品猪没有接种蓝耳病疫苗,而血清学检测,仔猪从哺保育初期到后期蓝耳病抗体阳性率显著上升,说明其间感染了蓝耳病毒。结合病原RT-PCR检测结果,确诊这次猪的疫情是蓝耳病感染引起的一次猪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