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傈僳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是傈僳族医药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主要介绍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个尚未发掘整理的民族医药抢救性研究"实施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傈僳族医药调查工作的一些方法和经验,供今后进一步进行傈僳族医药及其他民族医药发掘整理研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傈僳族医药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与文化积淀,新农合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傈僳族现代医疗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傈僳族民族医药发展产生了冲击,需要通过调整政策和积极引进民族医药人才来保障傈僳族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傈僳族医药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发现一是傈僳族医药呈现出逐渐消失的趋势;二是消费者对傈僳族"药食两用"产品和民族特色养生旅游产品有较大需求,却难以找到相适应的产品;三是以上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存在产品单一、缺乏品牌知名度、宣传及销售渠道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推动傈僳族民族医药发展,本研究构建了以傈僳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为支撑,以民族用药经验收集整理和研发创新为核心,以"药食两用"产品和民族特色养生旅游产业化发展为突破,重点打造具有优势品牌的傈僳族医药"金字塔"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四川德昌"傈僳族端午节药市"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整理并记录傈僳族具有其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和运用经验,促进傈僳族传统民族医药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方法:基于民族植物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文献考证、实地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标本采集和植物分类学鉴定。结果:德昌"傈僳族端午节药市"出售的药物种类繁多,共记录了106种植物药;从中整理鉴定药用动植物共计77种,隶属42科,70属;对民族药名称、基源、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进行编目;对德昌县"傈僳族端午节药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傈僳族传统医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建议。结论:端午节药市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传统医药文化现象,四川省德昌"傈僳族端午节药市"已有500余年的悠久历史,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地域民族特色浓厚,汇集了当地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的民族药用动植物知识和经验。相对于传统中医药,傈僳族端午节用药特色鲜明,体现为就地取材,强调时令,喜鲜用,多单方,入药部位异于中药,用法上以内服食疗为主,药浴外敷为辅,侧重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跌打损伤。本文将为系统研究傈僳族特色民族医药提供第一手材料,对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傈僳族医药文化可以从基本假设和价值观、关系、行为、物质等四个层次或维度进行结构剖析。傈僳族医药文化受原始宗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形成了以"万物有灵、爱与救赎(宿命)"为核心的双重价值体系;"巫医合一、神药两用"的医药特征,体现着傈僳族医药文化中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傈僳族医药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术和用药经验构成傈僳族医药行为层文化;傈僳族常用中草药、药食两用植物及擅长治疗的疾病类型属于傈僳族医药物质层文化。  相似文献   

6.
傈僳族医药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傈僳族的医药对傈僳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对傈僳族的医药文化习俗、民间用药、发展傈僳族医药的对策与建议作了一些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谈医院的民族医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医药是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属于防病治病的自然科学,又是本民族先进文化的代表,称"人文医药学",因而发展和壮大民族医药意义重大.虽然民族医药多为民间的经验积累,除少数的一些民族医药有文字记载、有理论指导外,多数只有"口承"文化.但因其有着长期临床应用基础,有一定的医疗市场,所以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巫,巫术、巫医是研究医学发展史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医疗行为或医疗功用来看,本质是"神药两解"。它作为一种医疗现象,广泛存在与特定历史时期医疗活动,对于医学发展史上的分期具有标志性意义。目前,在云南民族医药中存在着为数不多"神药两解",从医学发展史角度来看,"神药两解"是反映巫医分立前时期的"活化石",因此在研究民族医药更具有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平塘县,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长期缺医少药,主要依赖传统医药解决公共卫生和医疗需要。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毛南族聚居区防疫医疗、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等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毛南族民众的卫生健康条件,但其传统医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毛南族医药作为一种经验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更加深入的调查、挖掘和研究,对当前农村医疗体系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同时也有益于毛南族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有的傈僳族医药文献进行考证,分析了傈僳族医药豆科的品种、依据和标准。结果显示,相关文献记载的豆科药用植物有45属54种(含变种),涉及52个药用物种。在先行标准文献中,有25份被纳入其中,达到了总数的48.08%。通过梳理发现,现有标准和文献中记载的傈僳族豆科药材的基原、名称、功效或药用部位记载存在较大差异,记录的品种多而无序,“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普遍存在,药材质量标准的缺失成为阻碍傈僳族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整理,规范基原药材,加快现代研究,推进傈僳族药物标准制定,促进民族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高黎贡山区域傈僳族可用于食用的药用植物及制品进行了收集整理,探寻其内在的医药价值,可以发现饮食即养生.餐桌上的菜肴,不仅仅是用色香味来表达傈僳族人对饮食文化的热爱,更是承担着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傈僳族是云南世居民族之一,在与自然和疾病长期作斗争过程中,傈僳族先民积累了许多治疗骨折的宝贵经验,有傈僳族自己的独特性,并长期在傈僳族聚居地广泛使用,但随着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的推广和国家卫生行政许可管理新要求,民间治疗骨折的行医活动受到限制.本文根据实地走访获知的傈僳族民间骨折在傈僳族聚居地现状,对如何传承和保护傈僳族民间骨折诊疗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20日~2007年9月20日,我们参加“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我们采用中药学民族药用植物学与人类学结合的方法,对宁蒗傈僳族医药文化进行调查,发现宁蒗傈僳族大多数居住在高原金沙江流域,地形气候十分复杂,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药用植物1100余种。傈僳族民间医药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在人体的呼吸道,以咳、痰、喘、炎为共同特点,病状为咳、痰、喘,如果长期不愈,有可能发生成为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宁蒗傈僳族聚居区此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傈僳族医生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现将验方1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哈医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现有人口九十多万,伊犁州就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自治州.哈萨克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与其他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但又保持了其鲜明浓郁、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哈医药是哈萨克族民族医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有其自己的医疗特色,是祖国传统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长期以游牧生活为主,在同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这就形成了哈医药.在哈萨克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哈医药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哈萨克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样的生物资源及其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云南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成为世界医药的宝库之一。云南大学出版社结合云南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资源和边疆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实际,策划出版《云南民族医药系列丛书》,助力边疆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该丛书入选了国家"十三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2017年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首期推出的《怒江傈僳族药用植物图鉴》(汉文、傈僳文、拉丁文),由怒江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民族医药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发展民族医药,是出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其科学的生命力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能够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百花齐放,为世界传统医药发展提供有益经验等方面的理由,探讨并分析了在各行各业实现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发展民族医药的现实意义。并就当前中药,民族药物开发研究中存在的西化,简化,淡化的认识误区与现象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7.
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主要聚居在湘西北地区。湘西古代邻近巴、楚、苗蛮之地,深受巴文化、楚文化"巫鬼"习俗影响。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都带有深厚的巫医文化色彩。笔者主张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客观看待巫医文化,深层次解读巫医文化形成的源流与存在形态分类,并从心理内涵、医疗效果等方面客观评价其当代价值,从而客观公正地认识湘西医药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振兴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多元,传统医药资源十分丰富。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为保障各族人民健康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以来,国家对传统医药发展非常重视,将中西医并重作为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2007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9.
常用畲药名称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明远  李水福  蓝梅英 《中草药》2005,36(8):1273-1274
畲族是我国东南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畲民在全国有63万多人,其中浙江省有18万多人。丽水市有9万人,约占总数的20%。因此。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就设在丽水市的景宁县。因畲民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他们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大量应用草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并有其独特的医疗方法与用药习惯,有着许多祖传秘方和经验方,如在医治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黄疸肝炎、小儿疳积、肺炎、骨髓炎等疾病,均有其独特的疗效。因此,畲族医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畲族局限于语言,仅少数文字记载,其医术也只祖传,或靠言传身教,现在大多民间畲医均年事已高,不少名畲医药师已去世。为不使这个神奇的民族医药失传,抢救整理畲医药,开发畲医药造福人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海南黎族医疗史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从文献考证,实地调查入手,对海南岛部分黎族聚居区的黎族医药特点及医疗模式进行考查论证,认为海南黎族在20世纪50年代前的医药特点,医疗方法具有原始医药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