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桥玲 《新食品》2010,(4):88-89
对很多二线名酒和区域强势品牌来说,拓展外埠市场是他们目前最核心的工作。同样对经销商来说,把握住一个正力求市场扩张的二线名酒或其他的地方性区域强势品牌,或许会成为经销商们改变停滞不前状态、一跃成为大户的转折点。目前,我们发现很多的经销商正积极地找寻着或正经营着这样的产品。事实上,无论是二线名酒还是区域强势品牌,当进入一个崭新市场时.发展总是困难的。难就难在新市场根本不认他们的品牌,作为经销商应该怎样决策?在一个连厂家塑造品牌都极为困难的时代,经销商如何向新市场要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2.
邓伟文 《新食品》2007,(18):32-33
从个体试水,到上千个品牌疯抢市场蛋糕,白酒在广东只用了短短10年;而从集聚夜场,到大面积向各类渠道进逼,洋酒品牌在广东用了则不到5年,接下来的广东酒类市场会如何走向?是优质经销商继续被洋酒收编?还是白酒坚守地盘、收复失地?众多二批商的出路又在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从经销商变为组织商,赵云虎考量的是如何让一群陌生的品牌建构出长尾价值。 等待传统零售商转型的过程过于漫长。相形之下,近两年来快速崛起的多品牌店从业者的思考,带着釜底抽薪式的大胆与超前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曾祥斐 《新食品》2012,(8):168-169
在记者走访市场的时候,常常听到很多经销商抱怨商超渠道难做,不断增加的各种费用也让他们很犯愁。有的经销商曾经依靠商超渠道发家,现在却不得不放弃这个领地转而经营其他渠道。是否商超渠道真的就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毫无赚头可言?经销商究竟该如何运作商超?在遇到黑龙江海连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姜连栋时.记者的这个疑问得到了解答。  相似文献   

5.
刘彦龙 《新食品》2007,(24):14-14
很多经销商都遇到这样的问题:靠着一个品牌发展壮大起来,可是当这个品牌衰落时,已经有了相当资源积累的经销商却茫然失措。作为一名经销商,尤其是一个中小的经销商,如何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寻找到一块立足之地呢?  相似文献   

6.
<正>品牌方无法渗透到市场每一个角落,无法面对每一个销售终端,每一个用户,所以需要有各种类型的经销商来帮助品牌完成开枝散叶的工作。市场环境的变化,迫使品牌必须要进行战略转型,需要从品牌端和渠道端实时做出相应变革调整,共同发力推动企业的深度变革,推动通路效率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一定会有一部分原来做的比较好的经销商受到伤害,有的经销商能及早嗅到危机,并随之对自身进行转型。也依然有很多经销商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痛点很深,但不知道如何去转型。  相似文献   

7.
《新食品》2008,(23):72-73
对于经销商来说,策划是一种经营能力。完整的策划,是经销商和上游厂家谈判的砝码。完整的策划,可以让经销商得到厂家的大力支持;完整的策划,可以让经销商的团队更加有目标。对酒类经销商来说,如何实现完整的策划?“秘诀”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新食品》2007,(8):96-97
如果要问哪个销售渠道让经销商最为看重。所有的食品经销商肯定都会给出一个答案——商超。的确。商超强大的人气指数,惊人的产品吞吐量,以及可观的销售业绩,都是经销商梦寐以求的。然而,商超门槛高,规矩多,苛费重,结款难,又让经销商心生畏惧。那么,如何谈店?如何巧妙的运用商超平台。获取更好的销售业绩?本刊特邀请一些有谈店丰富经验的实战家传授技巧。[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郎酒这锅“水”,离沸点已经不远了。而要真正沸腾起来,还需要经销商的力量,郎酒是不是一个能够给经销商带来丰厚利润的长线品牌?郎酒的战略构建如何与经销商的现实和长远考虑进行对接?处于市场神经中枢的经销商对此有各自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如今,只经销一个品牌,一类产品的经销商已经难以找到,更多的经销商经销更多品牌的产品,比如,经销电磁炉的经销商可能既卖有很高知名度的美的,富士宝,也有不太为人所知的杂牌,要知道,电磁炉的生产厂家经过这两年的淘汰,仍然还有几百家生产厂家,面对这么多的品牌,经销商如何才能玩转品牌组合呢?  相似文献   

11.
吴勇毅 《饮料工业》2008,11(11):1-3
小品牌如何做大市场?以正合,以奇胜 目前国内市场环境的状况是市场饱和、品牌过剩,渠道稀缺。小品牌要进入渠道,完成铺货,本来就很难;而进入大经销商的主流渠道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业界有一个共识,大经销商只会傍大企业、巴结大品牌。这让小品牌很自卑,也很无奈。  相似文献   

12.
沈海中 《现代家电》2005,(16):28-29
经销商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喉咙”,“命脉”。怎么做好经销商关系,怎样联合经销商把本品牌在当地做强做大,同时也协助和支持经销商将自己做强做大——是企业天天要做的一门重要的功课。在这门“功课”中,尤其当本品牌,产品受到危机时,如何做好经销商关系,如何安抚经销商,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那么,在品牌、产品危机影响中,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安抚经销商?  相似文献   

13.
解惑     
王健 《新食品》2006,(19):54-54
我是陕西一家酒水经销商.现在遇到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有关专家. 现在.经销商普遍感觉做白酒的利润很低.特别是经销中低档酒。而现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运作费用高。比如,促销员、业务员的提成、每个月给终端酒店的赠酒、进商超时的各种费用.除去这些费用.利润已经所剩无几。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这种实力不大的经销商应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4.
崔自三 《中国酒》2008,(2):66-67
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酒类经销商越来越看好和热衷高端产品了,其相对丰厚的产品利润以及由此而给经销商带来的无形财富,都让很多经销商趋之若鹜并寄予厚望。但经营高端产品又不同于大众化的中低端产品,它有其独特的市场运作规律,因此.需要经销商跳出原来的市场操作模式,运用高端产品的打法.与现行市场有效嫁接.从而取得未来竞争的核心优势。那么.经销商如何来经营高端产品呢?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与经销商的关系,是企业营销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经销商控制.是很多品牌企业营销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个环节。但控制归控制,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和经销商在不断分道扬镳.矛盾也越来越多。为此.如何同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就成为了企业营销工作中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张学辉 《新食品》2012,(22):86-87
白酒厂家与经销商的合作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厂家总希望经销商具备强大的运作实力.每个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却对厂家要求甚少,甚至没有;反过来,经销商却希望厂家每个月都不要下任务,而且希望能得到厂家的人、车、广告投入、渠道费用等各方面的支持。那么,作为经销商,如何有的放矢地向厂家“要政策”?  相似文献   

17.
黄桥玲 《新食品》2010,(17):77-78
虽然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产品品牌度越来越集中,但是,依然还在不断扩张的经销商群体却无法均分到那些品牌产品。在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追捧度日渐提升的大环境下,小经销商应该如何生存和发展呢?  相似文献   

18.
《新食品》2005,(16):12-12
7、8月份是各地啤酒生意最火的时期。由于市场的特殊性,每逢盛夏,本土啤酒和外地品牌都会不期而遇地上演一场“明争暗斗”,它们在营销手法上各有什么特点?经销商如何看待这种竞争?这种竞争趋势将如何发展?请看以下经销商的言论。  相似文献   

19.
王惜  刘贵洪  彭伟  曾祥斐 《新食品》2012,(10):122-127
单品运营,品牌的忠诚还是发展的末路? “三公消费”的公开,对某些一线白酒品牌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经销商层面,单品经销商受到的影响则更为严重,何为单品经销商?即手中紧握某款品牌的某一个产品,其利润与销量受到该品牌直接影响的经销商。我们认为,单品经销商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只经营一个单品的经销商,它泛指产品线相对单一、主销或主要赢利的产品只有一支单品的经销商换言之,一旦该品牌崩盘,单品经销商便会像池中之鱼一般受到殃及。不做,面临出局;做了,却没有话语权——这就是单品经销商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20.
莫尔佳 《新食品》2014,(15):114-115
在河南易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钢看来,当一部分经销商在行业变革的浪潮选择退出时,正是自己公司发展和“抢销售”的好时机。他告诉记者,自己希望为企业找到新的增长点,其“抢销售”计划将通过易诚商贸逐步转变为一个“平台商”来实现。那么,许钢所说的“平台商”究竟是什么?他到底是如何建立“平台”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