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都城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政治、军事、宗教、经济、文化中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典型集中所在,是历史横断面文明的缩影。因此,古都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商代也是如此,商代都城的屡迁、发展,构成了商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代都城的特点直接反映了商代社会的许多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康英 《天府新论》2006,(Z1):172-173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有着丰富民族文化的国家。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在内涵和形态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丰富性。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历史文化遗迹之外,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包括如蕴藏着中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历代中国人的创造智慧与经验的历史文化文献,将  相似文献   

3.
陈晓伟 《东岳论丛》2012,33(1):65-68
国家形象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如何在文化、意义、行为系统都存在巨大差异的跨文化语境里建构国家形象,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议题.明星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符号,不仅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个体,而且还是一个承载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的表意符号,它不仅可以通过塑造国民形象、建构中国特色文化符号、传播历史传统文化来实现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而且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民族精神文化标识,是一种思维方式、想象力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密码,具有丰富的内涵。博物馆作为构建历史回忆和收集遗失的文化艺术殿堂,以其特有的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很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理名词是一个国家的“国土语言”,它是一部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地理名词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学术语,它具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内涵。有一些地理名词被人格化了,也有一些地理名词被染上了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形象色彩。他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或令人联想,或令人怀念,或令人悲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在不断谱写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表达着人类情感的喜怒哀乐。本文欲将对俄汉语中较突出的一些地理名词进行分析对比,谈谈地理名词在俄汉民族文化中的感情色彩。一、城市与建筑城市倾诉着历史,建筑…  相似文献   

6.
<正> 巍巍泰山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文化之山。泰山以其深邃、丰富的人文内涵,特殊的文化现象和性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伴随着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泰山文化的研究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初步形成了一个研究泰山文化内涵的学术群体,开始了多学科、多角度的选题  相似文献   

7.
齐文化是一种独具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神秘性和智慧性等特征,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自由开放、浪漫神秘、才智兼备,包蕴着丰富的齐文化内涵.挖掘其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齐文化影响的视角探讨聊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释义--一种解释学的视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默彪 《东南学术》2003,(1):100-1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具有解释学意境的文化历史现象 ,涵蕴着中国社会 2 0世纪以来变革与发展历程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实践和文化历史内涵。“中国化”所内蕴的本质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这两个关系维度上展开 ,构成一种视界融合的互动关系构架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模式的转换和跃迁。  相似文献   

9.
中西地名命名及文化意蕴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作为一种指称符号,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色彩.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地名可以发现:中国地名人文性较强,包含着较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西方国家的地名功能性比较强,注重认知感和导向性,讲求理性和实用.这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民族文化心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图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它特殊的形式美与装饰美具有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意蕴和传统情调,承载着强烈、细腻的民族态度与情感,包容着独有的人生思维与生活态度。传统图案资源既包括了那些被直接利用、改造和模仿的传统物质遗存,也包括了国家和民族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存(尤其是传统思维和理念方式)。从思维角度来看,发掘、把握传统图案理念内涵,对丰富现代文化理念,推动现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恒学 《云梦学刊》2004,25(2):65-68
白孝文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又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物.这一形象中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社会历史内容.白孝文由封建宗族的"样板"演变为投机"革命"的阴谋家的历程,凝聚着许许多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一政治内涵.这一人物灵魂的异化也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12.
莎菲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人们叙说不尽的话题,那么莎菲何以具有如此永恒的魅力?莎菲不但具有反封建、个性解放的表层时代、社会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内蕴.她表现了人类生存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精神的追求及由此产生的苦闷.完美爱情的理性追求与性的欲求的矛盾导致了她"性"的苦闷;渴望沟通,渴望被理解而不得导致了她"心"的苦闷;女性独立人格的追求与传统封建文化和现代都市色情文化的矛盾导致了她"女性"的苦闷.莎菲以其丰富的多层面价值与意义,使其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神话传说往往是一个民族原始文化的活水源头,凝聚着民族文化命运的种种积淀。因此,破译了神话传说符号,也就揭示了民族精神的真谛和传统文化的原生面貌。伏羲既在中国古史传说系统中位居“三皇”之首,又是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文化英雄,有关他的传说和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发与形成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伏羲氏族的标志——龙腾图,经过复合、演化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传说中伏羲创立的八卦符号,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意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源泉;八卦占卜等则构成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的宝库。同时,伏羲神话传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象征性、民族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的鲜明特点。在中华传统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伏羲传说是孕育民族精神、塑造国民性格、开发民族智慧的“元素”和动力,发挥着纽带作用和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品等,它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重庆历史文化遗产和建设城市文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周平 《江汉论坛》2013,(6):5-12
中国自秦统一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以后,为了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逐渐形成了有关地方的建立、授权、调整和治理以及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框架。这样的地方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不断的调整而趋于稳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地方制度文化。同时,这样的地方制度及其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地方政府的运行、改革和治理。建基于西方国家历史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分析框架,无法全面揭示这样一种植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方制度的独特内涵,因此有必要在全面梳理其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它作出深刻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所包括的从道思想、贵和尚中、崇德重义、道统观念、文化中国及人文精神等重要内容,从先秦到现代已发展形成了一个中华民族所遵崇的价值体系。但它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着。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复杂的作用,即具有积极和消极、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明体系主要由四大文化板块构成,其中长江文化板块是支撑南京成为中华古都的重要条件.南京具有雄视长江、领袖东南、近海控淮的地缘优势,这决定了她担负着在中国大格局中必然崛起的历史使命.除汉、唐之间作为"六朝都城"之外,从元末以后到1949年的581年时间内,南京与北京这两个古都的互动主导着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命运,充分体现了南京城市的独特地位和非凡的区位优势,也是南京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为此,通览整个中国的文明历程,公元211年以后南京的崛起,应列为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南京的崛起开辟了长江文化板块乃至中国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王剑星 《学术探索》2008,(6):119-123
一个国家的文化其及模式不但决定了其历史的发展轨道还塑造着政府的管理模式,甚至决定着其国家的走向。文章界定了文化的范畴,回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的过程,指明了其内涵,并分析了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它内涵丰富、独具魅力,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始终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致于到了今天;不仅继续影响着中国,而且还对世界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个性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特点,有利于新时代的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其强烈而又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  相似文献   

20.
白孝文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又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物。这一形象中包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社会历史内容。白孝文由封建宗族的“样板”演变为投机“革命”的阴谋家的历程,凝聚着许许多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政治内涵。这一人物灵魂的异化也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