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现代医学》2001,29(5):284-287
目的分析p53、p16、p21WAF1、c-erbB-2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42例星形细胞瘤中p53、p16、p21WAF1、c-erbB-2的表达进行观察,对其中25例有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存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5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和预后密切相关(P<0.01),高表达者预后差.p16、p21WAF1在分化好的星形细胞瘤中表达较强,预后较好;c-erbB-2在分化差的星形细胞瘤中表达较强,预后差.结论p53能客观反映肿瘤的增殖速度、分化和恶性程度,可以作为判断肿瘤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星形细胞瘤也存在p21WAF1、p16、c-erbB?2基因异常,对分析肿瘤的形成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p53、p16、p21^WAF1、C-ERBb-2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42例星形细胞瘤中p53、p16、p21^WAF1、C-ERBb-2的表达进行观察,对其中25例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存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5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和预后密切相关(P<0.01),高表达者预后差。p16、p21^WAF1在分化好的星形细胞瘤中表达较强,预后较好;C-ERBb-2在分化差的星形细胞瘤中表达较强,预后差。结论:p53能客观反映肿瘤的增殖速度、分化和恶性程度,可以作为判断肿瘤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星形细胞瘤也存在p21^WAF1、p16、C-ERBb-2基因异常,对分析肿瘤的形成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p53和C-erbB-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 p16、p5 3和C erbB 2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5 0例食管鳞癌中p16、p5 3和C erbB 2表达。结果 在 5 0例食管鳞癌中p16阳性 2 0例 ;p5 3呈过度表达 4 0例 ;C erbB 2阳性 2 6例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p16阳性率逐渐降低 ,而p5 3和C erbB 2表达逐渐增高。p16、p5 3和C erbB 2阳性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16阳性与TNM分期有关 ,但 p5 3和C erbB 2阳性与TN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联合检测食管鳞癌组织p16、p5 3和C erbB 2表达 ,有助于综合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转移可能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53在星形细胞瘤发生、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2例资料完整的星形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的p53表达,分析p5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未见p53蛋白阳性表达,62例星形细胞瘤中共有26例肿瘤p53蛋白表达呈阳性,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872,P<0.05),其中在Ⅰ级星形细胞瘤中阳性率为8.33%(1/12),Ⅱ级星形细胞瘤中阳性率为21.05%(4/19),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阳性率为60%(9/15),Ⅳ级胶质母细胞瘤中阳性率为75%(12/16)。结论星形细胞瘤中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级别相关,分化程度越低,p53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检测p53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DM2 、p5 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 (SABC)法对确诊并有随访的 45例星形细胞瘤标本进行MDM2 、p5 3蛋白定位观察。结果 发现MDM2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8.9% (2 2 /4 5 )和 46 .7% (2 1/4 5 ) ,其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本组中MDM2 和p5 3共同阳性表达 12例 ,占 2 6 .7% ;共同阳性表达者与单独MDM2 蛋白或p5 3蛋白阳性表达及两种蛋白表达均阴性病例的 1年和 3年存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P <0 .0 5及P <0 .0 1)。结论 MDM2 、p5 3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 p5 3、c erbB 2、CD4 4v6与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判断的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88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p5 3、c erbB 2、CD4 4v6、ER和PR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③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 p5 3、c erbB 2与CD4 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4 .8%、6 2 .5 %和 5 6 .8% ,并且随临床分期和恶性程度增高 ,阳性表达率亦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χ2 =4 .1 9~ 1 3.4 5 ,P <0 .0 5、0 .0 1 )。ER和P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76 .1 %和 73.3% ,其表达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 (χ2 =2 2 .83、1 6 .5 7,P <0 .0 1 ) ,且分期越晚 ,表达率越低 (χ2 =1 9.2 7、1 0 .1 4 ,P <0 .0 1 )。④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 p5 3、c erbB 2、CD4 4v6阳性表达及ER和PR阴性的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p16、p53和c-erbB-2蛋白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扬  陈丽英  高美钦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37(3):266-268,276,F003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 p16、p5 3和癌基因 c- erb B- 2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16、p5 3和 c- erb B- 2蛋白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结果  p1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表达呈下降趋势 ,异型增生和胃癌中 p16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 (P<0 .0 5 ) ,p16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 ;p5 3蛋白在胃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异型增生 (P<0 .0 5 ) ,并且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P<0 .0 5 ) ;c- erb B- 2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P<0 .0 5 )。 结论 p16、p5 3和 c- erb B- 2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协同促进的作用。检测 p5 3和 c- erb B- 2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存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p53、c-erbB2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 (IAP)家族的生存蛋白 (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与 p5 3和c 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5 6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 2 0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survivin和 p5 3、c erbB2的表达。结果  2 0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survivin的表达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5 % ;5 6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 2 7例 ,阳性率 4 8.2 % ;5 6例胃癌患者c erbB2阳性率 35 .7% (2 0 / 5 6 ) ,p5 3阳性率39.3% (2 2 / 5 6 )。survivin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级等无明显相关性 ,而与肿瘤Lauren组织分型相关。survivin阳性率在肠型胃癌 (2 0 / 32 ,6 2 .5 % )中显著高于弥漫型 (7/ 2 4 ,2 9.2 % ,P <0 .0 5 )。survivin在c erbB2阳性和阴性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 80 % (16 / 2 0 )和 30 .6 % (11/ 36 ) ,两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survivin在 p5 3阳性和阴性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 6 8.2 % (15 / 2 2 )和 35 .3% (12 / 34) ,两者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胃癌患者survivin高表达导致的凋亡抑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survivin表达与胃癌中 p5 3和c erbB2异常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5 3、p16和p2 1WAF 1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4 1例,癌旁组织30例中p5 3、p16和p2 1WAF1 蛋白的表达。结果:p5 3蛋白的表达在PHC中显著高于癌旁(P<0 .0 1) ,其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有无肝内或门静脉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 .0 5 )。p16蛋白的表达在PHC中显著低于癌旁(P<0 .0 1) ,其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显著相关(P<0 .0 5 )。p2 1WAF 1 蛋白的表达在PHC中显著高于癌旁(P<0 .0 1) ,而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5 3、p16和p2 1WAF 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p2 1/WAF1和p5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5 2例乳腺癌组织p2 1/WAF1和p5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 15 2例乳腺癌中 ,p2 1/WAF1蛋白阳性 61例 ,占40 1% ,p5 3蛋白阳性 69例 ,占 45 0 % ,两者表达无关联性 (χ2 =3 114 ,P >0 0 5 )。p2 1/WAF1高表达组生存期低于低表达、无表达组 (χ2 =6 92 ,P <0 0 1) ,p5 3阳性组生存期低于阴性组 ( χ2 =8 41,P <0 0 1) ,p2 1/WAF1( +) /p5 3 ( -) ,p2 1/WAF1( +) /p5 3 ( +) ,p2 1/WAF1( -) /p5 3 ( -)和p2 1/WAF1( -) /p5 3 ( +)组生存期依次降低 (χ2 =12 3 ,P <0 0 1)。结论 ①p2 1/WAF1在乳腺癌中可能存在正负双向调控 ;②p2 1/WAF1/P5 3免疫表型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化疗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p53和c-erbB-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和c-erbB-2,结合临床病理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p53在高分化果中的表达频率显著低于中、低分化癌、P53表达阳性组的卵巢癌对化疗不敏感、其预后亦明显劣于阴性组卵巢癌。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中p53、p21WAF1/CIP1、MDM2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53、p21^WAF1/CIP1、MDM2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p53、p21^WAF1/CIP1及MDM2在4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5例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高危HPV16DNA的检测应用原位杂交法。结果:HPV16、p53、p21^WAF1/CIP1和MDM2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1%、34.88%、30.23%、25.58%;在C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60%、15%;HPV16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p53、p21^WAF1/CIP1和MDM2未见阳性表达。HPV16、p53、p21^WAF1/CIP1在3种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在3种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p21^WAF1/CIP1和MDM2在子宫颈癌HPV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1^WAF1/CIP1蛋白表达与p53有关(P〈0.05),MDM2蛋白表达与p53无关(P〉0.05)。结论:在HPV16感染的子宫颈癌中,p53的转录功能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胃癌组织p53、c-erbB-2、p21和nm23基因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53、c-erbB-2、p21和nm23联合基因产物表达检测对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23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标本中p53、c-erbB-2、p21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进行测定。 结果:高分化胃癌组p53表达阳性率38.0%(27/71),c-erbB-2为59.2%(42/71),p21为39.4%(28/711),nm23为71.8%(51/71),低分化胃癌组4种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2%(24/52)、36.5%(19/52)、69.2%(24/52)和34.6%(18/52);在非胃癌组织(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胃炎胃镜标本)未见c-erbB-2、p21、nm23基因表达。p53、c-erbB-2、p21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转移程度呈正相关(r=0.53,r=0.67, r=0.48, P<0.05); nm23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 、肿瘤转移程度呈负相关(r=-0.36, P<0.05)。 结论:胃癌组织p53、c-erbB-2、p21、nm23基因表达检测在胃良恶性肿瘤鉴别、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多基因表达检测对胃癌预后判断明显优于单基因表达检测。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p16、p21、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肺癌组织中p16、p21、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上标本中有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N基因片段扩增阳性。结果 30份肺癌标本中p16、p2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11/30)、43.3%(13/30)、53.3%(16/30);各种蛋白阳性表达例数在鳞癌与腺癌组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标本,其p16、p21阳性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晚期肿瘤组织较早期p53阳性表达增强。p16、p21在肿瘤Ⅲ Ⅳ期较Ⅱ期阳性表达率下降。p16、p21、p53蛋白在RSV N基因片段扩增阳性肺癌标本中的表达与扩增阴性的肺癌标本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p16、p21可能作为判断肺癌分期及预后的参考指标。RSV感染对肺癌组织细胞癌基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P53、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车艺  厉红元 《重庆医学》2003,32(1):57-59
目的:探讨p53、C-erbB-2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9例人乳腺癌石蜡切片p53、C-erbB-2的表达,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复发率对比分析。结果:p53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P<0.05)和肿瘤复发呈正相关(P<0.01);C-erbB-2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P<0.01)和肿瘤复发呈正相关(P<0.05);两者同时阳性表达亦与肿瘤复发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53、C-erbB-2表达与人乳腺癌预后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同时阳性表达可能提示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1例宫内膜组织癌基因c-erbB-2、p21,抑癌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与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及宫内膜癌分级、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c-erbB-2与PCNA的表达从正常、良性到恶性病变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在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表达最强;p53仅在宫内膜癌中表达。c-erbB-2、p53、PCN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21、p53与组织学分型有关。p53和c-erbB-2与PCNA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p53与c-erbB-2、PCNA有共同表达,并常提示临床预后差,生存期短,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肿瘤抑制基因p53、p16缺失、变异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1例脑胶质瘤的原发肿瘤标本行p53、p16蛋白检测,用免疫组化LSAB法。结果:星形细胞瘤Ⅰ级17例中,p1610例表达30%以下,7例不表达,p534例表达30%以下,13例不表达;星形细胞瘤Ⅱ级9例中,p161例表达30%以下,8例不表达,p533例表达30%以下,1例表达30%~60%,5例不表达;星形细胞瘤Ⅲ级2例,p16均不表达,p531例表达30%以下,1例表达30%~60%;星形细胞瘤Ⅳ级3例,p16均不表达,p53表达均在30%~60%。结论:p53失活主要见于恶性胶质瘤和恶性发展中的胶质瘤,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p53蛋白失活越严重。偏良性的胶质瘤p53呈轻度阳性表达时,提示肿瘤可能处于早期恶性变过程中。p16缺失主要见于星形细胞瘤Ⅱ、Ⅲ、Ⅳ级等恶性胶质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