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泌尿生殖系神经鞘瘤(附7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7例泌尿生殖系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精索、阴囊及阴茎的神经鞘瘤,结合文献分析其特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2岁,均为偶然发现或体检时发现,通过病理检查确诊。随访2~6年,7例患者肿瘤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6例良性,无复发;1例恶性睾丸神经鞘瘤,2年后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神经鞘瘤的方法,由于泌尿生殖系神经鞘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经病理学诊断。肿瘤特异性标志物S100,Leu7及MBP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思路。方法:总结分析 1 例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经过。结果:该例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影像学检查提示神经鞘瘤可能,肿瘤性质不明, 考虑神经鞘瘤可能,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术后病理学检查回复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论: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如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可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初步判断, 并借助病理结果进一步确诊,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神经鞘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4例胃神经鞘瘤患者临床及诊疗资料。结果:4例患者术前均行胃镜及腹部CT检查(肿瘤直径均<3 cm),仅1例诊断为胃神经鞘瘤;联合腹腔镜及胃镜切除肿瘤,术中快速病理报告均诊为胃间质瘤;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83±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3±10)m L;无出血、狭窄等并发症;随访未出现复发及转移。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胃神经鞘瘤。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对直径<3 cm的胃神经鞘瘤是安全可行的,但术前诊断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例临床上均无典型症状,除1例24h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检测值增高外,其余有关内分泌功能检测结果均正常。B超及CT检查及有阳性发现。肿瘤均经手术完整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和MRI,确诊需病理检查发现有神经节细胞的存在。手术  相似文献   

5.
成人原发性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平均随访46个月,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少见的交感神经良性肿瘤,大多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内分泌检查多为阴性。术前诊断主要参考某些影像学特征,包括CT扫描发现瘤体中的钙化灶,或MRI检查T2加权像中出现的不均匀混杂信号等。手术切除肿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后腹腔镜下腹膜后神经鞘瘤切除术2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膜后神经鞘瘤,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组27例患者均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切除腹膜后神经鞘瘤.B超检查偶然发现18例、血压升高4例、腰腹部酸疼5例.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升高1例.27例均行B超及CT检查,其中22例同时行MRI检查.肿瘤位于左侧肾上腺周围9例、右侧肾上腺周围7例、左肾下极2例、右肾下极2例、腹主动脉旁2例、下腔静脉旁5例.结果:其中26例获得成功,肿瘤直径1.55~5.0 cm,平均3.4 cm;手术时间45~105 min,平均60 min;出血量15~110 ml.平均65ml.腹膜损伤1例,中转开放手术,无后遗症.无损伤大血管及大出血及膈肌损伤病例,无输血病例.结论:后腹腔镜下切除腹膜后神经鞘瘤,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在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是切除腹膜后神经鞘瘤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神经鞘瘤(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根据3例肾上腺神经鞘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肾上腺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此病的发病情况,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治方法。结果 3例肿瘤均经手术切除,病理学证实良性2例,恶性1例,随访3~5年未见复发,结论 肾上腺神经鞘瘤的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经病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恶性神经鞘瘤可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6~67岁。肿瘤位于左侧肾上腺3例,右侧5例,瘤体长径2.5~9.7 cm,其中4例影像学检查提示瘤体包绕大血管生长。结果 8例患者临床诊断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其中6例成功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随访观察。手术时间45~120 min,出血量30~450 ml,无输血。1例右侧肾上腺肿瘤包绕下腔静脉生长的患者,术中游离肾上腺瘤体出现下腔静脉损伤,腔镜下予以缝合修补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6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为神经源性良性肿瘤,有钻缝和包绕大血管生长的特性,腹腔镜手术切除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但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邻近大血管。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18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疗效。结果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16例患者肿瘤完整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良性椎管内肿瘤,其中神经鞘瘤7例,神经纤维瘤6例,脊膜瘤5例。除1例术后出现不全瘫痪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恢复。结论椎管内肿瘤以良性居多,手术效果佳,MRI检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间质性肿瘤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肾上腺间质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为肾上腺囊肿10例,肾上极囊肿2例,髓性脂肪瘤7例,神经鞘瘤3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占位3例(其中错构瘤1例)。27例均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超声刀游离瘤体及肾上腺组织,行肾上腺切除时采用Hem-o-lock结扎中央静脉。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2例血压出现波动,最高升至178/118mmHg(1mmHg=0.133kPa),降压处理后恢复正常。平均手术时间75(50~1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10~50)ml。术后1~3d肠功能恢复,2~3d拔除引流管,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平均7d出院。切除肿瘤2.0cm×2.0cm×2.5cm~10.0cm×10.0cm×13.0cm,病理诊断为肾上腺囊肿12例,髓性脂肪瘤9例,神经鞘瘤5例,错构瘤1例。25例术后随访0.5~4年,复查彩超和CT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间质性肿瘤安全可靠,且创伤小、恢复快,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偶发瘤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提高肾上腺偶发瘤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本组52例均为健康体检发现的肾上腺偶发瘤。男35例,女17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均无高血压及内分泌紊乱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肿瘤直径≥3.0cm者33例。52例均行血生化、电解质检查,肾上腺皮、髓质代谢的生化检测及腹部超声、CT检查;6例行MRI检查,2例行PET检查,1例行肾上腺I—MIBG核素扫描。52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肾上腺偶发瘤52例经病理证实皮质腺瘤27例,转移瘤7例,嗜铬细胞瘤5例,囊肿4例,原发性醛固酮瘤3例,神经鞘瘤2例,皮质癌1例,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1例,腹膜后原发性淋巴瘤1例,神经节纤维瘤1例。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术前获正确诊断者14例(27%)。10例恶性肿瘤者中,5例肾上腺转移瘤者术后行化疗,6—10个月内死亡,余5例失访。42例良性病变者随访6个月~9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肾上腺偶发瘤术前定性诊断困难,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结合文献分析,讨论此病临床特征及肾上腺肿瘤CT鉴别诊断.结果 6例患者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依赖影像学,结合实验室生化检查,是与其他肾上腺疾病相鉴别的重要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38岁。肿瘤位于左侧7例,右侧5例,双侧1例。体检时B超偶然发现6例,上腹部不适或间歇性腹痛6例,高血压表现1例。血液生化检查未见特殊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肾上腺实性占位。肿瘤最大直径平均6.7cm。结果 行开放手术治疗1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1例。13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病理表现:肿瘤主要由成熟的神经轴突、神经束和纤维组织构成,其间散在成熟的节细胞、Schwann细胞。其中3例肿瘤部分区域细胞分化不成熟,有异形性。肿瘤伴囊性变2例,伴钙化1例。随访时间4~116个月,平均43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特点,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寿光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临床经验。结果所有患者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除1例中转开放外均获成功,影像学CT特征呈渐进性轻度延时强化,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其中1例合并肾上腺皮质部分增生性改变,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学CT检查有其特征性表现,结合病理学特点来进行影像学读片,可提高术前确诊率;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安全可行,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8月~2011年4月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2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组患者男10例,女15例,年龄3~ 63岁,平均(33.5 ±15.3)岁.肿瘤直径1.5 ~10.2cm,平均(6.2±1.6)cm.临床表现腰背部疼痛3例(12.0%),头晕、头痛、胸闷、心悸5例(20.0%),高血压7例(28.0%).左侧5例,右侧20例.开放手术16例,腹腔镜手术9例.24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其中1例术后病理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合并嗜铬细胞瘤.随访1~14年,平均(7.2±1.3)年,1例失访,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行开放手术,6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3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病理证实7例为肾上腺淋巴管瘤,5例为肾上腺血管淋巴管瘤;随访11个月~12年9个月,肿瘤无转移和复发。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心悸、出汗、血压升高、腰痛等症状,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诊断,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01—2016-01诊治的36例肾上腺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放弃治疗自行出院,6例行开放手术,29例行后腹腔镜切除。术中血压均无明显波动,术后病理检查:伴低钾血症患者为皮质腺瘤为主,右肾上腺神经节瘤。余均诊为肾上腺神经节瘤。患者术前症状均消失。患者术后门诊复查l~4 a,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高血压改善不明显,余患者均康复。结论肾上腺神经节瘤是一种良性的肾上腺肿瘤,其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肾上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5例有相关临床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结果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分别为肾上腺皮质癌4例、肾上腺转移性乳突状腺癌1例和肾上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4例已死亡,2例存活至今。结论肾上腺恶性肿瘤术前主要通过影像学诊断,确诊需要术后的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行内分泌实验室检查、B超、MRI及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断层和CT断层显像检查,并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结果:2例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经后腹腔镜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患者术中血压平稳,无波动。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包膜均完整,质地均匀、质韧,切面呈灰白色、鱼肉状改变,报告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术后未见并发症发生,恢复较好。随访1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症状、体征并无特异性,术前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对其确诊,但可以鉴别相关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9月收治的1例成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为体检时发现,无明显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肿瘤位于右侧肾上腺区,大小约7cm×8cm×6cm,血供丰富,与肾上腺粘连紧密。术后病理提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侵及肾上腺包膜,未侵及肾上腺实质。免疫组织化学syn+++,CgA+++,NSE++,CD56+++。患者术后多次复发,均及时行手术切除,并辅助放化疗。随访至今,患者仍存活且未发现新发转移灶。结论:成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较为少见,临床症状无特殊,术后易复发,治疗关键在于及时行手术切除并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患者术后应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