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均二苯乙烯双三嗪类荧光增白剂是目前世界上商品化最多的一类荧光增白剂。经X-射线衍射法分析发现,该类化合物存在两种或三种晶型,并且性能不同,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不同介质下的晶型转变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结构、性质、增白机理及影响其增白效果的因素,重点讨论了其合成与共聚改性、晶型改变与复配。按照亲核性由弱到强次序,原料依次与三聚氯氰反应,其中,含烯丙醇基或丙烯酰胺基的荧光增白剂与苯乙烯或丙烯腈共聚,可使其荧光反式活性分子固定在大分子链上,显著提高其增白性能、光化学稳定性和荧光量子产率,同时降低其光致异构现象;对得到的无定型增白剂进行转晶,可防止黄变,提高其商业价值;复配则对增白剂光吸收和荧光发射起到加和增效作用。指出今后应重点开发高效环保液态型及耐强酸强碱的荧光增白剂,并认为膜分离技术、中间体质量的提高以及复配增效将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聚合型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合型荧光增白剂是由荧光单体与其他单体聚合而成,可解决传统荧光增白剂耐光性差等缺点.简要介绍了聚合型荧光增白剂的分类,讨论了二苯乙烯、萘酰亚胺、芘类聚合型荧光增白剂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应用.聚合型荧光增白剂中基本发色团的结构不变,具有传统荧光增白剂的光学性能;发色团与高分子链间的共价键使其光化学稳定性大大增强,增白性能和荧光量子产率显著提高.聚合型荧光增白剂可应用于纺织品、聚合物材料和洗涤剂,还可用于液晶显示器、荧光探针等高科技领域.开发环保型高性能新产品、不同类型增白剂共混与复配以及多个含不同发色团单体间的聚合有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香豆素衍生物的发展近况,指出香豆素型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具有较强蓝色荧光的染料,其核心结构是香豆素。在香豆素环的不同位置引入各种取代基团,可以构成性能不同和用途各异的香豆素型荧光增白剂,主要应用于生物成像、离子检测、环境系统分析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已知荧光量子产率的硫酸奎宁为标准物质,建立了一种检测荧光增白剂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方法。用该法检测了不同品种、不同品质、不同配伍组成的荧光增白剂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并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水溶性荧光增白剂中C.I.荧光增白剂351的荧光量子产率最高,接近1,高于DSD酸双三嗪类荧光增白剂,而DSD酸双三嗪类荧光增白剂中又以C.I.荧光增白剂71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为最高;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强度、外观色光、应用效果等品质都与荧光增白剂的荧光量子产率有关,实验表明荧光增白剂的荧光量子产率越高,其各项性能越优越;荧光量子产率还可以用以评价配伍产品的加和增效的效果,而不必借助繁琐的应用实验来确定;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重现性好,是一种快速的了解荧光增白剂性能与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特殊染料,其品种很多,其中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因其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涂料、洗涤剂等行业。荧光增白剂ER(C.I.199,ER-I)属于该类荧光增白剂,它具有耐高温、耐氯漂、耐光照、耐碱等优点,增白效率是传统的涤纶用荧光增白剂DT(属于双苯并噁唑型)的10倍左右,在荧光增白剂中占有重要地位~([1-3])。以荧光增白剂ER(C.I.荧光增白剂199)为主体结构存在多个同分异构体~([4]),目前主要有六个结构,见表1。  相似文献   

7.
以GB/T13197标准洗衣粉为基粉,研究了洗涤剂中常用的二胺基二苯乙烯三嗪型(31#、33#)及双二苯乙烯型(CB1、CB2)荧光增白剂,对于纯白棉布类、纯白聚酯类以及多次使用已出现泛黄现象的餐馆用白台布的增白作用。用实验证明:上述两类四种荧光增白剂对聚酯类布基不产生作用,对于棉类布基,二胺基二苯乙烯三嗪型增白剂的最佳用量为0.8%~1.2$,双二苯乙烯型增白剂的最佳用量为0.15%~0.2%。四种增白剂对泛黄棉布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巯基替代其中一种氨基化合物,经过三步缩合反应得到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与失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发生开环反应,合成了新型结构的系列两性季铵盐型荧光增白剂。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等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光致异构化现象及纸上应用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它们在水溶液中光物理化学性质及增白性能。结果表明此两性季铵盐型荧光增白剂与传统荧光增白剂VBL相比,其耐酸碱性能、紫外吸收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对日光很稳定,对纸张的增白效果好,对纤维吸附性好,使用范围扩大,但荧光发射性能略有降低;同时三嗪环上不同类型取代基对光的吸收和荧光分配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荧光增白剂是纺织工业、造纸工业和洗涤剂工业等的重要助剂。<染料索引>(即Colour In-dex)第8卷中已登录了379种不同化学结构的荧光增白剂,在其第5卷中登录了765种荧光增白剂商品,但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荧光增白剂商品和结构数均超过此数,新的荧光增白剂结构和商品不断涌现。1996年投放市场的纺织用新荧光增白剂就有75种,这表明现有的荧光增白剂无论在适用性、光谱性能、牢度性能和应用性能等方面都还不尽如人意,都与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双三嗪二苯乙烯型液体荧光增白剂制备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二磺酸型液体荧光增白剂及四磺酸型液体荧光增白剂的制备工艺及产品的性能。对添加化学助溶剂,采用结晶、沉淀、洗涤、过滤等方法除去盐类及其它杂质,以改善荧光增白剂产品的水溶性、稳定性进行了评述。同时,介绍了膜技术在荧光增白剂分离及精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含酮类荧光增白剂以及复配型荧光增白剂等在纺织物洗涤添加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向不同侧链引入单个基团或多个基团对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性质的影响以及这类产品的改性,指出二苯乙烯衍生物作为芳烃化合物在制备荧光增白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荧光增白剂在纺织、塑料、造纸和化学传感器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介绍荧光增白剂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近几年DSD酸-三嗪型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包括改变取代基、开发复配产品、两性荧光增白剂的研究、研制稳定易储存液态型产品、改进基础原料与中间体、应用膜技术纯化荧光增白剂以及不对称型荧光增白剂的研究等,并叙述了此类荧光增白剂的发展趋势,指出具有良好应用性能的产品国产化和产业化,高档专用、复配、两性、不对称型产品的开发,剂型及后处理工艺的研究等可能成为新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荧光增白剂的复配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荧光增白剂的化学复配和物理复配两种方法,化学复配是将几种结构相似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合成复合荧光剂,物理复配又可分为(1)不同荧光增白剂的复配;(2)荧光增白剂与塑料添加剂的复配;(3)荧光增白剂与增感染料间的复配,举出了各种增效方法的相关实例。  相似文献   

15.
张彤  章祥麟 《煤化工》1996,(3):48-51
以焦油苊为原料,研制萘酰亚胺型荧光增白剂。本文探讨了合成反应的工艺路线、苊系荧光增白剂的形成机理及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经荧光增白剂处理过的纸张,其上面的荧光增白剂在一定条件下会有迁移现象。该文对纸张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测定进行研究,为纸张中荧光增白剂的迁移性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具体方法是桢拟纸厂浆内添加荧光增白剂BBU和抄纸过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纸张中荧光增白剂BBU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两种不同测定方法,UV法和HPLC法所得的结果差别不大。这两种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等特点,可用于批量分析纸张中荧光增白剂BBU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塑料制品中荧光性增白剂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荧光法测定不同塑料荧光增白剂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建立塑料荧光增白剂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荧光法实验获得荧光法测定塑料荧光增白剂OB溶液含量的条件:激发波长369nm,发射波长435 nm,线性范围0.12~6.0 mg/L,建立了塑料荧光增白剂OB定量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荧光法是一种测定塑料荧光增白剂定性定量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介了复配型荧光增白剂的概念、复配的种类和方法、复配型荧光增白剂能产生加和增效的原理。介绍了国内DSD酸-三嗪类复配型荧光增白剂的研究和生产概况并列举了几项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中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几种常用的荧光增白剂分别配入洗衣粉中,通过粉体白度实验、去污实验和循环洗涤实验,考察了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中的效能。实验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中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1%时,不同品种的荧光增白剂可使粉体白度提高3.49%-34.645。荧光增白剂CBS-X、31^#、VBL、CXT对粉体的返黄点分别为0.30%、0.25%、0.15%和0.15%。与空白样相比,洗衣粉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荧光增白剂时,可使去污力比值提高至1.07-1.25。荧光增白剂在洗衣粉中的最佳添加量其质量分数分别是:CBX-X为0.05%-0.10%,31^#为0.10%-0.15%,VBL和CXT为0.10%。  相似文献   

20.
影响荧光增白剂在塑料中增白效果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磊乔辉  吴立峰 《塑料》2006,35(4):80-84
通过测色仪对注塑色板白度测试表征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研究了荧光增白剂在PP、ABS、LDPE中增白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荧光增白剂在各塑料基体中添加量超过一定值时会析出团聚,降低了增白效果,这个过程通过相差显微观察和试样反射光谱曲线加以证实;对比了R型和A型两种TiO2对荧光增白剂增白效果的影响,得出R型TiO2较A型TiO2降低了增白效果,试样白度提升率在ABS和PP中分别降低了45·6%和26·4%;将荧光增白剂的母粒形式与粉体形式的增白效果进行对比,得出母粒添加法试样的白度比粉体添加法试样高5~10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