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甘蔗新品种粤糖03—373为材料,对其蔗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都呈极显著相关,但与有效茎数关系最密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其构成因子间存在着真实的线性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直接效应最...  相似文献   

2.
对柳城03—182、桂糖97.69、云蔗03.194、云蔗03.103、云蔗02—23326个参试材料和1个对照品种(粤糖86—368)进行了1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展示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云蔗03—194、03—103、桂糖97.69的新宿平均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等性状表现较好,综合性状优于对照,比较适宜在旱地上种植。  相似文献   

3.
甘蔗叶片生产与蔗茎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粤糖63/237、粤糖71/201、桂糖1号作试验材料,通过对苗期、分蘖期、伸长期的生长、叶宽、正叶数、叶鞘长、茎高、茎径等指标的测定及统计分析,甘蔗叶片生长与蔗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在三个时期的叶宽与茎高、茎径都呈正相关关系,且对茎高、茎径的正贡献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叶长、正叶数与高、茎径的关系因品种、生育期不同异,有正相关的促进作用,也有负相关的负贡献作用;叶鞘长与茎高、茎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植试验结果表明: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6-24 3个品种较适合旱坡地种植;粤糖60号、云蔗99-91、柳城03-182适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蔗地种植;桂糖21号转化快、还原糖高,在种源充足的情况下建议淘汰;云蔗03-258产量、糖分低,鼠尾现象严重,不适宜旱坡地种植;云蔗03-422、德蔗06-54、云瑞05-261茎径不均匀,产量低,不适宜旱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对新品种粤糖79/177种性分析表明:该品种具有萌芽好,分蘖力强,前、中期生长旺盛,生长量大,植株高,中茎,有效茎数条,糖分高,早中熟,高产、高糖、稳产等特性。亩产蔗量和亩含糖量均比粤糖63—237、桂糖11增产极显著,具有对环境普遍适应性和稳定性。有效茎数、茎长与蔗产量关系最大。  相似文献   

6.
2009~2011年间对来自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省甘科所等研究机构提供的7个参试材料和1个对照品种进行了1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97-69、桂糖02-901、粤糖55号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干旱性能等性状表现较好,综合性状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对12个有望作为糖果兼用蔗品种推广的甘蔗品种的产量性状如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蔗茎产量等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公顷有效茎与蔗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茎径与蔗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各性状相互之间,株高与公顷有效茎存在不显著正相关,茎径与株高和公顷有效茎存在负相关,其中茎径与株高之间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在对产量的效应中,公顷有效茎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和总贡献最大,株高次之,茎径最小。由于甘蔗用途的改变(主要用于上市销售),因而在糖果兼用蔗的选育种和生产栽培中把主要目标放在增加公顷有效茎的同时,对植株的茎径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注意合理协调好产量三要素之间、特别是株高与茎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ROC22为对照(CK),外引9个甘蔗品种在广西北海市种植,以此研究外引甘蔗在品质性状、产量上与对照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桂糖02-901、柳城03-182、福农15、福农28的纯度、锤度,蔗糖分和柳城03-182、云蔗03-422、粤糖55的纤维分均高于对照;②除了粤糖55、粤糖00-236和桂糖97.69的蔗茎产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裂区试验统计模型对2011~2012年全国甘蔗新品种广东遂溪试点第1年新植和第2年宿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之间的新宿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都差异极显著。柳城03-1137、粤甘35号和福农39号新宿平均蔗茎产量、含糖量均较对照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增糖,居参试品种前3名,其中粤甘35号表现为宿根性强、有效茎数多;粤甘34号的蔗茎产量显著高于ROC22和ROC16,抗风折,但糖分低;而赣南02-70和福农36号则较对照减产、减糖,且宿根性较差。各参试品种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详细阐述了高产、高糖、抗病性好、抗旱性强的甘蔗品种粤糖02-305的选育过程,并就其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蔗糖分、抗性等性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85-384和CP92-624为混合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经9代农艺性状、糖分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选择,育成了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粤糖02-305。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2-305蔗茎产量达104080.95 kg/hm2,含糖量达15050.11 kg/hm2。该品种适合我国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粤糖00-318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86-1633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植株高,中大茎,有效茎数多,容易脱叶,宿根性好,抗逆性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0-318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比对照种ROC10高24.20%和29.90%,比ROC16高15.43%和14.43%,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平均甘蔗蔗糖分分别比ROC10和ROC16高0.64个百分点和低0.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回归系数(b)和离回归均方(S^2d)等稳定性参数,对引进会东糖厂的Q75等5个甘蔗新品种以及川蔗13号等两个当地主栽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075、粤糖86—368、粤农81-762和川蔗13号等4个品种平均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好,可以在会东糖厂蔗区加速繁殖推广。进一步对参试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如株高、茎径、有效茎的变异系数进行分析表明,各参试品种甘蔗产量的稳定性是建立在产量构成因子稳定性及其合理组合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在粤西蔗区以粤糖61号(粤糖03-373)和粤甘50号(粤糖08-776)甘蔗品种为材料,通过无人机进行叶面喷施不同甘蔗增糖剂(自主开发的增糖剂1、增糖剂2、增糖剂3,以及商业产品乙烯利和草甘膦)及清水作为对照,研究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增糖剂对2个甘蔗品种的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对蔗糖分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还原糖含量。其中,增糖剂3的增糖效果最好,2个品种甘蔗在喷施增糖剂3后20、40和60天时的平均蔗糖分比清水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0.70、0.84和0.63个百分点(绝对值),以喷施后40天左右收获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以为无人机喷施甘蔗增糖剂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川糖89-241的产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川糖89—241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川糖89—241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在产量构成3要素中,有效茎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株高次之,茎径作用最小,在高产栽培上,以有效茎7.45万条/hm^2以上,株高295cm以上,茎径2.82~2.85cm为最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蔗苗枯心率及甘蔗产量构成因素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蔗苗枯心率高低与甘蔗有效茎及茎径变化间存在相关性,与株高变化间相关性不明显。在一定枯心率范围内,枯心率与有效茎数呈正相关,与茎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德蔗03—83是德宏州甘科所采用“五圃制”有性杂交选育程序和技术从粤糖85—177×ROC22组合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最新甘蔗优良品种。该品种表现为中熟、高糖、高产、稳产、粗生易管、适应性强、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2008~2010年,在云南省区域化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35次试验中,德蔗03—83平均蔗茎产量124.08t/hm2,比CK1(103.04t/hm2)增产20.43%,比CK2(80.34t/hm2)增产54.44%;11月到3月平均蔗糖分依次是:11.24%、13.61%、14.82%、16.15%、16.38%,糖分高峰值可达16%以上。11~1月平均糖分13.22%;12~3月平均糖分15.24%,11~3月平均糖分14.44%,比2对照略低;平均含糖量17.80t/hm2,比CKI(15.44t/hm2)增15.35‰比CK2(12.27t/hm2)增45.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