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根据七种转基因玉米的重组DNA结构分别对Bt11、Bt176 、Mon810 、Mon863 、TC1507、 GA21 和NK603设计转化体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检测。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和筛选了七种转基因玉米转化体特异性oligo探针,制备转基因玉米的寡核苷酸芯片。实验表明,该探针特异性好,同常用的凝胶电泳检测方法相比,芯片杂交的灵敏度(0.01%),优于凝胶电泳检测(0.1%),由于采用了多重PCR技术一次可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放射免疫技术快速检测转基因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分别合成掺入地高辛标记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核酸探针,再利用放射免疫技术将I^125标记的地高辛抗体与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探针分别进行杂交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样本的杂交信号均为阳性,且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为转基因植物的分析检测又提供了一种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油菜籽中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Brassica napus)中的外源基因GOX和内源基因PEP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使用ABIPRISM 7700定量PCR仪对进口油菜籽中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建立了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参照样品GOX和PEP之间的Ct值之差△Ct与样品中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含量百分比之间的标准曲线和线性回归方程,并对3个未知油菜籽样品和3个油菜籽粕样品进行了检测,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成分含量分别为:12.62%、4.96%、6.78%、4.13%、12.81%和11.74%。  相似文献   

4.
利用基因重组,将来自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发生单个碱基突变的als基因插入含有AtNHXI1基因的质粒pCAMBIA1300中,由CaMV35S启动子分别启动AtNHX1和als的表达,得到了兼有除草剂抗性基因和耐盐相关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用烟草叶盘转化法获得了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Nicotiana tobacum)基因组中。抗性测定发现,转基因植株除草剂抗性至少提高了1000倍,而耐盐性提高了约1.0%NaCl浓度,即带有同样启动子的不同外源基因赋予转基因植株的抗性程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准确、快速、高效的检测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成为转基因研究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为了建立抗两种除草剂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EB7001S的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高效热不对称PCR(high efficient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hiTAIL-PCR)和长距离PCR法(long-distance PCR,LD-PCR)扩增获得了转基因水稻EB7001S中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旁侧序列,其中:右旁侧序列1 515 bp,左旁侧序列1 460 bp,外源基因插入水稻基因组第7号染色体第1 470 725位。以左右旁侧序列为基础,建立了转基因水稻EB7001S的事件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从转基因水稻EB7001S中扩增到458和629 bp的2条特异性目的片段。该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在模板中掺入EB7001S基因组DNA的量为0.1%时仍能通过普通PCR方法检测出来。以旁侧序列为基础,还建立了能快速、准确鉴定外源基因纯合株系的三引物PCR检测法。这些检测方法的建立,将为转基因水稻EB7001S的利用和检测提供关键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应用PCR技术检测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功地从成品饲料中提取DNA,并采用PCR检测技术从中检出35S启动子,NOS终止子,EPSPS耐除草剂基因和CryLA(b)抗虫基因等转基因成分,同时通过扩增玉米(Zea mays)自身zein蛋白基因及大豆(Glycine max)自身lectin基因的引物和阴阳性对照,阴阳性质控,避免产生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该方法已在口岸进口饲料转基因检测中得到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鱼的构建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鱼技术是鱼类育种的重要方法之一。介绍了外源基因的克隆、转基因鱼的构建及其检测,并指出在进行鱼类转基因研究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克隆合适的启动子是保证外源基因在转基因鱼中有效表达的重要因素,构建“金鱼”基因则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显微操作技术仍是构建的主要方法;在转基因鱼的检测中,应注意转基因嵌合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转基因抗虫棉花35S启动子与Cry1A(c)基因以及35S启动子与nptⅡ基因之间的构建特异性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采集于3个生长时期(播种后40、50d和60d)的不同根区(根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35S-Cry1A和35S-nptⅡ片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最低能够检测到10个拷贝数的外源重组DNA片段,定量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以上,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同一生长时期不同根区土壤中35S-Cry1A和35S-nptⅡ片段拷贝数变化情况均为根表土〉根际土〉非根际土,即转基因抗虫棉花重组DNA片段主要分布于根表土壤中,其次为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在60d生长期内,土壤中35S-Cry1A和35S-nptⅡ片段的拷贝数随生长时期的推进均呈现上升趋势,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土壤中35S-nptⅡ片段拷贝数均高于同一生长时期相应根区中35S-Cry1A片段的拷贝数。转基因抗虫棉花对环境可能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水稻中ThEn-42基因的稳定遗传及其抗病性的提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外源基因ThEn-42转入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onica)品种台北309中。对100多株再生植株进行了PCR鉴定,结果表明,90%以上的植株为阳性植株。Southern检测的结果进一步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对T1代植株也进行了PCR鉴定和潮霉素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大约70%的T1代转基因株系符合3:1(阳性:阴性)的分离比,表明ThEn-42基因在这些株系中有单个插入位点;大约20%的T1代株系分离比符合15:1,表明这些株系含有2个整合位点。选择部分T1代潮霉素抗性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鉴定,结果证实,外源基因已经稳定遗传给T1代。检测了T0代和T1代转基因植株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和两个分别属于A群和B群的稻瘟病(Magnapotthe grisea)小种的抗性,结果表明,30%株系表现了对这两种病害抗性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有7个株系的抗性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提高,其中Tp64表现对两个稻瘟病小种完全免疫。这些结果表明内切几丁质酶基因ThEn-42已经在受体植物中准确表达,并且在提高水稻抗病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大豆加工产品的定性PCR检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利用改良的CTAB法,对多种大豆(Glycine max)加工产品DNA进行分离纯化,并以大豆特异性内源基因大豆凝集素基因为参照,对用该方法获得的DNA的可扩增性加以验证。设计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特异性引物对大豆及其加工产品是否为转基因产品进行初步的定性PCR筛选,用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中的目的基因5-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gene,CP4-EPSPS)对阳性结果进行确证。实验结果表明,用改良的CTAB法提纯得到的大豆加工产品中的DNA完全可以满足PCR等分子生物学分析,而且定性PCR法能有效检测大豆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