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东新会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会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地理位置为北纬 2 2°0 5′4 3″~ 2 2°4 8′2 4″,东经 1 1 2°4 7′0 3″~ 1 1 3°1 5′2 4″,南濒南海 .该地区共有维管植物 1 6 98种 ,隶属于 2 0 9科 81 6属 ,其中蕨类植物 32科 5 4属 82种 ,种子植物 1 78科 76 2属1 6 1 6种 .区系地理学研究表明 :蕨类植物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属居多 ,达 2 6属 ,占蕨类总属数的 4 8.1 3% ,而且是以单种属或少种属占优势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占绝对优势 ,全部热带成分已达78.0 9% ;其特征科主要有 :山矾科、冬青科、壳斗科、桑科、金缕梅科、山茶科、樟科、萝摩科、大戟科、蝶形花科、野牡丹科、茜草科等 ;中国特有属杉木属、穗花杉属、石笔木属、四药门花属、马蹄参属、天星藤属、大血藤属、刚毛药花属、台闽苣苔属、酸竹属及广东特有属绣球茜草属、异枝竹属等 .与邻近的香港、惠东古田、鼎湖山和黑石顶的植物区系比较其相似性很高 ,体现出南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过渡性及热带区系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吊罗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吊罗山位于海南岛东南部 ,约 1 8°5 0′N,1 0 9°5 0′E,为北热带地区 ,其种子植物区系共有种子植物1 71科、846属、1 90 0种 (裸子植物 4科 5属 1 0种 ,被子植物 1 67科 841属 1 890种 )。区系分析表明 :(1 )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非世界属总数的 84.2 9% ) ;(2 )纯热带成分不形成区系和植被的表征 ,许多泛热带、热带种类已接近其分布北限 ;山地成分表现出热带、亚热带 -温带成分相互渗透的特点 ;(3 )该区系在海南岛整体区系中占重要位置 ,特有现象较突出 ,有海南岛地区特有属 4个 ,其它中国特有属 6个 ;吊罗山包括邻近的陵水县有 2 3 7个海南岛地区特有种 ,占全部 5 3 6个海南特有种 (变种 )的 44.2 2 % ;吊罗山特有种 5 2个 ,占海南全部特有种的 9.7% ,这表明该区系在海南森林区系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青锋  王玉国  潘明清   《广西植物》2000,20(1):27-31
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宜章县境内 (2 4°52′0 0″~ 2 5°0 3′12″N,112°4 3′19″~ 113°0 0′10″E) ,属南岭支脉。作者对该地区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其生境进行了考察 ,采集到水生沼生维管束植物30科 4 7属 6 7种 ,其中 30种为莽山地区新记录。在比较沼泽和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特点的基础上 ,讨论了沼泽作为水生植物重要生境的意义 ,建议对作为珍稀濒危水生植物重要产地的长江以南山地沼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东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现代植物区系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下游 ,北濒渤海 ,东临黄海 ,地理范围介于北纬 34°2 3′~38°2 4′,东经 1 1 4°4 8′~ 1 2 2°4 3′之间。全省总面积为 1 5.72万 km2 ,占全国总面积的 1 .6%。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沿海比较湿润 ,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山东省在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地位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 -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植物地区 [1 ]。据最近研究统计 ,现有野生维管植物 1 47科、61 4属 ,约 1 547种 (包括变种 ,下同 )。其中蕨类植物 2 4科 39属 1 0 5种 ,裸子植物 3科 3属 …  相似文献   

5.
梧桐科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颂军 《广西植物》2002,22(6):494-498-498
对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 ,指出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分布区 ,东起台湾的北部 (1 2 2°1 0′E) ,西至西藏的墨脱 (95°3 0′E ,2 9°2 0′N) ,北起河北的东陵和小五台山 (约 40°2 0′N) ,南达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约 1 6°1 0′N)。其分布范围主要在热带、亚热带 ,只有少数种类可分布到温带。主要根据《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原则 ,把中国梧桐科植物野生各属划分为 1 0个类型。且对中国梧桐科植物一些属的分布格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统计分析了浙江庆元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种子植物 16 7科、70 0属、 15 45种 (含种下分类群 )。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 ,达 33 5 % ,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 (75 4 4) ,16个表征科中 ,大多也是以热带分布的科 ;本区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 ,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 (2 0 2 % ) ,其次是北温带分布(13 9% ) ,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几相当 (30 4 317) ;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种最多(4 8 4 % ) ,其次是东亚分布 (2 3 9% )和热带亚洲分布 (13 6 % )。以中国区系分区标准 ,将特有分布种划分成 9个分布亚型 ,其中以华东 -华中 -华南分布最多 (2 5 9种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丰富 ,区系起源古老 ,地理成分多样 ,具有明显的华东南缘山地植物区系特征 ,并且拥有众多特有、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广西武鸣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对其野生种子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武鸣县有野生种子植物2 542种,隶属于184科898属,以被子植物占优势,裸子植物贫乏。从科属组成上看,以大科、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体。科、属和种分布区类型丰富,含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兼具温带成分,呈热带至亚热带过渡性质。与邻近地区比较,武鸣县植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植物区系成分与广西横县最相近。因此,武鸣县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热带性质明显、地理成分多样、起源古老,同时聚集了一些特有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体现出北部湾植物区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茶卡- 共和盆地及其毗邻地区位于青海省的东部, 约处于北纬34°45′~ 37°00′, 东经98°45′~ 101°30′。海拔2 800~5 305 m, 面积约38 300 km2 , 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类型。本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59 科、277 属、854 种。分别占青海省总科数的65 . 56%、总属数的54 .53%、总种数的37 . 37%。区系特征如下:1、种类相对较贫乏, 木本更贫乏。2、就属的层面而言, 本区属于以北温带成分, 特别是欧亚大陆温、寒地带典型成分为优势的, 兼具旱生温性、耐寒温性和高寒类型的温带区系性质。3、许多种、属和热带类型均以本区为边缘分布区, 因而区系的边缘性质明显。4、为青藏高原高寒区系、黄土高原温性( 草原)植物区系和亚洲东部荒漠区系在我国的交汇过渡区, 区系的过渡性质明显。5、是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的一部分。6、是青海植物区系或“唐古特植物地区”划分植物亚地区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土高原子午岭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107°30′~109°40′E,33°50′~36°50′N)。其在植被分区上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植物亚地区。区内共有种子植物94科361属689种,分别占黄土高原区种子植物总数的63.95%、41.78%和21.37%。其中大科、大属在区系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区种子植物属包含15个分布区类型及12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分布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其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是: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多种地理成分交汇、过渡特征明显;区系组成以华北成分为主体,温带成分占优势;沿纬度梯度地理成分差异显著,垂直分布带谱不明显;区系成分新老并存,特有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10.
朱华  赵见明  蔡敏  刘世龙  李黎 《广西植物》2004,24(3):193-198
德宏地区野生种子植物共记录有 2 2 7科 ,1 43 2属 ,493 7种。按种数以禾本科 (2 69种 ) ,菊科 (2 67种 ) ,兰科 (2 5 9种 ) ,蝶形花科 (2 2 9种 ) ,茜草科 (1 66种 ) ,蔷薇科 (1 5 3种 ) ,大戟科 (1 1 0种 ) ,樟科 (1 0 1种 ) ,莎草科 (97种 ) ,荨麻科 (90种 ) ,桑科 (89种 ) ,爵床科 (77种 )等为优势科。在属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 ,以热带亚洲成分为最多 ,占总属数的 2 5 .1 % ,其次是泛热带成分 ,占总属数的 1 8.4% ,旧世界热带成分占 1 0 .3 % ,北温带成分占 1 1 .6% ,东亚成分占 9.2 % ,中国特有成分占 1 .8%。所有热带成分合计共 92 5属 ,占总属数的 68.2 % ,构成该植物区系的主体 ,温带成分 (类型 8~ 1 4)共有 40 6属 ,约占总属数的 3 0 % ,故认为该植物区系仍属于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 ,受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渗透和强烈影响 ,在世界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古热带植物区 ,马来西亚亚区 (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区 )中的滇—缅—泰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中越边境西隆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隆山是滇南最高峰 ,最高海拔 3 0 74.3m ,跨越中越两国边境线。其北坡在中国境内 ,南坡在越南境内。西隆山 2 0 0 0年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隆山已经查明的高等植物 1 79个科 ,469个属 ,781种。其中 ,国家级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有 2 3种。在西隆山分布的植被类型有 5种 :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和次生植被。人为活动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很大 ,该文据此对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 1 1 8科 ,3 85属 ,860种 ,其中裸子植物 5科 ,1 6属 ,1 9种 ;被子植物 1 1 3科 ,3 69属 ,841种。种子植物属、种的区系成分共有 1 3个类型 ;在所有成分中 ,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 ,达 1 81属 ,占总属数的 5 1 .5 8%。中国特有分布属共 1 1属 ,占总属数的 3 .1 3 % ;中国特有分布种共41 0种 ,占总种数的 48.41 %。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 1 8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4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6种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8种。  相似文献   

13.
木论喀斯特林区翠柏群落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木论喀斯特林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南缘。据600m2翠柏群落样方调查结果:有维管束植物76种,隶51科69属,其中单种的属占89.9%。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占总属数(不含世界分布)的71.0%,温带分布占25.8%,但群落的种类组成是以亚热带成分占优势,按Rar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高位芽植物占82.9%,地面芽植物占15.8%,一年生植物占1.3%,缺少地上芽和地下芽植物;从生理角度分析,叶级以小型叶(包括微型和鳞型叶)为主,占59.2%;叶型以单叶占的比例最大,为86.8%,群落结构可分为乔、灌、草三层,其中乔木层又可分出二个亚层。对该群落各乔木种群的大小结构分析,显示出翠柏群落是相对稳定性较大的群落。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黄世能  张宏达  王伯荪   《广西植物》2000,20(2):97-106
尖峰岭地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 ,面积约 470 km2 ,有种子植物 1 83科、90 6属、2 0 87种及变种。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种子植物区系有如下特征 :(1 )科属种的组成较为丰富 ,但属内种系较贫乏、分化程度弱 ;(2 )地理成分复杂 ,以热带成分、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 ,特有成分也相对较丰富 ,是海南岛整体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区系有一定邃古性 ,本质上是华夏植物区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鄂东南幕阜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东茹  陈德懋   《广西植物》1997,17(3):224-230
鄂东南幕阜山区共种子植物183科741属1653种。以属的分析为主,结合科的分析,认为本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为温带性质。本地区温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剔除世界分布属)的5313%,热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的4245%,缺乏典型的热带科属。从植物区系现状和历史分析中,论证了本区系白垩纪—第三纪古热带起源的历史背景。确认本地区主体上属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系的华东地区,但富含华中区系成分,具有浓厚的华中区系色彩。本地区南北和东西植物交汇,具有复杂区系成分。论证了鄂西南武陵山—幕阜山脉一线可能是西南成分向东迁移的通道之一。本地区特有现象不明显,共有中国特有属24个,无地区特有属,只有少数地区特有种。  相似文献   

16.
山西翅果油树分布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峰 《植物研究》2003,23(4):478-484
翅果油树是国家2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山西分布于中条山的翼城、绛县和平陆,吕梁山南端的乡宁、河津和稷山,约当110°36'~111°56'E,34°52'~36°05'N。山西翅果油树分布区有种子植物905种,隶属于449属95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93科447属901种(双子叶植物78科312属714种,单子叶植物15科135属191种)。山西翅果油树分布区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类型多样,具有暖温带性质。突出特征是温带成分占优势和有相当比例的热带成分,前者共有276属,占总属数的68.66%(其中北温带成分138属,占总属数的为34.33%);热带成分共有106属,占总属数的26.38%,它们在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或指示意义。在山西翅果油树分布区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中国特有种占绝对优势,达369种,占总种数的41.65%,它们是构成山西翅果油树分布区优势植被类型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如油松、华山松、白皮松、橿子栎、翅果油树、黄刺玫、虎榛子、白刺花、连翘、蚂蚱腿子等。此外,还提出了翅果油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陕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静艳  张宏达   《广西植物》1998,18(1):11-18
陕西约有种子植物3907种,隶属于177科1115属,其中热带属328属(2944%),温带属645属(5811%),中国特有属53属(475%)。区系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北温带分布属是其植物区系的核心,反映出区系的温带性质。然而这些温带区系成分并非起源于北方,而是亚热带山区起源,是华夏植物区系的北向延伸,其与亚热带和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有着共同的起源,是华夏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成为多种地理成分的汇集之地,并表现出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此外区系中单、少种科、属及古特有属相对丰富,体现出区系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地区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区系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兰  何平  肖宜安  刘云  张仁波  李桂强   《广西植物》2006,26(2):132-136,208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并探讨了其区系成分特点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有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共计95科195属275种;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种子植物热带分布型的属数占总数的48.57%,热带分布型的科数占总数的46.91%;特有性强,共有52种中国特有植物;起源古老,有41种古老孑遗植物;此外,这些种的地理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省与省或国与国交界的边境地区以及中、低山地区。  相似文献   

19.
福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姜必亮  张宏达   《广西植物》2000,20(2):117-125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亚热带 ,季风气候显著 ,水热条件良好 ,地貌以山地为主 ,致使种子植物成分丰富 ,自然分布的种类约有 1152属归 186科。区系地理成分分析表明 ,福建种子植物区系是典型的热带起源 ,热带成分占 56 .0 3% ,其中以泛热带成分最多 ,同时兼容了大量温带成分 ,说明温带成分并非源自本地 ,而是亚热带山区起源。区系成分中单型属和少型属以及特有属成分相当丰富 ,说明了残遗现象和个别特化现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