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方聚维酮碘凝胶是一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新型药物.本试验以金霉素、土霉素和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复方聚维酮碘凝胶治疗子宫内膜炎后对患牛卵巢机能恢复及配种受胎的作用,并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测定参试牛乳中孕酮含量,进一步分析各种药物在治疗前后对卵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聚维酮碘凝胶对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催情率和受胎率显著高于金霉素、土霉素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用药后发情的时间也缩短(P<0.05);RIA测定结果也表明使用复方聚维酮碘凝胶后排卵牛的比例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进一步证明复方聚维酮碘凝胶能改善卵巢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聚维酮碘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选择患有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炎的奶牛80例,采用4%聚维酮碘进行临床治疗试验,土霉素做对照。结果表明:4%聚维酮碘组与土霉素对照组的有效率和受孕率分别为84.4%和73.1%,82.9%和68.6%,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以其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将60 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随机分成5 组,每组12 头,复方中草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灌注150 mL/头、100 mL/头和50 mL/头)、土霉素组(子宫灌注50 mL/头)和对照组。结果 复方中草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和83.33%,均高于土霉素组的总有效率66.67%;土霉素组在治疗结束后的平均发情天数缩短了14 d,所有复方中草药组的发情天数也缩短了11~19 d;3 个情期内土霉素组受胎率为50.00%,复方中草药组受胎率介于41.67%~66.67%之间。结论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土霉素,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场的常见病,治疗的药物有多种,为探讨药物的治疗效果,试验选9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病牛,随机分3组,每组30头牛,第1组(用1次4%聚维酮碘+用2次5%土霉素溶液),第2组(用1次4%聚维酮碘+用2次宫得康),第3组(用3次4%聚维酮碘);子宫灌注给药,3次给药为1疗程。1个疗程后,各组治愈率为23.3%、40.0%、26.7%,有效率为60.9%、72.2%、50%;2个疗程后,各组治愈率为70.0%、83.3%、63.3%,有效率为86.7%、93.3%、86.7%,结果表明:2个疗程对奶牛子宫内膜炎都有较好的效果,以第2组(4%聚维酮碘+宫得康)效果最好,但少数患有子宫内膜炎的牛2个疗程仍难以治愈。  相似文献   

5.
促进产后母牛生殖机能恢复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几年随着产奶量提高,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分娩母牛60%左右不同程度患有子宫内膜炎,对产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以往采用抗菌素、防腐消毒液(如土霉素、金霉素、利凡诺尔药液)子宫内灌注的方法,由于常年反复使用,近几年用药剂量日趋加大,洗宫次数增多,治愈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土霉素和乳酸依沙吖啶联合应用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疗效,选取豫北一个中型牧场63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试验,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1头。第一组只用土霉素溶液;第二组用土霉素+乳酸依沙吖啶的水溶液;第三组只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每组均按3次送药为一个疗程进行子宫内灌注。结果显示,第一组奶牛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8.1%、66.7%,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9%、85.7%;第二组奶牛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7.6%、85.7%,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0%、95.2%;第三批奶牛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3.8%、47.6%,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1%、61.9%。结果表明,土霉素和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用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最佳添加剂量,试验选临床两个以上情期内配种不孕的经产母猪150头,分为5组,每组30头猪,进行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剂量筛选试验,其中1~3组为中药组,服用"猪孕散"治疗,剂量分别为每天150 g/头、100 g/头和50 g/头,连用3 d;4组为西药组,用0.1%高锰酸钾1 000 m L冲洗子宫,然后再用青霉素240万U、链霉素100万U、生理盐水100 m L,混合后注入子宫内,每日1次,连用3 d;5组为阳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结果表明:对母猪慢性子宫内膜炎治愈率,中药"猪孕散"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为93.33%、低剂量组为86.67%、西药组为83.33%,阳性对照组为10%,其中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药"猪孕散"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使用"猪孕散"中、高剂量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青、链霉素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低剂量组疗效与青、链霉素组相当。考虑治疗效果,临床以中剂量100 g/(头·d)使用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不同剂量的丹连花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选择患子宫内膜炎的患病奶牛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分别为丹连花子宫灌注液高、中、低剂量组,以及药物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另选健康奶牛10头作为健康对照。结果表明,丹连花子宫灌注液不同剂量组治疗后患病奶牛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高、中剂量组奶牛子宫复旧完全,子宫颈黏液清亮,白细胞数明显减少,pH6.5~7.0,尿兰母检查阴性,治愈率60%,有效率90%,显著高于药物对照组(P<0.05),且血液白细胞数显著减少,其中中性粒细胞数极显著低于疾病对照组(P<0.01);不同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无异常变化。表明丹连花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显著治疗效果,且使用安全,推荐临床使用剂量为100mL/次,子宫灌注给药,隔天1次,连用3次。  相似文献   

9.
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评价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奶牛场开展了临床试验.该试验从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伊利、蒙牛乳业所属奶牛园区、奶牛养殖公司、奶牛联社的8家奶牛场选择377头有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炎患牛,对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临床药效观察.依据不同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子宫内膜炎3个治疗组,各组又用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相同给药处理,均按相同剂量60 mL/(次·头),一次性子宫内灌注药物原液,隔日给药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给药后观察10d.统计分析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及不同批次药效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批次的鱼腥草子宫灌注液治疗同等程度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基本相近,经x2检验,差异不显著(P >0.05),表明药物质量和药效稳定一致;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总有效率为94.7%,总显效率为86.2%;相同给药剂量和次数对轻度(卡他性子宫内膜炎)、中度(黏性脓性子宫内膜炎)、重度(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0.1%、82.8%,显效率分别为94.5%、81.2%和63.8%,经x2检验表明,轻、重度2个病情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所有使用鱼腥草子宫灌注液的患牛,均未见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及局部刺激性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以青霉素钠、土霉素为对照药物,子宫内灌注给药,分别在河北、内蒙古、广州、上海奶牛场试验,共治疗急、慢性子宫内膜炎病例359头,抽检249头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是4种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治疗组与土霉素、青霉素钠比较,按400、800、1200U/次的三个浓度剂量治疗,隔日投药1次,连续用药3次,800、1200U/次的浓度剂量显效率超过80%,显著优于青霉素钠的疗效(P〈0.01),与土霉素注射液组相当。追加用药次数可进一步提高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痊愈率。重组溶葡萄球菌酶能有效治疗由金黄色葡菌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子宫内膜炎,治愈后受孕率在70%左右。尤其是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中药复方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自然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将确诊患有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牛40头,随机分为5组(A组~E组),每组8头,其中A、B、C组分别为中药复方灌注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内灌注中药复方灌注液150、100、50mL/次,隔天1次,连用3次;D组为阳性药物对照组,子宫内灌注双黄连注射液100mL/次,隔天1次,连用3次;E组为疾病对照组,不给药,另选择临床健康奶牛8头作为健康对照组(F组),不给药。结果表明,中药复方灌注液能显著降低急性子宫内膜炎病牛子宫颈口黏液白细胞数和血液白细胞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高、中剂组效果较好,说明该中药复方灌注液对奶牛急性子宫内膜炎自然病例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推荐临床使用剂量为100mL/次,隔天1次,连用3次。  相似文献   

12.
选择顽固性、卡他性及慢性子宫内膜炎奶牛65例,运用乙烯雌酚和土霉素配合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上配合运用乙烯雌酚和土霉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对照组奶牛用药后经15~20天治愈,治愈率为65%;试验组奶牛用药后经7~10天治愈,治愈率为95%。表明乙烯雌酚与土霉素配合使用具有抑菌消炎、诱导发情和恢复子宫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柏芩提取液是由黄柏、黄芩、红花、党参等组成,为了探讨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采用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进行柏芩提取液的主要药效学研究。确定药效作用后,按照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防治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的抗微生物兽药的靶动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对其进行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柏芩提取液能明显改善实验性子宫内膜炎家兔的临床症状,血液白细胞计数分类、子宫分泌物涂片镜检、尿液及子宫分泌物化学检查结果趋于正常,并且能够减轻子宫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脱落等组织病理学改变。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第10天,柏芩提取液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且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给药后第21天,柏芩提取液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且与阳性药物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证明柏芩提取液对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和临床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1.5和1.0 g/mL浓度(30 mL/次)对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明显,与土霉素效果相似,0.5 g/mL浓度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黄牛子宫内膜炎使用宫康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的指导黄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将100头确诊的黄牛子宫内膜炎作为本次试验对象,病牛治疗研究时间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病牛分为4组,每组25头,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和左氧氟沙星混合液子宫灌注治疗,其余3组均纳入观察组并使用宫康治疗,低剂量组每次用量为50 mL,中剂量组每次用药100 mL,高剂量组每次用药150 mL,对不同病牛的疗效指标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黄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应的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康治疗黄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中采取中等剂量的宫康的总有效率最高,可作为黄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重要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纳米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药物对子宫内膜炎患牛分别进行临床治疗。以比较用化学还原法制取的纳米银与盐酸土霉素、环丙沙星、甲砜霉素药物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疗效。结果表明,纳米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是91.67%和100%,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纳米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几种药物对高产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改进的采胚管,对奶牛子宫内灌注抗菌药物,进行子宫内膜炎的治疗。结果表明,应用碘伏和宫净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土霉素、碘甘油和洁尔阴。应用经碘伏、金霉素、宫净和洁尔阴治疗的奶牛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土霉素、碘甘油治疗的奶牛。应用洁尔阴冲洗液注入发情奶牛的子宫内,10~12h后进行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1材料与方法(1)试验牛。以某奶牛场103头患子宫内膜炎的病牛作为试验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而分为3组。(2)试验药品。试验用药包括宫净、金霉素、前列腺素(PG)。(3)试验方法。第1组用宫净治疗,每次100毫升,子宫内灌注,连续用药2次作为1个疗程,间隔3天再用药1个疗程;第2组用金霉素治疗,每次0.8克,可用纯化水稀释,也采用子宫内灌注,每次灌注的量视奶牛子宫的情况而定,连续用药3次作为1个疗程,之后间隔3天再用药1个疗程;第3组用PG治疗,患牛在产后18~19天肌注PG0.8毫克,29~30天后重复处理1次。2结果与分析2.13种药物治疗效果(见表1)表13种…  相似文献   

18.
溶菌酶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临床136例病例观察,溶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总治愈率、溶菌酶治疗后各组子宫恢复程度均较抗生素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好,对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在82.35%-88.24%,明显好于在临床中常规使用药物金霉素的治愈率56.25%。溶菌酶试验组平均受胎率为75.38%,明显高于抗生素对照组的56.25%,空白对照组的15.63%。治愈牛产后至初配平均天数也较短。结果表明溶菌酶是一种取代抗生素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的生物类药品。  相似文献   

19.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选取自然发生子宫内膜炎的猪只236头,羊241只,牛180头。将发病母畜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肌肉注射和子宫灌注两种给药途径交替给药,一日一次,连续3次给药后,停药观察7d。结果双黄连注射液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对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优于化学药物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与化学药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双黄连注射液对家畜无毒副作用,而且还能增强家畜的抵抗力,因此可作为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柏芩提取液是由黄柏、黄芩、红花、党参等组成,为了探讨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采用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进行柏芩提取液的主要药效学研究。确定药效作用后,按照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防治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的抗微生物兽药的靶动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对其进行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柏芩提取液能明显改善实验性子宫内膜炎家兔的临床症状,血液白细胞计数分类、子宫分泌物涂片镜检、尿液及子宫分泌物化学检查结果趋于正常,并且能够减轻子宫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脱落等组织病理学改变。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第10天,柏芩提取液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且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给药后第21天,柏芩提取液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且与阳性药物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证明柏芩提取液对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和临床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1.5和1.0 g/mL浓度(30 mL/次)对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明显,与土霉素效果相似,0.5 g/mL浓度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