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50例患慢性骨髓炎的患者,行清创后Ⅰ期植骨、伤口持续灌注冲洗治疗,对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50例骨髓炎患者治愈率为96%,无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慢性骨髓炎患者顺利康复,术后护理患者进行功能肢体锻炼及伤口持续灌注冲洗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避免Ⅱ期自体松质骨移植的缺点,探讨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2月至2004年4月,35例慢性骨髓炎患者(8例骨不连)在我院接受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方法治疗。结果:35例患者中平均随访28个月(13~55个月),32例(91.4%)获得感染控制。8例骨不连患者,其中4例骨愈合;1例因感染复发接受再次清创自体骨移植获得感染控制、骨连接;3例再不连患者,2例自体骨移植获得连接,1例再不连及另2例感染复发患者未接受再次治疗。结论: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四肢慢性骨髓炎可以获得较高的感染控制率,但是骨不连伴节段性骨缺损患者应用该方法治疗,骨再不连的发生率高。应慎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小腿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性。方法:2005年5月—2010年5月,应用游离腹直肌肌皮瓣治疗小腿创伤后骨髓炎20例。手术去掉内固定,严格彻底清创后,即刻行游离腹直肌皮瓣移植,1例清创后形成胫骨缺损造成局部不稳定者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3.5)年,平均2.25年。2例患者的游离肌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经清创,游离植皮后愈合,余3例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1,例胫骨缺损范围较大的患者行二期松质骨植骨,3月后骨愈合。1例出现骨髓炎复发。余病例未植骨,骨愈合良好。结论:治疗难治性慢性骨髓炎的关键是严格地清除感染的骨质、死骨、炎性及瘢痕组织;游离腹直肌皮瓣移植能以血运丰富的组织消灭死腔、覆盖创面,是治疗小腿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承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2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9.6岁.手术彻底清创,创口内置载抗生素骨水泥.结果 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4~23个月,平均17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结论 清创后创口内置入载抗生素骨水泥是治疗慢性骨髓炎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疗效。方法:4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观察组于清创后给予 VSD技术治疗7-21 d,Ⅰ期封闭创面或Ⅱ期植骨、皮瓣修复;对照组给予清创后传统闭式灌洗冲洗引流术,Ⅱ期行植骨、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局部组织无水肿、肉芽组织生长良好,4例Ⅰ期封闭创面,17例经植骨、植皮或皮辩移植修复均愈合。治疗结果优良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骨髓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使创面在封闭状态下得到充分引流,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减轻局部水肿,利于创面修复,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2010年收治的28例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患者,均在彻底清除病灶组织后,进行Ⅰ期植骨,再进行外固定加压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在3个月~5个月,均为Ⅰ期愈合。26例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正常,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膝关节僵硬。结论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采用彻底清创、Ⅰ期植骨、加外固定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朱耀宗  潘梅圃  王强 《当代医学》2009,15(10):81-81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骨骨折伴骨缺损一期植骨以避免患者二期手术植骨的可行性。方法对轻、中度污染的开放性胫骨骨折伴骨缺损,彻底清创牢固内固定或牵引,一期自体植骨及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或创造条件软组织覆盖。采用Johner-wrhu评分标准评估治疗结果。结果全组36例随访6个月以上无骨不连及骨髓炎发生,创面愈合29例,延迟愈合5例,2例浅表感染,骨愈合后拆除固定物。结论开放性胫骨骨折伴骨缺损一期植骨预防骨不愈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7年4月~2004年10月,临床治疗22例胫骨骨髓炎,采用1期开放清创,2期皮瓣覆盖创面,3期植骨术,术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除1例由于经济原因采用截肢外,其余21例患者均获得治愈,所有病人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采用3期方法治疗骨髓炎安全有效,术后恢复良好,是治疗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伴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选择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16例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骨外露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骨质缺损较多行Ⅰ期或Ⅱ期植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分别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肌皮瓣、腓肠肌内或外侧头肌瓣加植皮,术后常规滴注引流进行治疗。男14例,女2例,年龄17~59岁。皮瓣面积6 cm×4 cm~18 cm×9 cm。结果随访6~24月,全部转移皮瓣一期存活。Ⅰ期植骨2例,Ⅱ期植骨4例1,例慢性骨髓炎复发,植骨失败,经3次清创后感染治愈;其余病例感染均未复发,植骨愈合好,植骨愈合时间3.4~6.7月,平均4.6个月。结论腓肠肌肌皮瓣具有血供丰富、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重要血管等特点。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并骨与软组织缺损,既可以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循环、又可以进行创面覆盖,同时还可以进行滴注引流,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秦奎伟 《大家健康》2016,(3):140-141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9~2012年该院的37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患髋61例,男23例髋40例,女14例,髋21例,年龄21 ~59岁,为患者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彻底清除死骨并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打压植骨治疗.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此次研究中共有17例优秀病例,16例良好病例,3例尚可,1例较差病例,总体优良率是89.2%.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优良率高,是非常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李飞  宁建  徐爱飞 《西部医学》2012,24(8):1509-1510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先采取病灶清除处理,再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Ⅰ期封闭创面,Ⅱ期植骨,伴有软组织缺损较多者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结果 12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通过Ⅱ期植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福锦 《广西医学》2009,31(10):1492-1493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17例慢性骨髓炎治疗患者先清除病灶,再给予负压封闭引流,Ⅰ期封闭创面、Ⅱ期植骨,伴有软组织缺损较多者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结果17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通过Ⅱ期植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使病灶清除后的创面在封闭状态下得到充分引流,既能避免持续滴注灌洗引流不畅的问题,又能免除患者换药的痛苦,同时也能有效防控创面的感染、改善局部血运、减轻局部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利于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 Link髁支持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股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3例患者均采用 L ink髁支持钢板内固定 ,其中 1 6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 ,7例采用同种异体松质骨植骨。结果 :术后经 9~ 1 2月回访 ,2 3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 ,患膝关节功能采用 HSS评分系统 ,优 1 7例、良 5例、中 1例 ,优良率达到 95 .65 %。结论 :Link髁支持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是治疗股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具有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的特点 ,自体髂骨植骨与同种异体松质骨植骨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袁志  刘建  胡蕴玉  刘建敏  孟国林  李丹  毕龙 《医学争鸣》2008,29(24):2271-2273
目的:研究和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RBX)Ⅰ期同步植骨治疗儿童慢件血源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在获得临床试用研究许可的基础七,自2001-09起将ARBX用于临床治疗儿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15例,获得12 mo以上系统随访的患儿12例.随访时间12~79(平均32)mo.结果:12例中除1例骨髓炎未能治愈,1例骨髓炎治愈后复发,1例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在术后发生骨不连外,其余9例骨髓炎均获得完全治愈,病变部位均获得确实骨修复,无骨髓炎复发.本组儿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感染治愈率为83.3%,完全治愈率(既控制感染又完成骨修复)为75.0%,远高于传统治疗方法.结论: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能Ⅰ期植骨有效治疗儿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抗菌素化松质骨植骨治疗小段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方法:通过24例小段感染性胫骨骨不连,骨缺损的病人闭式引流冲洗清创后,植入抗菌素化松质骨,修复骨缺损。结果;感染控制率87.5%,骨愈合率100%,关节功能保存较好。结论:清创,闭式引流冲洗后,植入自体抗菌素化松质可有效控制炎症,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9~2012年该院的37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患髋61例,男23例髋40例,女14例,髋21例,年龄21~59岁,为患者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彻底清除死骨并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打压植骨治疗。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此次研究中共有17例优秀病例,16例良好病例,3例尚可,1例较差病例,总体优良率是89.2%。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优良率高,是非常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方法较多。1987年以来,在我院收法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中有15例采用病灶清除、松质骨植骨,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16~34岁。病灶位于胫骨下端6例,股骨下端2例,胫骨上端4例,植骨远端3例,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手术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5名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患者,对其实施彻底清创引流,同时患者做一期植骨手术,外加固定,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15名患者进行2~3年的随访,所有伤口均在一期治疗后愈合,3名患者由于缺乏功能锻炼,出现不同程度的膝、踝关节僵硬,其他患者下肢功能均恢复正常状态。结论:彻底清创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一期植骨手术和外固定,同时配合功能锻炼,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反复扩创、万古霉素骨水泥药珠植入、创面软组织覆盖等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36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36例患者中25例患者一期愈合,8例窦道切除后二期愈合,2例经过2次扩创并用万古霉素骨水泥药珠植入后愈合,1例反复扩创4次手术后植骨愈合.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 ~56月,平均21.7月,均无复发.结论 采用反复扩创、万古霉素骨水泥药珠植入、创面软组织覆盖等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术后便于护理,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桥接外固定系统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9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与关节感染诊疗中心采用桥接外固定系统治疗的27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彻底清创后采用桥接组合外固定系统联合抗生素人工骨填充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骨愈合时间,外固定佩戴时间,钉道感染发生率,末次随访根据慢性骨髓炎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31个月,平均(27.97±1.68)个月;骨愈合时间8~12个月,平均(9.74±1.16)个月;外固定佩戴时间12~15个月,平均(13.61±0.94)个月;钉道感染发生率14.8%(4/27)。3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行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后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骨髓炎均未复发,痊愈18例,好转9例。结论 桥接外固定系统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具有损伤小、多维固定、方便佩戴、临床疗效满意的优点,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