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医辨证施膳、情志调适、中药足浴、足部推拿及分级施护),2组患者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1.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提高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思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924-1925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采取饮食指导、运动按摩、手足药浴和情志干预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在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草案),120例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对肢体麻木和下肢疼痛进行评价。显效42例(35%),有效59例(49%),无效19例(15%),恶化0例,总有效率84%。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对DPN延缓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过程中使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糖水平和糖尿病足神经筛查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和糖尿病足神经筛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功能,能提高降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感觉异常,如冷凉、麻木、疼痛、灼热及腹泻、泌汗等,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我们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积极运用中医治疗的手法,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本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挂号先后顺序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参照组用集束化护理,观察组用中医护理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情况。结果:护理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住院天数、自付费用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健康度,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在辨证施膳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前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辨证施膳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与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康复及护理体会.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35~89岁,平均63.26岁;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31例;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高压氧、肢体穴位按摩及肢体微波理疗等治疗及相应的专科护理操作.结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本组治疗统计为: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7.22%.结论:本组结果表明:高压氧、肢体穴位按摩、肢体微波及专科护理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满意结果,该法具有临床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于淑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5):3212-32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分为周围神经病变、内脏自主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病变等,尤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显著.目前其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山梨醇(多元醇)通路学说、肌醇减少学说、组织蛋白糖基化学说和血管性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2001年2月-2004年11月对91例住院或门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足浴疗法等中医特有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配合情志及基础护理,收到满意效果,并与常规护理的4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病因包括:气阴两虚,气血虚亏,阳气虚亏,血瘀络阻,痰瘀滞结,肝风内动。其病机以脉经失养及阻滞两大病机为主,在辨证时要先辨虚实,以虚亏为主证,再划分为气、血、阴、阳,以实为要略,再细分为血瘀、湿阻、寒凝等,虚与实同现则应注意先重后轻,再结合病程及个体差异状况辨证论治。传统中医学治疗方法包括:益气祛痰法,补气活血法,化痰活血法,补血活络法,补肾活血法,温阳祛瘀法。现代医学经络理论表明中医的经络与现代医学的微观循环存有密切关联,采取按摩穴位,疏经活络,能达到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供血营养肢端的效用。此外甲钴胺联合穴位按摩及针药并用法,针刺加中药法治疗该病疗效都很好。 相似文献
14.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PN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但以感觉神经最为常见。DPN既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此次实验致力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进展研究,以求探索该病变的常见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为尽早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27-2429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予以心理调节、健康宣讲等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势侧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护理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显效患者12例(30.00%),有效患者16例(40.00%),治疗有效率达70.00%;护理组治疗显效患者21例(52.50%),有效患者18例(45.00%),治疗有效率达97.50%,护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在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结合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神经病变积分(MDNS)、及肌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口服中药与针刺联合治疗DP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临床特征为肢体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严重者可引起足溃疡和坏疽,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医诊疗技术的不断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取得较大进展,现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从病因病机及外治疗法入手探讨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的优势,具体体现在熏洗、贴敷、针灸、按摩等疗法,疗效显著,作用直接,无明显毒副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麻木、疼痛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