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何文海 《蓄电池》2005,42(4):157-160
VRLA电池作为电动自行车(EB)四大件之一,是EB的核心和关键;VRLA电池的循环寿命现状不容乐观,而四大件的适配性,是导致VRLA电池循环寿命早衰的主要原因;介绍了VR-LA电池的容量选型设计和市场上VRLA电池真实容量的甄别;重点介绍了四段式充电器的一种设计参数和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引信对热电池小型化发展的需求,将传统的Ca/CaCrO_4电化学体系DEB片结构改进为DEB-EB片双层结构,降低了内阻,提高了热电池容量;对电解质(EB)的粘合剂和阻流环进行筛选,提高了热电池抗高过载的能力;在电解质EB中添加导电剂和钙锂合金抑制剂,提高了热电池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动力电池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信国 《电池工业》2007,12(2):113-118
综述了动力电池研发历程,对各类车载电池的性能、价格等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动力电池在电动车(EV)、混合电动车(HEV)和电动自行车(EB)的应用市场。着重讨论了阀控铅蓄电池(VRLA)作为HEV和EB的车载动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Li-ion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和新型安全正极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优良的电解质粘合剂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等测试手段对5种MgO粘合剂材料和对应组成的EB电解质材料进行了微观形貌和熔点变化的观察分析;通过测试电解质泄漏量,评价不同MgO和不同配比EB的流动抑制效果。结果表明:3#样品粒径细小较为均匀,颗粒分散好、孔隙较大,在EB中的含量从30%增加到60%,电解质泄漏量从109 mg/cm~2减小到27 mg/cm~2,对电解质流动抑制作用较强;其他样品的形貌无规则化较重,存在团聚现象,颗粒之间孔隙较小,流动抑制效果较差。将不同EB材料分别作为隔离层制成单体电池,以0.2 A/cm~2的电流密度进行恒流负载放电,同时施加脉冲电流进行电池内阻的测量,3#样品制成的热电池放电容量最强、内阻最小。  相似文献   

5.
宋学兵  刘效疆  刘联 《电池工业》2012,17(2):70-74,80
研究了一种热电池电解质(EB)制作的新技术,并采用不同流动抑制剂(氧化镁,B)分别按照传统制作方法和新技术制备了电解质,组装了热电池实验样品.该新技术可将热电池电解质中流动抑制剂的比例最低控制在35%.通过对比试验和电池内阻特性分析,验证了热电池电解质中流动抑制剂控制研究的有效性,同时对热电池流动抑制剂材料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6.
孟良荣  王金良 《电源技术》2011,35(12):1602-1604
碳酸锂是锂离子电池制造必不可少的原料.介绍了国内外工业和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市场分布、主要生产企业等情况;对矿石提取和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两种主要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碳酸锂生产对矿石和盐湖卤水中锂含量和杂质含量的要求;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级碳酸锂市场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7.
研究三种化合物的物化指标及作为电解液溶剂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是,碳酸二乙酯(DEC)、丙酸丙酸(PP)和丁酸乙酯(EB)。结果表明,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羧酸酯化合物作为溶剂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具有更低黏度和更小的表面张力;相比于碳酸酯,羧酸酯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的溶剂时,电解液的液态温度范围更宽,但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和低温放电容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李建勋 《电池工业》2007,12(6):422-425
对我国电池生产及出口的现状,以及香港市场在我国电池出口市场中所占的地位、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全面的分析,指出香港地区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在大陆电池出口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06年,我国电池出口量有近1/4通过香港转口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一方面反映香港电池转口贸易对中国内地电池工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内地电池企业对香港市场的依赖性。随着近年来我国电池企业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内地电池出口对香港市场的依赖性正逐渐降低。文章还提出了当前我国电池出口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调整、人民币升值、欧盟"绿色壁垒"和出口单价偏低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电池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世界电池市场规模和技术现状;展望了21世纪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在比较了各类电池的优缺点和综合性能的基础上,文章指出:MH-Ni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无汞碱性锌锰电池、密封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以及锂锰原电池和锌空气原电池将是21世纪电池技术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世界电池市场规模和技术现状;展望了21世纪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在比较了各类电池的优缺点和综合性能的基础上,文章指出:MHNi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无汞碱性锌锰电池、密封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以及锂锰原电池和锌空气原电池将是21世纪电池技术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动自行车用铅蓄电池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闫智刚 《电池工业》2004,9(5):230-234
简要介绍了国内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用铅酸动力电池的发展情况以及铅酸动力电池的最新发展技术,即水平铅布蓄电池、卷绕式铅酸蓄电池以及胶体电池;同时介绍了电动自行车用铅蓄电池的充电器和充电模式方面的进展状况;针对电动自行车对电池所提出的要求,指出铅蓄电池只要提高比能量、循环寿命及快充能力,凭借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仍然是现阶段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源。  相似文献   

12.
王金良 《电池工业》2010,15(4):234-238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现状和影响动力锂离子电池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展望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认为性能比较因素、低碳经济、环境保护的社会需要以及强劲的市场需求将推动动力锂离子电池高速发展;探讨了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毕道治 《电池工业》2007,12(1):44-50
便携式小型充电电池是近10年来发展最快的电池产品。对近期电池市场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小型充电电池将成为便携式电池的主流,而锂离子电池将成为小型充电电池的主流。着重对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进步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4.
崔万安 《电池工业》2003,8(6):256-259
介绍了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市场现状以及电动自行车用电源现状;认为铅蓄电池存在比能量小、寿命短、笨重,使用要求高等弱点,性能提高的空间不大;MH-Ni电池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现阶段电池的性能还不能满足电动自行车的要求;对电动自行车用MH-Ni电池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锌锰电池主要原材料资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金良 《电池工业》2006,11(4):258-262
分析了我国普通锌锰电池用主要正负极材料锌和天然二氧化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锌和天然二氧化锰资源匮乏和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攀升、质量下降;资源推动型因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低品级锌锰电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并将逐步失去价廉等市场竞争优势;推进锌锰电池的升级换代,碱性锌锰和锌锰高功率等高品级电池将逐步成为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16.
李胜 《电池》2005,35(3):210-211
从手机、汽车等用电器具的角度,分析我国电池的变化,主要是电池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例如手机用户达到3.35亿,带动了小型二次电池的发展;小型数码家电产品的发展,使一次电池大电流、高功率放电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杨林 《电池工业》2003,8(2):86-88
介绍了日本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业的变化和发展;分析了这种发展的原因以及其未来趋势。指出日本电池工业中,碱性锌锰电池仍将有大的发展空间,二次电池中具备性能优良、节约和保护资源、环保等特点的新产品将满足人们的需要,获得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铅和铅蓄电池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金良  马扣祥 《电池工业》2005,10(6):364-368
回顾了近5年来中国铅蓄电池生产与出口市场的变化及精铅消费状况;分析了铅和铅蓄电池的消费结构、工业和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中国铅蓄电池工业的发展前景。汽车、电动车、摩托车和其它工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铅蓄电池工业发展,铅价持续上涨等成本驱动因素和环保法规的制约可能促进某些领域逐步使用其它新型电池;保持铅蓄电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铅污染防治和再生铅加工。  相似文献   

19.
动力型VRLA电池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胡信国 《电池工业》2004,9(4):171-175
综述了电动车用阀控铅蓄电池(VRLA)的技术进展;讨论了电动自行车用VRLA动力电池的几种失效模式;指出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深循环使用时正极活性物质软化和电池失水;最后介绍了动力用VRLA电池的2种新型结构:卷绕式圆柱形电池和水平铅布电池。  相似文献   

20.
徐毅  陈端云  李清湘 《电池工业》2011,16(5):302-305
碱性锌锰电池用锌粉在中国已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环保要求、生产成本、电池性能要求等方面分析了碱性锌锰电池用锌粉的现状;指出电池锌粉的发展将出现变化,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