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流溪河流域为例,运用输出系数模型对该流域1990与2008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并初步探讨了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流溪河流域的非点源BOD/COD/TN/TP污染负荷都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其中BOD/COD增幅较大;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GDP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从工业点源、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和农田径流4个方面对北溪水体污染物来源进行估算和分析。对总磷和总氮两项污染指标采用狄龙模型进行水体纳污负荷的分析。分析结果得出,九龙江北溪上游的污染主要源自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布河的DEM、土地利用图及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以ARCINFO、SPSS为主要信息提取及分析工具,对北江上游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时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污染,采集的15个水样中含氮量在Ⅲ类水标准以下的水样占93.3%.磷污染较为轻微,含磷量在II类水标准以上的水样占水样总数的80%.氮素输出强度随无雨、雨前、雨后三个时段依次增大,而磷素输出强度随时间变化无明显规律,其输出强度与降雨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源”地类对地表径流氮、磷输出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各集水区中农业用地、居民地所占的面积比重与三个采样时段TN/TP输出强度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56,0.871,0.764/0.824,0.546,0.737,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物的“源”、“汇”作用因空间而异,其扮演的“源”、“汇”角色取决于不同地类的空间布局.此外,地形因素对非点源污染具有一定影响,但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非点源污染的概念、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以及对水环境的影响效应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同时结合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手段,提出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考察了当地农村厕所及人粪尿排污情况.研究表明:农村厕所以浅坑旱厕为主,占54.5%,73.2%的人有强烈的改造旱厕愿望;区内水冲厕的使用比例在增长,但“浪费水、粪量多”的问题随之出现;81.9%农户能做到粪便作为肥料回田使用;估算区内人粪尿污染物总排放负荷分别为:总氮3545.4t/a,总磷607.1t/a,化学需氧量2294.1t/a.建议提高人粪尿的回田使用率,推广使用节水型的生态卫生旱厕,在村庄汇水出口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控制非点源污染是防治人粪尿污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点源污染已得到很好控制,而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的防治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难以治理,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日益严重.本文基于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介绍其来源和研究模型,并结合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历程,综合探讨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的防治方法,以便为我国农业氮、磷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据1981—1985年和2001—2003年间江西省各县市家禽、生猪和大牲畜等指标的统计数据,分析江西省畜禽非点源氮单位面积潜在负荷的变化特点.采用修正的Johnes模型对非点源氮单位面积负荷量进行估算,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环境非点源氮潜在负荷量的增加,家禽的非点源氮单位面积负荷量也增加了(2)生猪非点源氮潜在负荷量在两个时代基本与环境非点源氮潜在负荷量保持一致;(3)大牲畜非点源氮单位面积潜在负荷量的变化都比较频繁,处于一种动态的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城市道路冲洗径流污染程度,于2022年3—8月在成都市主城区内选取交通性路段、商业性路段、生活性路段和餐饮性路段进行冲洗水径流采样,通过对采样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探究道路类型、降雨冲刷和较高气温(>30℃)对冲洗径流污染负荷的影响,综合考虑这3个因素推导道路冲洗径流年污染排放量估算公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道路冲洗径流污染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餐饮性路段严重,生活性路段和商业性路段次之,交通性路段最轻;通过相关性分析推测,路两侧餐饮经营活动的污染排放是导致不同类型道路冲洗径流污染负荷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较高气温(>30℃)会导致道路冲洗经流污染负荷升高,而降雨则反之;以成都市为例进行估算,2022年主城区道路冲洗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和氨氮(ammonia nitrogen,NH3-N)的排放量分别为3 506、167.56、30.32、1 441、55.687 kg。  相似文献   

9.
通过GIS软件的水文分析模块对浙江省长兴县30mDEM数据做流域划分,选择最北部的一个完整的小流域作为研究区,以氨氮作为污染指标,利用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法合理估算其非点源污染负荷及主要来源,并结合行政区划和各乡镇特点提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手段,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及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霍童溪蕉城段流域农村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该研究区内饮用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和总磷。同时,根据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状况,分析了水污染的来源为农村的畜禽养殖废水、农田施肥、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并提出了水源地的保护建议:全面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泉水库周边畜禽养殖业、种植业和居民生活产生的面源污染负荷核算,分析了黑泉水库区域环境主要的污染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丹江口水库临近三个省份的5个市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建立相关的污染物排放估算模型,采用参数计算、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污染物中所含化学物质(如氨、氮、COD)及其入河量进行估算.结果发现:入库污染总量中,面源污染占绝对优势;在空间分布上,以南阳盆地和十堰地区贡献占绝对优势,库区区间贡献率较小;在化学元素的形态特征上,对水体的影响主要是以溶解态为主的氮和以颗粒状为主的磷.从面源污染的源头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的土壤侵蚀,薄弱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物转移,都是造成面源污染步步加深的原因.针对以上对汉中、南阳等5个市之间面源污染总量差异的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未来丹江口水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科学对策,为丹江口库区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邢台市人口数量大、粮食需求、土地供给矛盾突出,在农业发展中,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污染现象,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邢台市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污染源主要包括化学肥料污染、化学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和生活废弃物污染;污染带来耕地质量下降、农产品和水质质量变差、破坏生态平衡等危害;防治对策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及宣传教育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西南地区某城市污染指标发现该城市被氮、磷和化学需氧量污染严重.中小型水源地水环境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还受到城市水源环境监测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对西南地区中小型水源地隔离防护、点源控制、农业面源、水土流失控制工程、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作为河北省农业大市的唐山市,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唐山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由化肥和农药的过度施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不当处置、秸秆利用率较低和农膜的高残留量,以及部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非集中处理造成。在此状况下,唐山应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制度和机制、加大投入和补偿,以及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等方面采取措施,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的扩张、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的欠缺,农村水环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水污染也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湖州农村水环境主要存在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农村工业点源污染(乡镇企业排污)、农村生活排放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市场政策失灵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引起。对此,可以从低碳理念出发,从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综合治理、政策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水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三台县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结合污染特征,在最佳管理措施(BMPs)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水域综合控制四个方面构建了最佳管理措施体系,将工程型和非工程型BMPS措施相结合,对丘陵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及污水灌溉行为造成了农村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在农村水环境污染源中,种植业面源污染占有非常高的比例.论文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从化肥污染、农药污染、污水灌溉三个角度分析了种植业水环境面源污染的现状,并指出种植业水环境面源污染的危害,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宣传教育、农业污染优先控制区划分以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防治种植业水环境面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