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施1992年2月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会议的各项决议,世界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于1993年3月26—30日,在澳大利亚的敦斯维尔大堡礁国家海洋公园召开了一次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出席者有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多米尼加、印度尼西亚、肯尼亚、新西兰、瑞士、西萨摩亚、英国、美国和扎伊尔等11个国家20人。会议在参观讨论了澳大利亚湿热带地区一些热带雨林、红树林的保护区以及著名的大  相似文献   

2.
一、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这次会议由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主持,委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局主办,于1979年10月5日-16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世界五大洲十多个国家的30多名代表。会议主要讨论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等几个生物地理区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事业的发展和存在问题。会议10天,2天学术报告,2天各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情况介绍,3天有关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事务的回顾和讨论,3天参观  相似文献   

3.
1998年11月3日是世界保护联盟(IUCN)成立50周年的日子。半个世纪以来,它对全球保护区的建设和物种的保护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者1977年开始正式参与其中的一些活动,从此投入了它的工作行列中,感受很多,借此机会略作介绍。世界保护联盟的建立在一定的程度上与筹建者们在瑞士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旅行所受到的启发与鼓舞有关。第一任总裁Jean-PaulHarroy(1948—1956)曾在国家公园工作过,所以,它一成立,保护区的建设就成为它的工作中心。1958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全体会员大会上决定建立…  相似文献   

4.
一、《地球生物多样性战略》按照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研究的计划要求,在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保护联盟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共同努力下,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的协助下,《地球生物多样性战略》一书如期于1992年2月出版,并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会议上散发给代表们讨论。书中主要论述陆地和海洋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沃特顿国家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mith  J 《人与生物圈》2000,(2):52-54
1895年,一个荒芜、狂风劲吹的旷野被划入保护区,那里大草原向山坡上延伸而去,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野花繁盛,那就是沃特顿国家公园,她是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典范。 1979年,沃特顿国家公园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它不仅是加拿大自然风光的代表,而且也是世界上两个自然地带——落基山脉与草地草原交汇在一起即称之为生物地理省的典型范例。在沃特顿,山地与草原交汇明显,蔚为壮观,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公园内动植物异常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6.
由世界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与世界银行发起,委托亚洲理工学院主持,于1991年12月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了热带业洲地区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文莱、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和国际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机构,共58人。  相似文献   

7.
世界保护区委员会及其组织结构王献溥为了适应全球保护区事业发展的需要,世界保护联盟(IUCN)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CNPPA)常委会经过多次酝酿讨论,正式提出改名为“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的建议,经1996年10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全体...  相似文献   

8.
整合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 依法建设国家公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自2000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与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以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各类保护区得到快速发展,为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多、面积小,且交叉重叠、孤岛化严重,保护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我国生态安全的要求。为了加强我国自然保护,国家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得到政府各部门与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怎样的国家公园体制,又如何与现有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协调,还没有明确的思路。本文拟在分析国际上不同国家公园的定位与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保护区发  相似文献   

9.
祝光耀 《生物多样性》2003,11(6):439-440
20 0 3年 9月 8日第五届世界保护区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该会由全球自然保护最权威机构———国际自然保护同盟举办 ,每 10年召开一次。来自170多个国家及组织的近 30 0 0人参加了为期 10天的会议。南非总统姆贝基、前总统曼德拉、约旦王后努尔、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全球环境基金主席古德等政府首脑和国际政要在开幕式上讲了话。我作为唯一的国家代表在开幕式上作了“保护区对可持续发展和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中国的实践”的演讲。与会代表对中国的发言反响热烈 ,他们认为 ,中国大力加强保护区建设、拓展生态保…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拥有森林、草原、冻原、沼泽等多种陆地生态系统类型[12 ] 。其领土的东、西和北部分别为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自 1885年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以来 ,目前已拥有 39个国家公园 ,多个国家公园被列为世界遗产。领土公园分部 (DominionParksBranch ,亦即现在的公园管理处 ,ParksCanadaAgency)建立于 1911年 ,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其国家公园系统在世界上无出其右1) 。在处理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方面 ,加拿大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  相似文献   

11.
世界保护联盟一个新的战略计划在于发挥各个区域的作用,大力开展各个区域的保护工作。考虑到东北亚(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所划分的东亚相当,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自然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面临不少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所以打算集中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建立东北亚办事处以协调和组织有关工作。为此,世界保护联盟通过日本环境厅和日本自然保护协会主持,在1994年10月27—29日在日本东京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提供资助,云南省科委配套资助,从1994年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生物圈(MAB)国家委员会的主持与协调下,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和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执行,加拿大国家公园的专家提供咨询和合作,在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内勐养保护片开展了题为“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加有效而实际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研究了保护区内各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状况以及有关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世界保护联盟(IUCN)每三年召开一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汇报工作的成就和规划今后的工作,并改选新的领导成员等,已连续进行了19届。本届(20)会议改称为第一届世界保护大会,于1996年10月11-2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出席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国近800个会员组织的1700多人。会议除了总结三年来的工作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规划今后三年工作项目和预算,选举主席、总裁、理事会成员和各专业委员会主席外,还组织了一系列研讨会,探讨保护和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诸多问题。1各专业委员会的研讨会1.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CNPPA):讨论并…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建立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标志着一个新的社会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方向。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世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研究人才,以期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它的研究领域涉及世界不同生物地理区域最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类型,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建立是其核心。从1978年第一个生物圈保护区正式建立,至今已有80多个国家建立了300多个生物圈保护区,其中中国有10个。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首席科学家,著名的野生生物学家,乔治@夏勒(GeorgeB.Schailer)博士在全球20多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致力于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研究,从非洲的大猩猩、狮子到中亚地区的马可波罗盘羊、雪豹、藏羚羊.蒙古黄羊、大熊猫.东北虎等,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工作,并努力促进边境地区野生动物的跨界保护。2008年11月,本刊记者就雪豹的保护问题在北京采访了夏勒博士。以下是夏勒博士的谈话内容。  相似文献   

16.
1 计划的提出世界保护联盟(IUCN)、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CNPPA)所制订的一项提高保护区管理能力的行动计划,就是要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保护区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或称姊妹保护区),加强彼此的合作与交流,以期共同发展,为自然保护和文化、科学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欧洲自然和国家公园联合会(FNNPE)在欧洲共同体的支持下率先建立了一个简称为“伙伴和交流计划”,鼓励欧洲和亚洲、拉丁美洲保护区之间的合作,使具有不同自然与文化特点的保护区建立伙伴关系,亦称“结对”,促进保护区的主  相似文献   

17.
<正>1国家公园的发展自1872年3月1日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至今,世界上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3万个保护地,占陆地面积的13%,同时签订了10多个多边公约,制定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然而,全球自然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2012年《地球生命力报告》的统计,过去40年,地球生命力下降了28%,处于"很不健康"的状态,31%的物种受到威胁(WWF,2012)。可以说,我们打了很多胜仗,却在丢掉整个战争。如何面对这一形势,  相似文献   

18.
苏珊  姚爱静  赵庆磊  田盈盈  周丁扬 《生态学报》2019,39(22):8319-8326
合理的资源保护分区有助于提高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措施的区域针对性,增强保护效果。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从"生态本底"、"资源特征"以及"人类干扰"三方面选取要素指标,构建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指标体系。将林小班作为分区单元,根据园区的生态本底特征将其划分为7个自然资源保护区,并以此作为国家公园开展资源调查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区划单位;根据各区域具体的资源问题和保护需求将国家公园进一步细分为17种自然资源保护区域,形成了包含两个层次的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方案,并基于各个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该分区方案避免了国家公园现存的各类用地空间布局交叉或错位所导致的难以协调问题,有利于实现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方案的落地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应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部的邀请,我们于1995年9月5~26日前往加拿大考察生物圈保护区及国家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考察访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在保护区管理和规划中所起的作用,所包括的内容有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技术的选择、公共信息的应用。——在保护区管理及规划中公众参与所起的作用,特别是传统的民族知识的收集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及其保护区系统在国际自然保护界居领先地位。这个世界第三大保护区系统[3] 具有 4个主要的层次 :国家级、省 /地区级、区域级和地方级。其子系统也有跨两个以上层次的 ,还有的成为国际遗产组织的成员。本文拟对这一庞大而有序的保护区系统进行分析研究。1 国家系统加拿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主要有 :由加拿大文化遗产部的加拿大公园局管理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海洋保护区 ,由加拿大环境部的加拿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局管理的国家候鸟禁猎区和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由国家首都委员会管理的国家首都保护地。这些系统形成加拿大国家级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