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字部首“手”的形变初探四川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刘志国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手”都汉字有278个;到了现代,王竹溪的《新部首大字典》已收入“手”部汉字1324个。可见其本生能力之强,同时也可以看出“手”在汉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手”是个象形字...  相似文献   

2.
    
这是汉字巾很常见的一个部首,用在字的左边,写作“十”,如抬、拄、抓等,用在字的下部,一般写作“手”,如擎、挈、拳等。还有几个“手”,我们来认识一下:  相似文献   

3.
    
扌(手)这是汉字中很常见的一个部首,用在字的左边,写作扌,如抬、拄、抓等,用在字的下部,一般写作手,如擎、挈、拳等。还有几个手,我们来认识一下:  相似文献   

4.
汉字中有不少偏旁、部首或部件,它们的笔画只是“差之毫厘”而已。像下面提到的“氏”和“氐”,它们的楷书就只差一“点”,但是也需要辨正,你说对吗?  相似文献   

5.
偏旁和部首     
丁丁和冬冬为偏旁和部首的关系争吵起来了,一个说部首是偏旁,一个说部首不是偏旁。到底部首是不是偏旁?它们又是什么关系呢?一、什么是偏旁和部首。偏旁是指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湖”字,左边的“氵”,右边的“胡”,都是偏旁;再如“国”字,外面的“国”,里面的“玉”也都是偏旁。部首是什么呢?按照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分,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位,称为部首。如上面例举的“湖”字的“氵”、“国”字的“国”,都是部首,而“胡”和“玉”就不是部首了。二、偏旁和部首的关系。偏旁和部首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总…  相似文献   

6.
先人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汉字中也多有体现。汉字演变至今,"手"仍以多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汉字之中,下面进行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7.
有许多汉字用“手”作为构件,其中又以表动作的字为多。有趣的是,汉字中表示“手”的偏旁符号的形体并非一式。了解这一情况,对理解和记忆汉字字义很有帮助。手——拿掣拜看“手”作义符,用在汉字下部作偏旁,一般写作“手”,如“拿、掣”两个字。用在汉字的左边作偏旁,大多写作“扌”,如下面一些字:扌——操扬拨 指  相似文献   

8.
李光耀 《现代语文》2013,(1):84-86,161
为了书写和表达的需要,汉字形体几经变化,而这些变化又直接催生了汉字部首,几乎所有的汉字都被归在不同的部首之下. “艹”是一个重要的汉字部首,结合文字形体演变的进程,厘清“艹”的形成过程,就能对部首定型的原因有更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mì) 是“幂”的本字,意为覆盖东西的巾或幔。《说文》:“冖,覆也。”以它为部首的字,大多有“覆盖”的含义,如“冢”“冥”“幂”等。不过,也有一些归入“冖”部的现代汉字,是由别的部首演变而来的。冠 由“冖”和“元”(人的头部)“寸”(人手)构成,表示用手给人家戴上帽子。用于名物义时读guān(如“皇冠”“冠心病”);用于动作义时读guàn(如“冠军”)。冤 由“冖”“兔”构成,表示兔子被覆盖物罩住,不能行动,本义是“屈也”(《说文》);引申为“冤屈”“冤枉”等义。写 [写] 本义是把东西放置在屋里。《说文》:“写,置物也。从宀,舄…  相似文献   

10.
我对贵刊1993年第二期刊登的福建省建宁县实验小学孔连根同志的《偏旁与部首相同吗?》一文中提出的“‘叛’字有偏旁而没有部首”的说法有些不明白。因为孔连根同志说:“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字形特点,为了便于查检汉字而设的。”可见,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据,即使我们有时用“数笔画查字法”去查一些生字,也不是因为这些生字没有部首,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字的90%以上都是形声字。于此,对汉 字的形旁表义功能与形旁的表音功能进行了综述性的评介。  相似文献   

12.
标记是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但以往的论述仅限于语言各层面,未见涉及文字。本文应用标记理论分析了英美人名汉译时对男女名译音用字的选择,发现只存在典型的女名译音专用字(有标记字),而没有男名译音专用字。男名只用无标记字来译,从而得出结论;操汉语者译英美人名时不仅注重男女有别,而且有男性中心主义的心理倾向,其体现是译音用字的字义标记性。  相似文献   

13.
万事万物存在信息,汉字是严整的信息系统,汉字文化是独特的信息文化。汉字的多义性、隐喻性、同音异义陆,使汉语姓名隐寓着特殊的信息。汉语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蕴藏着丰富的信息量,常常外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或者社会生活经历以及其它种种关系,与其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志趣密切相关,饱含着作者创作的心血,是小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解读小说文本的内在隐秘的钥匙,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翻译已经形成了一个我们国家的文化活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姓名的翻译已经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由于中国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所以在姓名翻译的过程中就存在着一系列的错位。由此,在其中就隐藏着性别政治,这主要体现在翻译姓名时汉字选字的四种形态当中。  相似文献   

15.
汉字的"简化"与"繁化"是汉字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古人留下了许多汉字简化的经验与理论,或"省声",或"省形",或"通假",或重组。汉字的书法艺术促进了汉字形体的变化,把图画文字系统变成为一个符号系统,催生出一批简化字。简化字里有会意字、形声字、通假字,也有记号字、半记号字,是现代汉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古人创制形声造字法的启蒙老师是自然。自然制造了视觉冲击,自然开启了古人对结构和关系的思考。促使整个形声系统扩张的根本动力则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驾护航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心理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拼音的汉字输入法中,中姓名输入是一个难点。本分析了几种常见的输入法,提出了中姓名输入应作特殊处理的设计思想,为了验证其可行性,我们在一定规模的姓名资料库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姓名的构造特征和用字频率,设计了一个输入中姓名的测试程序。利用这个程序,中姓名输入的首选成功率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人名用字中的生僻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汉字规范化工作有一定积极意义。文章就人名用字中生僻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人名用字规范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易"、"道"哲学及"阴阳五行"学说。它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自然、人、天、地关系的感性体悟和辨证思考。核心成分是强调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古徽州在传承、实践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构建与天地、山水相融相谐的人居环境方面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20.
外国和其他民族人地名被译为汉语时,在语音形式上一般要汉语音节化,维、哈语人地名音节尾或词尾辅音音节化的规律及音节化后汉译也有这些的特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正确译写维、哈语人地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