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山东省三个城市食源性腹泻病例中胃肠炎病毒病原谱的分布和流行特征。方法于2017年1—12月,以山东省济南、烟台和临沂市的6家哨点医院为研究现场,收集1397例食源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同时获取其基本信息和临床症状。采用双重荧光定量RT PCR分别检测如病毒基因Ⅰ组(NoV GⅠ)和Ⅱ组(NoV GⅡ)、札如病毒(SaV)和人星状病毒(HAstV),采用单重荧光定量RT PCR检测轮状病毒A组(RV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腺病毒(EAdV),对病毒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测序、分型。比较不同特征病例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以及阳性和阴性病例间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年龄M(P25,P75)为23(1,42)岁;以男性为主,占57.48%(803例);≤5岁儿童居多,占36.36%(508例)。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为33.93%(474例),济南、临沂和烟台市分别为32.03%(147/459)、41.54%(189/455)和28.57%(138/483)(P<0.001);NoV GⅡ组的阳性率最高,为16.54%(231例),5月(24.75%,50/202)和6月(19.59%,38/194)出现高峰,以GⅡ.P16/GⅡ.2型(48.28%,56/116)为主。阳性病例中,44.51%(211/474)出现呕吐症状,高于阴性病例(34.13%,315/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山东省食源性腹泻病例中男性、5岁以下儿童居多;NoV GⅡ流行强度较高,发病高峰为春夏季,病毒性胃肠炎临床症状不典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漯河市15岁以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流感病毒检测结果,为进一步开展SARI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SARI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8年漯河市15岁以下SARI病例资料,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年份、临床表现病例的流感病毒检出情况。结果 2015—2018年漯河市共监测15岁以下SARI病例869例,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41例,阳性率为16.23%。检出H1N1型47例,阳性率为5.41%;检出H3N2型36例,阳性率为4.14%;检出B型57例,阳性率为6.56%;检出H9N2型1例。男、女童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5.84%和1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岁~组、2岁~组、5岁~组和10~15岁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3.53%、10.61%、15.68%和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8年SARI病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下降趋势(P0.05)。临床表现为气短或呼吸困难的SARI病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较高,为20.00%。结论 2015—2018年漯河市15岁以下SARI病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流行型别以B型、H1N1型和H3N2型为主,10岁以上、有气短或呼吸困难的病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扬州市流感流行规律和流感病毒变异情况。方法统计2017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和住院肺炎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7年报告门诊ILI病例57 872例,占门诊病例比例(ILI%)为7.50%。年初(1-8周)和年尾(47-52周)是流感高发期,ILI%最高可达11.8%。检测标本3 338份,阳性502份,阳性率15.04%,B型(Victoria)流感、季节性H3流感、新型甲型H1N1流感交替流行,并出现少许B型(Yamagata)流感。就诊人群主要以0~4岁组(婴幼儿组)和5~14岁组(儿童组)为主。住院肺炎病例以B型(Victoria)流感病毒为主,其次是季节性H3流感病毒。结论加强流感的实时监测及易感人群防护,对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儿童流感样病例中肠道病毒(HEV)、鼻病毒(HR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治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21年,采集徐州市儿童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针对病毒RNA 5′UTR区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EV、HRV,产物测序并对比分型,比较不同人群和季节2种病毒检出率差异。结果 2018—2021年,徐州市累计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4 180例,检出HEV、HRV共198例,检出率为4.74%;其中,REV检出67例,检出率为1.60%,包括48例柯萨奇病毒(CV)、15例埃可病毒(Echo)、4例HEV-D68型;HRV检出131例,检出率为3.13%,包括85例HRV-A、9例HRV-B、37例HRV-C。HEV检出率最高在7月(5.00%),其次为5月(3.44%)、6月(2.89%);HRV检出率最高在10月(7.65%),其次为5月(5.31%)、6月(5.26%)、9月(4.71%)。结论 徐州市2018—2021年儿童流感样病例中HEV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主,主要在春、夏季流行;HRV以HRV-A感染为主,主要在春、秋季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构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ELISA法和RT-PCA法检测病毒病原。结果 病毒学检测结果:416份腹泻样本中,阳性样本222份,阳性率为53.37%,其中轮状病毒(HRV)阳性170份(占40.87%),杯状病毒(HuCV)阳性样本 29份(占6.97%),星状病毒(AstV)阳性样本4份(占0.96%),腺病毒(AdeV)阳性样本19份(占4.57 %),各种混合感染34例(占8.17%);HR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的1月份为发病高峰;HuC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1、12月份为发病的高峰;Ade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2、6月份为发病高峰;Ast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2月份为发病高峰。HRV、HuCV、AdeV、Astv 患儿的月龄分布:均以12~月龄组最多,分别为45.23%、38.29%、43.75%、29.41%。轮状病毒的G3血清型为流行毒株(66.67%)G9血清型大幅度上升(23.58%)P基因型分型结果:以P[8]为主(68.13%),其次是P[4](20.88%)。结论 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主要是HRV,其次是HuCV、AdeV、Astv,HRV血清型 G3和基因型P[8]、P[4]是主要的流行株,其次是很少见的血清型G9,这一结果为HRV疫苗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1—2015年嘉兴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导出2011—2015年嘉兴市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报告数据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2011—2015年嘉兴市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1.95%,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流感样病例以0岁~组(46.81%)和5~15岁组(31.30%)为主。4 141份流感样病例标本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41份,阳性率为17.89%,流感样病例标本流感病毒阳性率与同期ILI%变化趋势呈正相关(r=0.545,P0.01)。嘉兴市流感存在冬春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2011年优势毒株为新甲H1型(50.68%)和B型(41.10%);2012年优势毒株为季H3型(67.02%)和B型(32.98%);2013年优势毒株为季H3型(80.15%);2014年呈B型、季H3型和新甲H1型共同流行,分别占39.91%、39.91%和20.19%;2015年优势毒株为季H3(55.65%)型和B型(33.91%)。结论嘉兴市监测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流感呈冬春季和夏季双峰流行,B型、季H3型和新甲H1型毒株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11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治疗的209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进行11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检测标本2099例患儿的血清标本,609例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9.0%。一重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4.8%、3.8%、0.3%。流感病毒A(INFA)为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阳性率为15.1%。其次是流感病毒B(INFB),嗜肺军团菌(LP),阳性率依次为7.5%,5.5%。流感病毒A(INFA)IgM抗体的阳性率在8、9、10、11、12、1、2月份均较高;流感病毒B(INFB)IgM抗体的阳性率在6、7月份为较高;嗜肺军团菌(LP)IgM抗体的阳性率在7、8月份较高。在5个年龄组之间,1天~6个月组的病原体阳性率最低,流感病毒A(INFA)的阳性率在1岁~3岁组和6岁~14岁组较高,为23.0%和23.2%;流感病毒B(INFB)的阳性率在3岁~6岁组最高,为18.8%。结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INFB)、嗜肺军团菌(LP)为主,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龙岩市军团菌病流行概况。方法对龙岩市公共场所水体进行军团菌分离、鉴定、分型;通过ELISA方法检测部分健康人群、高暴露人群及肺炎住院病例血清Legionella pneumophila(Lp)1-7抗体水平,以SPSS 11.0软件进行χ2分析。结果龙岩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率达72.73%(8/11),均为Lp对冷却塔水的污染,Lp1型为绝对优势菌型(10/11),经AscI酶切后电泳,得到8个不同PFGE型别,相似系数在35.3%~100%之间。健康人群Lp1~7型抗体阳性率7.01%,高暴露人群与肺炎住院病例则高于10%;健康人群与高暴露人群均以30~4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16%),肺炎住院病例以50岁组阳性率较高(12%)。三类人群阳性率均无性别差异。结论龙岩市中央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率较高,以Lp1型为主,呈高度基因多样性;人群Lp感染率较高。有必要加强军团菌病监测研究并促进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2006年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河北省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基因型别的分布与特点。方法:于2006年1月至12月采集在卢龙县妇幼保健院、卢龙县中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住院的0~59月龄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标本中HRV抗原,对部分阳性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HRV G血清型和P基因型分型。结果:454份标本HRV抗原阳性率为47.6%(216/454),G血清分型检测101份标本以G3型为主,占64.4%(65/101),P基因型检测73份标本,以P[8]型为主,占87.7%(64/73),G/P优势组合型以G3P[8]为主,HRV抗原阳性率高峰在11、12、1月份,分别为83.3%、72.9%和56.0%。结论:HRV是河北省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为G3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0—2017年三门峡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型别分布及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三门峡市2010—2017年流感监测资料,对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病毒分离结果和分布时间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7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4 229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2.34%,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检出流感病毒B型200例,占38.31%;A (H3N2)型223例,占42.72%;A (H1N1)pdm09型99例,占18.97%。2010年、2012年和2015年以B型和A (H3N2)型为主,2011年以B型和A (H1N1)pdm09型为主,2013年、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三种亚型并存。B型在2月检出最多,60例占30.00%;A(H3N2)型在12月检出最多,74例占33.18%;A (H1N1) pdm09型在3月检出最多,51例占51.52%。男性和女性病例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2.08%和1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岁~组、5岁~组、15岁~组、25岁~组和60岁~组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0.44%、23.47%、8.79%、9.23%和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B型、A (H1N1) pdm09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7年分离毒株194份,分离率为41.36%。结论 2010—2017年三门峡市流感病毒B型、A (H3N2)型和A (H1N1) pdm09型交替流行,不同型别流感病毒的流行季节和人群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重庆市0~14岁儿童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市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ILI)报告及病原学监测数据,对儿童流感发病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2021年重庆市报告0~14岁儿童ILI%为1.48%,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3.51%,5年度分别为21.24%、12.67%、20.64%、1.91%和10.75%,不同年度核酸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在学生组中最高(25.02%),其次为幼托儿童组(18.55%)及散居儿童组(7.09%),3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50,P<0.001)。儿童流感流行主要在每年的冬春季,11月至次年1月是儿童流感流行的高发月份,流感阳性率最高,春季以甲流为主,新甲H1N1为优势毒株,夏、秋、冬3季以乙流为主,Victoria系阳性率较高。按年龄组分析,流感样病例以0~5岁年龄组为主,但流感阳性率不高;7~14岁年龄组儿童流感样病例较少,但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黄山市流感的活动水平和流行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国家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6—2018年的流感哨点黄山市监测数据。结果黄山市2016—2018年流感哨点医院报告流感样病例(ILI)17 015例,占门急诊病例的4.5%;3年来ILI分别占5.7%、5.8%和2.4%;15岁以下人群ILI占70.7%。其中0~4岁组ILI最多(51.1%)、5~14岁组占19.7%、≥60岁组占比最低(5.8%);3年核酸检测总阳性率17.5%,其中季H3型最多(44.0%),其次为新甲H1型和Yamagata型(各26.9%),Victoria型最少(12.2%);3年中ILI有5个高峰,且高峰越来越高;不同流行株交替出现。结论不同流感流行株交替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率高峰越来越高,防控形势异常艰巨,需进一步加强冬春季与夏季流行前期的防治、监测与宣传,建议重点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并完善辽宁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检测平台,了解辽宁省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流行特征和病原谱构成。方法于2012—2014年在辽宁省内8个地市10家哨点医院收集就诊的发热伴呼吸道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标本,使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流感病毒A、B型(Flu A、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和Ⅳ型(PIVⅠ、Ⅱ、Ⅲ和Ⅳ型)、呼吸道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RSV A、B型)、人类冠状病毒(HCov)、人鼻病毒(HRV)和偏肺病毒(h MPV)。结果共收集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标本670份,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9.70%(132/670)。其中Flu阳性率为39.26%、HRV 14.81%、RSV 15.56%、Adv 14.81%、PIV 9.63%、HCov 5.19%、h MPV 0.74%。以0~4岁幼儿组和5~9岁少年组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结论辽宁省发热伴呼吸道病毒感染人群主要以10岁儿童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节,主要病原为流感病毒,偏肺病毒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龙岩市2012-2014年流感病毒毒株变化特点和流行特征,为该市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统计龙岩市2家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数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并用MDCK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毒株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进行病毒亚型鉴定。结果2012-2014年龙岩市共采集流感样病例(ILI)标本4 742份,经核酸检出阳性629份,阳性率为13.26%。其中新甲型H1N1占34.50%,甲型H3N2占36.41%,B型占28.30%,甲未分型占0.80%。标本经MDCK细胞分离培养,共检出阳性349份,阳性率为7.36%。其中新甲型占30.95%,甲型H3N2占42.41%,Bvictoria占21.20%,Byamagate占5.44%。2012年以甲型H3N2和B型共同流行为主,2013-2014年以新甲型H1N1流行为主,交替出现H3N2流行。三年来不同年龄组毒株检出的阳性率以5岁以下组最高,占32.09%;其次为5~14岁组(20.63%)和25~59岁组(26.36%)。结论流感毒株亚型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在冬春季和夏秋季较为活跃,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应加强流感的监测和疾病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萍乡市流感毒株流行情况,为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和《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实验技术》要求,在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点萍乡市人民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鉴定。结果 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2 15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271株,总阳性率为12.60%。其中A型176株(64.94%)、B型95株(35.06%);季H3(H3N2)110株,占40.59%,新甲H1 66株,占24.35%,BY(Yamagate)95株,占35.06%。冬春季感染最高,分别在12月和1月,以BY为优势株,其次是夏季6月份,以季H3为优势株。各年龄组人群均分离出流感病毒,以0~4岁组阳性率最低,其他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近两年来萍乡市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全年均有发生,冬春季为高发季,其次为夏季,流行优势株为BY和季H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梅州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类型和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6~2018年梅州市哨点医院临床诊断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咽拭子或肛拭子或粪便),采用荧光PCR法进行EV、EV71、CVA16、CVA6病毒的核酸检测,分析感染病毒类型及流行趋势。结果共检测1 022例病例标本,EV阳性786例,男女比例为2∶1。2016和2018年以CVA16型流行为主,阳性率分别为56.62%和43.30%;2017年以CVA6型流行为主,阳性率为44.33%。2016~2018年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高峰分别集中在7月(30.77%)、9月(15.27%)和6月(23.02%)。阳性检出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阳性总数的95.67%),EV、EV71、CVA16及CVA6型均以1~2岁为阳性检出最高峰年龄,分别占34.48%、38.85%、21.97%、50.42%。3年EV71型、CVA16型、CVA6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6~2017年梅州市手足口病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每年流行病毒类型不同,总体以CVA16型为引起手足口病的优势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济南市流感流行特征及优势毒株的分布,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济南市4所哨点医院报告流感样病例33 489例,平均就诊百分比为1.34%(0.93%~2.58%),以2009年最高(2.58%)。0~4岁组流感样病例占报告总数的60.00%,5~14岁组占17.93%。病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22.55%,以新甲型H1N1、B型和H3N2居多;2009年阳性率最高为48.54%,其次为2012年34.02%。2009年10-12月和2013年1月病毒型别以新甲型H1N1为主,2009年9-11月以H3N2为主,2010-2012年1-3、12月以B型为主。共报告暴发疫情43起,其中2009年38起;发生地以中学、中职学校(17起)和小学为主(15起)。结论济南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较平稳,有春季和冬季2个高峰,病例以小年龄组居多。不同年度流感病毒优势毒株有变化。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3-2017年盐城市流感样病例(ILI)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7年盐城市ILI及实验室检测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报告ILI 62 999例,各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7年每年均存在冬春季(第1~10周)和夏秋季(第30~36周)两个流行高峰,2013年和2015年秋季流行高峰较为明显。ILI发病人群以<15岁婴幼儿及儿童为主(占88.8%),各年度年龄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行毒株以甲H1N1型、乙型和甲H3型中的两型交替出现为主。ILI标本阳性率为8.14%,其中甲H1N1占29.85%,季H3占38.20%,B型占30.69%,病毒阳性率峰值与ILI%高峰存在正相关(r=0.562,P <0.001)。≥60岁龄组阳性率(11.62%)高于5~岁组(7.75%)、15~岁组(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流感核酸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ILI暴发疫情共报告25起,主要集中在2017年(14起)、2016年(7起),其中2017年以乙型为主,2016年以季H3型为主。结论 ILI流行时间分布与病毒阳性率趋势一致,流感病毒流行毒株存在年度变异,建议发病高峰期对中小学及托幼机构、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诺如病毒感染病原监测结果及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设立2所哨点医院,采集感染性腹泻门诊儿童散发病例标本,收集2016—2018年九龙坡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及病原信息,采集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检测门诊病例标本阳性率为10.8%(13/120),均为诺如病毒GⅡ型;聚集性疫情病例标本阳性率61.3%(133/217,其中诺如病毒GⅡ型127例、GⅠ型6例);门诊标本第3季度阳性率最高(20.4%,10/49),仅0~5岁有阳性病例检出;聚集性疫情病例标本以6~8岁组阳性率最高(70.5%),3~5岁组次之(64.2%,χ~2=12.22,P0.01)。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疫情多发于第4季度,以3~11岁居多(97.6%,361/370);小学疫情持续时间长于幼儿园(Z=-2.80,P0.05);疫情持续时间与报告间隔时间、在校学生数、波及班级数呈正相关(r_s=0.8、0.5、0.4,P均0.05)。传播途径均为人密切接触传播。发病症状:低年龄组呕吐、腹痛、发热发生率较高,腹泻发生率较低。结论重庆市九龙坡区诺如病毒感染优势株为GⅡ型,门诊散发病例以0~5岁儿童为主,夏季较多;聚集性疫情以3~8岁儿童为主,好发于冬季。及时发现处置首发病例,是预防疫情扩散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腹泻患者中食源性相关病毒感染情况与流行特征,为防控病毒性胃肠炎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 129份食源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核酸;用NSP4和VP1基因对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流行株分别测序。结果检出轮状病毒核酸52份,阳性率为2.44%,以A组感染为主;检出诺如病毒核酸113份,阳性率为5.31%,以Ⅱ型为主。VP1基因将诺如病毒分为GⅠ.2、GⅡ.6和GⅡ.17 3个型;A组轮状病毒均带NSP4毒力基因。全年均可检出病毒,秋冬季是发病高峰;全人群均可检出,5岁~及其以下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于18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发现A组轮状病毒和GⅡ.17型诺如病毒是本市病毒性胃肠炎主要流行病原。病原感染途径多样、带毒者多、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检出,本市人群随时有暴发疫情的可能。应加强关注,强化检测,以减少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